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地面之外

文:白豐誠

三月主題「探索地面之外」是一個主題式的寫作計畫,從空間出發由不同作者依據各自關懷的議題進行寫作並提出觀點。聚焦於「地面之外」的空間形式,探索當中蘊含的社會議題、現象以及日常生活並未關注到各種事物。

有感於社會議題討論有時缺乏空間關懷,即便有空間向度的討論,也大多是平面式的製圖學想像而充滿盲點。因此,從「三維空間」出發的社會議題討論會是本月的核心。在這個月會從地下討論到天上,甚至延伸到海島、水面下來觀看不同方向的議題,強調當中的空間性及其效果。

圖1 探索地面之外(圖片來源:白豐誠)

為何探索地面之外?

規劃設計、空間產製、環境營造或社會議題形塑的過程,經常會因為平面製圖思考方式產生一系列盲點,舉例來說過去大部分人文地理學家(無論主流或批判性學者)研究的各種空間概念,如:地緣政治、時空壓縮、區域差異、產業群聚、移動等,都更加重視水平面上發生的社會現象,卻忽視「垂直」帶來的社會效果;對水平移動交通工具的描繪也占據議題討論大部分篇幅,相對的「垂直性」就是一個在研究中意外少見的討論項目,英國新堡大學建築規畫與景觀學院教授Stephen Graham在《世界是垂直的》中便指出:

在今日這個快速都市化的世界裡,在上或在下指的是什麼?當人類往地球內部深度挖掘,往天空愈蓋愈高,並且利用各種各樣的運輸工具、感應器和平台浸透空域和內層軌道,我們可以如何理解這個世界中如此顯著的垂直性?

他認為雖然我們偶爾用等高線等製圖技術試圖描述地理的高低形貌,不過「將地球表面與其外的宇宙之間、天空或軌道世界中受到政治主權宣示之處描繪出來的垂直和剖面視野,一直非常罕見」(Graham,2020)無論是討論網絡、數位社會、行星都市化或都市基礎設施甚至生活風格,都仍舊駐足於平坦視角。而關注垂直空間社會性及其權力的討論方向,可以跳出以往的土地/領土的二維空間認識論,邁向三維空間的社會分析。

不過回過頭來看,對於空間規劃設計的專業學科訓練出身的人們而言,關注「立體」是不證自明的:「我們本來就生活著、操作著三維空間啊!」我作為過去受到景觀設計教育洗禮的學生,可以明顯感覺到這個值得誤會之處。因為我們已經相當熟悉電腦再現的三維模型,以及實體經過比例尺微縮後的實體研究模型,空間專業者們會透過這些道具檢討、研究空間形式如何作用於人體、城市與社會等不同層次,並檢視其效果。

Graham也注意到這點,他回顧了都市和建築歷史學者的研究路徑,雖然這些空間規劃設計專業者們的確較少受到平坦製圖學的宰制,但卻不見其集中探討垂直向度空間的社會性與政治性。例如:荷蘭建築師Ole Bauman的「垂直主義形上學」,這些研究會「從古典結構與內蘊於中世紀城市規劃的城市宇宙幾何學,一路談到現代主義的大眾社會住宅高樓,以及當代大量摩天大樓與都市巨型結構的全球增殖」。與之相關的討論沒有論及垂直化地理的政治與社會,反而將垂直建築美學做為討論焦點(Graham,2020)。

其實空間專業培養的基礎,一定會強調立體空間與平面空間的思考差異,三維模型是最基礎的理解空間的認識架構,可以簡單的透過長、寬、高的方式度量與操作空間,所以我們才會不斷透過草模反覆研究空間形式及其配置。這看似非常直覺,甚至會被質疑「本來就是如此何必多談?」先請冷靜,我們得更抽離常識形成的偏見,才有機會看到更多空間的論述潛力。

首先,需要注意到這些帶有垂直意味的空間如何結構性的生產出來,以及這些空間如何生產出社會關係,進而衍伸討論上與下究竟代表甚麼?帶來哪些效果?萬物以何種方式存在其中?以及最重要的:人在其中怎麼施為?(按:施予作為,agency)其實,上面和下面根本是不同世界,需要投以更多關注並將之問題化,跨出常識的限制透析日常經驗的盲點。再來,嘗試回答這些問題時,需要看到的真實活在空間中的人、存在其中的物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來試圖解釋我們自以為了解但其實並不怎麼熟悉的,有關上面或下面的事情。

在地面之外的空間形式蘊藏的社會性、政治性與社會議題,以及這些形式如何生產出權力關係,甚至有哪些地景故事,是本月「探索地面之外」切入視角。具體來說,我們會從天上、地下、水中、海洋與島嶼分別討論:都市威權天際線、立體化的徒步、異質族裔的立體(社會)空間經驗、從上面到下面的電力基礎設施、垂直移動纜車、小琉球的海空地景以及台灣人工溼地的進入下一階段的討論方向。

地面之外的議題

大多數時候空間現象的認識框架都以「地面」為中心開始思考,不過其實垂直向度的空間形式也在許多層次上與地面思考有很大差異。舉例而言,在垂直空間當中如何移動?如何辨認空間乃至於形成具方向性的空間感?這個問題絕對無法透過只關注地面的認識視角可以討論,一個最日常的經驗,就是我們在空間中立體移動的時候產生的迷路感。畢竟我們已經相當習慣平整的地面與秩序化的空間,多了垂直維度,我們變得難以辨認方向,明顯的例子就是台北車站(應該不是只有我一直迷路吧,畢竟北車鳥人光景已不再)。

我們看到了北車這種複雜的三維空間當中,印尼籍移工群體的「認路」議題,在這裡「認路」企圖闡釋的不僅僅是空間議題,還是社會連接個體生命經驗的重要介面。台北車站、台北地下街以及小印尼,這些立體的/斷裂的空間經驗,其實是城市的社會、經濟以及人文地理等更廣泛脈絡拉扯出的都市縫隙。在這些縫隙中她們「怎麼找到路?身處異鄉台灣,她們的路在何方?」

圖2 在台北地下街的印尼籍移工(圖片來源:陳品潔)

除此之外,我們也看到北車發展歷程中「徒步」是怎麼在規劃歷程中不斷遷就、挪用與解釋於車行交通的過程。為了讓汽車交通通行順暢、「保護行人安全」設置了天橋、到鐵路地下化時期的出現的地下道,人在北車附近走很長一段時間是「爬高遁地」的。1990年代新消費地景萌生時,「徒步」甚至變成一種可供獲利的方式,乃至於藉由徒步建立出一種新的空間消費習慣。即使如此,徒步的地位卻還是不及於機動化汽機車,我們不能好好地走在地上,這是何等荒謬?

圖3 讓位於車行交通,人須爬高的徒步基礎設施(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庫)

關注北車這種充滿戲劇性的「上下」空間之外,也可以看到近年轉型正義思潮之下討論中正紀念堂的空間轉型。有關注上個月的主題的朋友們應該熟悉,本月也從天際線的視角探討中正紀念堂地面之外的意義,用關注都市天空的方式反省「威權天際線」在轉型過程作為一種城市權實踐時,反而可能讓資本霸權有機可乘因而產生資本新圈地空間。如果我們相信城市權(按:right to the city,法國哲學家列斐伏爾在1968年提出的觀點),在空間轉型過程就不只有討論破除天際線的威權象徵、處理威權遺緒,還要看到周遭特殊的都市紋理如何彰顯市民活力與公共性,以避免「威權遺緒轉向資本霸權」的窘境。

圖4 中正紀念堂的天際線(來源:白豐誠)

基礎設施也是一個關注焦點,在本月也會分別以電力基礎設施以及交通基礎設施。討論電纜地下化的地景變遷。以及談到天空,一種特殊的交通工具:纜車。是如何在台灣成為一種地方發展的期待,並且這種期待往往落空?

探索地面之外,也要看到「島嶼」天際線的特殊性。小琉球的畫面其實充滿著水平線,我們往往是從陸地看向海洋來關心小島,或許還有另一個方式:從海洋上看。從海洋出發的視角反而更貼近海洋,看見天空陸地與海洋的邊界,形成小島的特殊紋理。這裡的地景經驗充滿著水平,海洋潮汐的節奏構成舒緩的樂章。不過,正在進行的新建設工程而開始有所轉變……在小琉球海洋「保存、保育」的觀念,也許應該以「共存」字眼來看待島嶼的天際線。

最後,我們也看見「水」的特殊性,回顧台灣人工溼地的經驗,在台灣汙水接管率逐步提升之下,這些原本用以支援汙水管線接管率不足窘境的淨化型人工溼地,也將面臨多項機能弱化的問題,未來這些人工溼地何去何從?我們也邀請到輔仁大學景觀系賴榮一老師,進行討論與寫作。

圖5 小琉球的「水平」紋理。(來源:翁子)

小結:從地面之外的空間著手? 

地面之外,意味著幾個顯著的討論向度:天際線、空間感、海洋島嶼、上方、水/地面之下等等空間形式。這些討論元素是社會與科技發展不斷更迭,「上面與下面」成為可接近的領域,也就凸顯了地面之外的當代特殊性。空間本來就具有垂直的特徵,但是過去的討論比較少強調其影響力,因此我們要做的是探索地面之外的討論方式。

我私自認為,從空間形式著手的社會分析強調一種政治性的空間可能論,討論地面之外帶來的效果與背後隱含的意義,並且透過立體空間具體化社會議題,是一種論述角度。在本月作者們大多是空間規劃設計相關背景的基礎上,尚且可以說這個主題是一種從空間形式入手的社會分析。不過,如何不陷入膚淺的空間理解?

或許可以解釋為:從空間著手不必然落入「將空間視為容納社會關係的容器」的語境,反而是將空間視為一個可被實踐的討論場域。爭議若能聚焦於在空間中,反而能夠凸顯議題進而討論與改變。空間作為社會論述的實踐場域、也是論述鬥爭的場域,它可以成為一種策略性的角度,使得基進的、公平的、理想性的理念透過具體的空間取得話語權。當然,更進一步需要了解空間形式如何積極生產出社會關係。

組織這個寫作計畫的過程中除了與夥伴們的交互詰問,也是眾人無數夜裡自我對話,過程中多有不足還望海涵。

接下來請跟著我們離開地面,探索地面之外!

三月客座主編 白豐誠

徵引文獻

Graham S.(2020)《世界是垂直的:從人造衛星、摩天大樓到地底隧道,由分層空間垂直剖析都市中社會、政治的權力關係》,高郁婷、王志弘譯。臺北:臉譜。

博客來骨灰級會員,目前是台大城鄉所碩士生。

2 thoughts on “探索地面之外

  1. 想問~作者在文中一段:「1990年代新消費地景萌生時,徒步甚至變成一種可供獲利的方式,乃至於藉由徒步建立出一種新的空間消費習慣。」是否有更具體的解釋或參考案例?個人沒有相關背景知識有點看不懂QQ

    很期待本期文章~謝謝你們的用心!

    1. 感謝回應!這個部分在我們的第三篇文章〈想過馬路?請爬高遁地:談台北車站前徒步的垂直向度〉中會有更詳細的描述,文章3/9已經上線,歡迎閱讀討論! 豐誠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