也許,美麗不只是表面? – 淺談荒蕪,人工與生態美學

文:T.H. Cheng

您的自家庭院看起來是什麼樣子? 略顯雜亂而充滿野趣嗎? 或是定期除草整理,配置季節性草花,讓它看起來美美的呢? 我們庭院的樣貌不只反映了個人品味及生活方式,當中更隱含了我們看待自然的態度。如果一塊看起來荒蕪野生的住宅前院,比起人工精心的維護整理,具有更加豐富多樣的生態功能的話,你會選擇哪一種? 您是否想過在美麗的表面之下,人們對於精緻,荒蕪與雜亂的景觀喜好有著更深一層的文化意涵呢?

人為建構的荒野

筆者於2010年秋天參訪紐約高線公園(High Line),看到由舊運輸鐵道改建而成的空中走道上,混凝土鋪面及鐵軌之間長出成堆粉紅芒草時,訝異問了隨團導師: 為什麼這裡長出麼多野草? 當初本來就這麼設計嗎? 老師隨即答道: 是的,他們花了大錢就是為了讓這一切看起來很野性。言下之意,原始而野性的風貌不僅完全可以經由人為設計,有時還需要投入大量成本。以High Line的例子來說,植物材料特意挑選能適應基地複雜且高強度的人行動線,同時具備耐乾燥,低維護,並且整體效果配合基地歷史呈現後工業風格的荒蕪懷舊風格。但在野性的表面下,可能多數觀光客看不到原有鐵道設施轉變為公園綠帶後所帶來正面的生態效益,包含百分之八十的雨水回收系統,低耗能路燈,以及有效減緩都市熱島效應的運作等。

紐約High Line叢生的植物景象(筆者攝影)

「看起來自然」= 生態良好?

我們同意大多數人都喜愛生態豐富的景象。然而,從紐約高線的例子可以發現,真正生態功能是否運作良好,往往不易單憑肉眼來分辨。人們不時把「原始而野性的自然風景」和「具有良好生態品質」的風景混淆。那是因為我們對「自然」的理解,與其說是基於對生態學上事實的認知,不如說,更傾向於自然風景本身所呈現的美學及文化意象的解讀。當代知名景觀設計師Laurie Olin說過:「關於『自然』的面貌,或被預期的面貌,到頭來變成了文化上的議題,那和科學上的生態已經沒有太大的關聯了。」(What nature looks like, or is supposed to look like, appears to be our problem, a cultural matter; it has little to do with ecology.)

另一方面,似乎我們的文化告訴我們,看起來生態或原生的景觀就是不應該有過度人為介入的痕跡,這逐漸成了一種約定成俗的觀念。然而,這種相信「大自然會自己說話」、「草木自己生長」、「生命自尋出路」或「天何言哉」的說法,等於將生態設計轉化到了哲學層面的探究,也許令人困惑: 在自然運行的法則和人為的介入之間,我們對「生態」該抱持著什麼樣的審美觀點? 本文接下來以景觀生態學家 Joan Nassauer 多年前一項研究 Messy Ecosystems, Orderly Frames 來探討關於雜亂、人工與景觀偏好之間的關係。有了這樣的認知,或許對於綠色基礎設施這個主題更能加以欣賞體會。

“保持野性”–紐約High Line標示(筆者攝影)

受文化常規認可的荒野美學

Joan Nassauer 給美國中西部民眾觀看一系列庭院的照片,並從中挑選喜愛的類型。照片背景是一棟相同的住宅,搭配不同的庭院景觀配置。第一張是附近一帶尋常且隨處可見修剪過的整齊草坪,第二張是草坪加上幾叢本地植物,第三張是草原取代了百分之五十草坪,第四張是草原取代百分之七十五草坪加上原生樹種,直到最後一張則是完全不除草,放任高度及腰的野草和本地植物生長。亦即,問卷包含了從人為照料顯著到疏於維護的選項。測試結果顯示,大多數受測者所偏好的類型是尋常且易辨認,有經過人為照料的景觀。一半草坪,一半本地植物的選項也同樣受到喜愛。然而,雜草叢生的選項被評為較不吸引人的類型,即使它看起來更自然,也可能擁有較豐富的生態品質。

研究顯示,庭院景觀吸引人的程度和人為意圖(intention)展現的程度大致上是成正比的。居民可以接受完全除草後平整,甚至略顯單調的庭院景象,而在某種可控制的範圍內,也能認同適度野生與人工混雜的景象。結果今天看來似乎不出人意料,但其中傳遞了一個訊息:景觀設計即使改善了環境生態品質,若改變後未能適度顯露出人為介入或照料的痕跡,則依然是不容易為大眾所欣賞理解的。

研究顯示不同庭院配置和景觀偏好之間的關聯
圖片來源: Messy Ecosystems, Orderly Frames by Joan Nassauer

美麗不只是表面

生態品質往往需要較長期持續的觀察才可見。以筆者每天上下學經常路過的麻州大學學生宿舍區景觀改造為例,此案運用暴雨水管理的手法,配合設計後道路動線及地形落差,收集雨水,淨化處理,並根據空間使用類型,創造出間歇性的雨水景觀,有效地改善了先前表面大量柏油路所導致的積水問題。硬景材料的選擇大多以色調簡單的花崗石塊、透水磚、耐候鋼為主,搭配山茱萸,柳枝稷等本地植物。每年枯水期經常顯得野生而雜亂,然而經年累月觀察之下,逐漸了解背後運作的生態法則,發現表面上看似簡單的設計,卻能從深層回應基地現況並準確解決問題,久而久之,美的景觀因此應運而生。

草木會自己生長。然而當下對自然採取放任或無為而治的態度並不意味著將來它能夠呈現一幅生態良好的遠景。生態設計的目的是以科學為基礎的手法介入,在自然的大原則下架構出一個運作得宜的景觀系統,並且在美學上受到社會文化常規的認可。聽起來或許平凡無奇,然而設計者若不能意識到這背後的思維,以為野生,雜亂即是自然的象徵,而人工只能代表精緻的美麗,景觀有可能因此迷失在虛浮的美學辯論中,失去向下扎根的力道,僅僅淪為短暫的表面綠美化了。所以透過對特定文化的認知,我們不僅能夠創造出看上去野生荒蕪,同時還可被大眾認可接受,實際上也運作完善的景觀系統。在這之中,綠色基礎設施做為一種兼具生態與文化功能的載體,對台灣當前社會頗具彈性的美學觀也許將扮演重要獨特的角色。

麻州大學一角宿舍雨水花園設施(筆者攝影)

參考資料:
1. 紐約高線公園: https://www.asla.org/2010awards/173.html
2. 關於野性與設計 Ruddick Margie. Wild by Design. 2016.
3. https://thefield.asla.org/2016/05/17/practicing-at-the-nexus-of-science-design/
4. Messy Ecosystems, Orderly Frames原文 https://www.ncrs.fs.fed.us/pubs/jrnl/1995/nc_1995_nassauer_001.pdf
5. 麻州大學西南角學生宿舍景觀改造 http://www.stephenstimson.com/UMass-Southwest-Concourse


T.H. Cheng
當過除草工人,寫過學術論文,目前從事景觀建材。

當過除草工人,寫過學術論文,做過地景設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