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泓志 (AECOM亞太區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戰略與發展負責人)
原文刊載於 AC建築,原文為演講文摘,題目是「面向未來的城市發展與設計策略」,發表於2019年10月25日,「高質量發展的建築與城市」 ——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70週年主旨論壇。
城市即服務,城市設計是一種公共關係設計
首先,我想先引用印度建築大師巴克里希納·多西(Balkrishna Doshi)的一句話:
「設計可以把居所轉化為家,把住宅轉化為社區,把城鎮轉化為機遇的磁石。」
“Design converts shelters into homes, housing into communities, and towns and cities into magnets of opportunities. ”
這句話給我很重要的啓發是,設計的力量並不只是在創造一個單體建築的美學,更重要的是為我們創造更好的環境關係。以下將分成兩個部分
01、理解城市與城市發展課題;02、關注公共品質的城市設計策略;
01、理解城市與城市發展課題
▼ 理解城市發展的課題
人居環境質量問題一直是非常根本的城市公共服務問題,包括交通、住房、教育醫療、人口移動等等。但這些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環境問題跟建築的關係是什麼呢?
一個城市成功的背後,要付出怎樣的社會成本,怎樣的社會代價?城市設計和建築設計的過程中,我們追求形態成功的背後,還有多少能力,同時去照顧這樣社會面向的城市問題?尤其在中國的環境里,我們有大量的人口,甚至勞力,在推動著整個國家的進步,應該是被高質量設計更加關注的社群。城市的快速發展促成了現代環境,但快速發展,也讓我們具體感受到現代跟過去,歷史跟未來之間的折疊與轉變,這個轉變與其說是物理空間的,更多是社會空間的。因此,對城市發展軌跡的記憶也越來越珍貴,越來越重要。城市發展的速度越快,我們就越容易遺忘背後的社會背景及其變遷。
這是東北地區一個購物中心的前廣場,這不是景觀設計師的作品,而是購物中心的運營者為避免有人在廣場上跳舞,於是裝滿了地鎖。 所以,本土獨特的人情世故應該進入我們設計的視野和設計行動當中,城市的空間如何結合社會空間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課題之一。城市的課題,如不從交通、社會、經濟、人口等橫向領域來看,也許可以從以下四個竪向的層次來理解更為簡單清晰。
首先是資源問題,關注的是城市的基底,是城市有什麼基礎條件支持發展;
其次是安全問題,關注的是城市的韌性,是城市如何保障基本的健康能力;
接著是效益問題,關注的是城市的機能,是城市的投入能得到多少產出;
最後是原真問題,關注的是城市的人文,就像人一樣,城市在具備以上條件與能力之後,如何形成自己的性格與辨識度。
用這四個層次來理解城市問題,通常可以找到發展中的優先課題,幫助我們提出有效的,應對城市問題的解決方案。
理解城市的體系
我們一直認為城市是一個巨大的複雜體。但如果愈復雜的城市問題能找到最簡單的結構來應對,往往能提出更強大的解決方案。我對城市的體系有以下精簡的理解:城市首先依託資源(包括文化、自然、技術、人口,數據、時間),其次要有提煉—轉化—整合—再生產的循環過程,再者通過行政體系、政策資金、場所空間、技術運用、運營維護等系統和渠道,最後產生一系列的公共服務(包括能源供給、醫療衛生、文化教育、居住保障、公共交通)。
這是一個非常基本的城市體系:一邊是供給側,另外一邊是需求側,而且供需的作用絕不是單向的。這是我對一個複雜城市的簡單理解。所以,城市問題,不外乎資源失衡,或者轉化不力、機制低效,又或者是最後的公共服務本身的品質出現了問題。如果我們開始從這些角度來看城市的問題,那麼應對城市問題的策略、方法,以及我們的設計也會跟著改變。
在我的觀點中,城市即服務,即最後產出的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是城市的核心要素。城市不是人口或建築的簡單聚集,而是有系統有組織地輸出公共服務,滿足這種供需關係,才是這個城市的核心要素。
由此理解,公共性才是城市的核心品質,公共空間才是城市或城市設計的核心內容,而基礎設施當然就是這個城市的核心系統。
關於基礎設施,我要做進一步的說明。基礎設施是滿足公共品質跟供需關係的服務體系。我們總把基礎設施的重點放在「基礎」兩個字上,顯得它的調性比較低,但是它對於城市的問題,甚至對於建築設計都非常重要。基礎設施不是一個物質的公共工程,而是一種服務體系。
02/關注公共品質的城市設計策略
在以上的認知前提下,跟大家分享城市設計的策略。
我認為,用「城市即服務」的角度看待城市,用城市設計為手段應對城市發展的課題,可以總結為3個重要的城市設計策略,它們的共同點在於通過城市空間手段關注城市公共品質,關注如何建構城市的基礎設施從而完善這些公共服務的供需關係。下面,分别说明:
▼ 資源管理策略,以求經濟效益最優化
▶ 轉化土地資源為空間的資產
從資源到資產的這段距離,需要大量的智慧和有效的行動。這是紐約最近完成的哈德遜城市廣場(Hudson Yards, New York)。在一個鐵道廠站上面建造一個大平台,再造一個高強度的城市中心區。這個項目有很多爭議,而我今天的重點是,如何通過城市設計,使得城市中一塊寸土寸金的土地的價值被放大,然後再談如何滿足各方利益。城市設計創造的不是樓板面積或地標形象,而是一種可持續利用的價值,一種可運營資產,這是城市設計策略要起到的一個非常核心的作用。
▶ 整合零碎資源為高效資源
這是大家熟悉的紐約高線公園(High Line Park, New York)。我希望與大家分享的關注點,不是設計本身,而是它在原有的物理設計空間條件下,通過設計使得一個有問題且低價的地區,成為平均房價超越曼哈頓總平均水平75%的地區,極大地增加了政府稅收和房地產收益,也就是公共收益。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這個項目利用線型的空間元素將城市中許多低效的、破碎的資源,整合成為成為一種可以被高效利用的資源。
倫敦在幾年前提出了「國家公園城市」計劃(London National Park City)。什麼是「國家公園城市」?倫敦作為最具競爭力的世界城市,它下一步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必須更聚焦於人居環境品質的高質量發展上,因此企圖以國家公園的高生態質量結合城市生態來塑造一個更宜居的環境。倫敦現在有47%的土地被歸類為廣義的公共空間或開放空間,他們希望這個比例達到50%,但是量體提升不代表質的進化,而是希望在此基礎上把所有可以作為人與自然結合的資源,都轉化為城市資源。一座城市的空間格局可以因價值取向而改變,城市設計的策略所起的作用很關鍵的是建立這種資源平衡與價值再造的引導。
▼公共利益策略,以求服務能力最優化
更開放公平的供給
這是紐約西南的布魯克林區(Brooklyn, Newyork),AECOM在這裡同時進行了3~4個重要的基礎設施工程,通過城市設計策略,我們把這3~4個工程整合成一件事情交給了紐約市一本白皮書。
在幾年前桑迪颶風(Hurricane Sandy)登陸美國東海岸的時候,這裡是是紐約市受災最嚴重的地區。
為什麼最嚴重?因為缺乏基礎設施的投入。
為什麼缺乏?因為這裡長期是低收入人群居住的地方,每平方公里提供不到4個就業崗位,沒有稅收,沒有足夠的錢去建造基礎設施。
城市設計的目的不僅是創造形態和形象,而是在基礎服務供給的層次上提供一個有目的的計劃。我們用內部發展出的一套「三合一底線評估」技術(Tripple Bottom Line, TBL模型),去衡量「財務」「生態」「社會」這三個的投入產出效益,尤其是社會效益,也就是城市的設計如何帶動這個地區的人口結構更多元化發展,改善職居需求與公共服務供給不平衡不平等的現狀。例如,設計策略在創造居住地45分鐘的路程範圍內能接觸到200萬個就業機會,又如公共綠地的佈局在使新舊社區同樣可達而受益。紐約正需要更多可負擔土地和優質服務繼續吸引人才。城市設計的策略,在於如何以物理空間使得更開放公平的社會空間成為可能。
▶ 更安全舒適的場所
紐約的布萊恩特公園(Bryant Park, New York)擁有著很強的場所吸引力,然而在80年代這裡是一個犯罪十分集中與活躍的公園,也叫 「針頭公園」。1943年的設計改造,把地坪抬高,邊緣灌木密植強調邊界感,改造成一個視覺上表達強烈幾何形式的一個公園。但是抬高的地坪和灌木隔絕了和外部環境的視覺聯繫,公園失去了內外互動的透明度,從而公園內滋生了很多犯罪行為。為防範犯罪,警察進一步把整個公園用鐵絲拒馬封起來,但反而讓公園內部更加隱蔽,犯罪率急劇增高。
後來成功的改造策略,就是把邊界的藩籬、植物都去掉,連通內外視線,同時大量增加周邊進入公園可達性,有效解決了暗角滋生犯罪的場所問題。最有效的城市安全性來自於開放性與透明度。這個公園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私有企業以公共空間為資產成功運營的案例。城市設計的策略,通過提供更舒適安全的場所來最大化公共利益,非常重要。
▶ 更豐富多元的選項
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是一種基本的底線思維,不代表能創造城市的品質與活力。在滿足基本服務量的前提下以豐富多元的供給選項才能進一步實現城市的活力或品質。
在參與雄安城市設計的研究過程當中,我們同時也提出公共利益價值取向的指標體系。比如說,同樣15分鐘活動圈可以達到的餐飲種類、或可選擇的就業性質、可享用的公共空間設施與尺度的多樣化。這類指標表達了除了基本配套以外對活力要素的探索。
例如倫敦的國王十字車站(King’s Cross Railway Station,London),它相信在重要的交通樞紐地區更應該為不同的人創造不同的但更便捷的服務供給和文化體驗,在城市設計改造時候就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也是方法,就是創造多元的功能選項,而不僅是基本配套。我們相信城市設計有條件有必要引導城市環境去發展出更豐富多元的生活選項,這是高質量高活力的重要基礎。
▼社會人文策略,以求人本價值最優化
▶ 追求城市的原真
我非常喜歡赫爾辛基的燈光節(Lux Helsinki),這個節日從20年前開始,同時帶動了全世界很多城市都舉辦燈光節。赫爾辛基曾是歐盟甚至全世界自殺率最高的城市,也季節性憂鬱症發病率最高的城市,而今天都已經回到了正常水平。
這個活動給我最大的啓發是,它不只是一個城市活動,更是出色的城市設計。這個設計不是以土地作為基地,沒有四界的範圍,不需要鋼筋混凝土的建設也不需要建築,而是需要燈光。「光」的力量是為應對這個城市最深刻的問題——這裡的冬夜太長,使得罹患季節性憂鬱症的人太多。
在黑夜最長的時候,赫爾辛基的市民知道,全世界的藝術家、設計師都會來到這座城市,點亮他們最黑暗的時刻。城市的原真性來自它的生活,包括好的生活條件也來自這個城市如何應對生存發展的問題。
▶ 重視社群的交融
新加坡的組屋政策(HDB Flat),希望在同一個社區裡面有不同種族、不同收入、不同背景的人住在一起,通過政策促成社群的有效交融。城市設計不只是形態的設計,也應該在這種促成社群交融的價值引導下創造空間條件並支持政策環境。
▶ 用生活孵育文化
城市的文化和風貌應該是由生活孕育出來的,而不是被設計出來的。我們國內很多城市談風貌設計導則,我個人也給過很多這方面的意見,城市風貌設計最大的無力感是把這副重擔交給設計師,用少部分人的文化和審美判斷來決定城市樣貌,用設計語言來框套生活內涵。城市設計有條件去建立策略去尊重和提升生活的形態和質量,用設計豐富生活,然後讓生活形成風貌,而不是去設計風貌。
這是哥本哈根2007年開始實行的綠波計劃(Green Wave)。通過科技集結通勤的自行車促成類似魚群的遊行,當他們時速超過20公里的時候,所有經過路口的信號燈都要為他們開路,汽車都要停下來。
哥本哈根市民因為60年代石油危機而選擇了自行車做為主要交通工具,幾十年後形成這個城市最深刻的綠色出行文化。用反映生活選擇的方式去孵育城市文化,正如哥本哈根的綠色出行,已經成為他們的生活形態和文化信仰,這個城市存在許多生活驅動設計,設計引導生活所生長出來的獨特風貌。
▼策略實踐
AECOM的倫敦2012年奧運總體規劃能比較綜合地呈現以上三種城市設計策略指導下的一個項目實踐。我們選址在倫敦化工污染最嚴重的下利亞河谷(Lower Lea Valley),地理區位上是全倫敦相對最好,同時也是交通最不發達和開發最滯後的地區。
倫敦不是第一次辦奧運,我們提出的這一城市設計也不單是倫敦的一個奧運規劃,而是倫敦150年來最重要的城市更新。所有預算中,只有30%是奧運投入,70%給到城市更新。選址考慮的核心是城市低開發土地資源的再利用和再分配;以「遺產規劃」的理念優先投資在後奧運社區再為賽時設施做調整,著眼城市公共服務提升而不是奧運品牌營銷;通過場地建設串聯周邊五大建成社區,用生態規劃出倫敦最大的伊麗莎白公園為大環境孵育出健康生活的文化。
▼ 城市設計是一種公共關係設計
城市設計最終不是形態的設計,而一種公共關係的設計。空間形態更多是關鍵性的手段和工具。我們剛才提到公共服務、公共性,公共空間才是城市設計的核心內容。
這是Noli在1748年繪制的羅馬地圖,這幅地圖從我第一次接觸到現在,始終是我的城市空間座右銘,不停地游走在圖中,不停學習與體會。這幅圖底關係的「始祖」啓發了我們對開放空間和公共空間兩者之間不同的認識。真正的公共空間是人可以自由使用、自由到達的空間,即使是室內的。這個時候建築和城市的關係無比緊密,這也是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建築設計和城市設計之間重要的共同內容,即公共空間,引導到我認為一個非常重要但被忽略的概念:介面。
城市設計是一種介面的設計,而城市設計的美學是一種關注公共關係的空間美學。如果城市設計是一種介面設計的話,那麼城市設計的路徑會產生什麼樣的改變?這些介面意味著什麼?我特別強調介面的「介」是中介的介,不是邊界的「界」,談的都是一種關係的質量,但前者的內涵是聯結,後者的內涵是區隔。從城市的角度來說,介面可以是城市和自然、公共和私人,移動和停駐、中心和周邊、功能和使用,以及最重要的需求和供給之間的介面。
城市設計的方法要從主體的設計進化到介面的設計。城市設計是是讓這些關係發展得更美好的工具。城市設計的內容也要從形態設計進化到關係設計,用關係的質量解釋城市設計質量,用介面品質決定城市空間與活動的品質。
我們可以試著從社區、街區、和建築的尺度去探討介面如何改變或引導不同空間與功能之間的關係。社區尺度下,滿足城市發展與生態控制的前提下,介面的作用如何使兩者之間的紅線不止於保護與控制,也創造有利的滲透與互動?街區尺度下,滿足相同的道路與開發用地比例我們可以怎樣去佈置公共設施和道路的使用,使公共和私有領域的互動性和縫合度更高?建築尺度下,在滿足容積率等各方麵條件下,如何創造更積極的水平與竪向的介面關係,是建築之間消極的「開放空間」更大程度成為積極的「公共空間」從而使城市設計結合建築設計來完善人與人和人與城市的關係?
最後,我給出的關於注重公共品質的城市設計策略總結是:
• 城市設計是形態的設計,更是關係的設計;
• 城市設計要重視空間尺度,更要重視活動尺度;
• 城市設計是可表現方案,更是可行動方案;
• 城市設計創造精英化價值,更要創造普世化價值;
• 城市設計不是產品,而是貫穿全程的治理工具。
本文為系列文章上篇,下篇請參考 劉泓志 ▌續談「城市即服務」。
原文連結:請點選;
本文作者為劉泓志。劉泓志,AECOM亞太區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戰略與發展負責人。他密切關注城市公共空間的創造和轉型,積累了深度的閱歷和實務經驗,對城市發展的關鍵課題有著獨特的理解。他致⼒於整合創新跨界設計⽅法和全流程城市⾏動計劃,提倡技術創新與⼈⽂關懷相結合,為城市環境和⼈居⽣活定制解決⽅案,使其共享運營效益及⽂化品質。
文章作者:劉泓志;
圖文排版:AC建築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