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天立、圖:陳建豪
屏東平原接近中央山脈南段、隘寮溪出口交界地帶的縣道屏37線上,坐落著一個名叫美園(Laladhengane)的魯凱族部落。
走進社區裡,經常可以看見幾個在地的婦女老師帶著一群孩子,在巷道中穿梭、和街坊鄰居打招呼、分享最近部落裡的大小事;在農田上勞動,或在泥土、石堆間與樹下玩樂;在活動中心和文化健康站的老人家們一起活動;參與部落的慶典、節日之中;甚至在部落族人結婚或過世的場合,都能看見這群小小的身影。他們是「美園社區互助教保服務中心」(以下簡稱美園教保中心)的孩子們。
從私人幼兒園,到部落的共同資產
美園教保中心的起點,要從部落裡人稱「馬老師」的Sene”d”he(馬秀辛)說起。1995年,離開故鄉多年,在都市從事幼教工作的馬秀辛,和先生決定舉家回到美園部落定居,並在此開設幼兒園,繼續她所熟悉與喜愛的事業。「一開始,我想把高雄最好的教材帶回去,教給部落的孩子們。」懷著熱情返鄉的馬秀辛,卻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孩子們眼神裡的呆滯,這讓她意識到,都市的教材和部落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和環境是脫節的,
「教材裡的蘋果、飛機、紅綠燈,都不是他們生活裡會出現的東西,同樣是教數的概念,如果把蘋果變成地瓜,孩子就會有反應,因為這是他熟悉的東西。」
回到部落,也漸漸回憶起自己從小在部落成長的經驗,馬秀辛開設的幼兒園,將魯凱族的文化、語言及歌謠帶入課程之中,並結合了部落共同的信仰,形成不同於一般坊間幼兒園、在地的教學模式。然而,最大難題還不在孩子的照顧和教學如何進行,而是在政府的法規。
由於部落裡找不到符合「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中規範的建築,馬秀辛的幼兒園幾度被取締,都是因為部落人們集體協力搬遷才得以度過難關,後來部落決議將活動中心的場地提供出來作為幼兒園使用,卻仍然難以通過法規。就這樣度過了被迫在自己的部落裡不斷地搬遷,始終堅持著照顧部落孩子們的十多年。
直到後來遇見其他部落的夥伴,馬秀辛才了解,這樣的問題並不只發生在美園,問題是法規讓全台灣的偏鄉部落無法合法地照顧自己的孩子。因此,部落之間串連組成「部落互助托育行動聯盟」,用底層集體的力量促使國家改變政策及法規,最後在「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修法的過程中,納入了偏鄉、離島及原住民得以採用因地制宜的互助照顧方式,美園社區互助教保服務中心終於在2013年合法設立。
經歷漫長而艱辛的歷程,馬秀辛深深體會這一個部落裡的照顧園地,不只是他個人打造出來的,而是族人們互相幫助、共同努力的結果。也因此,她將這個原本私人經營的幼兒園移交給美園社區發展協會。「文化和互助,本來就存在這裡的,並不是我發明的。我不會離開部落,離開了美園,我什麼都不是。這個教保中心也不是馬老師一個人的,它是屬於部落共有的。」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是最大的學習
三級警戒疫情壟罩下的7月盛夏,全國的學校和幼兒園都還在停課之中,不到早上8點,美園教保中心的老師和小朋友們,已陸續來到田裡,準備開始這一天的遊戲與學習。
「我們有42個孩子,雖然現在不能群聚,但其實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能力在家裡好好照顧孩子。比如前陣子是芒果季,有的家庭父母要外出工作,無法上學待在家裡的孩子就交給umu(阿公)、kaingu(阿嬤)照顧,但芒果的採收期一年就是在這段時間,過了就沒了,原本要去收芒果的老人家為了在家照顧孩子而無法到田裡,是很大的損失。這時候,如果我們可以接手照顧,他們真的非常感激。因為我們有去調查部落家庭的照顧需求,所以我們會在防疫的規範下分流照顧有需要的孩子,去回應這些需求。」馬秀辛說。
除了孩子,年輕的老師也在這裡跟著部落、土地的節奏一起學習。來自外村的Thawlalui(古紹叡)老師說:「美園教保中心的孩子很幸福,可以無憂無慮地在田裡玩,在他們的生活中接觸文化和大自然,現在叫我們部落的孩子去田裡,他們可能會抗拒、害怕,因為他們平常沒有機會接觸。包括我自己,雖然以前kaingu、umu會帶我去山上,但也是把我放在旁邊,沒有參與耕作。美園這裡的孩子,從小就熟悉田裡的工作,有時候我覺得孩子比我懂得更多,是我在跟他們學習。」
建立一個回到部落的渠道
同時身為家長與老師的Dremedremane(沙婕妤),則是從自己女兒的身上、生活中發生的小故事,發現孩子會觀察到天氣即將下雨、要去提醒隔壁老人家要把還沒晒乾的作物拿到屋內,「我很驚訝,因為我只有想到自己的衣服會不會濕掉,孩子卻會主動關心別人,因為他們在教保中心有經歷過照顧作物、自己晒、自己吃這個過程,所以他們能夠體會那個辛苦。這種能力已經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被培力,成為他們的自然反應。」
「學習不會只有認知的成長,能力有很多面向,有時候是情感。不管是孩子,還是我們這些年輕老師,在田裡跟著老人家學做這些農事,學習的絕對不只是我會不會耕種、會不會操作工具、會不會判斷作物的熟或不熟這些技術。我在跟著一起工作的時候,也是一個建立關係、培養感情很好的機會。有更多的能力和學習是在聊天之中,聽見老人家口中說出一個價值、一個想法,這種價值觀就會不知不覺內化到我們的心裡面。」
另一位Dremedremane(徐慈慧)老師,從自己的成長經驗,看見這些孩子未來的圖像。「我在美園長大,從來沒出過部落。跟部落裡的老人、小孩、年輕人都很熟悉,也會主動互相關心,參與青年會的工作。我們一起長大的這群年輕人,有的人即使到外地工作,都沒有離開部落的感覺,還是有一個向心力在,因為大家從小就認識彼此的個性,也會互相包容。我覺得現在的孩子比我們以前更好,有這樣的空間,他們會有在部落一起長大的記憶。孩子們畢業了、離開了,還是會回來這裡,他們會記得以前在哪一個工寮、哪一棵樹,跟誰玩,哪一個老師哪一個老人家教他們什麼,這些都會是他們深刻的記憶。」 美園教保中心在這個時代建立一個回到部落的渠道,讓孩子、青年、中生代、老人家,在生活中重新學習,大家一起編織在這個部落裡的經驗與記憶,成為一個部落的人。
本文為2021年8月專題「教室外的在地學習」系列文章之一,由眼底城事與裏路合作策劃。
本文選自《地味手帖NO.07 野孩基地─長出地方的歸屬感》。
《地味手帖》是台灣第一本關注新生活型態的MOOK,面向包含移住、創生、職業、居住、街區文化等種種不同生活價值觀,每期探討一個特輯主題,試圖將隱性的現象化為明確的趨勢。內容中,更邀集多個深具地方文化和現況的作者專欄,打造成一本「生活有著開闊可能」的風格指南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