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從上海逐漸消逝的文化遺產,省思城市發展

文:Nicolas Gustin;翻譯:Lily

 

上海的建築風格深受殖民時期文化影響,而近年卻遭遇都市開發的壓力。「里弄」1具備緊密且社會聯繫性強的社區形式,正逐漸被成群的巨大混凝土結構所取代。這些外來的建築正摧毀原有城市村落及社區,使得原住戶需搬遷至郊外。上海成為文化遺產保存的實驗城市,其城市發展的複雜性及發展過程中城市遺址保區域應首要處理。

本篇文章透過一個多元歷史觀點,介紹關於保存現有脈絡的城市策略。為了新城鄉移民,街區發展較小型的經濟制度是必要的,城市的演化與過去歷史息息相關,重新書寫了中國城市的特性。

註1: 「里弄」指城市中某一成片街巷內的居民所組成的社區,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上半葉中上海的居民房屋大多採用巷弄式的「里弄」式制。(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上海概貌 (照片來源:Greg Girard)

導論

上海一直和中國其他城市與眾不同。位於長江三角洲的上海一直以來都是商貿易之城,它成立於西元1000年,那時漁民們靠著黃浦江作為居住地及收益來源。自從向西方國家開放港口通商後,上海就變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之一。時至今日,上海透過重要道路、鐵路、運河,已經成為中國東岸能夠連結其他遠端省份、海岸區域的中心地點。

目前,約有2,300萬人居住於上海,在黃埔區、靜安區、盧灣區等市中心的居住密度約為43,000人/平方公里,幾乎是曼哈頓的兩倍。過去20年,上海一直都是大型都市再發展的標的,面對快速的人口增長,市政府推動高樓化發展以解決人口過度的問題,因此受到國際發展影響與現代化生活的需求,上海當前的都市景觀正在轉變。

根據過去待在中國大陸16個月的觀察,快速竄升的新興建築物與舊城結構對比成為上海的都市景觀,在錯綜複雜的建物間可以感覺到強烈的視覺張力。也曾目睹「里弄」,這種透過緊密的連結形成的社區,正遭受巨大高樓建築的破壞。這些外來的新興建築物正摧毀城市村落及社區,強迫原住戶必須搬遷至郊區或外地。過去共產主義革命的口號正好可以作為當前政策的參考依據:

「沒有崩壞,就沒有建設;當破壞這個詞深植於腦海,表示我們已經成就了建設。」毛澤東


《一百個拆》這個是藝術家王勁松的作品。今日,當我們走在小巷內,還是可以常常看到<拆>這個記號寫在牆上,也就表示著<破壞>。這張關於一百個<拆>的藝術照片,意味著不可逃避的都市更新。(照片來源:所以中國是怎樣 ? 巴黎龐畢度中心)

本文的目的有兩種意義:

  1. 分析在上海發展過程中,城市文化遺產的處理方式。
  2. 城市文化遺產的保存對於城市而言是增值行為;分析如何藉由建築或城市策略,解決上海快速發展所衍生的複雜問題。


里弄街景(照片來源: courtesy of the author)

 

「里弄」:珍貴卻備受威脅的空間類型

上海的城市空間模式被殖民歷史強烈影響。在1842年8月29日,英國與中國簽訂了南京條約,要求中國開放五個城市港口作為國外貿易通商,其中包括了上海。隨後,美國人及法國人效仿英國人在上海各自劃定了領土。

「里弄」為由巷弄連結的傳統民居群,主要居民為中國工人或僱員,在特許的經營範圍內迅速出現;這些比鄰的連排民居最初的設計概念為土地開發最有成本效益的系統。這些連排民居通常就像「石庫門」2,按字面上解釋為「石頭大門」。四合院則由磚塊和木頭所建造,這個房屋的形式結合了英國工人階級的屋宅及中國傳統房舍的原則。

這種系統組合由一條或兩條主要街道與狹窄巷弄引導至房屋內部,石庫門的街道形式猶如肋骨般狹窄,里弄的組織就像魚骨。

註2:石庫門是一種上海獨特的建築風格,也是近代上海民居的主要形式。其是從傳統的江南民居建築式樣和英國傳統排屋建築式樣融合演變出來,故而是一種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里弄的主要結構(照片來源: Proletariat Unit)


弄堂示意圖(照片來源: Proletariat Unit)

 

除此之外,這些建築物形成一個連續的正面,由石門戶穿過,這些門戶是通往里弄的主要街道。如網路般的層次結構,則稱為「弄堂」3,對於居民間建立親密關係來說是必要的。

註3:「弄堂」本義指此類居民區中的小巷,弄堂類似於北京的胡同、南陽夾道。(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從主要公共街道至較窄的半公共道路、半私人庭院,最後來到屋內中心,這些動態的序列空間促進了社交行為及小型商業發展。雖然高樓林立,將街道生活破壞殆盡,這些豐富繽紛、活力十足的街道,卻被視為一處生態系統,其中可見各式各樣的活動,這些村落對於小型的商業空間十分有利。工作與房屋的關係是息息相關的,幾乎代表了中國人對「家」的意義,這些區域及空間成為各個家庭創造財富的地方。里弄與中國城市新形態的建築行為不同,社區講求人性尺度,為住居及日常生活創造了適當的親密關係,這些商業及社交行為成就了健康的生活領域。

西元1949年後,這座城市在工業發展邏輯與講求效率下成長,逐漸失去其原有的溫度與充滿活力的氛圍。原本的傳統居住區域開始變質,在13個家庭中,只有一個家庭可以擁有比較合理的衛生條件,里弄因為人口過剩而逐漸瓦解。在1950年代,市政府考慮到居住環境品質,決定開始控制並清除原有的聚落,讓里弄的住戶搬遷至剛建設完成的郊區。雖然有些里弄的房舍增加了廁所和樓板面積,但直至今日,過於擁擠及衛生問題依舊存在。

在歐洲,建築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一直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後才得到認同,破敗的城市景觀使得法國的作家們相當悲憤,包括維克多.雨果。一直到19世紀末,建築文化遺產的概念已擴展到世界的其他地方。中國對永續性材料的態度與歐洲完全不同;古老的埃及人對建築品質渴望著永恆,在中國則完全沒有保存的概念;中國人視汰舊換新為一件很稀鬆平常的事,也把生死當作一種自然循環。於是,中國的建築與永續毫無關聯,材料只需要被更新,而不是永續使用。

近期因為越來越多的住宅街廓建設,使得原先環繞著城市的傳統核心區域,逐漸被城市同化了。在一個擁有1700萬人口的城市中,除了需要容納來自農村地區的移民外,每人居住樓地板面積增加了三倍,這在上海造成了爆量的住宅需求。因此,上海的城市景觀比起其他城市經歷了更多戲劇性的轉型,這些大規模的建設使這個由傳統「弄堂」組成的城市,變成充滿了現代化摩天大樓和工廠。建築文化遺產已經被大量的混凝土所取代,經濟發展確確實實引導著城市建築。由於土地價值看漲,這些座落在市中心的傳統房子必須面臨再開發.居民被迫搬遷到郊區。再者,政府也支持這樣的物質及文化破壞。在90年代,根據座落地點及房屋狀況,開發商可以獲得每平方米的拆除獎勵約40到110美元不等,在1992到1994年期間共拆除了150萬座原始房舍。

如今,政府當局仍重視利潤;因此,現在的上海看起來就像個全新的都市,成為中國經濟成功的範例。從19世紀中期以來,里弄建築代表著上海獨特的社區風格,成為上海城市特性的一部分。里弄的未來卻因為投資者及當局短淺的利潤導向而深受威脅;這些舊式房屋結構看起來過時、不衛生且過於擁擠,里弄的存在破壞當局所期望著上海該有的進步形象。所以,不光只是試圖保存,如何整合文化及社會遺產,隨著城市的進步創造更多價值才是應該重視的課題。


從1950年到1980年的房屋類型 (來源:同濟大學-上海統計)

 

城市策略

從現存的城市景觀學習,是建築師的保有革命精神的方式。正如勒·柯比意在20世紀所建議的,不以直接替換或再造如此直接的方式進行,但以另一種更寬容的方式重整巴黎;這也是提醒我們如何看待世界的方式。

                  – Denise Scott Brown, Robert Venturi, Steven Izenour

透過保存傳統房屋將強化城市的標誌性特徵,並保持獨特的社會脈絡和文化遺產。但舊的建築語彙必須創新,並適應城市形態以呼應當前的需求,藉以加強各自地位和質量。為了解決上海當前未定義清楚的城市空間結構,這座城市將透過步行距離可達的條件下,建立多個歷史中心區域的連結性。相較於過度保護或直接拆除,嘗試將這些新舊項目融合,並集結到一個新結構中是正確的,。

正如理查.塞內特所言:「這是一個進化的問題,而非更新。」因此,城市將通過動態的空間序列,促進行人空間的多樣性、活力和社交活動,如果能在更新及保存中達成平衡的狀況是最適合的,也有可能兩者都不能成功。

為什麼不利用豐富的建築遺產來創造一個混合型的城市,藉以構建充滿活力、符合人性尺度的地方?中國必須從它過往的都市村落中有所學習,城市發展除了重視財富增長外,其重心應放在社區穩定性、街道生活和社會服務;利用建築與環境對話,整合現存的城市結構在都市更新的過程中是絕對必要的。


一名男子在上海盧灣區的里弄中的一條小巷洗衣服。(照片來源: Proletariat Unit)

系統

在勒·柯比意著名的“巴黎瓦贊計劃”4的設計中,地面層的公共生活在街道上消失而逐漸沒落,從而迫使人們以孤立的方式工作與生活。這個規劃想法否定了城市的演變,並使城市停滯;城市發展需要與歷史具有相互依存的關係,使之進化而不是否定過去的存在。當政府和規劃者都參與湮滅貧民窟及當地文化和遺產的同時,緊急的補救辦法就是多樣性、密度和活力;在擁擠和複雜的環境中,融入活潑、民主和自主建立的都市環境,將有助於人民。

註4:貫徹城市功能分區的原則,採用高層建築以減少建築佔地面積,增加遊憩、體育活動用的城市綠地。道路按功能分級佈置,有立體交叉等設施。當時往往被認為帶有空想性質而被擱置。

比起開發一般的建築項目,更好的解決方案是利用人民的參與,作為一個不需依靠政府的自治系統,以類似都市聚落的方式,反映城市發展。這種系統由於缺乏實質規劃,這些連續的小規模的組成系統將不斷發展,自行適應社會和人口需求。

以上海傳統的里弄區域田子坊為例,當時的田子坊並未經過政府的同意,就自行表明改善里弄現況,在沒有市政府的諮詢下,居民透過藝術家的幫助下開始重建石庫門。今日的田子坊是一個結合手工商店、藝術工作室、畫廊、餐廳和咖啡廳的景點。雖然巷弄總是擁擠,但透過實質的規劃釋放了更不一樣的氛圍,加強了正宗的老石庫門,遊客可以在這些狹窄的巷弄中發現一個全新的地方。


田子坊的衛星照片

社會和經濟多樣性代表了烏托邦嗎?

田子坊的系統所建構出強烈連結的社會行為,從最低到最高社會階層的人,鄰里之間透過緊密互動的社區成長為一個強大的經濟實體,同時保持其生活質量。各種房屋類型以容納大量的人口,包括窮困的移民者及成功的商業人士;將富有的居民帶到貧困地區,而不是遷移原居民,低收入社區將從社會多樣性中受益。在這樣的過程中,主要目地是為了保持原有的社區,同時吸引更多的人口。

此外,對上海來說,摩天大樓的建設,需要相當大的資金挹注,往往與全球經濟體系和國外投資有關,但是,城市的發展不是權力的象徵,應該是一種轉化、適應性強、具有彈性的結構,因此投資也將變得平易近人。

結論

上海是是目前世界超大規模建設的城市之一,利潤、投資及破壞是其成功的關鍵,新的建築越來越高,繼續為上海城市景觀增添現代感,同時也保存由里弄組成的傳統城市結構。在過去的20年裡,上海的城市發展顯示出在保存既有城市脈絡上的不足。對於文化遺產的忽視,難道不是在剝奪當代及未來居民的身分認同感?

在經濟,社會,城市和建築等方面,具有創新見解的解方是迫切需要的。藉以取代拆除傳統建築和搬遷既有社區,而應優先考慮改善傳統街區的基礎設施。

即使讓當地人建立自主組織城市(Self-organized cities可以解決目前課題,仍舊需要進一步探討以因應未來走向及趨勢。

 

本文由AID(Architecture In Development)提供,原本文章標題為:WHAT DOES SHANGHAI’S DISAPPEARING HERITAGE TEACH US ABOUT URBAN DEVELOPMENT

校稿編輯:一心

 


Lily
思辨是人生最感興趣的事

 

 

 

思辨是人生最感興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