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Facebook
  • RSS

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 首頁
  • 城事觀
  • 趣空間
  • 好社計
  • 台灣事
    • 社子島專題
  • 每月主題
    • 2019年12月 – 都市地景中的矛盾與複雜
    • 2019年11月 – 居住的社會問題
    • 2019年10月 – 韌性的進擊! 沿海聚落的未來
    • 2019年9月 – 五感景觀
    • 2019年8月 – 活的空間
    • 2019年7月 – 2050・City・Everyday life
    • 2019年6月 – 兒童友善城市
    • 2019年4月 – 城市照護與高齡社會
    • 2019年3月 – 閒置空間與再利用
    • 2019年2月 – 玩台灣
    • 2019年1月 – 地方之眼
    • 2018年
      • 2018年12月 – 韌性成事好城市
      • 2018年11月 – 三歲生日快樂
      • 2018年10月 – 文資再戰
      • 2018年9月 – 自行車友善社區
      • 2018年8月 – 山寨以及他們的產地
      • 2018年7月 – 校園景觀
      • 2018年6月 – 鄉村的未來
      • 2018年5月 – 智慧的城市
      • 2018年4月 – 遊戲的人
      • 2018年3月 – 行走的人
      • 2018年2月 – 過年中的城事
      • 2018年1月 – 臺灣地方的美好
    • 2017年
      • 2017年12月 – 給我一口好空氣
      • 2017年11月 – 社區交往- 重建一座具有親密感的城市
      • 2017年10月 – 散步正當道!適宜散步的城市
      • 2017年9月 – 中部城鄉的翻轉
      • 2017年6月 – 好玩城市進化論
      • 2017年5月 – 游擊花園的都市指南
      • 2017年4月 – 氣候服務與空間規劃
      • 2017年3月 – 綠色基盤系統
      • 2017年2月 – 設計專業如何介入社會
      • 2017年1月 – 友善與平權的空間
    • 2016年
      • 2016年12月 – 空間與制度工具
      • 2016年9月 – 再訪公民參與
      • 2016年8月 – 鄉村創生
      • 2016年7月 – 我家隔壁的好景色
      • 2016年6月 – 韌性城市
      • 2016年5月 – 好的街道
      • 2016年4月 – 廢校與鄉村
      • 2016年3月 – 關於未來公園的想像
      • 2016年2月 – 菜市場
      • 2016年1月 – 自行車城市
    • 2015年
      • 2015年12月 – 都市再生
      • 2015年11月 – 民眾參與
  • 專欄
    •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
    • 威廉懷特小教室
    • 社區交往
    • 地景故事 Earthwords / 孟宗
    • 合作入厝 / 謝杏慧
    • 怡居新視界 / Janelee Li
    • 我在臺北放框框 / 陳尚平
    • 城市.故事 / 劉力嘉
    • 政藝城事 / 子涵
    • 全促會 / 社造新眾力
    • 說書
    • 從電影看城事
    • 與環境設計師對談PODCAST
  • 關於
    • 我們是誰
    • 版權說明
    • 聯絡
  • 所有文章

空間活化

齊東詩逅

Posted on 2016/08/282016/09/16

文 : meowying 2016年6月26日,天空一抹湛藍,梵谷赭黃般的艷陽像攀繩般的躍起,夾帶著幾朵線條雕 […]

Posted in 台北城市散步, 台灣事, 所有文章 Tagged 古蹟保存, 空間活化

老家藝文生活空間

Posted on 2016/08/152018/11/28

文 / 照片:陳鵬文 從台北返回苗栗將老家修建為咖啡廳,作為在地的複合型藝文空間,時間一下就過了三年,老家旁的 […]

Posted in 2016年7月 - 我家隔壁的好景色, 台灣事, 所有文章 Tagged 空間活化

化南新村:從一場日常風景的保存運動,探討新與舊共存的可能性

Posted on 2016/08/012016/08/02

文:一心   「你聽!一走進來就聽見了鳥叫聲,這是我們每天生活在這裡聽到的音樂。」夏日正午時分,我們 […]

Posted in 台北城市散步, 台灣事, 所有文章 Tagged 創用CC, 歷史保存, 空間活化

青年免費入住黃埔新村 「以住代護」維繫眷村生活機能

Posted on 2016/07/272017/02/20

文: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在國防部老舊眷村改建政策下,全台各地眷村陸續遭剷平出售,取而代之的是一棟 […]

Posted in 台灣事, 所有文章 Tagged 歷史保存, 空間活化 1 Comment

這裡的小孩上課不是在教室排排坐,他們在社區中觀察走跳,於鄉村廢校創造共學生活-專訪共學團召集人郭駿武

Posted on 2016/04/152016/08/07

文:YuLi Chen 在新北市的雙溪,曾經有所國小,被山嶺環抱,因為地處偏遠,通往學校的那條路起起伏伏,相傳 […]

Posted in 2016年4月 - 廢校與鄉村, 台灣事, 所有文章, 每月主題 Tagged 創用CC, 廢校, 民眾參與, 空間活化

等不到新生的教室 閒置校園空間的轉型與挑戰

Posted on 2016/04/082016/08/07

本文獲經典雜誌同意轉載,原刊登於經典雜誌2015年6月第203期。 撰文/張子午(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黃世澤 […]

Posted in 2016年4月 - 廢校與鄉村, 台灣事, 所有文章, 每月主題 Tagged 創意經濟, 空間活化

誰的學校?誰的社區?從鄉村觀點看廢校議題

Posted on 2016/04/042016/08/07

文:一心   廢校議題,在台灣已經討論了好些年。關注國小廢校議題的人,在今年三月應會注意到兩則新聞, […]

Posted in 2016年4月 - 廢校與鄉村, 城事觀, 所有文章, 每月主題 Tagged 創用CC, 空間活化, 農村 4 Comments

文創空間不需蓋巨蛋 高架橋下就可以

Posted on 2016/01/252016/12/23

文:Derya.CO 日本是個很會利用空間的國家,諸如膠囊型飯店、或電視上那些空間改造的節目。面對高架橋下的空 […]

Posted in 所有文章, 趣空間 Tagged 創用CC, 空間活化 2 Comments

不是金雞母又怎樣—阿姆斯特丹NDSM碼頭

Posted on 2016/01/082017/02/20

文:punkelephant 城市土地寸土寸金,每一次產業轉型釋出的土地,都是城市升級重要的資產。如何使用有限 […]

Posted in 城事觀, 所有文章 Tagged 空間活化, 藝術介入空間, 都市再生

Posts navigation

← 1 2 3 →

近期文章

  • 劉泓志 ▌城市設計是一種公共關係設計
  • 全球首座『國家公園城市』誕生
  • 【圖解】景觀都市主義-以景觀操作都市規劃
  • 都市地景中的矛盾與複雜
  • 促進安居安心求學的學生住宅合作社
  • 【與河相處的100種方法】議題沙龍活動側寫
  • 【包容城市下的市場精神】議題沙龍活動側寫
  • 【台北眾力方程式3 】公宅的社造模式:不再是一輩子的鄰居 3+3年的新關係
  • 街頭遊戲,玩出創意:特公盟的街道遊戲
  • 合作住宅指南:用自決、永續、共居開啟生活新提案

熱門標籤

2017每月主題 2018每月主題 feature 人本環境 兒童 兒童參與 兒童遊戲場 公共空間 公園 公民參與 創用CC 古蹟保存 國土計畫 地方創生 地方故事 城市故事 威廉懷特 專欄 文化資產 景觀設計 歷史保存 民眾參與 水岸空間 水治理 生態城市 社區交往 社區營造 社會住宅 社會設計 空氣污染 空間活化 綠色交通 綠色基盤 自行車城市 藝術介入空間 街道家具 街道空間 農村 遊戲空間 都市再生 都市設計 鄉村發展 閒置空間 韌性城市

媒體小農灌溉排行榜

  • 首頁
  • 版權說明
  • 聯絡
網站營運協力:淬戀影像
Proudl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Pho by ThematoS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