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城市遇故知」–都市更新制度研究回顧

文/圖:城市遇故知團隊整理

回顧

城市遇故知團隊於2015/4/18-6/16間,在台北市社造中心舉辦「城市遇故知:台北首爾上海都市更新自我實踐計劃」的展覽。期間除靜態展區,並舉辦了兩次公民工作坊及一場行動成果發表會的圓桌論壇,邀請中外城市規劃專家、市府、建商、里長及社區居民,討論如何借鏡三個城市的自發性城市更新自我實踐方法,落實在台北的老舊社區。工作坊及論壇的中心思想圍繞在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地區容積控管、空間管理系統,並檢視現有制度的疲乏。工作坊及圓桌論壇成果都相當成功,尤其圓桌論壇(2015/6/16)場次吸引了接近70-80人參加當晚的活動,在場民眾及年輕人都反應非常熱烈,也希望活動能持續舉辦。

延續展覽期間舉辦的座談會與工作坊的朝氣,城市遇故知團隊與台北市社區營造學會辦理的社區營造點活動合作,在2015下半年持續舉辦一場圓桌論壇,實驗意見各異的公民們集體討論的協議機制概念,目的是希望持相反意見的決策者及公民,可以透過一個圓桌達成協議,並且進一步推進政策及工作目標。

論壇主題:真參與?假參與?參與式規劃在台北的落實

參與式規劃與社區營造在台灣,經過眾多前輩們多年的努力,終於逐漸被納入空間規劃工作中重要的一環。從社區營造點、社區規劃師培訓,到公部門規劃案的社區駐點服務與民眾說明會,空間規劃工作的過程與公民的接觸越來越頻繁。究竟這些民眾參與的工作在形式上或實質上如何影響空間規劃工作的落實,執行上實際面對的機會與挑戰是什麼,我們邀請空間規劃專業上分別擔任不同角色的青年,一起來分享專業工作執行的經驗與反思。

論壇紀錄摘要

圓桌論壇邀請對談(共八位):

吳思儒(景澤創意)、邱創彥(前台北市都市更新處)、蘇民(CxCity) 、謝維展(g0v開放都市計畫專案發起人)、楊宜靜(華光民間版規劃與設計方案研究小組)、施佩吟(經典工程顧問公司)、陳宥希(台大城鄉基金會)、吳碧霜 (台北市社造中心)

論壇公約:

  •  一個議題二十分鐘 。
  • 每個議題內每人約發言2-3次。
  • 理性對談,不能進行語言或身體攻擊 。
  • 每個人都要發言 。
  • 在牆上投影大時鐘;即時筆錄hackpad及論壇文字 重點條列(一併投影在牆上)。

什麼是參與式的規劃工作:

  • 從家裡走出來,就是參與。
  • 實踐想做的事。
  • 如果把社會當成一個系統,每個現況都是一個系統,參與就是把各式舊的系統過渡到新的系統,這樣的一個過程,而本身也是目的。
  • 被排除在決策過程的人們尋求自主的權利。
  • 非直接民主的背景下,
  • 權力分配的決策,
  • 公民被賦予權力之後同時應盡的義務
  • 如同g0v零時政府的沒有人精神及去中心化精神,可由市民自由提案,創造空間,政府扮演填坑獸的角色,協助市民實踐提案
  • img_2611

1. 如何衡量民眾參與的成效?

  • 民眾參與的定義:現在的是標案,是具有明確目的性、時效性的,而民眾參與應更重視民眾的生活、文化。在辦的過程中,不同的人應能進入決策的過程中,共同的參與進而共同的維護。
  • 最好的結果就是每個人得到不是最滿意的答案,在過程中逐漸改變而非維持舊有的單方面想法。
  • 參與是不斷在滾動的概念,過去政府舉辦的說明會是一個取得正當性的過程。在計畫過程中舉辦說明會,進而調整計畫的方向,而非傳統計畫結束後的說明。
  • 個人的成效:被排除的人取回自主權利,如何取回?如何認知自身處境,指向如何的行動方案;政治體制的成效:參與結果如何接合現有體制(如:華光社區、高齡、社會創新、迫牽等等)。
  • 社區規劃師成果的展現需要時間,前期多在累積力量。成果的展現不一定完全呈現在實體面,人際關係、社會習慣的改變也會是他的成果表現。
  • 使過去難以顯現的人事物,在參與中顯現。
  • 如何評估參與這件事:標案綁參與,可否量化?可否於一開始便確定目的和結果。參與的行動在實務上包含的面向包含了資訊是否透明、是否容易進入。
  • 重要的是把不同意見的人放在一起吵架,吵出普遍可以接受的折衷方案。

2. 決策前期的民眾參與如何透過多樣化的方式回應或幫助公共政策的形塑? 

  • 城市資訊的提供、開放
  • 網路社群的去中心化意義
  • 開放政府(g0v、open data)
  • 計畫的初期往往開放然而資訊雜亂,參與如何做到整合意見及回饋計畫內容。
  • 規劃者的角色改變:專業者成為媒介平台,如何找到對的價值。
  • 多數人的意見不一定好,經過過程的整合、說服才進而產生好的意見。
  • 公民的權利與義務:了解政府進行中的計畫。
  • 民眾是否能夠參與需要資訊的透明與開放,讓包含政府與民眾的參與者站在同一條起跑線。
  • 政府提供了有限的選擇,在有限選擇下的選擇(決定撒多少鹽而非決定什麼菜色)是否還能稱作民眾參與?參與可介入的時間應被思考。
  • 規劃前期的基礎工作,除了資訊的透明,議程的設定也應被設想。既有限制與框架下的思考,局限可選擇權。
  • 公共政策包含了預測,政治架構下包含了可預測者與不可預測者。不可預測者包含了多重落差(價值觀、知識),落差的填補並不易。現場:而非把民眾參與當成儀式或單純的法定流程。有感:人的理解包含身體經驗、生活經驗。情境:藉由例如模型創造對於未來的想像,活動(一日生活節)等。
  • 政策如果是形塑未來的想像,那麼部分決策初期是不包含上述的情境。
  • 參與中民眾是否進到決策層面應該要是個重要的指標。
  • 政策的不可預測性:價值觀的轉移。
  • 藉由參與使民眾感受到好的價值、願意接受的未來。
  • 計畫規範的參與包含了使民眾理解某種價值的過程或陪伴。
  • 專業者作為催化者的角色,台灣與大陸的差別在於NGO組織的存在,其網絡關係的影響力。
  • 除了資訊透明開放之外,視覺化也很重要。前面所提的多數意見,其實很大部分決定於視覺化的呈現,民眾的理解程度,唯有理解才能願意進行下一步。

15713141_10154159011603365_363092959_n

3. 民眾參與在政府標案的角色與定位?改進的空間(民眾參與的結果是否如實反映在決策或方案的產出?) 

  • 民眾參與的終極目標是要凝聚地方文化跟記憶。
  • 標案式的參與,來來去去,無助於此。甚至會被扭曲,成為方案的背書。
  • 民眾的參與度應逐漸增加,那麼知識的落差也應被逐漸補平。初期的引導說出願景進而促發行動。
  • 公部門對於民眾有價值方案的接受度。
  • 專業者在理解參與的角色應嘗試跳脫專業者,而從社區居民、使用者的視點進行重新思考。多重角色的範疇下如何協助政府從既有體制下走向開放、好的方向。
  • 民眾參與是否為絕對正解之一?資訊開放可補足知識落差。
  • 技術參與或價值參與。
  • 規畫案的技術工作與參與工作被分開的窘境。
  • 政府非單一主體,而像是複雜的機器,包含了不同局處、科室、承辦,包含了許多人在內,人便包含了許多可變性。
  • 標案為在有限的執行時間、經費內,取得話語權。在資源有限下可改變的規模應做調整。體制內改革與社會運動應同時併行。
  • 使體制內的改革包含了社會運動的聲音。
  • 參與的主體也許該從民眾拉回到定義參與者,所有相關的都應該是參與者,具有一定的平等關係,而非規劃者與政府對民眾進行參與的服務。

4. 如何使用新工具輔助參與?

  • g0v、PTT上的討論算不算參與,如何有效搜集意見反應在空間規劃上。
  • 荷蘭規劃團隊 Play the City:把規劃過程做成桌上遊戲,訂明遊戲規則,藉由這樣的過程讓討論與情境明朗化,使居民擬出對未來的想像。扮演對方角色的可能性。
  • 舊工具的效用或舊工具的新用法。
  • 台北市社區營造資料庫Local Wiki
  • 非刻意式的營造參與,回歸居民生活中的參與
  • 新工具:網路、社群媒體的發展,那麼什麼是要解決的問題。
  • 落差也包含了空間與時間(工作與家鄉),新工具也許可以彌平這些落差。
  • 新工具是否具有使用門檻(PTT使用者平均年齡較低),對象應被檢視。
  • 工具與目的的關係:釐清角色後選擇工具。
  • Geodesign
  • 工具為何而用?如何促進理解自我位置(於社會結構等等)
  • 角色的限制性,而非被主流思想馴化。
  • 新工具也許解放的是規劃者。
  • 2013 宜蘭市、蘇澳鎮、冬山鄉三區域一般民眾共同參與,採用實體遊戲互動。

5. 民眾參與跟地方政治勢力目前的互動是好的嗎?遇到哪些困難?如何改進?居民期待的參與是什麼? 

  • 如何讓民眾的地方規劃想法能進到體制面的回饋,如何與政治面協和。
  • 民眾與政府在規劃討論內容期待上的落差。
  • 規劃資源成為政治資源的瓜分。
  • 顧問公司成為政府標案式參與的協力廠商。
  • 地方政治勢力也許不只是負面的,政治也許是個交朋友的過程。
  • 政治也許也是理解對方角色的過程,改變舊有勢力而逐步產生新的勢力,而新的勢力包含了社群的位置。
  • 藉由信任感的建立進而映照對方理解自我不足處。
  • 去中心化,社區與社區之間的互學、互助關係,規劃者作為主體背後的協調者。
  • 政治勢力對規劃者的理解也許為協助作為居民與規劃者間的意見轉移或認為規劃者為外來的搶地盤者。跨過政治勢力進入居民的社群網絡。
  • 在地勢力有可能是既得利益者,規劃內容應時常檢視在地性與公共性,在有限的規劃資源下進行分配。
  • 也許參與的既存想像會侷限視野,再次回到公民社會的脈絡檢討。

6. 現行規劃者的參與工作是否壓榨到規劃者的勞動條件? 

  • 說明會/工作坊的經驗累積可以降低舉辦的花費。
  • 新工具的出現在陪伴社區方面,容易進入是否願意自我剝削的抉擇。
  • 非金錢面的動機與補償,工作與生活不同角色的介入,利於知識與經驗的傳遞。
  • 長期漠視部分成本。
  • 社會資本的累進與成本的降低。
  • 標案賺不到錢,規劃公司賺不到錢,無法分配營利給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