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圖:陳尚平
我斷斷續續在西門町拍了十多年照。剛開始那幾年,我雖不時在那裏走動,卻絲毫沒有融入感,西門町的喧囂、擁擠,與瞄準年輕人的活潑商業文化,都跟我好靜的個性格格不入。我除了會去當時圓環邊的Tower Records買古典樂CD,吃吃賽門甜不辣或阿宗麵線,再多就是在盛夏時,還會去喝杯成都楊桃湯。西門町其他的一切,好像跟我都沒有太大關係,我始終覺得自己是個外來者,是個來觀看與拍照的局外人。
但在西門町待久了,漸漸會看到一些平常所沒注意到的面向。初時在那裏走動,迎面而來的自然是它的商業內容,非常活潑,非常好玩,年輕且新奇,整個世界都好像上了一層糖衣,無所謂憂愁與陰影。而為了吸引年輕人,西門町請的店員也多半很年輕,穿著打扮極為入時,與逛街的年輕人並無二致。但去的次數多了,就會看到這些店員除了面對客人時的熱絡,還有另外一面:相對於逛遊者的興高采烈,在許多時刻,尤其在週間下午顧客稀少時,他們往往會陷入一種空茫狀態,人在心不在,臉上流露出一種百無聊賴、坐看青春流逝的表情。這種情況,在手機上網尚未普及前,尤其常見。每當看到這種表情,我總覺得在他們每個人身上,似乎都拴著一條無形的繩子,將他們定著在一個小點上,西門町整體越喧囂越活潑,越顯得那個小點的無聊與框限。
看到這個面向,也讓我意識到自己此前或許太被西門町的商業表象所牽引,對它的疏離感,也來自於對這種表象的反應;但撐起這層表象的人,其實在他們的日常處境上,跟其他所有人一樣,也必須面對人間所有的一切,正如一個又一個的年輕店員,必須在各自看顧的小點上,面對那一天又一天,從眼前緩緩流逝的青春。這也讓我回過來想,我對每一個地方的印象或感覺,是不是都來自於同一種模式?某種喜好,是得自於他人安排好的一種表面意象、一種包裝,還是什麼?某種嫌惡,又是我對於哪一個層面的嫌惡?如果完全回到人的基本處境來看,有哪二個地方又會真正完全不同?
在意識到這點之後,我與西門町的關係從此漸漸改變。
作者介紹:
陳尚平,建築及都市設計背景,透過攝影看人間、看城市。
臉書粉絲頁 尚平.街頭攝影
註:專欄作品版權由作者持有,欲作其他利用請聯絡本站工作人員或作者本人。
建築及都市設計背景,以攝影看人間,以文字解析環境。著有攝影書《我在台北放框框》及《表面張力》(合著)。臉書粉絲頁「尚平.街頭攝影 」https://www.facebook.com/Shang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