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補裂縫的人:從紐西蘭Gap Filler創意行動觀察災後重建中的文化韌性

文:punkelephant

如果我們將任何形式的災害視為一種「斷裂」,「韌性」便代表著降低斷裂的程度及重新產生連結的能力,其所描述的不僅是實質空間上的關係,也是無形中文化、經濟、社會關係的修復與連結。然而一般對於地震等自然災害發生後重建的工作重點,大多聚焦在物理空間的重建與受災社群在重建過程中的身心安頓,甚少討論市民與災後改變的城市地景要如何重新建立關係。

2011年紐西蘭基督城大地震是紐西蘭史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除了造成大量傷亡之外,大規模的房屋倒塌與土壤液化也使得重建工作困難度甚高:在當時有超過70%的市中心商業街區損毀與25000棟房屋倒塌。這起地震造成的居民身心創傷,而倒塌物清除後的大量空地與蕭條的城市經濟,在基督城留下了許多有形與無形的裂痕。災後重建的過程緩慢而耗時,地震過後14個月,紐西蘭政府才宣布完整的城市重建計劃;而且直到2014年底,整體重建進度仍然大幅落後,包含公園、體育場、表演藝術中心在內的18個指標性重建設施中,僅有一個完成,其中也只有少數項目的設計過程中涵蓋民眾參與,同時重建的過程缺乏國際投資資金投入當地經濟市場,城市經濟也不見起色。

縱使建築與街區的重建非一朝一日可及,城市居民仍日日在受創的斷垣殘壁之中工作與生活,有一小群基督城在地的建築、表演藝術、影像、劇場等文化工作者,眼看生活的城市正在衰敗,但他們的創意能力卻也難以影響重建的速度。在「仍然想做點什麼」的熱情驅使下,開始嘗試策劃一些臨時性的活動,觀察這些活動是不是能夠重新將生活帶進城市空間、能不能對城市的經濟有點幫助、或是透過創意工作者與居民的共同發想,在重建的過程加入創意的元素。因為這些初衷,他們發起了名為Gap Filler的組織,Gap Filler顧名思義,要成為「填補裂縫的人」:填補城市的裂縫,也填補人心的裂縫。在城市重建的轉型期中,Gap Filler與 基督城市議會(Christian City Coucil, CCC)、市民與私人地主合作,在震後仍待重建的閒置空地上,策劃一系列創意活動與臨時性的空間裝置,為城市帶來歡笑與活力,也讓受創的居民與災後的城市公共空間重新產生連結。

Dance-O-Mat是所有系列裝置中最受歡迎的一個開放式戶外投幣舞池。Dance-O-Mat的裝置很簡單:一台廢棄的洗衣機、幾個喇叭與地板。任何人只要將兩塊紐幣投入洗衣機中,再將自己的音樂播放器與洗衣機上的喇叭音源線連接,當音樂響起,便可以在戶外隨性起舞。這個裝置受到市民廣大的歡迎,無論是青少年街舞、街頭派對、專業舞蹈表演或爺爺奶奶的爵士慢舞都可以在舞台上發生,為周遭環境帶來歡樂與活力。這個機動性的裝置在廣大的群眾支持下,即便近年來數度更換地點退場又復出,仍然炙手可熱,甚至2012年底英國王儲查爾斯造訪,也曾在上頭慢舞一曲。

[two_third]

1
Dance-O-Mat活動照片。來源:Gap Filler

[/two_third]

[one_third_last padding=”0 0 0 6px”]

2
洗衣機改裝的投幣式音樂播放機。 來源:Gap Filler

[/one_third_last]

Pallet Pavilion是一個更大型的臨時建築裝置。2012到2014年間,Gap Filler與產權所有人協調,在飯店倒塌清除後的空地上取得臨時使用權,僅花費兩個星期時間、25,000紐幣與35名志工,便利用漆成藍色的貨櫃棧板蓋出多用途的戶外社區空間,包含花園、表演場地、戶外電影院等,最多可以容納200人使用。Pallet Pavilion在城市同樣受到廣大的歡迎,市民不僅自發性地出力維護或擴增其他功能;組織也透過群眾募資維護經費,延長場地的使用期間。甚至因為其高漲的人氣,基督城市議會很快便決定出資買下土地,並在2014年項目結束後,保留部分的使用功能,將其改建為永久的社區公共空間。

3
Pallet Pavillion市集活動。來源:Gap Filler Facebook

其他受到歡迎的活動裝置,包含Cycle Powered Cinema (腳踏車發電電影院):市民帶著自己的腳踏車到戶外電影院,將腳踏車固定,與發電系統相連,放電影使用的電力完全由市民在現場踩腳踏車產生。或簡單如將廢棄的冰箱作為書櫃,放置在空地上作為街頭圖書館。這些活動多半由組織登高一呼,用極少的經費與大量志工,共同完成精采的活動。一系列的成功使得Gap Filler從游擊式的臨時組織轉型為登記立案的公益信託單位(Charity Trust),提供多樣化的顧問與教育服務。

[one_third]

4
閒置空地上的圖書交換。來源:Gap Filler  

[/one_third]

[two_third_last padding=”0 0 0 6px”]

5
用腳踩單車發電放映電影。來源:Gap Filler

[/two_third_last]

地方創生如何引導發展韌性城市文中提到:「通過廣泛且專注地經營地方品質,地方創生(Place-making)打造了共享價值、社區能力、跨領域合作,在在是韌性城市與活力社區的基礎」。Gap Filler的案例,在如此特殊的災後復甦期間,城市基礎設施尚待重建,百廢待舉之際使用游擊方式(Tactical Urbanism),短暫地改變城市空間使用的方法,提供城市居民重新創造、連結城市公共空間的機會。更重要地,它也串聯起在地社群,如同前文所提到,修補人與人、人與城市的關係,正是實踐文化與社區韌性的最佳實例。

Gap Fillerg善用災後重建轉型期間暫時閒置的土地,以富有創意的活動策劃,組織市民參與臨時性公共空間的營造與使用。災後重建過程漫長,臨時性的公共空間存在時間長短雖不固定,卻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動與空間創造的「揪團」裡,強化基督城市民的社區韌性。回想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不到一年,在慈善團體的挹注下,第一批災後安置住宅「大愛園區」便火速興建完成,提供災民入住。然安置社區基於宗教與道德規約,忽略受安置居民在原有社區的文化連結,產生社區內新的衝突(例如:堅持住商分離),反而造成居民生計上困難與生活不便,導致青壯年需離鄉工作,老人長照成社區新的問題。就韌性的觀點看來,也許在物理空間上的回復速度快,卻缺乏考慮文化與社區連帶關係的建構,不僅無助於災後重建社區韌性的重構,也破壞了安置前社區原有的文化與社會韌性。

災後重建本質上便是一個「填補裂縫」的工作。「臨時」與「永久」、「快」與「慢」,兩組反義詞在交叉的象限上,映照重建與回復的長路上應該被關照的面向需要以怎麼樣的速度與強度重構。快速的重建,或是緩慢地重新連結?對災後重建聚落與城市的效應是正面還是負面?哪些人在其中得到幫助?對於城市公共空間與大眾的利益有無提昇?在物理空間之外,是不是有效地建構城市的「社區韌性」與「文化韌性」?值得我們嚴肅檢視。

 

註:所有圖片來源取自gap filler官方臉書專頁,經同意後使用


punk[three_fourth_last padding=”0 80px 0 0″]punkelephant
時常懷疑是否因為從小在城市街頭晃蕩成性,才選擇空間規劃為業。腦袋裡有一張世界發呆地圖,堅信一個好城市要有許多免費可以盡情坐著發呆與躺著打滾的角落,為此努力發掘與創造地圖上的新標點。

作者其他文章[/three_fourth_last]

時常懷疑是否因為從小在城市街頭晃蕩成性,才選擇空間規劃為業。腦袋裡有一張世界發呆地圖,堅信一個好城市要有許多免費可以盡情坐著發呆與躺著打滾的角落,為此努力發掘與創造地圖上的新標點。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