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巷弄如同濕地

文:俞炫準

本文摘自典藏藝術家庭出版之《我們該住在哪裡?建築師找尋宜居地的標準》

交通工具與道路網的大小

我們先從平面圖的角度來比較紐約、首爾江南與羅馬的道路網:紐約的單一街區大小平均為 250 公尺乘以 60 公尺;江南的單一街區大小為 800 公尺乘以 800 公尺;羅馬的單一街區大小則為 80 公尺乘以 70 公尺。比較上述三者,便可見其差異之大。就街區的長邊而言,紐約幾乎是羅馬的 3 倍長,首爾則是紐約的 3 倍長。城市之所以會形成不同大小的街區,與城市被建立時人們主要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密切關聯。羅馬被建立時是以步行為主的時代,若以時速 4 公里的步行速度橫越一個長 80 公尺的羅馬街區,大約要花費 72 秒的時間;紐約被建立時,主要交通工具為馬車,所以乘坐一輛時速大約 20 公里的馬車從一個十字路口移動到另一個十字路口的話,預計要花 45 秒的時間;首爾江南的道路開拓則是在汽車普及的時代裡被完成的,所以開著一輛時速 60 公里的汽車行經一個街區,大概要花 48 秒的時間。雖然三個城市的街區大小十分不同,但當我們計算出時間上的距離之後,就會發現每個街區的大小都等同於一分鐘左右的移動時間。由此可見,城市的建立乃是以交通工具為本,時間上的距離都是頗為接近的。

接下來,我們進一步比較羅馬與首爾恩平區的巷弄,指摽為行人走在某條路上時所行經的岔路的頻率。走在羅馬的一條長約 650 公尺、相當於 136 幅圖畫總長的路上,會行經 7 個岔路,每個岔路之間平均相距 80 公尺與大約 70 秒的時間;以同樣的方式調查首爾恩平區的巷弄,走在一條長約 600 公尺的路上,會行經 15 個岔路,每個岔路之間則平均相距 37 公尺與大約 33 秒的時間。可見,走在恩平區的巷弄裡遇見岔路的頻率大約是羅馬的兩倍,但這個數據代表了什麼呢?

羅馬的巷弄
恩平區的巷弄
比較羅馬與恩平區的巷弄。

風景變化與步行的樂趣

筆者一名友人的辦公室位於首爾麻浦區,他每週五下班後都會花三小時半的時間,從麻浦區走到狎鷗亭洞。有一天,他問我「你知道我走路下班的時候,哪一段路是最辛苦的嗎?」他的答案是「麻浦大橋上」,他解釋道,雖然走完麻浦大橋只需花 20 分鐘左右的時間,但走路的過程中,眼前的汝矣島風景卻從未改變,令人深感無趣,所以覺得這段路最漫長。這段話能夠為我們解答「一條使人樂於步行的道路是什麼樣子的」。若要塑造出令人喜愛步行的環境,就要讓行人在步行時看見四周風景是會變化的。那可以是各式各樣的商家,也可以是各個岔路所延伸出的多種樣貌。所以,即使我們不太會在首爾江南一帶步行,到紐約或羅馬時,我們卻會很樂意出門散步。首爾江北的北村或三清洞一帶,由於有許多巷弄穿梭其中,人們能夠不停地看見驚喜與變換的景物,所以大家都喜歡到那裡散步。相較於羅馬的巷弄,韓國巷弄的風景變化度高出了一倍。巷弄是人來人往的地方所自然形成出來的,寬度、長度皆為人體量身定做,所以,巷弄是以人為主的道路。

巷弄如同濕地

現在,我們來比較紐約、首爾江南與羅馬的道路剖面圖。紐約曼哈頓百老匯大道的兩側通常是 17 層樓高的大樓,街道上方空間的垂直截面積大約是 1000 平方公尺。假設一個人所佔據的垂直截面積為 0.7 平方公尺,百老匯大道就會是人的 1500 倍大。以同樣方式計算,江南的德黑蘭路大約是人的 4000 倍大,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走在德黑蘭路時往往會因為落差過大而備感疏離了。羅馬道路空間的垂直截面積約為人的 130 倍大,首爾恩平區的巷弄則僅有人的 70 倍大而已。我們走在小巷裡時常覺得很舒適,就是因為巷弄不比人體大多少。因此,我們走在德黑蘭路時會覺得有些淒涼,走在小巷裡則會有一種被周遭建築物溫暖地包圍起來的感覺,首爾恩平區巷弄的尺度大小甚至只有羅馬巷弄的一半。自然產生的巷弄符合人類的步行速度,且能提供多變的步行體驗,可說是最接近行人尺度(human scale)的道路種類。

註譯:行人尺度(human scale):以人體大小為標準的尺度。以人類的姿勢、動作,感知作為建築、裝潢、家具之長度、數量、體積的基準值以及單位。

百老匯大道與德黑蘭路的街道上方空間垂直截面積比較。德黑蘭路約為百老匯大道的3 倍大,這也是人們走在德黑蘭路時會出現疏離感的原因。

人類不知不覺間所獲得的「巷弄」這種特殊空間並非由都市計畫訂定者所創造出來,而是依照丘陵地形自然形成的人類群落所塑造出的珍貴遺產。巷弄就像濕地,包含著無法預測的多種樣貌。反觀經歷都市更新而建成的大型公寓大樓,則較近似於填海造陸而成的土地。以前,為了製造出更多土地,我們填平了許多濕地,進行了填海造陸的工程。如今,我們已經了解到,將濕地這個大自然的寶庫填掉來建造陸地的行為是多麼地愚昧。今日,在城市裡扮演濕地角色的巷弄正在一點一滴地消失。濕地的生態系是自然形成的,同樣地,我們也應該要好好維護與保存人類生活長時間塑造出來的巷弄。

但我們應該維護的是哪些部分呢?巷弄的樣貌是我們應該保存起來的,巷弄的模樣乃自然形成,其外觀本身就帶有價值。一個方法是,都市更新的時候,在維持巷弄樣貌的狀態下,有限度地在巷弄兩旁開發新大樓。另一個方法是,為了讓人們在巷弄裡依然能夠看見大片天空,巷弄兩旁維持與過往相同的只有一層樓高的建築,其後方再興建高樓。此處與巷弄的樣貌同等重要的是商家的大門與窗戶是否仍朝向巷弄那一側開放,若能保留同樣的大門與窗戶朝向,即使建築是新蓋的也無妨。如此一來,既能夠維持巷弄一直以來帶給人們的感覺,也能夠建造更多較為舒適的新建築,可說是一舉兩得。

巷弄兩旁建立只有一層樓高的新建築,其後方再興建高樓。此為能夠同時保有巷弄型態與進行都市更新的一個好辦法。

封面照片來源:flickr#Bruno CC BY-SA 2.0


我們該住在哪裡?建築師找尋宜居地的標準

作者:俞炫準
譯者:邱麟翔
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