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城市都有綠色基盤:1. 什麼是綠色基盤?

文:潘哈利

綠色基盤是「綠色公共建設 green infrastructure」的翻譯詞,也是近年來全世界各個好城市演化與進化的指標與原則。在以前,人們談城市的公共硬體時,往往僅談城市的公共建設(infrastructure),某些人稱灰色基盤,如公路、車站、圖書館、河堤等。在全世界人口暴漲、強力都市化的今天,要能贏到好城市的頭銜,綠色基盤的建設程度往往是一個重要指標。

綠色基盤的面向很廣。整體而言,我們可以把綠色基盤看成是「永續環境設計、友善環境設計」等詞的細項做法、或執行方向。舉例而言,愛環境的我們跟他人聊天時,聊及某個鎮設計得「很永續」,但我們選擇「很永續」這個形容詞時,往往很難有系統地流暢敘述出「有多永續」,而只能使用自己看到的某些案例來描繪。

借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地景建築系 Green Futures Lab 對綠色基盤的分類來說,綠色基盤分為五個面向: active transportation 人本交通, community 社區與開放空間, habitat 生態與棲地, metabolism 食物能源與代謝, 以及 water 水文。一個城市若能在這五個面向都用心經營,將會是個綠色都市。(以下類別圖標誌引自 Green Futures Lab)

Active Transportation 人本交通

人本交通就是以人為本(相對詞:以車為本)的交通設計。人本交通系統及其衍生的空間會邀請人們以步行、搭乘公共運輸、共享交通工具、騎乘自行車等方式來取代傳統汽車為主的車本道路主義。

為什麼要人本交通?

  1.  交通減量。各城市都市化嚴重,造成在大城市中,車本交通的發展已面臨死期。舉例:全美國最以車為本的城市-洛杉磯市,塞車問題蟬聯全美最糟。家家戶戶擁有多於一台車。一人一車(車上有多個位子卻僅載一人)的上下班通勤模式,雖然可以讓使用者用最便利的方式到達目的地(最懶?),但你、我、他,一人一車開上高速公路的同時,就是癱瘓交通的禍首。早期,決策者認為只要拓寬高速公路就可以解決塞車問題。隨著越來越多年的數據供研究者分析,現今已發現道路拓寬僅能在短期上解決問題;當城市完全走向車本,拓寬道路僅是邀請更多人開車而已。幾年過後,已拓的路寬又會被更多的車塞爆。洛杉磯市目前就是陷入這樣的負面迴圈。
  2. 能源與污染。一人一車最耗能耗油,與輕軌、滿載的公車比起來,也是排最多廢氣的通勤方式。
  3. 停車問題。有發現規劃師在設計一個城市時要花多少心力及時間來規劃停車位嗎?把一張城市地圖打開,有發現一個城市中有多少面積被拿來變成停車面積嗎?停車場是一個都市中最少生產力、最低互動率的一塊地,如果沒有停車場,整個城市中可以有多少綠地空間或公共空間呢?
  4. 因人本交通而生的開放空間。要鼓勵人走路,就要有寬敞乾淨的林蔭大道、或安全好逛、富有文化的老街。要鼓勵人騎自行車,就要有安全又系統化的自行車道。要鼓勵人搭輕軌或捷運,就要有好的車站。閉上眼睛回想,我們去過的所有城市中,會讓自己覺得「這個城市很好,我會再來」的條件有哪些?最大部分是優質的開放空間。而想到這些開放空間,就又會想到自己「走、逛、騎、坐、發呆」的行動回憶。

看其他眼底城事關於人本交通的文章,就會發現世界頂尖的宜居城市都極力以人本交通原則來設計他們的都市。

美國波特蘭市(Portland, OR)的輕軌系統四通八達,市民在市區內移動不需仰賴車輛,且這種人本交通的系統鼓勵步行,使得波特蘭市區的進化結果充滿文化與藝術。 (照片來源:潘哈利)
丹麥哥本哈根的早晨通勤狀況(2009)。哥本哈根是世界上自行車道系統設計最完善、最生活化的城市之一。在哥本哈根開車通勤往往比騎自行車慢。(照片來源:潘哈利)

Community 社區與開放空間

「社區」跟「永續」有什麼關係?有很多扯不開的關係。

社區其實就是小型的政治圈。

硬體面而言,都市的使用者是人,人是決定都市生長成怎麼樣的關鍵;這包括了你家旁邊的田要被填起來蓋工廠、也包括了你家屋頂陽台被占起來違建加蓋、更包括了你家門前人行道的樹能長多高、多寬。更大一點的尺度而論,當一塊地(尤其是公有地)被拿來當停車場、或做成森林公園等等的決策,都是直接或間接被你跟你的社區所決定。因此,這塊地被拿來作為能讓市民活動的廣場,還是作為能過濾空氣的森林公園,或是賣給私人單位來蓋大樓收房租——城市永續或不永續的走向都取決於你與社區。

軟體面而言,社區凝聚力高、互動率高時,可影響到的層面幾乎是四通八達:社區街道的乾淨、社區的治安、小朋友的通學路線、社區空間的藝術、廚餘、回收、共享工具、二手物品買賣(間接節能)、共享辦公空間、甚至於車輛該走哪條巷、無車步行區的建立等。每一個層面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到環境的永續與否。

將硬體與軟體結合一起看,若社區凝聚力強→居民聚會商討將圖書館閒置的頂樓改成都市農園→頂樓都市農園成立,成為開放空間→你我他都來這裡聚會、辦活動、閒聊、種菜→社區凝聚力更強→再正向循環。軟體影響硬體、再影響軟體。

台北大安區錦安圖書館樓頂的社區農園,自2013年開始,經歷數不清的社區會議,由在地居民、各里辦公室、社區大學、非營利社區團體、景觀團隊,共同將一片閒置的屋頂轉換為社區活動的核心平台。其中收集咖啡渣及廚餘的進階堆肥 program 更促進社區交流、減少垃圾、生產土壤,是讓在地氛圍正面循環的推手。(照片來源:經典景觀顧問公司)

Habitat 生態與棲地

狹義一點來論都市生態學,可以用「讓生態來服務人類」來形容。生態服務人類的概念並不陌生,攤開人類的歷史,在工業革命人口暴增之前的人類,從自然中取走一些資源,自然來得及還原。丟進自然中的一些廢物,自然也來得及分解或負荷。不過,現今地球的人口已遠超過地球的環境乘載力,人類從自然中所採集、製造、丟棄的速度比以往快很多。即使如此,設計環境時以自然生態為中心原則,還是會有許多非常即時的回饋。在都市中種植大樹就有數不清的即時回饋,例如大樹蒸散時,樹葉的超大面積(即使種植的是小葉片樹種)吸收熱能而降的溫可抵數台千瓦冷氣機;又例如葉面的質感可以減低都市中光線漫射的狀況。

綠色基盤中,「生態與棲地」與「水文」多有交集處。以都市生態為中心原則來設計環境時,多半也同時對土壤及水文有益。

還有一個有趣的附加價值:過去20年來,也有多個研究證明人類在看到動物及植物時,心情會受正面影響。

位於西雅圖臨華盛頓湖的 Magnuson Park,原為一軍用機場跑道,現被設計為有利野生動物的人工濕地;周遭的丘陵住宅區路面、以及公園內的球場,現在同時也變為收集雨水的集水盆,將雨水導入濕地中。(照片來源:parkways.seattle.gov

Metabolism 食物、能源、與都市新陳代謝

都市人口對食的需求相當龐大。然而,在各個菜市場及超級市場的背後,都藏著一隻負荷過重、相當耗能的大鯨魚。我們所吃的食物往往不是在都市中生產的,而是遙遠的鄉村地區辛苦栽種後,透過汽機車、卡車,不斷轉運而來。相似地,在能源上,都市也是仰賴著遙遠的發電廠,透過電纜線,翻山越嶺不斷轉送而來的電能。傳送能源(包含石油)、食材的排碳量是每個國家每天每週固定會排的一大筆碳量。

在能源上,人類社會短期內雖然還很難完全轉為電能,發電方式也很難短期內全部轉為綠能,但各個進步城市已經在積極努力中,如世界太陽能最頂尖的德國、以及美國灣區全國最大的風力農場 Altamont Pass Wind Farm。就能源而言,一個最理想的永續系統大概會是全綠能的系統,也就是所有交通工具(目前仰賴石油最大的生活面)都使用電能,且所有電能皆來自綠能。
在食材層面,社區園圃、都市農園、社區支持型農業都是現在各個好城市的趨勢。社區農園減少交通運輸的排碳、增加社區交流、同時成為開放空間;若不噴農藥,也同時可幫助都市生態層面。社區園圃所需的土壤也可從收集廚餘做起,因此幾乎完全包辦都市代謝。

Picardo P-Patch 社區農園 是西雅圖歷史上最早起步的社區農園。2017年的今天,P-Patch 農園已增加到八十多個,到處散佈在各個住宅區、商業區中。(照片來源:潘哈利)
都市種菜相當普遍。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設計新的宿舍時,甚至直接將很大部分的開放空間設計為菜園,使得原來僅供「欣賞」的空間現也有「生產」、「社區(社團)交流」、及「都市生態」等複合功能。(照片來源:潘哈利)

Water 水文

綠色基盤中的水文與「低衝擊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 縮寫 LID」大部分重疊。自古以來,人類的文明與水文分不開;現今世界上的許多都市也都與水相鄰。在環境設計上,水文分為「收集」與「排水」兩大類別。在灰色基盤公共建設上,對應「收集」的即為水庫、淨水廠、灌溉渠道等;對應「排水」的即為排水溝、河堤、汙水處理廠等。在都市化劇烈、人口爆炸、開發過當的現代,灰色基盤的許多元素有些已漸漸不堪負荷。若沒有上游的水土保持管制,不讓山林以自然方式保水,下游的河堤永遠沒有最安心的一天。若將原屬自然的濕地填起來開發,大雨一來,老天也自然地把都市淹掉。傳統一定要將水趕快排掉的設計越來越在現代嘗到苦果,因此如何將水在集水區中滯留久一點(海綿城市一詞)越來越得到討論。

在台北,汙水處理廠處理的汙水僅為汙水下水道的家庭廢水,一般路面兩側的水溝所收集的水,多是未被處理直接排進河川(在淡水河水系兩側慢跑時看到的水門排出來的水,多為家家戶戶巷弄馬路的水溝水)。雨水在路面清洗街道,把路上的機油、油煙垢、菸蒂、狗屎、檳榔汁等直接夾帶進水溝,水溝再進到河川。若要完全用灰色基盤來解決,就得將全市密密麻麻的排水溝重新整治做一個 CSO 系統通通處理;這需要相當高的預算與時間,並且,當雨真的大到不行時,也不能擔保能夠全部過濾。也因為如此,綠色基盤與低衝擊開發所倡議的「路側型雨水花園」、「生態溝渠」、「大型淨水濕地」才會漸漸成為好城市的主流。

在水文的「收集」層面而言,專家們長期以來也一直在討論超大型水庫的替代方案。倘若去掉發電的條件而論用水,現階段已有許多可減少仰賴大型水庫的方案,如小集水區自水自用(小集水區的水供應自己的區域,而非讓就近的水流掉,而水龍頭一開,卻是用數十公里外水庫的水);又如都市內建築集雨系統(沖馬桶跟洗衣服不需要用到飲用等級的水)等等。

2017年的波特蘭市,市區中處處可見路側型雨水花園/生態溝渠。原屬僅供觀賞的帶狀草皮多半都已重新設計為可吸納雨水、同時減輕汙水處理廠負擔、對海洋及河川較友善的路側型雨水花園。照片中路緣石一切口即為下雨時路面雨水的進水口。(照片來源:潘哈利)
波特蘭市另一處的路側型雨水花園/生態溝渠,接納路面雨水,讓雨水先有機會被土壤、植物吸收並簡單被過濾後,(若暴雨使得完全飽和)才會溢流進傳統的排水溝。(照片來源:潘哈利)

一條背著相機(ㄕ ㄨˇㄆ ㄧ ㄢˋ)的狗

One thought on “好城市都有綠色基盤:1. 什麼是綠色基盤?

  1. 你們的文章都超專業的~
    如果有發行刊物,我必定!
    畢竟用電腦或手機看眼睛比較疲勞!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