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打開城市邊緣的風景——大我社區的困境與願景行動

文:劉柔妤/再森計畫團隊

攝影:李有為/再森計畫團隊

大我社區是一個位於台北市信義區,和平東路三段上的退休軍人宿舍群。軍方稱此為「大我退舍」,其中包含大我山莊、大我新莊以及大我新舍三座建築群。目前大我社區中的大我山莊,有臻佶祥食物銀行、OURs等組織在此作為據點。在這些非營利組織的進駐之下,好似被世人遺忘的大我社區,在這幾年又重新獲得了一些社會的目光。

圖1:基地位置簡圖,團隊繪製

圖2:基地鳥瞰圖,取用自Google Earth及團隊後製

依循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政治史的脈絡:1949年國民黨撤退來台,因應戰力需求,大批的單身軍人來到台灣落腳。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兩岸政治情勢的改變,大量單身退休人員的居住需求開始出現。1964年,國防部開始建造供單身退休軍人居住的宿舍,大我社區便是因應這樣的時代脈絡而出現。

現在在這裡居住著的人,不若一般想像的,以單身退休軍人為主。大部分是中國籍的榮民遺孀、配偶;仍在世的榮民人數不多,多半年歲已高,最年輕的也已經九十幾歲了。其餘的居民有榮民子女、伴侶或是外來的人。雖然是「單身退舍」,卻因為幾十年來大環境的改變,或是個人生命際遇的不同,而出現了高度的居住異質性。

在大我社區附近,有大都會客運的公車總站、廢棄物處理廠以及五金工程行。在附近的山坡上,則有著過去軍營裁撤後,老兵留下來興建的違建聚落。不久之前,一部分的聚落拆除,改建為符合活力健康城市形象的「黎和生態公園」。與此相距不遠的山上則有六張犁公墓,以及相應而生的禮儀產業。與市中心高樓林立、步調快速的景象形成強烈對比,這裡有著位處都市邊緣、與眾不同的風景。

大我怎麼了?——大我社區的現況淺談

到了近年,原先居住於大我社區的榮民日漸凋零。隨著原有機能的消退、營舍閒置空間增加,管理的問題也逐漸浮現:公共空間年久失修、社區基礎設施不足、外來佔用戶的出現……。這裡的土地所有權大多屬國有,而歸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所有、由國防部軍備局進行營舍空間的管理。然而,或許因退員宿舍並非國防部核心業務之一,軍方並無太多資源得以投入大我社區,而呈現消極管理的狀態。

圖3:大我新莊建物老舊、缺乏修繕及管理,團隊拍攝

目前管理單位國防部軍備局約以一週一次的頻率到大我社區進行日常管理以及環境清掃。在管理方面已進行獨立電表、水表的裝設以及合法住戶的清點,並預計於今年11月對不符合居住資格的居民,也就是所謂的佔用戶,提出法律訴訟。根據國防部的分級規定,僅有第一級的榮民,以及經國防部審核認定的第二級「榮民遺孀、配偶」可以居住於此,其餘皆會在日後遭到國防部提告。可以預見,在不久的未來,大我社區內的居民生態可能呈現劇烈的變動。

圖4:大我新莊住戶門上的存證信函,團隊拍攝

房子空了,然後呢?——軍用營舍的住宅想像

大我社區周圍的麟光捷運站一帶,已是許多標榜「綠生活、自然生態」的高級建案林立之處。放眼望去整個信義區,乃至於台北市,居住正義的課題已爭議三十餘年,但時至今日,青年仍難以於此落腳、擁有自己的住宅。大我社區位於信義區的邊界,周邊有郊山環繞,在都市計畫分區上屬於保護區的範圍。正因位處保護區,此地的建物受到建蔽率以及高度的限建規範。事實上,以大我新莊現有的空間尺度(如:高度、建蔽率)而言,是超過保護區建物規範的。我們認為保留大我社區現有的建築形式以及居住功能,並將閒置的空間加以活化,是能發揮大我社區建物最大價值的方式。

綜觀目前台灣軍用房舍的活化,是以轉型為文創園區為主要方向。以大我社區建物目前的容積量,以及其仍然保有居住形式以及功能的面向而言,我們認為若能活化房舍、延續這裡的居住功能,除了提供營舍轉型另一種可能性的想像外,也能提供一處實現居住正義的基地。

長期願景,在地行動——再森計畫團隊

「再森計畫」是我們為團隊取的名字。這個社區若有新的活水注入,將可能再生出不同的可能,而大我周邊有著豐富的自然生態,我們期待透過能實現永續性的行動,並結合基地周邊的自然資源活化大我社區,不僅「再生」,也能「再森」。

經過現地的田野調查後,歸結出大我社區現有的課題有三:(1)社區互動低落、內外連結斷裂且社區意識薄弱,(2)公共空間閒置、缺乏利用,(3)居民遭到軍方驅趕。現住戶多半因遭到軍方驅趕而有躲藏、較少外出的現象。周遭居民多對大我社區有著負面觀感。我們首先以小規模的空間改造,以及游擊式的居民接觸、訪談作為在社區內的行動;同時嘗試連結管理單位或是外部組織。我們在本學期與民意代表、國防部軍備局進行了座談,也嘗試和信義社大進行綠化課程相關合作的洽談。

觀察到社區公共空間的照明較不足,且除了部分區域有居民擺放盆栽外,其餘綠地多屬於荒蕪、散佈垃圾的狀態,我們在社區中首先擺放了照明設備,並整理出了一塊可供種植的綠地,計畫在此種植香草植物。另外,我們進行了大我社區內以及周遭的故事書寫並集結成冊,發行了地方刊物《大我小誌》。《大我小誌》的內容包括有大我內部空間解密、臻佶祥食物銀行、鄰近廟宇的介紹以及軍事地景的走讀。期待能透過這些小小的在地行動,除了讓大我現住戶感受到社區不同以往,也能藉由刊物接觸到更多周遭居民或是潛在的合作對象,提供一個對大我社區產生不同想像的機會。目前與相關單位協商的成果是我們獲得了軍備局管理單位在活動舉辦以及空間使用上的同意,也建立了雙方的聯繫窗口。在組織串聯方面,我們與信義社大保有良好的聯繫,並預計於下半年商請信義社大的講師,前來大我社區開設綠生活的課程。

圖5:團隊發行的地方刊物《大我小誌》試刊號,團隊拍攝
圖6:團隊在大我社區整理綠地,團隊拍攝

打開大我的公共性——營舍活化願景提案

大我社區外圍灰色混凝土高牆以及鄰近嫌惡設施的市郊地景,總帶給人不易接近的感受。在與軍方的座談中可以得知,他們對這裡的未來發展實則未有長期計畫,但亦不排斥進一步聆聽、對話以開啟不同可能的機會。

為了開創這裡不同的發展可能性,我們將計畫定調為「營舍空間活化願景提案」,希望能透過活化既有的房舍,帶動基地內外的人群,並引入外來組織的資源以營造大我社區的公共性。

我們希望能延續營舍原有之居住功能,在這裡實驗一個有別於政府由上而下規畫,具備永續特色之意向型園區。延續大我過去屬單身退員宿舍、也不是社會主流認知的傳統社區;我們希望能引入合作住宅之概念,於此打造合作共居的非典型社區。除此之外,我們也想像在合作經濟的基礎之上,能在這裡發展公民電廠、都市農園或是食農自造場域的意向性地景。連結到基地外部的市郊地景,也能更進一步討論廢棄五金與廢棄物再利用的循環經濟。在長期目標上,除了營造合作住宅之外,我們也能藉由組織一個循環及合作經濟的產業中心,維持甚至是促進社區之經濟功能,並得以打開社區之公共性,以及發展永續性。

我們在短期目標將持續透過社區內的小規模空間改造、議題書寫以及活動舉辦,連結大我社區內外的人們,藉以「打開」大我。在與相關單位持續協商、洽談之下,我們希望能逐步針對社區內的硬體空間進行修繕及改造。與此同時,我們也期待能在現有居民的基礎之上,再向外招募新的居住者;透過居民交流活動以及願景工作坊的舉辦,得以在此想像共同居住的可能性,透過營造出意向性,再進一步共同討論住宅的營運機制。

圖7:計畫願景架構圖,團隊繪製

都市快與慢的日常風景

在這城市邊緣之處,在我們目光留意之外,大我社區緩慢的日常持續進行著。圍牆外的世界飛快的運轉,像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我們不知道何時這些日常所見的風景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讀到這裡,如果你也對這裡進行中的日常及課題,或是城市邊緣的風景感興趣;請搭一趟文湖線列車來到大我,這裡永遠張開雙臂,等待你的發現!


台大城鄉所碩士生


在〈打開城市邊緣的風景——大我社區的困境與願景行動〉中有 1 則留言

  1. 「Ching」的個人頭像

    Hi柔妤,

    我是千晴,目前是volunteer researcher at Beacon Coliving,正在研究相關affordable housing議題,前陣子剛好有到大我新舍做參觀,也有在網上查到你們做的提案報告。
    我和我的團隊對於你的研究想跟你們再多聊聊和交流,因為沒能看到你的聯繫方式,再請你用email跟我聯繫,期待可以跟你討論更多!
    my email add: ching@beaconcoliving.co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