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環境資訊中心 記者廖禹婷報導
濱海岸際設施是海洋廢棄物的來源之一,而位於海岸地區的垃圾掩埋場也常因為硬體損壞或邊坡外露導致廢棄物暴露,甚至外溢進入海洋。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下簡稱環資)自2019年起,對70座濱海、河岸掩埋場進行調查,並於2021年12月29日公布調查報告與垃圾外溢風險評級。其中有14座掩埋場被列為高風險,且調查過程中也發現六成掩埋場有廢棄物堆置的狀況,以及公開資訊不全等問題。
環資呼籲,中央應重新盤點掩埋場資料,並積極協同地方政府規劃廢棄物去化管道,解決垃圾堆置問題。對此,環保署雖承諾將持續盤點現況並公布資訊,但也強調,未來掩埋場維護權責還是回歸地方,中央則會盡到督察義務。
濱海掩埋場反成污染源?14座掩埋場上榜「高風險」名單
環資議題中心組長陳姿蓉說明,為檢視台灣濱海掩埋場的現況,以及確認場內的廢棄物是否外流至海洋,環資從2019年到2020年間展開濱海掩埋場調查,總計走訪70座濱海、河岸的掩埋場,並依照「場址區位」、「廢棄物類型」、「掩埋高度」、「建築類型與狀態」等項目進行評比、風險分級。
其中,扣除調查資料不足以進行風險分級的16座場址,總共評比出14座高風險、25座中風險,與15座低風險場址。
掩埋場去化瓶頸 廢棄物堆置問題高達六成 恐引發火警、垃圾外溢
陳姿蓉指出,掩埋場原本應該定期覆土掩埋廢棄物,但在調查過程卻屢屢發現場內的垃圾露天堆置。根據調查結果,總計有43座(61%)場址發現廢棄物堆置的跡象,其中屬於海岸地區卻有露天垃圾堆置者則高達14座。她也指出,檢視場內被堆置的垃圾可發現,床墊、傢俱等許多大型廢棄物,是各縣市處置廢棄物時常面臨的嚴重困擾。
陳姿蓉提到,為避免堆置的垃圾飛散,場內通常會做打包等預防措施,不過堆置時間過長還是會發生破損情況;且當堆置高度不斷上升,也極容易造成垃圾外溢,甚至翻落出掩埋場外圍擋土牆。
另外,大量廢棄物堆置導致沼氣蓄積,也有可能引發火警。陳姿蓉說,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間,全台共計就發生了16次掩埋場火警事故,除了造成空氣污染、人員損傷外,也可能使場內硬體設施損毀。
陳姿蓉強調,針對垃圾堆置問題,中央應該積極協同各地方政府,以區域性聯合的方式規劃廢棄物的去化管道。環資秘書長陳瑞賓也說,各縣市焚化爐的空間不一致,中央應該協助跨縣市合作,而非讓個別縣市永遠自己面對,「繼續蓋新的焚化爐應該是最後的手段。」
濱海設施維護不易 過半鄰海掩埋場近期有維修紀錄
陳姿蓉也說,濱海地區的掩埋場因為海水長期侵蝕,本來就容易導致硬體設施受損,維護不易。本次調查的對象中,有30座位在濱海直線距離一公里範圍內,更有七座場址直接緊鄰海水,且其中四座近期曾有修補紀錄。
此外,陳姿蓉指出,在調查過程中也發現,有兩座並未出現在政府公開資料中,還有22座場址資料註記的使用狀態與現況不符,可見掩埋場的公開資訊不完整。
她認為,有些場址名義上雖已不屬於掩埋場,但場內依然有廢棄物,「應該用掩埋場相關的管理機制來看待。」
各縣市廢棄物分布不均 環署:跨縣市合作應以互惠方式進行
環保署統計,目前全台灣列管在案的掩埋場約有390多座,其中約106座還在營運中;而地點位於濱海100公尺內的則有27座。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科長劉俊廸表示,營運中的垃圾掩埋場依法須每季監測地下水等資料,封閉未使用的掩埋場則是每半年監測一次。但他也坦言,部分掩埋場因歷史悠久導致資料疏漏,承諾未來會持續盤點並公布相關資訊。
至於垃圾堆置問題,劉俊廸則解釋,各縣市的「垃圾處理」屬於地方權責,不過近幾年因廢棄物議題備受關注,中央在2020年至2023年間,也每年撥出4500萬經費補助垃圾掩埋場,希望藉此改善設施損毀嚴重的場址。不過他也強調,未來維護的權責還是會回歸到地方,中央則持續盡到督察義務。
劉俊廸提到,目前各縣市的廢棄物分布不均,各縣市的垃圾最好是自主處理,許多原本沒有垃圾處理系統的縣市也都已在規劃。針對跨縣市的廢棄物去化合作,他則認為應該以互惠的方式進行,例如雙方縣市交換「垃圾焚燒」及「焚化底渣清除」的業務,否則就算是有餘裕的縣市,也很難無條件協助其他縣市做廢棄物處置。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環團走訪全台濱海、河岸掩埋場 六成場址垃圾堆置嚴重。
《環境資訊中心》是由財團法人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成立的非營利網路媒體,自2000年起,我們致力於提供全面的國內外環境報導,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海洋、土地發聲。
我們相信,任何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