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正濱港町藝術共創 – 在「藝術」以外,我們所談的是一種「感染」

文字/星濱山 攝影/星濱山

近年因日本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或瀨戶內國際藝術祭[1],台灣吹起一股風潮,跟隨著日本的腳步,透過系列的藝術行動或活動,找回地方的魅力或活化地方。筆者於 2016 年夏季在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實習時,於小豆島坂手港接觸到 Creator In Residence (CIR) [2] 概念,由 UMA/design farm + MUESUM [3],舉辦不同領域創作者共同參與之駐留型創作活動,與 Artist In Residence (AIR) 些微不同,強調大家一起來對話和創作,看在地、聽在地,做出每個人心中的美麗!創作者可包含藝術家、設計師、建築師和音樂家等不同創意人才結合地方特色,運用不同媒材、跨領域合作觸發不同文化疆界,完成集體參與的互動性成果。我們認為藝術祭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交流」和「對話」連結在地所成就的眾人之作品,有別於藝術家的獨創表現。

小豆島坂首港 CIR 活動現況 圖/ UMA/design farm + MUSEUM(2013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日本 CIR 概念之案例作品

跟大家分享 CIR 案例。CIR 的執行概念,是由 UMA 組織發起,將創作的過程視為一件作品,透過建立共同協作的機制,分別在藝術祭的春、夏、秋季展期邀請 10 組創作者進駐,進行為期 10 天的駐留創作。經由在地體驗小豆島魅力,與小鎮上的人們進行交流,不斷累積、成就和展示,形成地方特色。

第一件案例作品,日本藝術家 Yumiko Utsu 用擅長的拼貼創作,結合在地水產魚類圖鑑,邀請在地居民進行一系列的共創拼貼,完成的多幅如人如怪的作品,被公開展示於老舊小漁倉的室內外,佈滿整個空間,與舊有空間產生極大的對比。透過創作過程,人與人延伸至人與空間,小漁倉轉化為小豆島板手港的新的生活空間想像。

作品:Fish Farm House 藝術家:Yumiko Utsu
圖/Creator in Residence「ei」by UMA/design farm + MUSEUM (2016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網址:https://setouchiexplorer.com/setouchi-triennale-2016-shodoshima-part-one/

第二件案例作品,2013 年由日本藝術家 Bunpei Kado 自身作品發展出與環境地景產生關係的創作,透過窗將室內裝置與自然環境對應,在一閒置空屋置入懸於空間中的諸多小島和船,以對原屋較小的破壞來詮釋,在真假虛實之間交疊。到了 2016 年,藝術家則是收集港邊海洋廢棄物,帶領大家製作一艘又一艘的小船,共同在坂手港旁山坡邊的一間小屋,現地安裝作品,重新審視海洋生態,並以資源再利用的方式完成集體作品,每艘船也分別代表了每位參與者的創意展現,從藝術家身上延伸出群體對於地方認識,也創造了彼此分享作品的機會。最後也讓空屋再度開啟,屋內的作品讓被吸引來訪的民眾,更進一步對地方有所了解,可說是共創行動的後期效應。

作品:Air Diver 藝術家:Bunpei Kado
圖/Creator in Residence「ei」by UMA/design farm + MUSEUM (2013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網址:https://setouchiexplorer.com/air-diver-bunpei-kado-ogijima/

「相信藝術的創造力,既能提昇生活中的情趣,且能改變地方的魅力!」

由日本的 CIR 案例,我們可以發現創作者由自己擅長的手法或專長,生活於當地,進行在地對話和共邀居民來創作,群體性的成就一件屬於地方性的共創作品。所有參與創作的人,不論藝術家、居民或是被吸引觀望的遊客,都可能在過程中被影響、反思生活環境與地域特色,種下讓生活可以更不一樣的心苗。

正濱漁港漁市場與日落 圖/星濱山

舊不是醜,而是時間粹煉了地方

先來談談基隆正濱漁港,位於台灣本島與和平島之間,相隔著八尺門水道,自日治時期 1934 年竣工後,邁向漁業現代化,漁港內曾停滿多達一千艘漁船,周邊漁港的公共設施,如加油站、製冰廠、魚類加工廠、造船廠、漁市場、漁業電台、水產試驗場等都相繼設立,是北台灣最大且最重要的漁港。歷經 80 年後的今天,隨著產業沒落,仍然可以發現這些被遺落的足跡。

現在的正濱漁港相較寧靜,適合享受一個人的時光,難以想像曾是熱鬧非凡的繁榮大漁港,現在的迷人之處,卻是那些老舊空間透露著歷史的歲月所產生的美。除了古貌,我們看重那些時間,伴隨著空間,藏於每位耆老、前輩的生命故事,一直是我們的嚮導,在對話之中,正傳遞著先人們生活於地的奮鬥史和在地智慧。

港灣旁的老機械工廠、房舍 圖/星濱山

時代性的老設計和美學

老一輩與青年的世代差異,來自生命經驗和所處的時代大環境背景下所不同,對於我們來說,港灣的老舊空間總在各角落可發現有趣、新鮮的老設計和美學,如:正濱舊漁會大樓日治時期所製的的十三溝面磚、老店家招牌的文字設計、或是因漁業需求所建造的廠房和特殊建築樣式 (製冰工廠、搬針、造船廠…等) 即使看見古舊感的氛圍,仍可見當時所產出的時代性美學,這是值得尊敬或紀念的,而有機會促成漁業文化保存的價值。這是來自於某個時期的珍貴遺產,將會是人類發展史尋根的基礎,並且傳世於後代,更是得在新舊之間,保有開放性和對話性,唯有如此,古老之美,才能呈現在地原味!

老招牌、十三溝面磚 圖/星濱山

老鐵工廠、彩色搬針 圖/星濱山

受到瀨戶內藝術祭的經驗啟發,今年,我們開始了「正濱港町藝術共創」計畫

在基隆正濱漁港,我們期待透過 CIR 媒合在地漁業相關職人、社區居民與藝術家、設計師,進行在地漁業文化分享、船藝知識交流和技能學習,共同帶領社區大家、市民和有興趣的民眾參與創作工作坊 (creative workshop)[4]。其中所邀請的藝術家,包含在地青年藝術家及獨立創作工作者,希望開啟在地青年創作的舞台和串聯的機會,也帶動不同社群的參與,在共同創作過程中,延續生活中藝術與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得以感染更多人不斷支持藝文的創作自由,更共創全民的美感素養。星濱山計畫相信藝術的內涵是由「在地生活」和「在地感動」孕育而生,正濱漁港依山臨海正擁有豐富的歷史涵構、自然地景和漁業發展風貌,是創作者創造力的泉源,而創作過程也同時面對當地發展的課題,「共創」的作品將成為啟發、反思、想像和彼此溝通的平台。

由台灣本島遠眺正濱漁港、和平島和基隆嶼 圖/星濱山

想像,創造活力的來源

人類嶄新的一頁,有多少位科學家或藝術家,歷經多少歲月,追求著某種全新的未來探尋著,唯有開啟想像,這股能量驅動著行為。正濱港町藝術共創計畫安排了「影像」、「音樂」、「空間」等三類型的創作型態工作坊,將會是一個你我發聲的平台。藝術家透過工作坊與在地居民一起的參與去汲取很多在地的能量,進一步統合和延伸大家的作品,最後藝術家所完成的成果,將是一件由藝術家和每位參與者所成就的。

分享,打開舊有空間的機會

對於地方的過去,總是充滿繁榮的歷史記憶,產業沒落後留下一些閒置的舊有空間,對於我們來說,那總是有無限的機會,我們希望未來透過「策展」,打開一些可能的老舊空間、重新思考空間的使用。邀請大家走訪港邊,藉這個機會提供認識地方的可能。我們相信「藝術共創」的成果,在於分享大家所集結的創意,沒有過多的包裝或美化,而是在創作的作品中,多元價值和觀點的產出,慢慢找尋到地方獨特之美!

註:

  1.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http://setouchi-artfest.jp/tw/
  2. Creator In Residence (CIR):此計畫視為一件作品來看待,其建構這個機制,在藝術祭的春、夏、秋的展期期間邀請10組創作者進駐,進行10天駐留創作,經由體驗在地小豆島之魅力,與小鎮上的人們進行交流,不斷累積、成就和展示的地方特色。 http://relational-tourism.jp/2013/archives/33
  3. UMA/design farm + MUESUM http://umamu.jp/
  4. 星濱山-正濱港町藝術共創 https://www.facebook.com/zhengbinart/

Creator In Residence (CIR) 春季活動 創作團隊:YCAM Bio Lab 圖/ UMA/design farm + MUESUM


星濱山
「星濱山」是一群在地文化、藝術和設計相關之基隆青年,以及對文化傳承、藝術創作和社區發展之抱負的熱血少年,共同構思、推動與實踐,以「藝術共創」成為在地認識、對話和創作。
筆者是星濱山發起人!耶!

星濱山-正濱港町藝術共創 Facebook 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zhengbinart/

「星濱山」是一群在地文化、藝術和設計相關之基隆青年,以及對文化傳承、藝術創作和社區發展之抱負的熱血少年,共同構思、推動與實踐,以「藝術共創」成為在地認識、對話和創作。
筆者是星濱山發起人!耶!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