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讓基礎設施找回溫暖與活力的關鍵,是不要浪費任何一個危機

文:豬小草

想像你一早醒來,拿起枕邊的手機看昨夜朋友傳來的訊息,打開水龍頭幫摩卡壺裝水準備煮杯咖啡,卻發現瓦斯爐開關旋鈕不管轉幾次都無法點燃,「喵的,瓦斯壞了!怎麼昨天沒發現呢?」電力、網路、自來水、瓦斯管,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基礎設施」,卻總是隱藏在生活的背後,我們對這些基礎設施毫不在意,直等到故障的那刻,才直呼失去它們還真不可以。換言之,基礎設施長期存在於人們生活周遭,成為人類活動「看不見」(invisible)的背景,只有在失靈故障毀壞時,人們才會感知它們的存在到,才得以成為「看得見」(visible)的技術物。




在Eric Klinenberg這本《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運用「社會性基礎設施」扭轉公民社會的失溫與淡漠》(真繞口)書中,作者帶領我們重新回顧公園、圖書館、學校、都市農園等基礎設施,分析這些設施對社會生活的重要性,也介紹了不同城市裡有的創新作法,最重要的是,作者指出這些基礎設施不只是硬邦邦、冷冰冰的硬體設施或技術物件,而是關乎人際交流、情感聯繫的「社會性基礎設施」(social infrastructure)。雖然,Klinenberg認為「基礎設施」指的是交通運輸、自來水、能源供應等實用導向的硬體設施,不像公園、圖書館、學校、都市農園帶有「社會交流」的意義在。但就拿書中提到剛卸任的美國總統Trump最喜愛的基礎設施「高牆」(Teeter-Totter Wall)來說吧,那原本是用來區隔美墨邊境的基礎設施,卻因爲Virginia San Fratello 與墨西哥籍 Colectivo Chopeke 兩位建築師所設計的粉色蹺蹺板,讓兩邊的孩童得以遊玩互動起來。換言之,一項基礎設施是否具有「社會性」,並非內在命定,而是關乎「設計」。反之,即使是肩負著社會性的基礎設施,也有可能因為設計失誤,而失去社會交流的可能。

跨越美墨邊境的高牆(Teeter-Totter Wall)的粉色蹺蹺板
(照片來源:the Design Museum)


過去幾年,我總是會在不同的課程中(有時候是單車城市、有時候是校園規劃)讓學生閱讀這本書的不同篇章,但我總是會提醒學生以下三個重點,也是我閱讀這本書的體悟。

首先,社會區隔

設計不良的基礎設施會在有意無意間造成社會區隔,其中最著名的的例子就是都市規劃者Robert Moses於1930年代在紐約長島地區公園大道設計的兩百多座低架橋,原意為解決都市交通問題,但批評者言之鑿鑿地認為這些低架橋的設計造成黑人所習慣乘坐的雙層巴士無法通過橋下空間,使得黑人族群被刻意地區隔某些地區之外。在Klinenberg的分析中,這樣的社會區隔在當代社會以「安全」之名變本加厲,大到校園空間,小到公園座椅,都會感受到基礎設施如何將不同的社會群體分流治之。尤有甚者,以台灣常見的門禁社區(gated community)為例,社區居民會將本來應該對附近居民開放的公共空間,以安全管理為名,用花盆、圍籬等物件,讓這些公共空間從街道生活中被私有化。這種不願與外界交流的公共空間,不啻是對社會性基礎設施的完美諷刺,卻何其悲哀地逐漸成為你我生活日常。

其次,社會參與

Klineberg在書中談了不少社會性基礎設施如何促進社會參與的案例,甚至藉社會參與讓基礎設施重新尋回社會性的案例也所在多有,而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如何讓那些人們以為不具社會性的基礎設施成為社會參與的關鍵場所?讓我們回到Klineberg在書中時常提及的Jane Jacobs。在《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這本經典,Jacobs暢談街道生活的重要性,一開場就是「人行道」的三種關鍵功能:安全、接觸、教養兒童。對Jacobs來說,街道不是一個關乎效率的基礎設施,街道就是社會生活之所在,而孩童應該身在其中。可你我生活中的孩童,如今恐怕很少出現在那被視為「不安全」的街道上。而就算我們想要藉著設計規劃讓孩子回到街道上獨自移動,除了放置更多的監視器,我們又是否曾蹲下身來,聽聽孩子的聲音與需求,讓他們參與到規劃之中?還是我們總是以父母的參與取代孩子的參與?那也無怪乎我們的參與常常在制度設計上被另一群人取代。

最後,善用危機

在這本書的開頭,Klineberg用了很長的篇幅回顧他的成名作《熱浪》(Heat Wave:A Social Autopsy of Disaster in Chicago),抽絲剝繭地說明他如何在面對芝加哥1995年熱浪造成許多獨居老人孤獨死的悲劇中,一步步地對社會基礎設施這議題產生興趣,近年並且投入紐約大學「公共知識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Public Knowledge)的社會參與中。除了他本身,書中也有其他研究者在研究不同危機後提出不同的社會改革方案。所以,不要浪費危機。因為危機所造成的社會問題正可以讓我們反省系統失靈的原因,而解決危機的過程更可以成為社會參與的重要切入點。芝加哥熱浪如此、日本311大地震如此,而此刻我們正在經歷的新冠肺炎又何嘗不是如此?

根據《報導者》的外電整理,新冠肺炎的疫情意外開啟許多歐美城市在都市規劃上改變。因為不想與人群擠在地鐵、公車等大眾運輸系統上,許多人重新選擇單車作為通勤工具,也促使政府必須就都市規劃做出因應。在英國,政府已大手筆宣布將陸續投入共20億英鎊(約新台幣750億元)的預算重新分配道路空間,擴大自行車道與公車專用道路,並且加寬人行道。在義大利,從米蘭市開始,率先宣布將在市中心周遭擴增35公里的自行車道。義大利政府還提出1億2千萬歐元(約新台幣41億元)的購車補助,補貼民眾購買新車的7成費用。在法國,巴黎市在解封前夕大量設置了臨時的自行車道,並一路擴建至巴黎市郊。短期的目標是將目前3%以自行車通勤的人口,在2024年前增加3倍、達到9%。看來,這波疫情雖然讓我們失去全球移動的習慣,卻讓我們得到改變自身都市的可能。相較之下,將疫情完美防堵在外的台灣,工作生活一如往常,卻似乎意味著失去這個自我調節的社會實驗機會?

照片來源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關心日常生活的公民都該認真閱讀的好書,從中不只能看到不少國外案例,也能對照你我日常生活經驗。更何況,中譯本不只文字優美,認真的譯者更提供不少譯註,讓讀者可以在自己的生活找到對話的座標。而那對一本強調社會參與的書來說,至關重要。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運用「社會性基礎設施」扭轉公民社會的失溫與淡漠
著者/艾瑞克.克林南柏格(Eric Klinenberg)
紐約大學公共知識中心主任,同時也是一位社會學者。除了出版書籍與學術文章外,克林南柏格也為《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財星》雜誌(Fortune)、《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衛報》(The Guardian)等媒體供稿。他與阿茲•安薩里(Aziz Ansari)共同撰寫的前作《救救我的羅曼史》(Modern Romance,繁體中文版由天下文化出版)曾高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一名。克林南柏格在台灣出版的作品另有《獨居時代》(Going Solo:The Extraordinary Rise and Surprising Appeal of Living Alone,漫遊者文化出版)。歐巴馬總統任內曾針對全球氣候變遷而推動新式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也為此舉辦設計競圖:「用設計重建」,克林南柏格受到延攬,擔任該次競賽中的研究主任。 個人網站:ericklinenberg.com;推特:@ERICKLINENBERG。

譯者/吳煒聲美國蒙特瑞國際研究學院中英口筆譯組碩士。現為國立清華大學與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兼任講師及自由譯者。致力於英語教學與中英翻譯研究,建立「天地無用」部落格,分享多年的學習英語心得。 部落格「天地無用」 english.ecominfozone.net

出版:臉譜出版
出版日期:2020年1月


avatar

豬小草

宅爸,跑者,短髮控,知名海溝學者,不知名部落客。

宅爸,跑者,短髮控,知名海溝學者,不知名部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