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人向海的知與責:讓在地起身成為第一線海洋守護者

文:陳均龍、徐岡

楔子

海洋如同母親般地包容著人類成長,但整個地球面臨著氣候變遷、漁業資源過度利用、海域生態環境遭到污染、重要棲地生態環境被破壞等問題,使得海洋不再健康,臺灣的海人們也無法倖免,首當其衝的成為受害者。我們必須加快融合第一線海人的知識與理解,也必須培力與賦權,讓海人們有權也有責,起身成為當責的第一線海洋守護者。

從濱海而生的那群人談起

臺灣是一個坐擁群山的島嶼,從海平面到3000公尺以上高山僅僅數十公里的直線距離,但過去人們仰望著山林,背向著海,對於海洋缺乏理解,因此近年政府高聲疾呼向海致敬,也讓我們想起還有一群以海維生的人們,默默地積累著海洋的文化與知識。

海岸是連結海洋跟陸地的介面,海岸陸地是受海洋交互影響的區域,有一群依賴海洋維生的「海人們」長年居住在此,過著與陸棲型人類不同的生活模式。透過生態與人類活動所交織出的社會-生態系統使得海岸地區比起其他陸域更加的複雜與多元。海人們為了生計而在海岸地區展開的種種活動,經過世代經驗與知識的傳承下,掌握且積累了豐富的海洋生態與資源利用及的經驗知識。

就拿漁民來說,有部分頂尖專業的漁師可能具備著雖無法結構化但比起學者更為豐富的魚類行為、棲地特徵、捕魚技術、漁具漁法以及探詢漁場位置的專業知識與能力。還有另一大群從陸地走向海岸的非典型「海人」,這些人多半是在政府解嚴且水域活動日漸興盛的時空背景下,喚醒了內心對海洋的嚮往,開啟了海洋觀光遊憩產業的興盛發展,活躍地在海岸帶棲息,透過直接地碰觸海水而與海洋產生鏈結。這些海人們對於海洋的生活經驗、日常見解與專業知識,除了操船、捕魚、潛水等技能,更隱含著海岸社區生計、協同治理、產業經營的動態交互關係。這些知識與經驗結合當地文化與地理條件的脈絡,不停地發展而無形中成為了維繫當地人們福祉的重要資本

海洋雖然是如同母親般的包容著人類的成長,但整個地球面臨著氣候變遷、漁業資源過度利用、海域生態環境遭到污染、重要棲地生態環境被破壞等問題,使得海洋不再健康,臺灣的海人們也無法倖免,首當其衝地成為受害者。雖然面臨威脅,我們卻發現海人極具韌性,能在環境變遷下不斷發展出多樣的生計策略,能夠尋求替代的漁業經濟生物,發展高價值的六級化產業,來融合生產、加工、販售(服務)一體化作業,以換取在海洋所帶來經濟所需。這些韌性的來源都是仰賴著海人長期經驗與觀察,再透過務實、行為導向與結構化,形成一種可以融合生態擾動意識的動態系統。

除了海洋生態環境本身受到威脅,在過去政府威權治理下,由上而下的海洋或漁業治理結構(以命令與控制為主的思維),高度依賴具有法律規則的方式是缺乏彈性與海洋意識的,且未充分考慮當地脈絡(如針對單一魚種管理,或者單一產業管理,未能全面顧及海人權益),並以濃厚的陸地思維看待海洋(缺乏對海洋的高度變動與不確定性的理解),往往導致海洋治理是缺乏效率及有效性。

時至今日,政府已設立讓國人寄予厚望的海洋專責機關-海洋委員會,在行政院的高度下,在2020年高聲疾呼政府「向海致敬」的決心。在海洋委員會下設立的海洋保育署也開始推行海洋保育的在地守護,讓人嗅到在地參與逐漸萌芽的氣息。雖說如此,海洋早已經不再健康,我們仍必須加快融合第一線海人的知識與理解,也必須培力與賦權,讓海人們有權也有責,起身成為當責的第一線海洋守護者。

親海更知海:順應自然的海人

海人之所以懂海,主要來自於他們對於資源利用的過程中所累積的經驗與知識。這些經驗知識,有很大的部分透過經濟誘因所驅動,例如漁具漁法、漁場、季節性變動等。海人是海洋發生變化時的第一線觀察者,更能感受到氣候造成沿海和海洋環境變化時的衝擊,因此海洋些許的變化都能觸動海人敏感的感官與神經。

此外,人類社會的典型特徵是個人生活通過社會關係而交錯羅織,因此知識及經驗隨著人際關係的互動與傳承而不斷累積,也會因為經濟誘因的驅使,使得海人會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交流分享資訊來達成技術創新,讓海人能在逆境時走出順勢。我們可觀察到,海人為了能夠在海岸生存,必須組織出一套具有當地脈絡的沿海海洋系統的在地知識,過往研究中也發現到這些當地知識對於資料收集、監控海洋與漁業物種管理上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科學家們也已強調將在地知識納入海洋規劃和管理實踐的可行性與效果。

從實務的案例作為例證,在花蓮縣豐濱鄉海岸線上,阿美族人保有著其海洋文化(如海祭)與傳統領域,仰賴著海岸資源在此以海維生。從這些海人們的口中,我們可以開始知道這些族人也意識到海洋面臨問題,除了海岸線的退縮外,也有很多當地的海洋生物正在消失。

豐濱鄉石梯坪週邊的是當地阿美族傳統的資源利用場域,早在民國72年已經被當時的政府劃設為漁業資源保護區。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之下,僅有對於九孔跟龍蝦的保護規範,早已不符合現今的海洋現況,對於當地希望能保育的硨磲貝以及其他物種,都沒能納入管理,著實有調整的必要性;因此這群居住在豐濱鄉的原住民正在思考如何才能有所改變,開始透過許多政府單位共同合作,在永續的意識下想將這些來自海洋的恩賜留給下一代。

用海也護海:負責任的海人

海洋環境的變化是事實,更是危機,對於海人的生計影響,逐漸浮出檯面。有鑑於臺灣對於海岸地區資源的基礎調查不足,缺乏過往資源實況的參考點已是常態,更遑論在地知識僅透過口耳相傳未能完整保留,往往讓規劃者或決策者落得無從下手的窘境。因此,必須能設計出一套機制,讓在地海人的內涵與知識能能結構性的被記錄,因此讓海人在每個攸關自身的政策制訂時能從規劃階段就參與其中,是當前重要的思考。透過筆者們長期走訪海岸與在地的互動的經驗,以及文獻資料的盤點,我們歸納出幾條能促進海人們參與的管道。

(一) 政府管道:增加協作機會,融入在地知識與經驗的規劃過程

在過去各種政府政策往往是先規劃後,才召開說明會、公聽會,走個「公眾參與」的流程,讓民眾能被充分溝通。隨著環境意識的提高,公部門與民間團體不斷鼓勵國人認識海洋的背景下,政府在海岸地區開展了許多計畫。

例如海洋保育署希望透過「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畫」的五大主題:海洋棲地復育(生態系統復育)、友善釣魚行動、海洋公民科學家、海洋保育推廣以及潔淨海洋行動等,邀集在地社區及團體等投入多方資源參與海洋保育事務。

豐濱鄉的港口社區發展協會在這樣的契機下,即在111年加入在地守護計畫來守護石梯坪海域的水下花園,推動硨磲貝的保育行動,宣示他們保育海洋的決心。除了海保署的計畫管道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透過兩年「活水計畫」,讓當地海人能將其在海岸地區的生活經驗與傳統知識建立出田區、水下、海濱及海洋文化等資料庫,更學習規劃生態旅遊、建立巡守隊等。

從這些政府單位的計畫,可以發現政府已越來越重視在地參與,不再只是「政府想要什麼」,還要考慮「在地想要什麼」。除了各種計畫的參與機會,其實政府更是邁向「開放政府」思維,過去也有許多海洋環境議題曾在「政府公共參與網路平台」上通過連署,透過正式協作來發揮政策影響力。

社區自主發起關懷海洋的行動

(二) 其他多元管道:提供發聲平台,收集在地經驗,凝聚用海共識

除了前述的政府正式參與管道讓在地海人能夠參與海洋行動外,更可透過學研單位凝聚更多多元的非正式管道來促進交流。

舉例來說,豐濱鄉港口部落的海人們除了已經加入在地守護計畫,更希望能夠修正當地過於陳舊的保護區設置,筆者與團隊夥伴雖無法給予實質的協助,但能透過科研為輔來協助當地做出改變。在多次的實地研究與調查下,逐步的理解了當地的需求與想法,透過非正式的工作坊交流與課程,在海風吹拂的石梯坪海邊,共有二十位的地方海人實際討論當地海洋保護區的可能樣貌。在課堂上先給予基本的海洋永續知識,再透過簡易的地圖與問題引導,讓參與者能夠從界定出傳統的利用領域與範圍,再慢慢思考究竟哪些海域應該是危險海域、哪些海域應該被保護而成為保護區的核心、還有哪些海域能作為親海游憩的場所,具有劃定為多功能利用的遊憩海域的潛力等。這個過程中讓大家暢所欲言,促進對話,一點一滴的凝聚出每個人心中的想法,雖然意見還有分歧,但也找出了許多的共同之處。雖然這僅僅是個小小的例子,但更顯示出是未來應該走的道路,開啟了海人參與如何用海的一小步。

透過工作坊實際指認議題

知易行難:在地參與的改變與契機為何?

透過觀察以及實際的交流互動,本文提出兩點觀察,可讓所有愛海的人們共同努力:

(一) 管道多元的重要性

上述案例,仍主要是以促進在地參與為出發點,但實際距離能觸碰到「決策」的核心,仍有不小的鴻溝。以目前政府正在制定與海人們切身相關的海洋保育法草案立法為例,未來通過後仍對於海洋庇護區的分區使用該如何劃設,需讓海人們能夠有著最大限度參與,以及設計友善的參與機制。

(二) 知識數據化的重要性

海岸地區社會-生態系統是非常複雜的,因此,如果能盡力去了解複雜系統的本質,則能更好地幫助外來人(如規劃師或決策者)與當地人們合作,因為系統中的每一個人很難有意識地考慮整個系統,往往僅能片面的從自身立場去思考。

因此,我們呼籲公民科學(citizen science)的重要性,讓海人們建立起參與監測周遭海洋環境的能力,建立有意識的海洋利用模式。此外,此舉也能協助累積大範圍且長期的海洋生態資料,解決傳統上研究人力與研究經費不足的問題。此舉不但能提升在地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更重要地,是讓未來在海洋事務規劃與決策時,能夠提出有力的參考依據。

期待更加和諧的人海關係

海人世代居住於海水浸潤的邊際土地,使用且分享著海洋所帶來的資源。不過他們卻很少能有機會或方法,表達他們對於海洋的關心。人類與海洋的互動已有數千年歷史,大海孕育了人類,但我們並未善待這份恩惠。若我們只是持續地向她拿取,而不重新思考且修復人類與海洋的關係,她恐將不再能持續的給予我們所需。儘管如此,如果我們從現在開始善待她,相信大海也會給予回應,海人們就能「永續地」生活下去。

最後,期待能讓海人的知識融入人類用海的思維,轉化海人的角色,從資源的拿取者變成海洋的守護者,讓人海的和諧共生不僅僅是想法,更是真實地發生。

石梯坪開始執行海洋保育署的在地守護計畫


封面照片:一心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副研究員/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合聘助理教授。不在海邊就是正在往海邊路上的基隆孩子,自詡為兼具資源科學與社會實踐的跨領域社會科學家。長期致力於里海發展,研究漁業永續科學與政策管理,以及海岸人們與海洋之間的各種人事物。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研究助理/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博士生。東北角長大,不研究生物科技的生物產業博士生。從跑船科系畢業,但更愛玩海,長期關注海岸發展,以及漁民生計策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