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樹教室」課程到「大樹校園」實踐-中原大學校園營造的經驗

文/照片:喻肇青

本文擷取自《看見改變/參與式校園環境營造》一書

中原大學景觀學系的「大樹教室」原本只是一次「參與式設計」的實驗教學活動,爾後就納入正式課程,並向學校提出「大樹校園」的校園營造構想,十年多之後付諸實踐。這是一連串的教學活動、動手改造、回饋課程的滾動式校園營造行動。最後,校方將累積的經驗落實於為期三年的校園改善工程。

大樹教室

1994 年,中原大學的建築系在創系四十五周年時,有感於當時設計學院的空間專業僅有建築與室內設計兩個領域,尚缺景觀專業,於是提出籌劃成立景觀系的構想。歷經十年的規劃,於 2004 年獲准設立景觀學系,設計學院的環境規劃與設計專業教育領域始臻完備。

由於中原景觀系成立較晚,可以參考的國內外辦學經驗也較多,教育的定位與課程的設計也較沒有過去的包袱。當初創系的初衷是希望能將 Landscape 回歸其本意,而不侷限於習慣上所稱之「景觀」,曾評估過將系名定為「地景」的可能性,也曾提議專業學位的五年學制。後因擔心製造更多的誤解而背離初衷,還是以「景觀學系」之名創立,只好再簡介上強調創系理念。

(一)啟蒙與入門

中原景觀學系是以「共生生態」、「文化地景」與「環境營造」三個面向為內涵,以環境規劃與設計為實踐,展開課程架構的規劃。有鑒於真實環境的連續性、整體性與專業分工的領域類型化之間的矛盾,景觀系在教學上特別注重「整合性」的體驗、理解,詮釋與實踐,尤其在「入門」的學習,不以「同心圓」局部擴展的概念為方式,而是以「大底盤」的情境教學,讓學生在初期的專業學習就能有面對真實、整合體驗、內化體認的經驗,進而在往後的不同的學習階段,以各自學習的節奏與特質轉變成專業能力。「大樹教室」就是在這想法中的嘗試。

一年級課程的整合是入門教學的關鍵。自創系第一年起,就是以設計課為平台,讓其他課程能在此互動,希望同學的學習不要被不同的課程切割。一年級上學期是「啟蒙」階段,重點是解放身體、打開視野,課程設計的內容是:向自然學習、向原生學習、空間劇本與設計;一下是「扎根」階段,重點在於接觸人、接觸社會、進入生活,有參與式設計的「大樹教室」和社區營造的「下鄉」兩個主題。

(二)「大樹教室」的緣起與嘗試

簡單地說,「大樹教室參與式設計工作坊」是以校園為基地,以一年級同學累積了一個學期的校園生活經驗為基礎,以全校師生為參與對象,透過觀察、紀錄、傾聽、對話、討論、提案、回饋、整合等個人與團隊的兩週操作,學習「參與式設計」。

其實,2005 年第一次的「大樹教室」構想很單純。因為景觀專業關注的環境議題除了與自然生態有關,也涉及公共性與公共使用,如何讓使用者能在規劃設計的過程參與其中。藉此,希望景觀系學生在學會「專業的」設計知能之前,就能體會到空間使用者的重要性。

第一次「大樹教室」是以建築系館和恩慈女生宿舍前面的大榕樹群所圍和的綠地範圍作為基地,此基地與建築系關係密切,平時進出系館時,總覺得可以在樹蔭下的空間做點什麼。剛好當時的景觀系臨時系辦公室就在女生宿舍的半地下室,位置適中,是同學每天必經之地,所以直覺地就選擇了此大樹基地,也沒多琢磨,就稱之為「大樹教室」(Big Tree Classroom)。

安排師資人選時,首先想到了就是當時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景觀系的 Randy Hester 與 Marcia McNally 兩位教授,有了初步構想就立刻邀請,他們也欣然同意,中原景觀的傳統「大樹教室」就此展開。兩位教授從 2005 年一直到現在,連續 13 屆,只缺席了一次,給予「大樹教室」最重要的支撐和最忠實的支持。

為了擴大這個實驗教學的效果,與建築系合作將「大樹教室」與建築系的「國際名師講座」活動結合,建築三年級的同學自由報名參與,兩系的同學混合分組,四位老師共同指導。

(三)動手做

回顧 2005 年第一次的「大樹教室」兩週過程,雖然有大致的程序規劃,但是在操作上有不少變數與狀況。同學在啟動之後非常興奮,校園參與和問題分析也進行得相當實在,但是在轉換為設計議題時遇到極大的困難,尤其是建築系三年級的同學無法在自己的設計想像中,回到真實的問題。

當時老師感到相當意外,同學也有很大的挫折。四位老師當機立斷,在第四天就改變了操作的方式,將參與獲得的真實問題、設計的意圖與改變的行動結合,也就是將圖桌上的設計與現場施作二分法的學習方式,連結在一起,從現象到問題、由問題到改變的過程,都是在真實的空間裏發生,直接動手做。

校園主要的園道經過大樹綠地的北側,校方在此段道路兩側設置了約 90 公分高的不鏽鋼的海報版,使用與維護的狀況皆不理想,途過的同學也都覺得是多餘的設施,原本就在設計構想中打算移除。

於是第一個「動手做」的行動就展開了。人多手快,一會兒就移除了礙眼多時的海報版,頓時大樹綠地就變得開朗了許多,空間被釋放了。

另一組同學開始動手將學校報廢的木製課椅,改造成戶外的休憩座椅,配合著色彩的問卷,油漆工作也進場了。大家離開了圖桌,工作坊的氣氛熱絡起來,校園師生參與的情緒也提高許多。

在建築系與女生宿舍緊鄰校外社區,以高牆相隔,上有防盜柵欄,內外之間僅有一扇 90 公分的小門相通,習稱「恩慈小門」。牆外則停滿了機車,每天進出的師生不少,相當擁擠,甚至在尖峰時要排隊交錯進出,但是大家卻習以為常,視若無睹。高牆內有一老榕,也讓此重要的校園一角顯得格外陰暗。這個問題在參與過程中當然被師生提出,是一個頗具挑戰性的設計問題。當指導老師決定將設計與施作結合,「恩慈小門」就很自然地成為工作坊的主要改造對象。

當時學校總務長是土木系教授,很支持工作坊的校園改造構想,但是「恩慈小門」涉及校園介面和女舍安全問題,必須與學生事務處協調。很幸運地只花了半天時間,就獲得校方允應,但圍牆不能低過腰際,顯然仍要保留圍牆分隔的功能。中午消息傳到,大家立刻帶著工作坊預備好的工程帽、大榔頭、鏟子、十字鎬等必要工具,先將牆外機車移開,拆移防盜柵欄,由老師帶頭動手敲牆。大家情緒高昂、精神振奮,分工合作,不一會兒,兩公尺多高的磚牆已降至腰際。總務長下午來到現場,與大家一起討論校園內外的關係和改造圍牆成為友善校園介面的潛力,並現場確定磚柱之間的入口位置,降低牆高作為長凳的基座。接下來紅磚步道、木棧板平台和階梯、矮牆座椅、校園長凳等改造工作,都在現場規劃、設計、施作。

2005 年的「大樹教室」在滾動式的過程中累積了可貴的經驗,「動手作」的改造行動也成了中原景觀系的傳統,「打牆」似乎也成為了「大樹教室」在參與式校園改造的儀式性行動,不只消除了校園與周邊環境有形的障礙,打開了學校與社區的關係,也消彌空間使用者與專業之間的無形的圍牆。

(四)後續的發展

基於前一年的經驗,2006 年的「大樹教室」Hester 與 McNally 兩位教授向校方提出了 ”From Big Tree Classroom to Big Tree Campus” 的倡議,提出八項「大樹校園」的願景和八項對「大樹校園」的詮釋。從 2006 年至 2010 年「大樹教室參與式設計工作坊」都在校園內操作,打了四堵牆,改造了一條校園的步道,並提出「無車校園」計畫。同時,透過這幾年的校園參與工作坊,對校園整體環境架構和局部空間改造的建議也逐年累積。

改造前(左)、改造後(右)

在中原大學校園西北側的縱貫線鐵路高架計畫中(目前變更為地下),將增設一個「中原站」,對學校對外連繫與整體動線有架構性的影響,同時配合「中原 60 ─ 校區發展計畫」,校方於 2009 年委託設計學院開始進行「中原大學校園規劃綱要總體計畫」。也因為有了前幾年「大樹校園」探討校園環境相關問題的累積,校園總體規劃進行得相當順利,對校園參與的議題掌握尤其深入,也為後續效園實際的改造工程鋪下了扎實的基礎。

2011 年中原大學景觀系主辦「泛太平洋社區設計國際研討會」及「參與式設計工作坊」,分享「大樹教室」教學經驗。自 2012 年「大樹教室」開始移向校外附近的社區與國小校園,將參與式設計的經驗與「服務學習」和「社區營造」結合。

改造前(左)、改造後(中、右)

「大樹校園」

「大樹校園」(Big Tree Campus)的想法自 2006 年提出之後,「大樹教室參與式設計工作坊」將中原校園作為操作的基地範圍,「大樹校園」已是實踐的目標,而「大樹教室」則成為「參與式設計」的精神象徵。

(一)與課程結合的校園無障礙環境檢測

景觀系除了每年都在一年級下學期的設計課進行「大樹教室」的就學活動,也有鑑於校園無障礙環境僅關注於建築內部,離開建築物範圍的校園空間,則處處有障礙,極不友善。於是自 2009 年至 2015 年利用「敷地計畫」及「人本環境設計導論」課程進行全校無障礙環境調查與檢測。過程中邀請全國性民間組織「無障礙協會」的專家參與授課,經由分區分年的課程計畫,同學以輪椅實際體驗,深入觀察,依據無障礙設計準則檢驗現有環境,並且在 2011 年舉辦全國無障礙校園環境工作坊,研討各校與政府工部門面臨的相關問題。同時,整合多年的環境改善意見,向學校提出改善環境的報告。

(二)校園環境改造的實際工程

2005 年「大樹教室」啟動至今,已經歷經三任校長的支持。在「中原大學校園規劃綱要總體計畫」通過校務會議之後,校方依據「大樹校園」規劃建議及無障礙環境調查報告,於 2015 年開始向教育部的校園無障礙環境改善專案申請工程經費,三年之內,除了 4 處無障礙電梯工程之外,已完成了 22 個校園環境改造項目。目前正在申請2018年的經費,繼續進行四項工程。

從環境改造的類型來看,已完成的及計畫的工程共有三種:

1. 校園友善界面與行人出入口:
基本上接續「大樹教室」的「拆牆」行動,完成永久性改善工程,友善連接社區,並引入校外生態資源,共5處。

2. 校園步道系統的連接與串連:
校園步道系統的架構是以「無車校園」的概念為基礎,逐步完成步行環境的連接與串連,共處 10 段。

3. 建築物前行人廣場:
銜接建築物無障礙空間的範圍,延伸並連接校園步道系統,共 11 處。

心得

回想起來,「大樹教室」當初只是景觀系入門教學的嘗試,想讓同學透過「參與式設計」動手改造局部的校園環境,結果居然延伸到了整個校園「大樹校園」的規畫,更令人興奮的是,校方實際依據「大樹校園」的構想,完成了22處工程項目。從校園的整體環境上來看,「修補」、「縫補」、「連接」、「串連」似乎是不斷重複的實踐原則。我想在大學校園營造的經驗裡,算是非常特殊的案例了。

當然,「課程變工程」和「工程變課程」是整個過程的模式。校方能容忍、信任且配合「大樹教室」的課程是相當關鍵的成功因素。中原大學樸實力行的校風,以及「發揮各人潛力就是成功」的理念也影響了這十幾年的成果。


avatar

喻肇青

從事環境規劃設計教學、研究與實踐,關注人的處境及永續的生活,早期參與國小美勞輔導團工作,後投入美感教育。現為中原大學景觀系名譽教授。

從事環境規劃設計教學、研究與實踐,關注人的處境及永續的生活,早期參與國小美勞輔導團工作,後投入美感教育。現為中原大學景觀系名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