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導覽作為方法

「2022淡水地方文化參訪實務經驗研討會」專題演講 [1]
口述:台大城鄉所 王志弘教授
整理:莊曉萍

「生活無處不導覽!」對很多人來說,導覽是一種認識城市的活動,但導覽的功能僅止於此嗎?5月14日「淡水地方文化參訪實務經驗研討會」邀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王志弘,從文化研究與都市設計研究取徑分享「導覽作為生活技能」、「導覽作為社會行動」,以及「導覽如何影響城市發展文化基礎設施」,邀請與會者一起踏上「藉由導覽改變社會」的政治實踐之路。

「什麼是導覽?」王志弘首先向與會者拋出了這項提問。以往對導覽的定義或許是要有明確敘事主軸、傳達特定意義以「引導觀看的遊覽」;晚近出現的「走讀」,則將導覽的意義向外拓展至日常生活的觀察。如果把導覽視為人透過某事、某物來認識世界,王志弘認為,小至地圖、大至語言系統,其實都是一種導覽裝置,「因為語言讓這個世界有了名稱、有了意義,我們可以說話表達自己,更重要的是,認知周遭的環境、辨認出它們是什麼。」王志弘說。

「淡水地方文化參訪實務經驗研討會」中 ,王志弘老師專題講座於YouTube平台上的直播畫面
(圖片為編輯台截圖)

導覽作為社會行動  從社會而生也建構社會

然而,如果每個人眼睛睜開,就是在經歷持續性的導覽,那我們如何理解我們身邊各式各樣具有特定主題的導覽行動呢?王志弘說明,若將導覽作爲社會行動來理解,從導覽的目的、接受導覽的對象,以及導覽帶來的效果,可粗分為這四類,包含:藝文場館導覽、景點導覽、文史與生態導覽、社會運動中的導覽。這些導覽活動出現的脈絡,又與臺灣社會發展歷程習習相關。

1970年代,史蹟導覽是以宣傳大中華意識為目的,用地方史蹟作為連接兩岸文化的證據。80年代,受本土化相關思潮影響,地方文史調查、生態保育等團體開始以地方、自然環境為師,重新界定地方的意象與意義,促進導覽內容轉向,甚至具備人文與環境知識成為評判個人素養的依據。90年代後,隨著國內旅遊與休憩產業盛行,開始出現風格化、消費導向的導覽內容。同時,在城市開發計畫下壓抑與犧牲的邊緣空間,則出現了社會倡議式導覽行動。

在此,王志弘援引學者Michel de Certeau、Pierre Bourdieu、Kevin Lynch與Fredric Jameson 分別說明導覽如何影響社會運作機制,產生改變社會階級、城鄉環境的動能。

步行導覽成為戰術  干擾社會空間秩序

步行,在交通工具不普及的年代,是勞動階級唯一的選擇;然而在西方18世紀以降,走路連接起了健康養生,中產階級以野地健行為風尚、城市漫遊富有浪漫情懷;時至近代,步行移動則與「自由」畫上了連接線。然而,實質環境卻並非那樣「自由」。

以臺灣為例,汽機車成為多數市民的移動的方式,人行空間被壓縮到邊緣。直到1980年代,臺灣開始設消費徒步區、建置郊山步道,提倡徒步移動的好處,但在城市某些地方的閒逛卻是不被允許的。如已逝世的歷史學者林衡道早年就曾因在博愛特區導覽,引起憲兵盤查,登上報紙媒體;或者,示威遊行也可視為人行從汽機車工具奪回道路使用權的方式。

王志弘認為,徒步移動可連結於Walter Benjamin漫遊者的概念,即在街上閒逛,同時以不同眼光審視城市[2]。Michel de Certeau進一步提出,步行其實是穿透由國家至上而下主導的城市環境,具有改變社會運作體制的能力[3];Guy Debord也以迂迴步行作為打亂空間秩序、摸索環境,為積極改變環境的策略[4]。王志弘舉例,如許多人不循既有在草皮上鋪設的道路,逕自從中穿越,久而久之,學校也得接受現況,在已踩出路線的草皮上鋪設石板,「這就是徒步作為一種戰術,走出了路!」

1978年台大學生默譚使用空間觀察法研究台大校總區非校方規劃,卻由人們「走」出來的小徑
(圖片取自畢恆達(2014)空間就是想像力。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出版)

導覽作為正當化的框架  擾動文化階序

導覽涉及資訊的傳遞,大眾多視此為寓教於樂的知識型活動,似乎任何活動掛上了「導覽」就具有正當性。王志弘援引法國社會學者Pierre Bourdieu 「文化階序」的概念,說明導覽如何轉變邊緣議題為大眾可接受的議題。

Pierre Bourdieu指出,優勢階級會以自己的行為作為標準,區別何謂好、壞品味,以鞏固自己在社會上的地位,當非優勢階級試圖跨越標準做不是自己該做的行為,優勢階級就會施加象徵暴力懲罰[5]。王志弘認為,導覽也是一種文化政治的場域,透過傳播知識的導覽老師、接受聽講的觀眾的框架,鞏固或提升了議題的文化階序,如過去某人說話沒有人理睬,但當他站上了導覽員的角色,這人所代言的議題,或者是這個人的重要性就出現了,「光是『值得作導覽』這件事,就翻轉了邊緣議題的文化正當性。」

王志弘以臺灣向英國社會企業借鏡發展的「街遊」為例,讓街友成為導覽員,分享自己街上生活的故事,街友獲得收入之餘,也建立自信[6]。他也提到自己和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學生共同編輯的《叛民城市》[7],嘗試以旅遊指南的角度,呈現都市中市民抗爭、勞工、街友等隱形空間,「我們自己反省此書仍有缺陷,看起來很批判,但內容是菁英學子主導的詮釋,與常民視角仍有段距離。」[8] 有趣的是,此書意外獲得韓國學者青睞,促成叛民城市的韓國版《叛民首爾》出版[9]

由王志弘老師主編的《叛民城市:台北暗黑旅誌》(2015)與韓國版《翻轉首爾:叛民城市議題漫遊 》(2022)書籍封面(圖片取自博客來書店網站並由編輯台重新排版)

導覽鞏固官方文化領導權、凝聚組織向心力

然而,導覽並非僅翻轉文化階序,也有鞏固文化領導權的效果,官方藉導覽眾多平凡市民的故事,召喚市民集體記憶,塑造地方意象,建立市民對文化經濟成績的榮耀感。王志弘提醒,當居民生活場景成為導覽標的,可能會面臨倫理課題。

導覽除了對外擾動文化階序,也具有對內鞏固組織成員的效果。王志弘說,像是紹興社區[10]、華光社區[11]等反迫遷議題,在辦理對非特定大眾導覽之外,也藉由導覽吸引協助抗爭與組織運作的人力,「導覽也是作為組織動員中,凝聚參與者的方式」。

導覽標記個人在城市的位置  培養改造環境的動能

至此,王志弘分析導覽作為社會行動,「移動」即具有干擾空間秩序的效果;再者,藉由說與聽的知識傳遞框架,導覽具有翻轉與鞏固文化階序的能力。最後,他以Kevin Lynch都市環境設計與Fredric Jameson認知繪圖的觀念,期待各式主題、各樣市民生活的導覽能成為文化基礎設施的一環,使得空間並非只是功能性或追求利潤的環境,而是銘刻著多樣生活記憶的地方。

Kevin Lynch透過研究居民對生活環境建立起的腦海圖象,建立都市設計準則的方法。他歸納,城市是由區域、地標、通道、節點與邊界五個元素組合而成,個人透過「找路」,將實體世界烙印於腦海中,形成環境意象;因此,有秩序的環境有助於個人建立清楚的環境意象,有安全感進而觸發社會交流[12]

王志弘延伸此項觀點,他認為導覽可視為個人以既有環境意象與他者交流的行動,長遠而言足以賦予個人改變空間的能力。如Fredric Jameson就提到,個人處於資本主義龐大的網絡中,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定位在哪裡,因此具批判思考的工作者要投入「認知繪圖的美學」工作,讓人可以藉由認識世界運作獲得行動的能力[13]。「導覽就是一種認知繪圖的美學,塑造環境意象,同時也是具有教育、啟發性的文化政治場域,讓人透過認識城市環境,埋下改變空間的種子。」王志弘說。

以導覽為線 串起生活場景成為文化基礎設施  翻轉城鄉意義

「城鄉環境是被各種基礎設施組織起來,如水、醫療、電訊。以往,歷史、記憶、文化,甚至是自然,常被視為填補縫隙與妝點性的角色,但導覽有機會讓上述議題構成市民文化基礎設施網絡,讓人看見不同的城鄉發展意義。」王志弘說。導覽可以連結尋常的地景、邊緣化的群體與隱匿的經驗,變成「準文化襲產」,讓城市不只是功能性或者追逐利潤的空間,而是銘刻著各式各樣庶民記憶的紀念性地景。進一步,這些紀念性地景會隨著時間沈殿,變成眾人日常生活必備的「文化基礎設施」。

從提出「日常生活充滿導覽與導覽裝置」,到引用多名空間與社會學者觀點,王志弘將導覽視為社會行動進行分析:以「導覽作為戰術」、「導覽作為正當化框架」、「導覽構成文化基礎設施網絡」說明。他認為導覽不只是具有顯影過去、翻轉邊緣,導覽也有帶領人重塑城鄉意義的可能性,能發展出非發展主義導向的空間規劃策略,他期待聽眾能一起踏上這條政治實踐之路。

(文首圖片來源:陳小易)


[1] 「2022淡水地方文化參訪實務經驗研討會」為淡江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辦公室、淡水好生活.學習型城鄉建構計畫於2022年5月14日舉辦的線上活動,旨在與大眾分享過去數年淡江大學社會責任計畫與淡水在地社區的合作的成果,並針對相關議題進行反思。其專題演講邀請到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王志弘教授,以「導覽作為方法」為題,分享他過去在這方面的研究所得,當日錄影內容可見於YouTube,網址為 https://youtu.be/MS8KFQj_Rk8 ,王教授的演講於34:20開始。此演講內容基於高郁婷博士與王志弘教授於2016年在《城市學學刊》發表的文章〈徒步導覽—都市文化政治場域與正當化框架〉,全文可見於網址 https://www.ouk.edu.tw/Uploads/001-032%E9%AB%98%E9%83%81%E5%A9%B7.pdf 

[2] 更多關於Walter Benjamin的漫遊者(Flaneur)概念詳見書籍–​​班雅明(1999/2002)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張旭東,魏文生譯。臉譜出版。

[3] de Certeau, Michel(1984/2015)日常生活實踐:1.實踐的藝術。方琳琳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4] Coverley, Merlin (2006). Psychogeography. Harpenden: Pocket Essentials.

[5] Bourdieu, Pierre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U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 更多關於「街遊」的資訊可詳見其網頁:https://www.hiddentaipei.org/ 

[7] 王志弘主編(2015)叛民城市:台北暗黑旅誌。台北:公共冊所出版。

[8] 《眼底城事》曾於2015年刊出由punkelephan撰寫的《叛民城市》書訊,內容詳見〈叛民城市:另類城市旅遊指南〉https://eyesonplace.net/2015/11/09/287/ 

[9] 韓國版《叛民城市》相關資訊可參考王志弘教授撰寫,轉載於《聯合報》鳴人堂專欄題為〈《翻轉首爾:叛民城市議題漫遊》:諸眾成城〉的序文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1664/6056575 

[10] 紹興社區反迫遷爭議詳情可參考《報導者》由林雨佑書寫的文章〈國有地撥用爭議,台大紹興南街案卡關〉https://www.twreporter.org/a/ntu-urban-regeneration-dispute 

[11] 更多華光社區反迫遷爭議可見相同條目之維基百科內容: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8%8F%AF%E5%85%89%E7%A4%BE%E5%8D%80 

[12] 凱文・林區(1960/2014)城市的意象。胡家璇譯。臺北:遠流出版。

[13] 詹明信(1991/1998)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吳美真譯。臺北:時報出版。

誤入空間規劃的傳播人,喜歡在街上遊蕩,學習規劃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