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用身體的感官閱讀地景・日常健行的感觀分享

文:S.W Shih

身為建築背景出身的規劃設計工作者,空間乃三度的視覺感知體驗,是自己早先深信的觀點。空間建構的思考過程,不論是從圖紙的平面轉立體,或是從模型放樣到實體,我們時時刻刻透過雙眼在三度空間的框架裡打轉思考。這一套構思的操作模式,廣泛運用在建築、景觀、都市設計等領域,因此我們會思考空間虛與實的韻律、植栽種類的四季變化、街道寬度與量體高度的比例關係。然而當設計者習慣仰賴視覺感知想像時,是否曾反思過,人對環境場域的印象並不會侷限於雙眼所見,我們常說的所見所聞,這個「聞」包含了雙眼以外的甚麼呢?

設計發想為何需要五感

眾所周知,五感分為視、聽、觸、嗅、味等五類,這些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使我們得以透過大腦彙整五感的綜合體驗,並在心中建構出不同場域的獨特印象。除了空間虛實、光影色彩的視覺效果外,在地環境的聲音、觸感、氣味、飲食的五感體驗,更豐富了人對於不同生活文化、地形地貌、自然景觀的綜合認知。

日益進步的科技軟體,雖然使規劃、建築、景觀專業者,得以透過電腦模擬或數據分析作設計,但即使將繪圖工具從筆轉換成電腦,設計依然是在平面的視覺框架下進行思考。而環境中的光、音、熱、氣、水其實是混合在一起,相互連接與影響的,設計師若是忽略了身體五感知覺,觀察環境的所見所「聞」易產生見樹不見林的盲點。

有感於設計思考脈絡的侷限,近年嘗試利用假日空檔離開都市,起初認為應盡量去特殊的自然景點,在發現知名景點的車水馬龍更加無法放鬆後,開始尋找住家附近的登山步道,這樣的轉換意外體驗到喚醒身體五感並不困難。平凡的登山小徑雖然沒有特殊設計,卻提供了人與自然最直接親近的機遇,只需將日常繁瑣的思緒放下,山林的原生環境就像一個大自然書院,指引我們學習單純地用身體五感閱讀地景。

大自然書院的五感饗宴

步入登山小徑,映入眼簾的是都市叢林少見的多樣複層植栽,整個山林除了足以兩人錯身寬度的步道外,人完全被天然生態的資源包覆,原生植栽從地被、灌木、竹林、大小喬木自然地生長在合適的位置,雖然是在一個包覆的空間中步行,卻不會感到視覺壓迫,這或許是登山步道在長年使用下,植栽與健行者形成的一種自然平衡,行走的路徑上不會有過多的野草蔓生,大小喬木也以各自尋找陽光的方式垂直發展。因此即使沒有開闊型景觀,視覺感觀的多樣綠意仍能幫助雙眼肌肉獲得平靜的舒緩。

而山林裡伴隨的各式蟲鳴與鳥叫,即使分貝數不低,卻不會被認知成惱人的噪音,山林中的樹葉拍打、竹節搖曳、溪流水聲、與各類生物的聲音形成怡然自得的自然交響樂,動植物的共鳴聲非但不感到煩躁,反而更像是回到了原生環境本該有的聲之場域,喚醒了人類平日受機器、車輛等物件運轉環境影響下,漸趨遲鈍的聽覺感知。

由於登山小徑採順應地形拾階而上,路途中常有連續無緩衝的陡峭階梯,較費力的爬梯路段除了促使肺活量提升,大口吐納換氣的同時也充分吸收了山林裡的芬多精。對於身處在平日需留意PM2.5是否超標的城市裡,自然地透過運動吸取芬多精好像成了奢侈的盼望,其實人類的嗅覺本該被運用於與真實的自然環境對話,而非受惡化的空氣品質影響,本末倒置地戴上口罩,阻絕了身體與外在環境互動的本能。

為避免發生肌肉拉傷或呼吸急促引發的相關意外,通常在較顛簸路段的前後會設置休憩設施,作為爬山民眾喘息片刻的停留點。部分步道會結合既有廟宇,形成多功能的休憩交流空間。這些不甚矚目的停留節點,卻是健行過程中最具互動趣味的中繼站。

在頂蓋與樹叢形成的雙層遮蔭涼亭下,稍坐片刻的同路人會順道噓寒問暖,或向正要下山的路人詢問終點距離及天候狀況,原本素不相識的同路人話若投機,在停留點一聊就是十幾分鐘,甚至就把帶在身上的補給品拿出來相互分享。平常在公寓大廈、辦公大樓搭乘電梯那種安靜尷尬的不自在,進到山林裡完全感覺不出來。

沉浸於自然環境中的「坐」也使身體接觸了地氣,停留的片刻能感受到具降溫效果的山風,歇息時脫鞋赤腳接觸的土壤,這些細微卻細膩的觸覺,舒緩了平日緊湊步調引起的急促感,也回復了人類原始社會即存在的互助共享本性。良好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加上人際間不需設防的交流互動,連帶地提升了味覺。也因此,許多人都曾體驗過同樣口味的咖啡、茶或水果,帶上山跟在家裡品嘗的口感就是不一樣。

找回身體感官的本能,自然即是最好的設計

居住在現代化的城市環境裡,雖然受惠於科技帶來的便利,然而城市中的工業模式與生活行為,並非過往人類與自然尋求互利共生的相處模式。在都市與自然的交界處,河岸邊緣被設置快速道路及河堤、海岸邊界被擺放消波塊與防坡堤、山坡下被澆灌擋土牆、土壤上被鋪設柏油瀝青,這些人為設施地阻斷了公共空間與自然環境的鏈結。生活行為上,我們在遮蔭不足的光環境下戴太陽眼鏡、分貝過高的音環境下戴耳機(塞)、氣溫失調的熱環境下躲進冷氣房、空汙超標的氣環境下戴口罩,當身體與外在環境也形成另一道屏障時,人類對環境感知的敏銳度自然會降低。

登山健行的過程中,平日煩擾的思緒被拋下,身體可以自然地感應到環境中光、音、熱、氣、水的能量。其實我們身體感官的本能並未消失,只是生活在都市裡,各種無形的防護網產生了環境扁平化的錯覺,削弱了身體與自然環境對話的能力。若能將自己沉浸在原生的環境中,日常平凡的登山步道也是美好的自然書院,帶領我們復甦身體感官,認識萬物渾然天成的共生地景。

老子千年前提及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與近代倡議的里山、樸門、生態、共生都是同一個價值觀:大自然運行千百年的生態法則,其實就是人類思考環境設計最好的導師。它早已告訴了我們萬物如何在平地、丘陵、山坡、海岸中形成互利共生的動態平衡。建築景觀設計師應當有這樣的認知,學習重新以感官閱讀地景,並思考空間中的光、音、熱、氣、水,如何與身體的眼、耳、口、鼻、手腳產生對話。找回身體感官的本能,環境感觀的思維才有機會跳脫視覺框架的侷限,進而探索設計融入整體環境生命的可能性。


[1]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avatar

S.W Shih

中學唱歌,大學電競,出社會後愛看球賽,不務正業的歷程讓自己喜歡上了跨領域交流。相信世上好人多,希望把大家的各種不得已拼湊起來,找出這是一定要的目標。

中學唱歌,大學電競,出社會後愛看球賽,不務正業的歷程讓自己喜歡上了跨領域交流。相信世上好人多,希望把大家的各種不得已拼湊起來,找出這是一定要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