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一碼村》一處隱身於都市的地下異托邦 – 賦予人與物再生的基地

文:黃麗庭 / 一碼村 專案執行

” 社會學家 Eric Klingenberg 曾指出:「社會性基礎設施可以替遭受偏見、歧視和暴力迫害的邊緣群體提供避風港,受壓迫的社群經常要承受提大的社會及經濟壓力,因而無法長久維繫穩定的關係。」”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p.205

一碼村盼能讓城市擁有能溫柔待人的能力,讓人與物再生。

一碼村 IMMA,隱身於於萬華南機場整建住宅二期的地下室,一處曾經破敗且被城市遺忘的 400 多坪實體空間,經歷 2 年的修復、營運與滾動,轉變為賦予人與物再生的地下基地,成為更多物品與人材的城市轉介中樞,更是社會性基礎設施的一種樣貌,支持著來到這裡的多元進駐社群與參與民眾產生良性的互助、互動、對話與共創出跨域方案。

從 2019 年開始,一碼村陪伴社區中的人們:有獨居長者來這一起煮飯,而不再孤獨、缺乏照顧;有無家者來這幫忙修繕、整理空間,而成為助人與互助的一份子;有單親媽媽來這的二手商店選購,而讓拮据的經濟稍稍得到舒緩。二手商店的存在,也讓老電器、舊物品不再被遺棄與浪費,藉由修復使物得以再生。

一碼村相信:「每一個人與物都有機會獲得存在的價值,而不只是被丟棄、被遺棄、被放棄。」​

許多萬華在地組織曾在一碼村舉辦各式活動。圖片來源:一碼村

歷時 7 年以上的社區滾動

經營團隊

一碼村 IMMA 的營運團隊,粉紅豹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的黃芳惠與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的吳婷婷,已分別歷時7年以上的社區營造之滾動。延續過往於台北城內數個不同社區基地內(古風小白屋、芒果香草園、Open Living 好窩聚、河神的丸子)所累積的人才、物料,創建一城市內真實的「社區互助平台」,製造容許自我探索的異地環境,引動參與者從生命經驗的角度納入方案,以異質的活動滾動出不同溫層的交伴,開創且行動出社會議題的解方。

空間演變歷程

於 2015 年以南機場二期地下室舊市場空間活化的「南機拌飯」及營運組織「地下社造勞動合作社」,長期串聯萬華社區與店家,而其誕生呈顯著社群動態發展的過程,「Open green 打開綠生活」計畫也在作為推動的角色,兩個團隊在當時是南機拌飯團隊的輔導員,從駐點計畫申請、空間建置、活動支援,一路協力催化「南機拌飯」成立,也陪伴年輕夥伴展開一次又一次的創新社會行動。

直到 2020 年由人生百味巫彥德為首與營運團隊走進一碼村現地,承租年久失修的空間,與進駐空間的在地組織 萬華大水溝二手屋 ,借力著無家者之專長進行修復、整理與完整,展開一次又一次的創新社會行動。這些年下來,投身萬華在地社區議題,蒐集剩食、送餐關懷、與夥伴們共享資源、與社區居民一起練習修繕二手物等等的依照社區需求產生的實驗行動。

參與夥伴

至今已與人生百味、萬華大水溝二手屋、夢想城鄉協會、浪人食堂、臺灣社區實踐協會等萬華在地 20 多個社福組織們,有著多年良好的互信基礎,並透過社區營造的擾動力量,讓更多民間單位參與社會福利體系等政府單位的資源。彼此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

原本的廢棄國軍福利社。圖片來源:大水溝二手屋

在這裏讓廢棄物再生,重新創造和給予「物」的新生命。

臺灣環境一年內總共有接近1億4千多公斤的電子電器物品被丟棄,它們因為服務人類因而不斷的失去了生命,成為土地上無法被溶解的化學毒物。

城市裡廢棄的物料被整理安放。圖片來源:一碼村

人類大量的浪費行為所導致的環境現況,擁有超出所需求物質的我們,仍然常感不滿足、不幸福、不足夠。而台灣人日常生活產生的垃圾量,每人一天達 1.1 公斤,在過去十年間,垃圾量隨經濟發展而成長,年成長率上升至 5 – 7 %,建築事業廢棄物每年更高達約 1,800 萬公噸。

虞葳大哥,是一碼村物品與空間再生修復的靈魂人物,也是 綠點點點點 的創辦人之一。 起始於 2013年 截至目前為止還矗立在師大路街角邊,以閒置日式舊房舍所改造的活化空間「古風小白屋」,全台第一間共享工具站,緣於 綠點點點點及在地里長(古風里孔憲娟)的點滴付出,而它也是一碼村裡  創噪吧 工具分享站的原型,至今已經辦過超過 30 場以上的假日木工體驗社區活動,超過 80 種物料在這裡被再生循環,讓每一個被視為廢物的角料整理成創作品。​

『我的工作是在重新安置被遺忘的角料、被放棄的人們,等待下一次可以找到價值的機會。』虞葳大哥說道。

在城市裡面有許多被丟棄的物品,有很多從世界各個角落流轉而來,來到了一碼村,像是音響的開叉聲、閃爍的立燈、破碎的布料,物品在生命抵達尾聲時被修復、重組、再生,給予物另一個生命,也用無數的二手物重新讓灰暗的地下空間變得溫柔舒適,讓一碼村的空間可以因為不同需求而被自由調整,重組出一幕又一幕新的風景。​

一碼村除了透過實踐讓更多人、組織、企業願意接受物品被再利用的精神,更盼能帶給無家者們希望,希望,在陪伴每一位工作者的過程裡,讓無家者,在生活上步上軌道,在勞動的過程中進而有機會在某一天成為有家者,緩而穩的長出自己的力量。

虞葳大哥,是一碼村物品與空間再生修復的靈魂人物。圖片來源:一碼村
假日木工體驗活動。圖片來源:一碼村
木工共享空間。圖片來源:一碼村

人的再生,修復自我的療癒之地,勇於傾聽內在的需求與渴望。

我們在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中發現,在城市中看不見的角落裡正有人們飽受快速社會來臨所帶來的抑鬱壓力。

每 2.5 個人,就有1人會感覺到周圍的人們總是過得比我更好;

每 3.3 個人,就有1人會覺得自己缺少陪伴或覺得孤單;

每 4.5 個人,就有1人曾經因心境失衡而嚴重影響到每天的日常作息。

一碼村活動。圖片來源:一碼村
創新志工方案裡彼此的互動狀態。圖片來源:一碼村
心靈療癒太極課程。圖片來源:一碼村

在一碼村,人可以脆弱,也允許失序,因為那並非生命的失敗,而是生命的一部份,需要的不是指責與要求,而是理解與善待,陪伴人找回自己獨特的生命步調,在快速的城市裡找到一個地方能乘載純粹的願望與休息的時光。

以人為主體性的社區療癒,個人能量的變化引動回到各自生命經驗裡,故將影響到整個社會體系。營運團隊在這裡舉辦城市講座、深夜酒吧、修復電器活動、療癒綠手指活動、療癒心靈太極、集結夢想的市集、植物藝術創作、跨域培力行動等,讓更多擁有不同生命經驗的人走進這裡,讓弱勢的群體能夠互相幫助、互相支持,讓受傷的人得以再生。

一碼村內每月舉辦多場《人與物再生的實驗行動》。

開放給所有社區居民、民眾與助人工作者,有多元課程、講座、工作坊等, 導入共創的再生價值,建立多面向的社會經濟循環,透過轉化與再生的過程中協助關心不同面向的社會議題。

● 家電維修教學  :教社區居民修理電器

● 身心靈療癒課  :讓未被善待的心留下休息的時間。

● 植物藝術創作  :讓空間裡滿載綠意與生命。

● 大水溝二手屋  :與社區單親媽媽合作回收舊物整理與再銷售並給了彈性的工作機會。

● 議題組織市集  :透過不同主題市集,聚集村民們在前往各自理想的路上,有一處能彼此交流而碰撞出火花的平台。

● 深夜小聚聊聊  :每一個人都有著用生命走來的一段故事,聊一聊那一些獨一無二的百感心路歷程。

家電維修教學。圖片來源:一碼村
大水溝二手屋。圖片來源:一碼村
植物藝術療癒課程。圖片來源:一碼村
令人怦然心動的 Try Try 議題市集。圖片來源:一碼村

使都市節點及關係網絡持續擴大,形成資源流動更為廣闊的「社區互助平台」

社會學家 Eric Klingenberg相信,「社區並不需要籌措大量資金興建可以讓各種人相聚互動的場所或機構。舉例,體育設施能讓不同出身背景的人聚再一起,相互競爭或嬉戲玩樂,從中締結友情,而且無論是在社交還是政治場合,種族和階級都顯得非常重要,但場景一轉到球場,一切都毫無意義,這是反結構性的,讓原本敵對的人群玩在一起,這種經驗就是一種共融,這些特殊的互動會產生深遠的意義,讓本來相互隔離的群體認識到大家共通的人性,順勢建立深厚的友誼。」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p.214

現今城市內的公益設施,包括社區關懷據點及社區活動中心,服務以據點為中心的鄰近區域。長期來看,據點之間缺乏有效的連結使受服務的對象受到地域的限制。一碼村的經營願景,就是成為城市中人才與物質的交流節點,使社會影響力在網絡關係下呈現有機型態拓展。

目前一碼村 400 多坪的空間裡面,有圖書室、木工共享工作室、共享廚房、社群進駐空間、二手物店家結合社區媽媽陪伴。在如此多元且自由的空間使用裡,能供使來到此空間的人們以低成本的方式進行嘗試與實驗,建立社區意識、提高凝聚力、弭平多元族群之間的衝突進而彼此互助與依靠,在快速卻失溫、光纖亮麗卻隱藏晦暗的城市裡是於社會緊急之時極為重要的「社會性基礎設施」。

一碼廊,可自由入座的交誼區域。圖片來源:一碼村
解碼廳,講座、活動或會議使用空間。圖片來源:一碼村
實驗廣場,廣闊的腹地供有機調整使用。圖片來源:一碼村
透過手作活動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圖片來源:一碼村

在都市中建立極為自由的空間、大型的都市實驗室

一碼村由一群長期從事社區營造的工作者組成,在沒有企業贊助、沒有豐沛的政府補助的情況下投入人力與成本。決心建構一個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空間,一個都市實驗場,迸發驚人的生命力,帶來了自由與豐富的有機性。希望這個地方能夠讓各種城市裡的循環與再生,加以被實驗、被嘗試,不受限於量化的 KPI ,自由的發展。

社會學家 Eric Klingenberg 提及,社會距離和隔離狀態(實體空間或溝通理念)都會造成兩極分化。人只要經由接觸和交談,變會想起大家共通的人性,而人只要不斷交流並懷抱相同的熱情和興趣就特別能回憶起這些人性光輝。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p.227

一碼村至今與 20 組以上的在地 NGO 與社群夥伴、上百位村民,至今已共同陪伴許多人修復自我、長出力量,更從困境中找到出路,至今曾成功辦理超過 50 場次的再生實驗行動、曾提供超過 100 場次的場地使用給予正在啟蒙實驗的社會群體、曾提供經濟脆弱者超過 6000 hr 工作機會,我們想讓未被善待的心有機會留下休息與彈性的對待。​

一碼村在社會危急時刻成為社區的互助安全網,網住墜落的人與隱藏的裂縫

基礎設施通常我們會想到的是硬體或實體設施,包含運輸、電力、天然氣、石油、食品、金融、污水處理、飲水、熱氣等等,綜觀歷史,科技不管多麼先進、設計有多精密,這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故。然而,一旦堅固的基礎設施出問題(譬如熱浪襲擊芝加哥的案例),決定民眾生死的,乃是較為軟性的社會性基礎設施。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p.023

今年 2021 年 5 月 COVID-19 疫情爆發,原先為社會性基礎設施的圖書管、社區中心、連同戶外公園、涼亭、游泳池等都受關閉禁止出入,為了讓疾病傳播減緩,卻失去了社會性基礎設施之於社會的重要性,引發的焦慮、孤獨與隱性的問題。由人生百味、芒草心、浪人食堂、大水溝二手屋、夢想城鄉等萬華社福組織共組「街頭聯合防疫物資中心」,而一碼村因擁有廣大的腹地空間,因而提供了空間與人力協力作為倉儲中心,一起面對社會困境,在最艱難的狀態底下長出強大連結能力與韌性,完善社會的安全網。

街頭聯合防疫物資中心。圖片來源:一碼村

總結

在現代原子化和不平等的時代,公共機構依舊是公民社會的基石。而人們將會越來越重視可讓人聚集的實體場所,公民和慈善機構以及政府部門也需要攜手合作,重建滿足當代民眾需求的各種社會性基礎設施,非凡的事情將會由此發生、啟發人心。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p.279
⠀⠀⠀⠀​

在快速運轉的現代社會裡,有許多為了追求潮流和銷售額而被放棄的物品、電器或木料,丟棄成難以被分解的垃圾造成地球的重擔;而有一些人,因為遇見了生命中的難題而被社會拒絕,失去了選擇,被困在生活的洪流中而感到孤立無援。

這是我們期待看見的世界嗎?

位於萬華的 一碼村 IMMA,在城市的黑暗裡填補裂縫長出生命,在貧窮匱乏的社區裡再生幸福富裕,透過打造萬華在地的類公共空間,盼能號召更多元族群的加入,讓人們有機會與彼此產生真摯的交流互動,如同疫情爆發的危難發生之際,卻會真正攸關人的生死。

綜觀整個城市,社會性基礎設施的減弱與少去,將會使需要幫助的人們更長時間在家中尋求慰藉、高齡者會逐漸被孤立、經濟弱勢者被隔離並日漸墜落、啟蒙中的社會議題組織難以伸展理想,人們將可能越來越不信任彼此,公民參與也可能日益薄弱。

現在,一碼村超過 70% 的活動與場地使用,都沒有收取費用,讓各種社會行動、社會服務的門檻降低。但是,在收入減去各個成本後,以及經營團隊全力投入兩年籌措各種資源,每月仍有 15  萬元的缺口,需要更多人的支持、加入,才有更多力量堅持下去,盼能把再生價值持續實踐循環下去。

一碼村村民們在這裡持續的堅持下去。圖片來源:一碼村

長期深耕在社區工作裡的營運團隊,使一碼村成為能服務更多元社群的「可營運空間」,此次嘗試透過群眾募資作為溝通對話,希望能獲得理解與支持,向更多人訴說對未來世界的期盼, 希望一碼村 IMMA 能有更多的人加入支持,讓這一片綠洲持續存在社會的角落裡,在快速卻失溫、光纖亮麗卻隱藏晦暗的城市中。

《一碼村》地下異托邦|空間再生募資計畫,五大項預算。圖片來源:一碼村
《一碼村》地下異托邦|空間再生募資計畫,若獲得支 持後得以繼續完善的三大項目。圖片來源:一碼村

《一碼村》地下異托邦|空間再生募資計畫

連結入口https://bit.ly/3DPrHDv

參考資料

. Klinenberg, E., & 吳煒聲. (2021).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 運用「社會性基礎設施」扭轉公民社會的失溫與淡漠 / 艾瑞克.克林南柏格著 ; 吳煒聲譯 = Palaces for the people : how social infrastructure can help fight inequality, polariz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civic life / Eric Klinenberg (一版). 臉譜出版.

. 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 https://srda.sinica.edu.tw/browsingbydatatype_result.php?category=surveymethod&type=1&csid=2


從旅行、上山、下海、城市之中移動的過程觀察世界。
熱愛關注人的本質、社會不平等與資源流動,享受透過行動實踐希望的過程,盼能以非典型行動突破既有體制框架,讓社會議題背後的樣貌得以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