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耗能、美感、能源貧窮一次解決 歐盟把振興預算花在建築翻修 10年力拼3500萬棟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溫定一 編譯;許芷榕 審校

歐盟持續邁向2050年淨零排,其中一項任務,就是在紓困振興的同時,推動老舊建築節能翻修,還要融入新歐洲美學,帶起一波城市和建築的大規模轉型。

老舊建築持續消耗大量能源,單單建築就佔了歐盟耗能40%,既有建築節能翻修率卻僅1%。歐盟這次宣布,建築翻修與美學並進,展開「新歐洲包浩斯」(New European Bauhaus)運動。

針對老舊建築持續消耗能的問題,歐盟不僅推出建築翻修,同時加入了「新歐洲包浩斯」運動。照片來源:Maria Orlova/Pexels

馮德萊恩:氣候變遷當前 「日常」得重新規劃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指出,包浩斯是連接藝術與文化的橋樑、挑戰當代社會,證實工業和良好的設計可以改善數百萬人的日常生活。百年後的現在,面臨著氣候變遷、污染、數位化和人口成長等挑戰,我們必須重新思考、規劃。

他表示,歐洲要在2050年達到氣候中和,這不僅僅是減少碳排放,還需要創新的循環經濟,將從地球取走的資源還給地球。這是環境與經濟的計畫,更是歐洲的新文化運動,要用融合設計與永續的新美學帶動系統性的改變。

武漢肺炎(COVID)疫情也讓建築的角色更顯重要,它既是日常生活的重心、也是遠距工作的辦公室、兒童與學生的教室、線上的購物與娛樂中心。

新歐洲美學誕生 「包浩斯」打破社會疆界 讓建築永續宜居

在此時空背景下,歐盟一併推出的「建築翻修潮策略」(Renovation Wave Strategy)與「新歐洲包浩斯」,不僅為推動舊建築的節能翻修,還為帶動城市和建築的大規模轉型。

歐盟執委會表示,藉著「新歐洲包浩斯」計畫,希望能培養兼具效能與創造的新歐洲美學,營造一個美麗、人人都能享有、價格合理的宜居環境。

「新歐洲包浩斯」期望打破科技、藝術、文化和社會間的疆界,讓藝術家、設計師、工程師、科學家、企業家、建築師、學生和所有感興趣的人一起分享其想法、顧慮和挑戰。

2021年1月計畫設計階段正式啟動,預計2022年將在不同的歐盟國家建立五個包浩斯領航計畫,組成包浩斯網絡。

建築減碳「深水區」 歐盟推10年內翻修3500萬棟老舊建築

建築佔歐盟能源消耗的40%,藉著逐年加嚴新建建築的節能法規,歐盟新建築消耗僅是20年前建築的一半。不過,歐盟85%的建築都是屋齡超過20年的老舊建築,建築外殼保溫與隔熱效果差,消耗更多的冷暖空調能源,節能翻修率僅1%,是減碳路上的深水區。

歐盟執委會「建築翻修潮策略」目標是未來10年讓舊建築翻修率加倍,2030年以前預計翻修3500萬棟建築,改善建築耗能。

歐盟預計從武漢肺炎(COVID-19)經濟復甦基金中,撥出6725億歐元支持建築翻修。其他資金來源包括碳交易的收入,執委會也將放寬補助規則,以增加各國資金。

「建築翻修潮策略」也將對既有建築的建築節能表現提出更嚴格的標準、並要求資訊公開,以激勵公私部門進行建築翻新。

能源貧窮優先納入 低收入戶暖氣電費免擔心

目前有近3400萬的歐洲人無力負擔高昂的房屋暖氣費或電費,「建築翻修潮策略」也把解決「能源貧窮」(Energy Poverty)納入優先行動,以建築物節能翻修,來降低能源花費。

委員會將研議使用歐盟預算與歐盟碳排交易系統(EU ETS)的收入,用於資助針對低收入戶的國家能源效率和節能計畫。

歐盟執委會表示,翻修可帶來多重效益。這是勞動力密集產業,有助增加就業機會與投資,而且這些機會大多會落在當地人力與供應鏈。建築翻修還能提升能效相關設備的需求、增加氣候變遷適應能力外,建築物本身的價值也會增加。

歐盟執委會表示,該計畫估計可為建築領域新增16萬個綠色就業機會。

【小檔案】包浩斯(Bauhaus)包浩斯最初是一所學校的名稱,它起源於1919年代、第一次大戰後的德國。現今則代表著一種風格、概念或精神,被廣泛運用在平面設計、建築、工業設計等領域當中。其風格簡潔內斂、無過多裝飾且強調機能,又兼具美感。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授權轉載

參考資料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是由財團法人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成立的非營利網路媒體,自2000年起,我們致力於提供全面的國內外環境報導,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海洋、土地發聲。 我們相信,任何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環境資訊中心》是由財團法人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成立的非營利網路媒體,自2000年起,我們致力於提供全面的國內外環境報導,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海洋、土地發聲。

我們相信,任何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