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求海物語:求得不只是海,所求是人

文:zining / 照片:歐北來團隊

去年接近暑假時,我的朋友周周告訴我他要帶孩子(一個十歲,一個四歲)去澎湖旅行,是一個澎湖在地團隊辦的旅程,但她並不知道要住哪裡、以及會有什麼樣的活動,她說時帶著些許困惑但也充滿期待,就這麼出發了。

回來後,我第一次正式聽到這個活動的名字:「妄想求海物語」。

在現今體驗式旅行當道之時,相較大多是一到兩天短期的「體驗」,妄想求海物語開出七天六夜的旅程,究竟賣的是什麼呢?在幾次與周周的閒聊中加深了對這個活動的好奇,也在一場他們辦的分享會中,更細緻的拼湊出這個旅行的樣貌。這個以親近海洋為名的旅程,使我聯想起《社區設計》裡的家島,「與其讓100萬人來一次,不如應該讓一萬人來100次」已然成為一個閃亮的標語。

這趟旅行活動是由歐北來團隊規劃主辦,歐北來由一群熱愛旅行的成員組成,在台灣各地推廣認識自身土地、傳遞美好事物、並希望能促進人與人之間連結。在他們的旅行之後,團隊夥伴阿菊來台北參加分享會,在周周家住上一個多禮拜;周周也在一個週末帶著孩子去埔里,拜訪旅伴的有機農場。一如歐北來創始的初衷,我深刻地感受到,這趟旅行所帶來的緊密連帶感,妄想求海物語求的不只是海,更讓旅伴成為家人,吸引我探詢這股相牽引的魔力是什麼呢?

喚起與自然的連結:人與海本是相依相存

「求海」其實是台語的發音,指的是過去澎湖的人們去石滬/潮間帶裡,尋找漁獲的一種方式,與海洋維持一種自然互動的狀態,求得海洋給予人們食物,異於使用漁網器具進行大量捕撈的方式,這是傳統澎湖人與海共生共存的生活方式。

自然會安放生命/物種的起落,那是一種歲時、節氣的循環,而「妄想求海物語」的旅程,想帶著大家感受求海生活的那種狀態,順著看天吃飯的生活安排。不只是帶入認識海洋的環境教育,而是切切實實的「生活」在其中,去潮間帶採集、去跳海感受每個港口的海水鹹度、去聽修補石滬的師傅說故事,甚至泳渡大海直接生活在無人島,聽著潮汐、自力自煮、也親眼所及大片漂流的海洋廢棄物就這麼堆積在一角。

將身體的感受直接強烈地與海連結,從中照見當代社會中被遺落的海洋,對於長期居住在城市中的我們來說,是很難得的經驗,但也正是因為身歷其境,才能真實感受到海洋所面臨的困境。

“如果我從未知道海,將不懂的敬畏海。如果我從不知道海中無魚不是神話而是現實,我將不懂的選擇,如果我從未品嘗過海的鮮甜,我將不懂的珍惜海的滋味,如果我從未見過無數海廢淹沒海岸線的模樣,我將繼續無感的生活在另一方。”昱宏的分享

如何將生活成為旅行?

聽周周的分享時,除了泡在海裡之外,他會說那幾天是「很放鬆的生活在澎湖」,而不會感覺那是個旅行,完全沒有任何的行程,累了就躺在小學的地板、沙灘、階梯休息,每日在小村裡走訪,讓他感到融入且自在。

將「生活」設計進入旅程,是需要對地方的生活群像有著豐厚的認識,才有可能安排出如日常般、但又富有文化、技藝與知識的內容。生活是順應環境發生的、是連續的、重複的,而這趟旅程,正是帶著大家「生活」在地方,而不是「體驗」在他鄉

像是周周提到在某個晚上,他們一群人正路過一個社區活動中心,剛好踫上了裡頭在練習傳統樂器的村民們,他們一起進去參與了紅羅傳統八音隊練習的過程,阿公阿嬤甚至教起大家想學的樂器;或是他們住宿在風櫃國小裡,剛好踫上了校長,校長帶著他們去參觀了國小裡的海洋博物館,被大家暱稱為奇珍百寶室,珍藏了各種澎湖稀有的螺貝類。許許多多的剛好,是因為團隊早已深入了社區的作息、每個人的行蹤,而不用安排好,也能讓村民的日常生活就這麼剛好的參與在一起

而這個參與的過程也是循序漸進的,甚至是回想的時候,發現這些環環相扣的事件,都是有意義的被參和在一起。團隊夥伴亦琳在分享時也說,像是「編草鞋」的這個活動,從一開始的拔野草、整理曬乾、編織成鞋、到最後穿著自己編的草鞋到潮間帶,其實被切分了四個步驟,而順著當時的天氣環境,被安放在適合的時刻完成它,而這是整個旅行結束後,慢慢拼湊回憶時,參與的大家才恍然意識到。

不只是旅行,更多的是接起人與人的連帶

當大家離開澎湖回到台灣各自居住的城市時,這趟旅行其實並沒有結束,歐北來組織了幾場分享會,讓旅伴們能有機會再次碰面,分享著這趟旅行帶來的發酵與改變,也希望透過這樣的分享,促成更多人一起參與了解海洋的議題。

而我細緻的了解這個旅程後,發現這不只是一場旅行,更是一段牽起連結的時光,從自然環境、到社區生活、再至旅伴之間的連帶,因為牽起了連帶感、才能激起意識、觸發行動,不論是認真實行減塑生活、去淨灘、吃適合的海鮮

阿菊說,有夥伴常會回來一直參與他們的活動,甚至留在當地做些什麼事情,就連他自己也是因為參與過歐北來的活動,而加入歐北來團隊,擔任各地社區/部落專職的地陪與翻譯導遊,近年來回到故鄉澎湖,與在地青年向耆老學習修石滬,合辦旅行活動。在當地一起合作的夥伴們,每個人可能有個正式的工作、或是申請政府的補助計畫,以一種多工的方式在共同經營地方,人們可能來來去去的,因為計畫結束或開始而起身去下一個地方。像是阿菊就即將要回到台灣本島,但他們並不擔心離開,因為他知道人們並不是真正的離開,如同周周又帶著孩子去參加了秋天的「菊島微型藝術祭」活動,只要保持連結,人們自己會再回來

作為一個觸媒,共創地方與旅人的另一種選擇

歐北來開始的每一個計畫,比較像是意外、因為喜歡而開始,開始對這個地方產生認同感。

亦琳說她其實大約在2012年時就去了澎湖,因為喜歡澎湖、開始待在那裡生活,所以她先在那裡建立了自己的生活模式,與居民交陪、互動,並在那裡遇到了一些夥伴,時間的積累讓她看見地方的美好、也意識到急迫的問題,像是漁業過度捕撈、過量的海廢、海洋文化逐漸在流失的問題。在與居民互動的過程中,也讓歐北來團隊思考,若要有所改變,必須讓社區有另一種發展的選擇,才能有長期且永續的未來。

這些行動是一點一點、慢慢慢慢地推進,在各個面向上先找到有興趣的人一起合作、再到學校、社區,多年後回過頭來看,歐北來像是推進一連串行動的觸媒,作為帶動地方改變的動能,他們希望能夠在地方自行產生連動、滾出更多的行動

一開始他們花了很多時間在與社區的孩子們一起重新熟悉海洋,開始游泳課、獨木舟的體驗課,在這個過程裡亦琳觀察到孩子們明顯的改變,當孩子親近海洋、他們會對海有更多的了解、甚至重視到這個議題,學校自身也開始有動力改變,進行更多海洋相關的課程。同時,歐北來也開始規劃了一些活動,活動的目的不只是要讓旅人來玩、來看這裡的風景,而是有著雙向互動的意義在其中。

「一方面讓外面的人也有另一種旅行的選擇;一方面也讓在地人知道有另一種愛護環境的旅行的方式」阿菊說著,所以這個活動是讓大家來這裡生活相處,透過互動、交流、相互學習而能給予彼此一些什麼答案。在每個參與者的心得裡,答案都不盡相同,但對社區來說,居民們透過與旅人的互動,其實無形中他們會意識到原來石滬很特別、原來年輕人都不會殺魚、原來傳統的手藝是有價值的,大家願意來跟他們學習了解這個地方,社區也得到一些信心,也看見了另一條可以選擇的道路。

進入地方不是去解決問題、而是去生活、互動、提問

歐北來的旅行,並沒有改動或重新設計任何的空間,甚至以降低對環境的影響為主要考量,沒有市集、沒有表演、沒有打卡。甚至當我問,旅費收入能支撐團隊的運營嗎?阿菊說大部分的收入都分享給社區,一起煮飯、一起生態導覽、一起游泳的社區夥伴,這像是一場相互支援且有機變化的生活/旅行實驗,也正是在探尋另一種地方營造或創生的樣貌

地方創生是這兩年熱門的議題,並於今年定為地方創生元年、開始推動相關計劃工作。但地方創生想創生的是什麼呢?國發會政策開宗明義即寫明「為面對我國總人口減少、人口過度集中大都市,以及城鄉發展失衡等問題」,所以要推動地方創生。以政府的角度來看,地方創生政策聚焦在人口回流與產業振興的問題,但這樣觀看地方的方式,亦琳提出了一些提醒:

「大家往往把社區的人口老化或人口外流視為一個問題,他們進到社區或地方的時候是要解決問題,在這個前提之下就很難跟在地有真正的關係。如果一開始就覺得地方是個問題,要去解決問題,進行的模式會變得有點像公版化。」

歐北來在進入一個地方時,其實都是因為喜歡這個地方、先對這個地方有認同感,才開始去找到他更好的地方、才去找到想要解決的問題。與社區經營關係,需要長時間的培養,如同前面所寫的,歐北來在第六年時所辦的「妄想求海物語」活動,這是一段與社區互動生活、相互提問、尋找答案的過程,但這仍不是終點。

放遠看是問題、走近看是美好,才能一起走一段路

現實的「地方」是動態的、環境在變化、來來往往的人們才是活生生的日常。歐北來與社區的共好關係可能也只是一個暫時的狀態,因著某些信念、靠著計畫補助、正職工作之餘,看似是以滿腔熱情在支撐經營的團隊,但這又有何不可呢?政策往往預想一個理想的情境,並期望那就是終點,計畫完成後就能解決地方的問題,但真實的狀況往往不是如此簡單。

以歐北來的團隊來說,其實他們每個人都在不同的地方,而現在他們在澎湖有夥伴,是幾個返鄉青年組成的「離島。出走」,有些人會留在地方做些什麼、也有些人需要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亦琳在今年也安排了出去再學習、提升自己的能量。每個待在地方的人,都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是什麼、並且有適度的彈性。人口回流或返鄉,或許更好的解釋是在於「我們如何陪地方好好地走一段路」,而不只是落地生根的想像。

我們怎麼去意識到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所處的社會,是我們可以做的、讓他變得更好。」當亦琳這麼告訴我的時候,我感受到的是她溫柔而包容的心,想做些讓這裡更好的事,如此簡單、但卻深刻地傳達給與她接觸的每個人,不論是社區、或是旅人。

妄想求海物語,讓我不只聽見這場從日常出發的生活旅程,為每個人帶來的真實的改變,並且仰賴著這個連帶感,人們總是還會再回到澎湖,以各種形式


延伸閱讀:
從人口流動的觀點思考地方創生策略
從田野出發,向在地學習–蔗青眼底的彰化二林

avatar

zining

讀人文社會學,喜愛城市空間與建築而投入了這個行業。工作了一陣子,最近想起了方法論,想建立一套自己觀看城市的方式與分析方法。

讀人文社會學,喜愛城市空間與建築而投入了這個行業。工作了一陣子,最近想起了方法論,想建立一套自己觀看城市的方式與分析方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