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雅萱
編按:兒童遊戲權的定義,也許大家在〈跟特公盟一起進一步認識「兒童遊戲權」〉一文中能讀到硬梆梆的倡議;然而,從一位臨床心理師的口中,我們驚覺發現,原來「遊戲權」也可以是這麼地柔軟和涵容人性,因為相信每一個兒童都具備自我心靈成長的驅動性,成人應該將遊戲中的主導權交還給兒童。
背景:自從我的孩子開始喜歡跑跳後,我覺得最困難的是找到他可以暢快恣意玩耍的地點,於是我們需要搭車前往其他公園盪鞦韆、攀爬和尋找磨石子溜滑梯,而若是想要到有沙坑的公園,更需要半小時以上的車程。
這些日子,和孩子一起走過一些遊戲場,看到各種各樣的孩子,有的孩子需要先觀察再行動,有的喜歡直接動作,有的孩子很容易與他人碰觸、接觸,有的則需要較大的人際距離,所有的孩子都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這個遊戲空間和人際互動方式,他們會用遊戲、行動和創造力來表達內在的感覺、因應壓力或學習解決問題,如果我們專注地觀看,有時你就能從遊戲中看見孩子的語言。
媽媽看著孩子遊戲,陪伴是非常關注的觀察(英國・水上伯頓)
就像某個孩子很喜愛刺激的高速磨石子溜滑梯,可是他會在溜過四、五次後,突然離開溜滑梯,去找健體設備玩耍,這其實是溜滑梯給他的刺激、興奮過強,雖然他很喜愛,但這已經超過他可以負荷的程度,於是他需要離開進行緩和的活動,讓自己舒服一點再回到遊戲場(這時候,健體設備就派上用場了)。或是另外一個孩子,他進入陌生的遊戲場時會有較多漫遊、反覆直線出入遊戲場的行動,若在熟悉的遊戲場他則會有較多繞圈、站在中心點的表現,這些表現正呈現出孩子的情緒狀態。
阿程生涯溜過最陡的石頭滑梯,孩子在觀察和考慮自己怎麼玩 - 明水公園(台灣.台北)
透過對孩子的觀察,我開始也對遊戲場有了一些期待,除了各式有特色和冒險精神的遊具,更期待一個充滿自然素材的遊戲場,從大腦發展的觀點來看,變動和複雜的環境能提供豐富的刺激,每一次的刺激、學習都會讓大腦變化和重組,大腦因應經驗而改變結構和功能,孩子們也是藉由接觸環境和增加不同的經驗來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人,當遊戲場能越與自然共存時,就越能隨著季節、氣候、時間產生變化,孩子或成人們可以在有規律地秩序下獲得不同的觀察,並跟隨著環境學習和適應,就像孩子第一次踩進柔軟的雪堆動彈不得、踩到滑冰而跌倒,接著他會去觀察積雪的不同狀態和他該對應的不同行為,在了解環境後,下一次他就可以進行他自己的遊戲了,例如,柔軟的雪堆用踢的、用手拿來丟;堅硬而小塊的可以踩破、踩著玩。
從心靈的觀點來看,接近大自然會有放鬆、降低壓力、回復心理彈性的成效,這也是近年來生態心理學與綠色照護逐漸被重視的原因,接觸大自然而從中接觸到正向的包容、涵容、養育,同時認識到大自然也會帶來負向的恐懼或依賴,孩子需要了解每一件事物的正、負向,不要因為擔心而遮蓋住負面的情緒或事實,因為這些矛盾、對立終將在深刻的了解後轉為整合。
自然中的公園遊戲場 - 路易莎公園(德國・法蘭克福)
另外,則是期待一個讓孩子自由而受保護的遊戲場,安全、具催化、刺激的遊戲場環境做為一個媒介,而見證孩子遊戲的照顧者會是更重要的角色;因為相信每一個兒童都具備自我心靈成長的驅動性,我們應該將遊戲中的主導權交還給兒童,也許他今天決定坐在沙坑旁發呆,甚麼也不做;或是只玩鞦韆,並要一直盪一直盪;還是他在遊戲場內跑來跑去、推打遊具;照顧者可以跟隨或給予建議,專心地看著孩子,減少涉入,相信我,少說話但專心的陪伴和注意是極度耗能的,而當然,孩子若可能出現高度影響自己或他人安全的行為時,仍需要介入,這樣一來,孩子的自我指導能力可以獲得展現和發展的空間。
為孩子設計硬體設備,並在心理上尊重孩子的遊戲權,從公園遊戲場開始,一起來鼓舞孩子們的好奇心及探索能力,保護他們的生命力與熱情,讓這個包容、接納、豐富、有多重刺激的遊戲場,成為孩子成長的後盾。
兩個小孩的媽,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成員,也是臨床心理師,育嬰假期間,將觀察就醫孩子們的習慣,轉為觀察一個個走過、路過的孩子。目前每天都在練習成為一個夠好的媽媽。
我們希望能凝聚更多人關心兒童遊戲權及表意參與權,兒童公共遊戲空間設計不該再塑化、罐頭化、品質劣化與低能化,大小公民和設計師、廠商、學界及公部門協力合作,一起要求並協助相關單位更完善規劃公共空間,親子友善基礎建設,逐步迎向兒童友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