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瑯嶠、柴城、落山風 藝術季探尋恆春半島豐厚歷史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李育琴 屏東報導

「恆春不缺攤販,缺的是地方文史館。」恆春半島文史研究者念吉成,上週在車城海口港分享瑯嶠歷史時說道。

「瑯嶠」是恆春的舊地名。探索恆春半島的發展歷史,與半島的地理環境、周遭黑潮洋流和數千年來生存於此的原住民有很密切的關係。念吉成長年透過文獻研究和部落田調,收藏許多恆春珍貴史料文物,然而他感慨文史資料無處典藏傳承,在地人也未能重視歷史的挖掘考究,隨著部落耆老凋零,珍貴的史料可能因此遺忘消失,希望更多人來研究恆春半島的歷史,並將原住民觀點的故事記錄下來。

恆春半島文史研究者念吉成說恆春需要更多在地歷史研究考證。攝影:李育琴

屏東首辦落山風藝術季  探索瑯嶠文化起點

屏東縣政府今年首度在恆春半島舉辦「落山風藝術季」,在車城海口港和龍磐草原展出30件藝術作品,展現恆春半島在落山風吹拂下的獨特地理和在地人文特色。藝術季系列活動利用海口港閒置的候船室,將之轉化為藝術展覽廳,介紹及展出部分作品,並舉辦活動。

落山風藝術季作品之一,游文富「迎風竹浪」。攝影:李育琴

策展人劉國滄說,海口港是恆春半島的入口、古瑯嶠灣文化起點,歷史底蘊深厚,透過在地文史專家的講座分享,讓遊客更深刻了解恆春半島的歷史人文,而候船室空間轉換和再利用,未來可作為在地需要的一個文化藝術館。

「認識恆春半島要從『瑯嶠』這個地名開始。」念吉成指出,恆春半島在清領時期,屬於禁區荒埔,限制漢人進入。這裡的原住民數千年前來自菲律賓群島,經由黑潮漂流至此,落地形成部落。因此,恆春半島的歷史不是只有300-400年,而是有數千年。

文獻和考古的研究,是探索恆春半島歷史的重要資料,念吉成說,包括西方傳教士、探險家、荷領時期的海關、燈塔管理人員、日治時期的踏查人員等的手稿紀錄、官方報告和學校沿革誌,以及民眾保存的古文書、戶籍資料、日記等,這些文獻記載了恆春半島的過往,在抽絲剝繭之餘,半島原住民,過去瑯嶠十八番社的耆老口述和部落調查,則是重要的佐證。

部落田調  尋找瑯嶠地名的根源

對於瑯嶠的地名來源,一般認為是當地原住民排灣族語「蝴蝶蘭」的音譯,因過去這裡有遍地野生的蘭花,因此稱之為「開滿蘭花的土地」,亦有人說是鯊魚很多的地方、種滿銀合歡之地等。為了尋找此地名的根源,念吉成在部落田調時,在獅子鄉一處部落耆老口中聽到有關瑯嶠地名的故事。

耆老說,合歡樹是會睡覺的樹,樹葉在夜晚時會閉闔起來,這種樹的名字叫做rungkiyaw。部落族人居住在山上,望向半島平原,說那片土地(恆春半島)是有很多rungkiyaw的地方,後來就稱之為「瑯嶠」。「這種合歡可能與後來引進的外來種『銀合歡』不同,是本地原生的合歡樹。」念吉成解釋。

車城居民楊美雲帶孩子在落山風下演唱恆春民謠。民謠中亦述說許多瑯嶠的過往歷史。攝影:李育琴

地理環境、洋流和人  造就恆春半島特殊性

對原住民來說,瑯嶠是個危險的地方,不僅是沼澤、叢林未知之地,也有許多外族隨時可能入侵。由文獻和調查口述可知,恆春半島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包含原住民、平埔族,以及漢人、荷蘭和日本等外來族群雜揉而成的豐厚歷史。

恆春半島的地理位置特殊,全年不休止的黑潮洋流不僅帶來豐盛的漁產,也讓南島族人隨著洋流來到此地落地生根,在考古遺址中發現了五千多年的人類歷史;在近代史中,多變的黑潮洋流使得日本政府治台後,1896年就首先在恆春設立台灣最早的氣象站之一;此外,洋流也把鯨魚帶進台灣海峽,許多在地耆老都曾經看過鯨魚載浮於沿岸的港灣之中。

「恆春半島的地理環境、洋流、氣候和人,造就了此地的特殊性。」念吉成說。

多元族群的開發歷史  原住民的觀點未凸顯

在清朝,恆春還未建城之前,柴城(現在的車城)是半島最早開發之地。位於龜山下、瑯嶠灣海河交會之處的沖積平原,車城聚集了大量的人口,聚落繁榮,不僅有外來的開發者,在地平埔族和山上原住民也因為婚姻交流、土地交易買賣,使得半島逐漸開墾,慢慢往內地開發,而後恆春築城,開啟了半島的近代歷史。

「車城絕對是恆春開發的頭,」念吉成說明車城歷史地位的重要。

清朝恆春築城前,恆春半島就以發展豐厚多元的歷史。攝影:李育琴

恆春半島的開發歷史,牽涉了原住民傳統領域和部落遷移過程、對瑯嶠十八番社原住民的理解,在恆春近代眾多的國際歷史事件中,原住民的觀點為何?念吉成表示,希望能持續進行的相關研究和田野調查,尤其是在地原住民,要把更多的歷史故事挖掘出來。

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恆春半島在強勁的落山風吹拂下,展現獨特的自然和風土特色。儘管是旅遊淡季,落山風藝術季透過藝術家創作作品與地景結合,讓遊客走入沒落的海港,也能藉此機會感受半島山海自然風情,探尋恆春多元豐富的歷史故事。


avatar

台灣環境資訊中心

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是一個為環境大小事發聲的獨立媒體,不隸屬任何黨派、企業或個人。我們相信提供真實而全面的資訊、創新且富建設性的行動方案,人們必能運用天賦的理性,展現其具體作為。我們用文字、聲音、影像…等各種媒材和媒介,為環境發聲,只為喚起更多關懷,凝聚更多力量,共同為我們下一代留住這片美麗的風景,與安身立命的家園。網址:http://e-info.org.tw。

《環境資訊中心》是由財團法人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成立的非營利網路媒體,自2000年起,我們致力於提供全面的國內外環境報導,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海洋、土地發聲。

我們相信,任何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