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區空氣比較好嗎?

文:季以潔

 

常聽到有人說:郊區空氣比較好。郊區空氣真的比較好嗎?在比較之前,要先針對郊區做個定義。參考國際上對於都市發展程度劃分的慣例,採用「人口密度」作為比較的指標:人口密度較高的地區,都市發展程度較高,而人口密度相對較低的地區則為郊區。

依據環保署資料,本島空氣品質測站共有76處,多布設於人口較聚集的地區,山區或偏遠地區則相對較少。儘管如此,也還是能透過相對比較,從測站所在地區的都市發展程度和空氣品質測值來進行交叉分析。

許多報告指出,影響臺灣本島空氣品質的因素包括汽機車、工廠和火力發電廠等污染源排放及地形、氣候等差異,所以分析時也考慮這些變項,分別和都市發展的關係進行探討,有以下幾項發現:

一、全島各地尖峰通勤時段之二氧化氮(NO2)測值飆高

汽機車汽缸高溫讓空氣中的氮氣氧化變成氮氧化合物,比較各縣市二氧化氮(NO2)測值發現,都市發展程度很高的臺北市、新北市及高雄市等,的確呈現較高的二氧化氮測值。從內政部105年人口統計資料排序各縣市鄉鎮市區的人口密度值後,再挑選最靠近人口密集區的空氣品質測站進行比較,可以清楚地看到臺北市和新北市的測站上午7時至午夜之前,二氧化氮測值均居高不下。此外,除了宜蘭縣、花蓮縣和臺東縣以外的各縣市測站,在上午7至9時及下午17至19時的尖峰通勤時段內,二氧化氮測值都有明顯飆高的趨勢。

二、郊區的空氣品質並沒有優於都市

同樣的以人口密度指標作為都市和郊區劃分的依據,從內政部105年所公布的村里人口資料中,挑選出坐落於人口密度最高及人口密度最低村里的測站各10處,分成兩群進行比較:

高密度群:坐落於最高人口密度村里的測站10處,分別是平鎮、萬華、菜寮、松山、復興、新店、中山、汐止、土城、古亭等,各測站所在村里的平均人口密度是30,288人。

低密度群:坐落於最低人口密度村里的測站10處,分別是陽明、恆春、三義、臺西、二林、潮州、線西、大寮、美濃、善化等,各測站所在村里的平均人口密度是440人。

兩群測站所在村里的人口密度差了68.8倍,在空氣品質方面的情形又是如何的呢?低密度群在PM10和O3的平均測值,都比高密度群來的高;更嚴重的是,低密度群空氣品質指標(AQI)大於100-對人體不健康的日數平均為81日,遠多於高密度群的平均44日。再選取最高和最低人口密度測站各20處進行比較,結果也是相似。低密度群空氣品質指標(AQI)大於100的日數平均為70日,也多於高密度群的57日。

三、距離火力發電廠10公里內的測站,二氧化硫測值較高

依據台電網站,本島內的國營及民營火力發電廠共計有17處。將全臺測站依據其與17處火力發電廠的遠近距離分為5組,位於10公里內有21處測站、10-20公里有31處測站、20-30公里有11處測站、30-40公里有4處測站、40-50公里有2處測站、50公里以上有4處測站。火力發電廠產生的污染物中,以二氧化硫(SO2)為最主要,比較這5組測站的二氧化硫平均測值。發現最靠近火力發電廠的群組,即10公里內的測站,其二氧化硫平均值為3.91ppb,明顯高於其他群組的3.01、2.5、2.53、1.82及1.35ppb。

由於本島南部和北部地區,空氣品質原就有所差異,所以再進一步比較位於同一空氣品質區內的各組測站,發現最靠近火力發電廠的測站平均二氧化硫值大多高於較遠的測站測值,但也有例外。位於中部品保區的彰化和二林二個測站,距離火力發電廠大於10公里,但其二氧化硫測值分別為3.3、3.64ppb,高於火力發電廠10公里內的沙鹿(2.75ppb)。

四、位於工業區3公里範圍內的地區,空氣品質較差

依據經濟部開放的台灣各工業區範圍圖,全臺大大小小工業區共有180處。從測站所在位置來看,位在工業區3公里內的測站有30處、位在工業區3公里外的測站有46處。比較發現,工業區附近的測站,其懸浮微粒(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8hr)及(O3,max)等測值都高於工業區3公里以外的測站。在空氣品質指標(AQI)方面,工業區3公里內測站全年AQI值大於100,對人體健康有危害的日數平均為77日,工業區3公里外測站的平均則為61日。

五、位於坡地的竹山和豐原,空氣品質比埔里更差

全臺73個測站中,有62個測站設置於海拔100公尺以下,僅有11處測站設置於海拔100公尺以上。埔里因為地形因素致空氣品質較差,過去已有眾多討論,但竹山和豐原二地,同樣位於坡地、也和埔里同屬中部空氣品質區,空氣品質卻比埔里更差。竹山和豐原105年空氣品質指標(AQI)大於100日數分別是107日及72日,多於埔里的68日,相關的原因也許值得再深入探討。

 

 

 

(頁首照片來源:一心)


季以潔
空間規劃工作者。崇尚規劃領域中實證研究的精神,相信地理空間資訊及視覺化圖像有無遠弗屆的影響力,喜歡透過居遊的方式探索各個城市的底蘊,希望大家共同發掘城市的美好。

 

空間規劃工作者。崇尚規劃領域中實證研究的精神,相信地理空間資訊及視覺化圖像有無遠弗屆的影響力,喜歡透過居遊的方式探索各個城市的底蘊,希望大家共同發掘城市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