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友善?從觀察開始

文/ 豬小草

從2018年春天,共享單車市場有很大的變化,先是mobike在四月初宣布被美團併購,接著obike在六月底決定退出新加坡市場。對某些人來說,這結果反映出「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不過是種資本遊戲,但我總以為突然出現的共享單車就像某種「單車臨界量」運動,因著數量急速擴張,凸顯了都市設計長期以來對於自行車騎士的不友善,逼迫城市從法規、空間、路權思考相關配套措施該如何配置。要做出改變,就必須對我們所處的單車環境與使用者需求作觀察。

第一步:觀察那些逐漸消失的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街上越來越少騎著單車的小孩。城南同安街一帶就是最好的例子,小時候我們常跟朋友騎著單車在巷道穿梭,但這幾年再訪,卻鮮少見到這樣的畫面。巷子裡的車輛變多當然是個因素。最常見的荒謬劇是許多人因為喜歡某個社區的慢行環境而打探有無物件可搬入,建商見有利可圖開始推動都更改建,然後這慢行社區就被隨之而來的地下停車場與進進出出的私家車給破壞了。
但另一種因素則更幽微。就像台北大多數中產階級社區一般,附近的孩子國小下課後不是去安親班就是上才藝課,鮮少有機會在巷道騎車遛達。公寓樓梯間雖然停著童車,但多半得等假日才有空扛到河堤公園晃晃,一不小心,身形大了,童車也就過小了。相較之下,離這不遠的南機場社區孩子也是沒什麼機會在巷道騎車遛達,只是他們並不是因為忙補習上才藝,而是家中經濟拮据,根本買不起童車。
消失的童車,反映出社區生活的變化,若長此以往,汽車將更主導街道生活,而孩子將更沒有可能騎車上街。所以,有沒有可能可以建立一個「二手童車交換平台」,讓爸媽可以把家中用不到的童車轉讓給有需要的孩子?一方面讓童車物盡其用,二方面凝聚社區情感。我們甚至可以設計「單車上學活動」(bike2school),規劃適合的騎車路線,讓孩子騎車從平台上換來的二手單車上學,更讓汽車駕駛知道社區孩童需要上街騎車的空間。

第二步:觀察那些閒置老舊的

城南一帶因為房租較市中心便宜,租屋者多,又因為環境適合騎行,不少租屋者會買二手單車作為出行工具。然而,由於沒有適合的停車空間,這些單車多半得停在路旁風吹雨淋,或是被攤商搬來移去,落得車架斑駁、鏈條生鏽。到最後,租屋者搬離社區時也不想把車帶走,只等里長確認車主不會再回來了,才找環保局以報廢的方式處理掉。
這樣的情況,意味著在這多雨擁擠的城市,我們需要的不只是「停車架」或「停車位」,更是能遮風避雨的「停車場」。這不是說我們需要建造像荷蘭烏特勒支(Utrecht)那樣建造一個能停上萬單車的地下自行車停車場,我們需要的是像日本京都在社區興建簡單方便的自行車停車場,作為居民通勤於大眾運輸站點與自家社區之用。甚至,我們應該鼓勵社區的都更建案在地下停車場提供相對應的自行車停車位。
或者,我們也可以想想社區的老自行車行能否轉型成由自行車志工經營的單車合作社,鼓勵並幫助社區居民修理自己的自行車,或是以時間銀行的概念讓消費者以工換物。這樣一來,那些報廢處理的老舊單車或許可以整理成社區自行車,不但減少浪費,更可以讓自行車成為新住民認識社區生活的入口。當然,小朋友也可以帶著他們從二手平台上換來的童車來這,從小從打氣、維修、約騎中豐富他們的自行車生活。

第三步:觀察那些眼不可見的

要談整個城市的自行車生活,我們需要更系統的數據,而YouBike租借站感應柱蒐集之起迄(Origin-Destination)大數據資料,雖然只能呈現車輛在不同站點之間流動的數字,而非GPS路徑,但對分析公共自行車使用特性仍是很有成效。最簡單的分析是計算個各站點的週轉率與滿車率,觀察出不同站點的使用率跟車輛狀況。例如在台大新研所林儀、游任博的研究中,發現周轉率最低、滿車率最高的站點,集中於士林區(社子國小、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北投區(捷運明德站、振華公園),而另外一類站點是經常沒車可借、但流動率很高,的站點則是臺大資訊大樓、臺北市立大學、羅斯福新生南路口。
同樣的數據除了可以作更為複雜動態的視覺呈現(例如以全天車輛熱力圖看整體借還車高峰變化)外,也可以搭配其他數據(例如天候),針對使用者作更深入的分析。而台北市府交通局所做的「臺北市公共自行車使用特性」研究則更進一步分析YouBike前二十大熱門路線,赫然發現有不少使用者是在公館借車騎往新北市。

這些數據印證了單車用戶的觀察印象,也指出都市規劃者忽略之處,而我們更可以在這些資料之上去思考相對應的都市設計該怎麼進行。

這不是結語

今年(2018年)春天,我們以城南社區(羅斯福路、南海路、中華路、同安街所圈起來的範圍)為研究場域,讓同學觀察不同生活圈(分成古亭、崁頂、南門)的自行車使用方式與道路環境,針對特定議題提出解決方案。從警示器、停車場到單車地圖,這些方案或許稚嫩,卻有著努力思考「何謂友善?」的初心。對我們來說,與其說以道德觀點批判共享單車所引發的爭議,不如說從「如何設計?」的角度來重新檢視這城市的單車環境。畢竟一個社會並不是因為有好的道德所以能做出好的設計,而是好的設計能引導社會建立道德共識。而在做出好的設計之前,我們需要搭配不同的觀察資料,發現都市生活中單車生活的多樣性,好透過設計,藉著物件,改變空間的使用方式,讓這個城市越來越適合單車生活。

 

 

 

 


[one_sixth padding=”0 0 0 0″][/one_sixth][three_fourth_last padding=”0 0 0 0″]豬小草
宅爸,跑者,短髮控,知名海溝學者,不知名部落客。[/three_fourth_last]

 

宅爸,跑者,短髮控,知名海溝學者,不知名部落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