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是設計的開始 — 一日老人實境體驗計畫

文: 為為設計

想像自己的90歲不知道是什麼樣子?

可不可以自己出門?吃個飯或買個東西是否容易?會不會因為自己動作慢而被周遭的人嫌棄?是否已經臥床,連大小便都無法自理?萬一生病了有沒有錢看醫生?住安養院?還有沒有可以聊聊天的朋友?無聊的時候要怎麼辦?

拜醫療的進步所賜,不論男女平均壽命都延長了,正因為如此,人類社會即將迎來史上第一次如此大規模的老化!到底老化有什麼問題?究竟會帶來什麼影響?我們習以為常的城市空間問題又在哪裡?

沒有人老過,所以這些問題很難被好好又有系統的回答,因此老人家們在生活空間中遇到的障礙很難條列感知;但又因為每個人都會老,不管是考慮自己家的長輩或是未來自己生活的情境模樣,需求的發聲與同理的建構就變得格外的重要。

老後行為簡單說:為什麼城市需要一個全齡的設計?!

法定的65歲是一個人口分類的方式但不是老化的基準。老化是一個逐步失能的過程,重點不僅在「失能」更在「逐步」。個體不會因為65歲的來臨從正常變成需要照顧,所以照顧在談的概念,其實不僅(也不該只限)於醫療,更多的是如何在過程中使各種狀態都能獲得包容與體貼、身心安頓。長輩因為人生階段的轉換(像是退下職場或家庭成員的改變等),以及體能上的逐步退化,造成對自己缺乏信心乃至於面對社會的退縮,這些一點一滴改變著、說不出口的不能,不會立即地進入醫療體系,但卻需要被平日活動的城市空間所支持。

舉例來說,我們常聽老人家們抱怨字太小或看不清楚、或者膝蓋腰部的疼痛或不耐走,其實這些不方便都表示我們空間硬體的設計已經無法滿足老人家們日常所需。比方有些老人家們不愛出門,除了自主意願之外,還有一定比例是因為出門的勞累(由此反問我們的城市空間,是否有提供足夠的休息頓點或空間?!),以及因為身體退化必須常常使用廁所的需求無法被滿足(所以續問我們的城市空間,是否有提供足夠使用廁所的機會?!)等等…。

老後行為簡單說 製作:weiidays

需求是設計的開始 — 一日老人實境體驗計畫

為了瞭解身體的退化對老人家們出門的關卡究竟是哪些,我們開始進行一連串的實驗計畫。我們優先鎖定路上較為常見的高齡族群進行模擬。第一種族群是即使身體部分退化還是有能力自主行走行動的族群,也就是一般我們路上看到可能行動較為不方便的老人家們,針對這類的失能我們使用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的彭祖包進行模擬。第二種族群是輕度的失能,比方摔倒或臨時意外需要家人或照顧者協助,但仍具自主意識,靠著輪椅也能完成日常行為的老人家,針對這類的群體我們與社團法人台北市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合作,透過使用輪椅來進行模擬。

體驗計畫以能夠自主行走的街區建構為目標。一開始先鎖定日常行為及一日生活圈進行研究分析與調查,將吃飯、購物等日常行為帶入關卡的設計,進而將體驗的路線範圍擴及餐館、市場、超市、公園、圖書館、咖啡店等一般社會大眾每天或每週都會經過或進入的場所。參與模擬的對象數次下來總共包含了超過百位的政府單位/公務人員、場所的經營者、空間相關專業的規劃師及設計者、社區組織、高齡議題相關NPO、NGO、視覺設計、服務體驗設計或學校等不同領域與專業。

將一日生活圈納入體驗行程及活動設計關卡。 照片:海哥

在多次的體驗行動中,我們發現視力與聽力的退化、駝背、關節的硬化與觸覺的鈍化等各種身體退化,對出門造成的不方便與連帶產生的影響遠比我們想像中多,對於出門意願的影響也比想像大。舉例來說,白內障及黃斑部病變造成的視力退化在找路、定位、過馬路乃至於在餐廳點餐等食衣住行等面向,都形成相當大的困擾。為了處理這種困擾,老人家們在人行道上走路的時候,就會特別緩慢或沿著牆壁走路,而特別緩慢往往會招致不友善的眼光,騎樓機車及雜物眾多也讓行走變得極不容易,更遑論清晨出門運動時及晚上出門跳舞時,在晨晚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對於路上行車狀況辨識不易等安全上的疑慮。

再舉例來說膝蓋的退化影響的不僅是上下樓梯還有如廁及購物等。以日本為例,公廁因為高齡化的趨勢,考量老人家們難以蹲下的膝蓋負荷,已盡量更換為坐式馬桶,但台灣仍有相當大比例的公廁以蹲式為主。而模擬體驗中因為駝背與膝力的無法久站與長時間行走,發現體驗者會時不時坐在路口的小矮墩及樓梯上,這同時暴露人行道的設計對高齡者行為回應的缺乏。購物體驗的反饋則是由於老人家膝力及視力退化的影響,購物架下排及上排貨物的拿取與帶回家的負重都讓自主購物(意即自主生活)的困難一步步加重。

透過彭祖包進行街區實境模擬。 照片:海哥
模擬視力退化對路上指標的辨識。 照片:海哥
街道上沒有椅子只能隨便找地方坐下!人行道有再設計的需求。 照片:海哥
點餐緩慢對後面排隊的人感到不好意思。 照片:海哥

另外,使用輪椅的老人家或一般行動不便的身障者上街更是充滿重重關卡。除了一般認知的騎樓與如廁問題外,種種問題包含貨架或餐桌之間的距離使得進出不便也形成對旁人的尷尬;購票窗口或速食店點餐窗口的服務檯面過高無法親近;店家一樓普遍使用容易清潔的石英磚地面,在雨天也會成了恐怖無法控制輪椅的滑水面、或者不銹鋼斜坡上的人型刻紋其實並不能止滑等材料的誤用,以及生活中更多不經意安排造成的不便等,每一個因為所以的情境都讓出門像是一場場的戰鬥。

路上的階梯都是障礙。 照片:海哥
櫃檯高度等細節都是友善城市的關鍵。 照片:海哥
從貨架擺放的高度到冰櫃的開門方式都會影響輪椅族購物的方便性。 照片:海哥

每一次出門都會影響下一次出門的意願

這些貌似小事的身體關卡,在不經意及說不出口的心理轉折中,都會是下一次出門的心理障礙。隨著長者生理機能的弱化,行動範圍縮小,原來透過家庭、職場以及一般社交所獲得心理與實質上的互動與支持,將會愈來愈少。以臺北市為例,有研究顯示近六至七成的長者,日常生活多以「看電視」等居家靜態活動為主,當然筆者的意思並不是一定要讓每個長輩都必須在外面長時間活動,而是主張城市的公共空間,需要具有可以讓使用者自在活動的條件,讓長輩想出門時可以順利方便的出門。對於年長者來說,出門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自己身體狀況的疑慮、外在環境是否友善、以及每次出門的經驗,都會影響長者出門的意願及與人群交往的意願!而長者能否好好出門,關乎其與社會連結,更影響著對於自我價值的認同。

身體的退化無可避免,但我們可以用城市系統的調整來彌補這個落差

現在的城市系統如果沒有改善,會因為這些不友善加重“老人家不行”的挫折感,這些挫折感與不行,並非無計可施,反而更應該透過設計去降低或解決。長輩行動的自由,決定了日常生活圈的大小以及與社會往來的密度,當然也間接且必然的影響家人及陪伴者的照護負擔量和生活的質量。從城市建構的角度來看,如何彌補老化帶來的阻礙,讓老人家每次的出門都是鼓勵下次再出門的良好經驗,進而認為出門不再是關卡,這些都是重要的關鍵。如果長者的日常生活圈內能提供更多友善的設施與服務,透過街區分工與城市系統的提升降低“長者”的特殊性,同時達到去除標籤的目的,對於長者而言,當自己的需求即使未說出口也能夠被滿足時,對於外出的安全感,就能漸漸地建立起來。

延伸閱讀:


avatar

為為設計

空間規劃設計團隊。關注城市生活樣貌的演變、高齡友善及大小人的空間教育,還有等等等等。

空間規劃設計團隊。關注城市生活樣貌的演變、高齡友善及大小人的空間教育,還有等等等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