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不用藥、不開燈 那瑪夏以行動呵護「黑翅螢經濟」

環境資訊中心 2017年11月7日高雄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今年春天,那瑪夏區公所盛大舉辦那瑪夏螢火蟲季,引入數萬名遊客一睹螢光閃閃的夜晚。根據高雄市政府委託的研究團隊調查,4~5月出現是螢火蟲主要為黑翅螢。居民為了讓螢火蟲帶來商機,而保護環境的心意,詮釋了生態系服務功能的意涵。然而,如何維持「那瑪夏之春」不墜,也形成另一項挑戰。那瑪夏公所擬以修建遊客中心應對,民間卻期待能自主經營。

那瑪夏成群的黑翅螢。攝影:廖士睿

不用藥、不開燈 體貼螢火蟲

接近夏日尾聲的那瑪夏,達卡努瓦里的龍鬚菜田,灑水器噴著水,讓不耐旱、喜歡潮濕環境的龍鬚菜保持活力。工人一大早就在田裡採收,台灣炎熱的夏季最缺葉菜類,龍鬚菜讓農民過了豐收的夏天。

龍鬚菜田旁的道路,往年一到春天傍晚時,螢火蟲會飛舞於兩側的植生中,幾乎不須開燈也能照亮路面。主人周浩祥體貼春天覓偶的夥伴們,道路兩旁不開燈,自己則9點過後回家、讓房子燈火通明!

達卡努瓦里周浩祥的龍鬚菜園,工人正在採收。攝影:廖靜蕙

今年4月,區公所盛大舉辦那瑪夏螢火蟲季,將全區規劃7條賞螢步道,分別為南沙魯、瑪雅舊民權國小、樟樹林、拉比尼亞、達卡努瓦、生明聯絡道路步道、青山段,總計10公里長,民眾只要購買60元的賞螢券,就可以體驗「地面螢光點點和美麗星空互相輝映的浪漫景象」。

周浩祥的農田拜螢火蟲來訪之賜,田邊小路成了鄉公所規劃的賞螢路線。區公所根據往年的紀錄,選擇以有機農法或友善土地、不噴除草劑等,有螢火蟲現身的農田,規劃賞螢路線,這些區段的農作物必須避開有害螢火蟲的行為。

每張60元賞螢卷中包括:導覽解說費30元、保險費10元,另有1/3則是回饋給地主。區公所解釋,路線兩旁1.5~2公尺沿途的地主,依據面積占所有路線面積百分比乘以總收入計算,以區公所估算的每日容受量5000人計算,每日約10萬元回饋地主。實際上,顛峰期每日湧入的遊客甚至破萬!

螢火蟲帶來的遊客,無疑是一筆豐厚的收入;但要能留住螢火蟲也不是容易的事。

周浩祥約8分地原本是水蜜桃果園,相中這幾年龍鬚菜好價格,今年初他將水蜜桃園改種龍鬚菜,水蜜桃一年只收一次,龍鬚菜一年四季都可以採收。9月正值龍鬚菜採收期。「龍鬚菜產值不錯,只需水與肥料,不須農藥。」周浩祥說,用肥方面最好以有機肥為主,因為使用化肥壽命大約兩年就需剷掉重來;若使用有機肥,則可能2年以上,甚至4~5年。

不過,為了種植龍鬚菜今年翻過土,螢火蟲似乎就沒來了。

道路另一旁仍保留一部分水蜜桃果園,15年前種下的果樹,不使用殺蟲、殺菌劑。「人工砍草不只保留螢火蟲棲地,對於果樹的根系和果實也好。」周浩祥說。農耕生產是將產品送出去,螢火蟲則是把人帶到他的周邊。

周浩祥(卡那卡那富)為螢火蟲,常晚上九點過後回家。攝影:廖靜蕙

不噴藥 不只是螢火蟲,土地也照顧到了

螢火蟲季除了與區公所合作,也有居民和業者自主合作經營的「瑪南聯盟」,他們另闢私房路線,集中在瑪雅和南沙魯,每年規畫兩條步道,並與地主簽訂合約,必須照顧土地,維護適合螢火蟲的生態,同樣也從遊客的收費提撥固定比例回饋給地主。

今年每位遊客收費150元、兒童100元,明年朝套裝行程規劃,多加入100元的套票,就可獲得當地特色點心。

「basiwhat」是布農人稱呼「螢火蟲」的方式。瑪雅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孫志恆還記得小時候,傍晚路燈快開的時候,家的四周就有螢火蟲;路燈一亮,螢火蟲就退避陰暗處。

「以前螢火蟲是春天和夏天都有,現在夏天太熱了,反而少見了。」提到螢火蟲的來去,孫志恆認為氣候、除草劑以及二氧化碳是主因。因除草劑是螢火蟲消失的主由,因此推動螢火蟲的同時,他希望農耕行為減少這類農藥的使用。

當地生產的作物主要為竹筍、梅、薑、水蜜桃、柿子,都可與螢火蟲和平共存。因為農墾行為改變,噴灑除草劑的範圍擴大,棲息地方越來越小,數量也減少了;過去布農傳統的野菜,也因農藥而消失,因此朋友或客人來到這裡,說要吃在地的原住民食物,卻找不到東西可煮。

「以前土地生態很好,但只要我在一塊土地噴了殺蟲劑,螢火蟲就閃開。前兩年果樹使用除草劑沒有感覺,到了第三年以後就發現,對果樹的根系很傷、果樹很快的乾死。」孫志恆在自己的果園就觀察到這個現象,所以慢慢的以人工除草取代除草劑,生態也較不受破壞。

孫志恆的果園已經5年不用除草劑,生物也多了起來。攝影:廖靜蕙

他從經驗中調整農耕行為,快兩甲地的水蜜桃果園,每天砍一點草,覺得也還好;他果園已經5年不使用除草劑了。不用除草劑之後,螢火蟲也回來了。

現在他的農地上有各種生物,遊客雖是為了螢火蟲來,但需掌握時機介紹當地生態。

「不要只看螢火蟲,地上還有黃金、黑金有待尋覓。」而黃金黑金就是甲蟲、鍬形蟲,孩子們最喜歡,從中教導保育之道。

另外,依據他的觀察,車子越來越多,而且要等車子開過去排出來廢棄散得差不多,螢火蟲才會回來。「螢火蟲最受不了二氧化碳!」

遊程與遊客行為 區公所擬以遊客中心管控

那瑪夏公所推動螢火蟲季,孫志恆認為,整體而言是成功的,但仍有許多細節需要改善,例如區公所使用中巴免費接駁的做法不錯,只是下車地點和時間,沒能準確掌握,使得第一批去得太早看不到,排後面的人也看不到;等太久又會餓肚子等,都須在實際推演改善。

他期待螢火蟲季逐步回歸民間主導、經營。「因為沒有一個人比地主更了解自己土地上有哪些物種和生態特色!」他體貼的說,區公所不須這麼累!

螢火蟲季大批遊客湧入一定會對環境造成衝擊。「來這邊玩,有些責任是要付的!」例如環境的維護、廁所、垃圾、車輛等成本,未來都應涵蓋在收費中。

「我記得以前讀小學,都會抓螢火蟲當路燈。」那瑪夏代理區長林民傑這席話一點不誇張,幾位里長立即附和,有螢火蟲陪伴幾乎是那瑪夏不分族群共同的經驗。

那瑪夏代理區長林民傑(右)力推螢火蟲季,並尋思永續之道。攝影:廖靜蕙

現在這種經驗,透過農民、居民,日常中的產業行為及居家環境維護,維繫螢火蟲棲地,當春天螢火蟲出現時,分享給都市來的遊客,也帶給地主經濟回饋,這個循環詮釋了生態系服務功能的價值,那馬夏公所深知箇中奧妙。

觀光固然帶給居民收益,但如何讓這效益源源不絕,則有賴管理。公所認知到生態保育的重要性,今年在所有賞螢步道進行總量管制,並設立總量管制看板,民眾可以依照人數決定前往哪裡看螢火蟲。不過,當上萬遊客湧入時,難達到成效。

公所計畫以成立遊客中心來控管遊程以及遊客行為,因此將結合文物館整修,兼容遊客中心的功能;現正提報計畫爭取經費。

雖然區公所對外宣稱當地螢火蟲種類達28種,但根據高雄市政府委託的研究團隊調查,4~5月出現是螢火蟲主要為黑翅螢,目前尚未調查到任何水生螢火蟲。

賞螢時段注意事項

賞螢除了要看準季節,一天當中的時段也是一項功課呢!一般來說,當天色開始黯淡的一個小時為黑翅螢最活躍的時段。時間上大約是在春季下午六點半至七點半的時程,最為合適不過。在晚上八、九點過後,牠們的活動量則開始減少,因此若等晚上九點以後賞螢,數量幾乎只有零星的個體、稀疏的光點了。牠們飛行緩慢,只要注意不用燈光驚擾到牠們,若能抓準正確的時間與地點,接近牠們其實並不難。

參考資料

※ 人與野生物主題報導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授權轉載,原文為不用藥、不開燈 那瑪夏以行動呵護「黑翅螢經濟」


環境資訊中心
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是一個為環境大小事發聲的獨立媒體,不隸屬任何黨派、企業或個人。我們相信提供真實而全面的資訊、創新且富建設性的行動方案,人們必能運用天賦的理性,展現其具體作為。我們用文字、聲音、影像…等各種媒材和媒介,為環境發聲,只為喚起更多關懷,凝聚更多力量,共同為我們下一代留住這片美麗的風景,與安身立命的家園。網址:http://e-info.org.tw

環境資訊中心的其他文章

《環境資訊中心》是由財團法人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成立的非營利網路媒體,自2000年起,我們致力於提供全面的國內外環境報導,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海洋、土地發聲。

我們相信,任何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