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設計的社會實踐–兩位畢業生的作品讓長者與不同年齡層一起玩

文/照片:好齡活設計團隊(林子宸、許天睿)

 

在摸索畢業設計要做什麼主題時,我們只有一個想法就是不要只是畫畫設計圖而已,於是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想找一個能讓我們透過畢業設計來實際改變的事,有天在訪問新店中山里里長時,看見了這個畫面(下圖),這畫面帶給我們非常大的震撼。


公園裡的老人坐在輪椅上發呆。潘威志里長提供。

 

這是台灣公園普遍常看見的景象,將近76萬的長者過著類似這樣的生活。現代社會,許多長者退休後失去生活重心,少了社交圈,也缺乏肢體活動,導致身體狀況變差,甚至是失能失智。台灣目前有23萬外籍看護在照顧這些長者。這些長者來公園的目的應該是要社交互動、運動、改善身體狀況。然而我們常看見的是,長者和他們的看護或是其他人之間毫無交流,也因長時間呆坐在輪椅上使失能情況加速惡化。

公園應提供長者開啟互動的媒介!

再7年,台灣將從高齡化社會轉為超高齡社會,相當於5人當中就有一位長者。若再不改變,這景象很有可能就是你我未來的生活寫照。讓健康長者維持健康狀態、延緩輕度失智失能程度才能解決問題!

目前長照政策偏向事後救援,但即便長照2.0有C級柑仔店巷弄照護站,也因人力不足、經費有限,無法負擔未來需求,許多長者照護的相關專業者提到「預防勝於救援,是最有效又最不需要龐大社會成本的長者照護方式」。

在與景觀專業背景的指導老師討論後我們認為“公園是城市開放空間,每個人都能加入,是最有社交潛力的場所”。而每天看護例行性帶長輩出門散步,來到公園卻被停放在一旁,因少與他人互動而造成降低自主性及提早退化,因此我們認為「公園應該要有個可以開啟長者與其看護、其他人之間互動的媒介」。

 

尋路

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其實對我們充滿挑戰,因為日常生活中不常接觸長者、尤其是受照護的長者幾乎不知道怎麼和他們互動,因此我們不太知道去怎麼找出應對的解決方案。

因此我們就開始訪問非常多的老人照護相關專業者。第一步去拜訪了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社工師教了我們一些和長者互動的技巧,像是要很有活力、要讓長者感到被尊重等….。第二站我們去參加學校附近 “愛鄰舍長者俱樂部” 舉辦的活動,在活動過程中俱樂部設計了許多 “互動遊戲”,吸引非常多長者參加,可以看出互動絕對是可以拉近長者與他人之間距離的方法。

雖然做了很多訪問,也找到許多關於互動設施的案例,但我們還是很沒有頭緒,不知該如何著手設計,應該說我們不確定長者想要的是什麼?什麼會讓他們有動力?甚麼適合他們不會讓他們受傷?這過程中,我們發展了很多不一樣的設計構想,也和很多專業銀髮操教練討論設計、也寄信去詢問成大的老年研究所、還跑去復健科診所體驗復健師、職能治療師的器材。

後來在與許書業復健科醫師討論過程有了方向,以下是對話的片段:(“許”為許書業醫師,“好齡活”為作者)

另外,許醫師也提到透過訓練上、下肢肌力、手眼協調、細部的手指運動,可以防止與延緩失能失智症狀。

在與許醫師討論後,我們又到公園觀察幾次,發現了兩個現象:1/長者喜歡在兒童遊樂設施旁看著小朋友們玩樂的樣子;2/公園內現有的體健設施對於行動能力較差的長者使用起來滿吃力的,這些長者大多是利用路旁的扶手來訓練自己。

 

設計成品:跨年齡互動的團隊迷宮樂

在多次公園觀察後,我們開始有了明確的方向,最後設計出了『跨年齡互動的團隊迷宮樂』。和公園體健設施不一樣的是,這個設施不再只是無趣的單人使用模式,而是透過大檯面的設計讓設施是由多人使用的方式進行,讓長者們除了和看護之間有交流外,也可以和小朋友一起互動。

設施需由2~8人一起利用木桿控制檯面的傾斜角度,並透過合作與溝通的方式,合力將球滾進指定顏色的洞口,這些暖色系及鮮豔色調的配色,是為了要刺激長輩的視覺認知,並在使用的過程中也訓練手眼協調,而把手與檯面高度都是經由測試後,可讓站立與坐輪椅的人都能使用的尺寸。


團隊迷宮樂成品


需要合力將球滾進指定顏色的洞口

突破年齡與語言,一起玩

為了了解設施在不同公園的可行性,我們選了三個健康長者與輪椅長者都非常多的公園進行活動,分別是台北市松山區的西松公園、桃園市中壢區的光明公園、台北市萬華區青年公園。三公園共七次快閃活動,都是選在長者出現的尖峰時段9:00~11:00、15:00~17:00。

剛接觸看護時不太順利,即便我們熱情的跟他們打招呼,邀請他們帶爺爺奶奶們一起來玩,他們的參與意願還是很低。訪問後,我們發現,其實是因為他們對我們與計畫內容都不太瞭解,即使我們仔細說明,他們還是會因為語言隔閡所以了解有限。因此我們找了學校外語通識課的老師協助製作了3種語言(印尼/越南/中文)的宣傳摺頁讓看護能夠了解我們在做什麼,另外中文版本也能夠讓長輩與其子女們了解我們的理念。

在建立信任感後,看護就滿願意參與我們的活動,甚至會主動替我們邀請爺爺奶奶們加入。在活動中,我們讓原本毫無交流的兩個族群眼神和言語之間有了交流,也因為遊戲過程中的失誤一起笑、因為到達終點而一起鼓掌。


不同語言的宣傳手冊,邀請外籍看護一起玩


外籍看護一起加入遊戲

 

”兒童是長者最佳的玩伴”,許多本來不太願意和我們互動的長輩,在看到小朋友加入後,就敞開心房一起和小朋友玩。最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是這位身穿天藍背心的伯伯,我們一直跟伯伯說最後一球囉,他都不願意結束,不希望我們離開。

有些長者會向這位爺爺在旁觀看甚至是指導大家,而間接參與的方式也能夠讓這些長者有了和他人互動的契機。


長者與兒童一起遊戲

 

改良,讓遊戲更好玩

在前幾次進入公園經驗後,我們發現即使對於許多有輕度失能失智的長輩來說,剛開始使用會稍微吃力需要多練習,但在玩過迷宮樂幾次之後,很快地就能上手越玩越厲害,便開始降低興趣。

因此為了使長者保持使用裝置的熱誠,我們便提出了設施改良的計畫,讓設施能夠因應不同狀況的長者更換不同難度的關卡。

難度一版本:檯面內完全水平,經由大家一起操控檯面讓球想辦法停在洞內就算獲勝,仍然採取大家合作的模式。

難度二版本:採迷宮方式,與初版玩法一樣,讓長輩挑選顏色,再合力讓球進入洞內。

難度三版本:檯面設計為波浪狀,分別在波谷、波峰及波浪中間處設三處洞,一樣讓大家一起操控檯面讓球停在洞上面就獲勝。


改良後,增加難度,適合不同能力的長者進行挑戰

 

畢業不是結束,還在進行中

我們的計畫會持續發展下去,持續改變長者的生活。第一階段我們將繼續在公園邀請長者使用我們的設施並進行改良設計;第二階段我們想媒合周遭會來公園活動的國小或安親班與日照中心能有共同活動日,拉近鄰里之間的社群關係,並且轉由日照中心主持設施活動。最後階段,我們將進一步請教遊具公司,思考如何轉型為永久性的公園設施,讓公園設計更邁向符合超高齡社會的需求,維持高齡長者身心健康。

面對7年後超高齡社會的到來,公園必須調整,多與他人互動並訓練身心機能才能讓長者維持健康身心的狀態。

 

計畫說明影片

 

 

 


本計畫獲”2017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補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