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運輸顯微鏡:帶你一探住處周邊的交通等時圈

文/圖:李易儒

近幾年在政府積極推動內部資料開放以後,對於特定議題有興趣的公民,可以自行搜集開放資料進行分析與討論。以交通領域議題為例,民眾每天都會遇到行的問題,像是要如何抵達公司?怎樣抵達最快?哪個時段比較不塞車?而在國外有許多網站透過視覺化的方式來表現各區域的交通狀況,常見方式是以交通等時圈概念呈現,交通等時圈是指在特定時間出發、並在一定可接受的旅行時間內可抵達的範圍,而範圍越大則表示該地點的交通可及性越好。

蘇格蘭地區交通等時圈(圖片來源:www.imactivate.com/scotlandisochrones/)

公共運輸顯微鏡:發現台北的交通等時圈

在臺灣也常在路旁的建案廣告上看見類似的宣傳,如:「南港車站8分鐘」、「敦南商圈12分鐘」,或是在租屋網站上的房屋物件描述地點距離台大10分鐘。但其實這樣的分鐘數是在交通狀況順暢的情形下才能達成,我們日常的移動卻多集中在交通尖峰的時段。因此本文使用開放資料、結合交通等時圈的概念,來計算各地區大眾運輸在不同時刻狀況下,其等時圈的樣貌。

可詳見:公共運輸顯微鏡

交通可及性示意圖

在交通等時圈計算上使用了以下開放資料,如公車到離站動態資訊、火車時刻表、捷運站間行駛時間與地理道路圖資(計算Youbike騎乘範圍)。透過以上資料收集完畢後進行運算後,以下圖為例,捷運大安站在禮拜五的早上9點15分,在30分鐘內可到達的範圍,其公車可及面積為23.85平方公里。

公共運輸顯微鏡

交通等時圈除了在地圖上呈現可及範圍,可進一步延伸分析在空間與時間維度上探討各地區交通狀況。在空間維度上可以分析全臺北市各地區的可及範圍,來評估該地區交通便利性;在時間維度上可以計算各地區在交通尖峰時間與離峰時間下,可及範圍的差異,來了解各地區交通擁擠狀況。

掃描臺北市各區域的交通可及性

由於交通運輸是政府高度管制的行業,因為跟公共利益有關,其管制內容為路線數量、票價與服務品質,為了解政府在規劃公車、捷運路線等大眾運輸上,是否有符合民眾現況需求,因此透過內政部所提供二級統計區(約4500人為一個區域),計算各區域中心點(如下圖紅點),在給定時間範圍內所能到達的範圍,作為該區域交通可及行的評定指標。

臺北市二級統計區分布圖與該區可及性分布

若檢視臺北市區內的狀況,由於台北車站三鐵共構,周圍公車路線眾多,因此交通可及性較其他區域高,而青年公園、大稻埕與和平新生區域,由於周圍沒有捷運站點且公車路線與班次較其他地區少,可及性較低。

臺北市區可及性呈現

像是文山區的狀況,交通可及性較高的區域主要集中在捷運站周圍與木柵地區;而在北投區,復興崗周圍雖有捷運通過,但捷運站點位處邊陲地帶,可及性反而沒有比較好。

文山士林北投地區交通可及性呈現

內湖區的發展大多沿著捷運周邊延伸,因次除了三軍總醫院的周邊,其他捷運沿線均交通便利。而南港區的部分,也因捷運板南線行經此區,周邊的可及性高。

內湖南港地區交通可及性呈現

透過以上空間維度分析交通可及性,可掃描出臺北市哪些區域是交通較為不便利的地方。本文透過二級統計區中心點計算交通可及範圍,而二級統計區上的人數都接近,但部分區域的可及性較差,其原因與其周邊的大眾運輸路線數、班次數相關,若要提升該區域的大眾運輸便捷性,必須細部檢視大眾運輸路線,調整班次數、或可適度繞駛路線,提升該區域的交通可及性。

檢視臺北市各區域的交通壅塞性

由於軌道運輸較不受尖離峰影響可及範圍,因此在交通壅塞性上使用公車可及範圍來代表交通狀況。本文參考TomTom壅塞指標定義,其指標定義為目前車流速度/自由車流時速度,而應用在交通壅塞分析上使用此公式18點可及面積/22點可及面積,數值越小代表越壅塞,反之數值越大代表尖離峰交通狀況並無太大差異。

臺北市區交通壅塞性計算結果

以這樣的指標來計算臺北市區內的狀況,可看到南京東路至信義路、捷運中山站與延平北路周圍較為壅塞,在青年公園與羅斯福路沿線交通狀況較無差異。

臺北市區交通壅塞呈現

在文山區部分,羅斯福路沿線與連接新店的木新路較為壅塞。在士林北投區主要為承德路周遭較為壅塞。

文山士林北投地區交通壅塞呈現

在內湖區部分交通尖峰時段壅塞路段主要集中在內湖路一段沿線以及民權東路圓環周遭。

南港內湖地區交通壅塞呈現

透過數據指標從時間維度分析交通壅塞的狀況,可以檢視臺北市哪些路段的公車行駛效率在尖峰時間較為不佳,後續能針對每一路段環境做更縝密的分析,並輔以不同的改善方案,如開設公車專用道來提升行駛效率、嚴格取締路邊違停、公車優先通行號誌等方式。

交通出行與每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而每個人對於交通狀況也各自有解讀。但以開放資料中的數據來分析台北,目前的大眾運輸系統相對完整,所以整體來說交通可及性其實是好的,但交通壅塞程度在市區、內湖區、或眾多路段卻是較為壅塞,若將兩張圖疊在一起看,未來應進行策略式的分析與規劃,有效緩解交通壅塞、將人流導向大眾運輸系統之上。


18歲填完大學志願就回不了高雄的偽台北人;
25歲碰觸GIS就靠這個領域為生的軟體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