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與舊:一種閱讀都市的角度

文 / 照片:How

如果說要讓「閱讀都市」這件事情變得有趣一點,方法大概就是用比較有趣的方式去閱讀都市吧。其實可以切入都市議題的角度有很多,比如說近年關於都市一個很夯的議題:新、舊建築的相處方式就是其一。

舊建築的再生、再造、再利用、再什麼的東西對於我們來說已經不是甚麼新鮮詞了,它們不只在台灣常被談論,在國外的相關領域也是熱門的話題。但讓事情變得更複雜、更有趣的不只是舊建築本身的獨白而已,其實是城市裡舊建築與新建築之間激盪出的火花。另外,到底舊建築該不該被保存、為什麼保存?為什麼許多熱血人士不斷提倡要給沒用的老舊建築留一條生路?舊建築是不是真的那麼「沒用」?這些問題也是我常常被問到的事情。

當閱讀取代觀看,感受舊建築的時間故事

所謂的「舊建築」或者說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在她們陳舊的身軀之後,其實大多有著隱藏版的浪漫意義。

首先,建築可以乘載使用者的回憶、場所本身的回憶,即便對於陌生的建築並沒有直接相關的回憶,卻也能感受到類似「溫度」的東西。更廣泛一點的說,建築就是一種時間的容器,除了乘載回憶也記錄與刻劃時間,這樣說來在舊建築的身上能被人感受到的時間與記憶會比新建築多也就比較合理。因為這件事實在是太神奇了,所以講三遍也不容易被理解,我就用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好了。

日本的千年王城–京都是我非常喜歡的都市,而在京都那麼多的寺廟跟神社裡頭,清水寺應該算是我最愛的古寺之一(見附圖),接著我們運用想像力來做一個簡單的實驗。照片中的清水寺佇立在山丘上綠意間,即便我不特意用高雅或古樸這樣的形容詞,應該都大概能夠感受到她清高的氣勢跟溫厚的氣質吧。但是試著想像看看,這樣美麗的建築若是保留一模一樣的形體,只是將其材質改為近代最常用的混凝土或鋼骨構造,這樣一來即便外型尺寸都維持原樣,也無法感受到原先傳統木造那種優美的感覺了。那假若還是使用傳統木造工法呢?讓我們再想像看看,若是將清水寺的原有木料全部替換為最新的木材,屋頂也用原材質重新翻修,整間寺廟將會煥然一新,但是…還是會讓人覺得有所不同吧!到底有甚麼不同呢?感覺上就是會少了點甚麼東西。但是材質與造型明明都達到一致性了,那麼失去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京都清水寺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事情了,時間是無形的,卻會用一種有形的、且能夠被人所感知的方式,呈現在建築元素的色澤、紋路、痕跡…等變化上,而這些事情都會形成一種無以名狀的氛圍,存在在身處的空間或場所之中,偷偷地告訴你時間的存在。於是乎建築成為一種盛放時間的容器,讓有心的人可以細細品味。

同樣的道理,位於地球另一端的一個更古老的建築遺跡:英格蘭的巨石群(Stonehenge)。「遺跡」或「廢墟」一向最能夠說明建築物在失去機能之後用甚麼樣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價值,或者可以說是一種最純粹的建築形式,在喪失機能性、甚至連空間都定義不明之後,建築還會剩下甚麼。在巨石群的遺跡中,幾塊放在草原上的大石頭,用一種奇特的姿態與排列方式透露出穿越時空的訊息,這樣的語言沒有明確的文字,卻能夠真切的撼動人心。而這都是時間所給予的價值,換句話說,倘若現在在你家附近的大公園裡放幾顆相同排列方式的大石頭,所能夠獲得的感動大概不會如此深刻。(石頭本身都是大自然億萬年下來的創造物,但是人文與歷史性會大大提高時間介入的程度,讓人們容易感受到其中關於時間的價值。)


英國巨石陣

說到了這邊,應該有人發現一件事:不論是京都的清水寺或英格蘭的巨石群,都還是會有人無法在心裡產生太多感動的吧!這也就是我強調「閱讀」而非「觀賞」的原因了。隱藏在都市與建築之中的時間性及「道理」有時候是需要觀察理解與體會的,而這樣的理解能力在多數時候是需要藉由學習得來的。

都市中新舊建築對話的模式

再來談談城市中新與舊的相處方式吧!其實城市中新舊的對話並不只有一種模式,像是「融合」、「保存」、「共存」、或「轉化」…等等,讓我再用幾個例子來簡單的說明吧。

「融合」-巴黎從19世紀開始用「統一」的方式整合都市,一直到今天的巴黎仍可看到不論新舊建築都有一致的高度原則、屋頂形式、立面元素等,新與舊在這裡是密切結合而較難區分的。「保存」-中歐小鎮庫倫諾夫(Cesky Krumlov)二次大戰的時候幸運的躲過了戰爭的砲火,如今仍奇蹟似的完整地保有百年前的城鎮及街道樣貌,甚至有些建築物是從十五、六世紀就存在的,而城鎮的歷史就存在於現在的時間裡。「共存」-巴塞隆納的舊城區保有了大部分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與都市紋理,部分的歷史建物也散落在城市之中,使得新與舊在都市中具有共時性,並且在都市與街道經驗中不斷的交替。「轉化」-在阿姆斯特丹所看到的一些住宅,建築師們巧妙的將傳統「運河屋(Cannel House)」的比例與形式轉化為新的建築立面,並採用較新的材料與工法,讓位於運河邊的新、舊運河屋用相異而不違和的方式共處。

當然囉,其實城市之中新與舊的對話方式、內容還有很多種,但從上面的幾個例子可以看出的共通點是,舊的建築與都市紋理是受到某種程度的尊重的,不論其目的是為了戰略意義、觀光價值或是其他的什麼。這些老建築們為現代的城市灌注了以歷史為名的文化內涵,增添了「質感」、「溫度」、與「深度」,同時也讓時間的軌跡能夠較為具體的呈現。


巴黎市容


庫倫諾夫


巴塞隆納


新運河屋

但是仍然有些深具歷史價值的老舊建築常因為其結構性或是不堪使用等原因,遭到是否仍有保留意義的質疑,於是類似「再生」、「再利用」的策略就產生了。所謂的「再利用」通常是透過結構補強、材料養護、還原等等的方式,在盡量維持建築樣貌的前提之下賦予它新的機能與任務。這樣的作法讓舊建築與新的工法、材料、空間使用方式開始有了連結,也讓原本被認為已經過時的建築得以獲得在新時代的新身分。在國內外都有非常多的相關案例,在台灣像是華山藝文中心、松山菸廠、或高雄駁二特區等等都是。「再利用」最主要的作為在於給予舊建築一個符合新時代的空間機能及以強化其繼續存在的意義,而這所謂「新的空間機能」也正是關乎舊建築續存價值的最關鍵因素。

「新、舊」之間的關係並不總是二元對立的,所以這樣的議題往往是連結建築與都市非常好的媒介與題材,於是相關的討論在建築與都市領域的實務與學術界從來沒有停過,而且討論的方式與論點也非常的多元且耐人尋味。但是這也只是閱讀都市的其中一個有趣的切入角度而已,若想要更深入了解關於都市的大小故事,大概也就是多泡幾杯熱咖啡好好地再多讀讀幾本都市吧!或許有一天你會發現到:「哥閱讀的不是都市,而是一種態度啊!」


How
喜歡從事跟建築相關的活動,總是覺得自己很忙很忙,目前一直住在台中。

喜歡從事跟建築相關的活動,總是覺得自己很忙很忙,目前一直住在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