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律與節奏:淡水歷史城鎮改變了嗎?

文:黃瑞茂

 

前言:城市治理,如何未來!

到目前淡水有三十一處文化資產。其中大部分是民間阻擋不當開發的抵抗運動的成果。過去二十年的淡水經驗,所推動的地域社會的改變,不只是空間上的保存與拆除,而是城鎮生活者意識的轉變。

台北縣升格為新北市,還沒有帶來好處,破壞性建設透過機制滲透到生活世界中,烽火遍地!這是淡水地方文化工作最壞的時刻。也是全新挑戰的開始,你我所熟悉的淡水,將如何在這個過程中維繫過去的在地工作的主體性?

本文主要是回顧在淡水地區的種種與設計有關的地域運動,進行一趟「編織」之旅。「編織」本身允許既有的、實驗的、對話的、種種的混雜經驗,關於參與市街空間中的多種活動進行拼貼,歸結出一個示意圖,在行為場所的討論基礎上,進行關於時間形狀的描述。在以「韻律」與「節奏」作為觀察的焦點,在於城鎮生活世界的改變才是城市轉型的焦點,而不是種種的說詞與作為。因此,這個旅程不是靜態,也不是完整的,而是有關於一個生活世界的非結構性改變的規劃行動的暫時性結論。編織所啟動的「認知繪圖」能力,對焦於交互主體的自我調整的企圖,是一種地域文化重構的行動策略與戰術。

透過空間與活動之間互為作用的不斷調整與修正,逐漸建立一些共識,讓這些共識發展成一個行動的社會條件,這是關於一個超過二十年的淡水地域重建的故事。

01-文化寶圖建構與文化參訪產業

淡水河口北側河岸空間整體規劃(圖片來源:黃瑞茂)

「城鎮轉型」的地域作為

逐漸形成的空間架構「穿梭山水之間的城市遊廊計畫」在河岸與中正路改造之後如何串聯市街空間中的諸多古蹟與歷史建築與具有歷史風貌的空間形式。

生活世界中的設計參與「是形塑了一個無形的公共溝通場域,容納多元差異的公眾觀點。將藝術的介入視為一種真實而非隱喻性的,並協助建立公眾…透過行動、想法、介入,鼓勵觀眾進來參與。」(Lacy,1995)

這種參與是一種活動的參與也是空間的參與,它回應於淡水地區活動舉辦的地點十分多元。戶外空間以古蹟、街道、親水河岸為主。這種結合空間經驗的展演創作是淡水的經驗之一,傳統的清水祖師廟「暗訪」活動,延續傳統以來的規矩,將夜的淡水蜿蜒的巷弄串連起來,這時候,巷弄是主角,縱使是一條被政績所忽略的小巷弄,那也是生活者鮮明生活世界的場景。這一夜,我們看到不同的淡水。

對於淡水河口的文化地景的長期觀察,除了做為近代藝術家所懷想的風土鄉愁或是自然構成外,近幾年隨著本土意識的高漲以及地方文化型塑的認同,情感依附於地方,產生特殊的意義通常都帶有回憶的歷史特質。淡水「地方感」的形成關連著生活於其中個體與群體的生活經驗,從時間的累積逐漸連結成群體生活的社會經驗,形成一種對淡水、河口地域的共同意識,讓鄉土情感得以落地生根,並進入文化生產的過程,一切皆處於感覺、經驗的結構化過程之中。

新的河岸設計主要在於連結陸地與水岸的使用經驗,以訪談與歷史研究所進行的地點重塑;將已經潛藏在街區中的漁村聚落的行為空間恢復;或是在岸邊從漁人工作的需要用空間劃設一條區隔的線;在預知遊客將穿梭其間,而種下滿滿的楝樹與茄苳;也佈局了未來公所遷建之後的水上舞台與廣場,廟埕廣場闢建之後的親水階梯空間;或是將來水上活動時,望向岸邊的都市空間展演的趣味。

淡水「金色水岸」順著這樣的設計時勢,將原本作為河岸防汛功能的道路轉變成為淡水歷史街區的空間主要架構之一。在捷運淡水站作為都會休閒的連結下,與已經拓寬的淡水老街形成一個可以逛遊的歷史街區。

02-淡水市街段河岸設計系統圖

淡水「金色水岸」設計構想(圖片來源:黃瑞茂)

觀光地域的經營仍是一個困境,看到淡水的大量遊客,於是各級政府經費挹注不斷,光是解說牌示就有四套,且互不相關,設計品質優劣交雜其間。因此,2003台北縣政府所成立的「淡水古蹟博物館」作為「文化派出所」之姿,就地與在地協商文化經驗的落實,扮演積極的角色。我們提出了「淡水文化寶圖」計畫,作為觀光與在地生活的共享平台。「文化寶圖」是一個認知繪圖的技術,經驗寫作,點點滴滴透過地圖,從淡水的古蹟點或是事件,在斷簡殘篇中的歷史經驗中認識過去與拼貼未來,這是一種描繪地圖的能力與作用。

一方面抵抗觀光化的老街商店的一般化,另一方面與淡水古蹟博物館及淡水社區大學合作,進行「優質導覽」的課程,以「解說者」的觀念,培養在地生活體驗與地方文化認識結合的經驗分享能力。面對巨大的改變,文化工作不能是思古幽情,而是創造性的關於「地方附著」的文化交流。在此基礎上,要問的往往不是為什麼要保存,而是為什麼要這樣的建設開始,哪些不合理的?指出反智的空間治理術?這就連結了,淡水近三十年來不斷的地域抵抗運動,一如淡水所舉辦一場以「Agenda21」為本,關於「捷運通車之後,淡水的交通模式?」的公民審議會議。抗爭活動不是目的,而是共商未來的發展圖像。

03-淡水有形文化資產--古蹟點分布圖「文化寶圖」:淡水文化資產(古蹟與歷史建築)分布圖(圖片來源:黃瑞茂)

04-淡水區域保存之文化資產敏感地圖淡水「文化資產敏感地圖」(圖片來源:黃瑞茂)

「1.0」淡水河口藝術網絡計畫

由淡水古蹟博物館提案,申請當年的「城鄉風貌」的經費補助。進行了「淡水河口藝術網絡」的建構計劃。希望可以針對淡水地區所聚集的大量藝術家的普查,如何可以支持淡水歷史城鎮的轉型發展。這個計畫的成果也由朱惠良局長帶到橫濱的創意城市聯盟上發表,促成了「創意城市」作者蘭德利先生來淡水,邀請了地方工作者、官員、經營者與學者等等,舉辦一場「創意城市」工作坊。

淡水河口兩岸有為數眾多及不同屬性的藝文團體,選擇這裡作為落腳處,自然有其在地域上吸引藝文工作者群聚的魅力。而不論出於山光水色的吸引、便利的交通或便宜的租金促使藝術家群聚於此,他們的創作已經成為淡水文化經驗的內涵。

在「淡水河口藝術網絡」計畫中提出了「文化年曆」的概念。除了「空間資源」與「人的條件」之外,淡水地區豐富的宗教、民俗與現代藝文活動所構成的文化事件簿,「時間向度」扮演一個整合的機會角色。「藉由活動的舉辦將民眾帶到都市空間中參與演出,因為參與演出而能夠體會到歷史城市的環境美。」這是聯合國對於城市保存與場所精神的建議,正是淡水經驗的一部份。除了一般性的宗教民俗之外,淡水正月沙崙保安宮爬刀梯、三月的大道公輪祀活動、五月節的暗訪與二天的遶境與油車口蘇府王爺廟的燒王船等等活動。可以看到在多元的藝術節慶與文化事件中,結合了不同藝術形式或主題於河口地區進行藝術文化的相關活動,也在這些一次次累積的藝術行動逐年發展中,增加了河口的文化厚度和廣度。不論由公部門主辦或民間舉辦,藝文的多樣性恰巧正如河口的自然生態圈一樣豐富。

一些新的經驗提供了節慶年曆拼貼的具體想像的經驗,例如在古蹟園區的規劃之下,紅毛城、小白宮、滬尾砲台…等古蹟的再利用,讓各類活動的舉辦開創了新的視野與契機。回顧1993「文化市集」時「原舞者」從白天舞向黃昏,將時間與空間結合起來的演出,以及精靈舞蹈團在漁人碼頭與金色水岸的演出,妝點了臨水岸城市的優雅身影。金枝演社在滬尾砲台的《祭特洛伊》與《山海經》,小白宮的《仲夏夜夢》演出,都為戲劇、空間、古蹟帶來新的體驗與想像;2009年在滬尾砲台公園所舉辦的「西仔反傳說」,開啟了「淡水國際環境藝術節」的年度活動,真正地觸動了淡水人的心。

07-文化年曆
淡水「文化年曆1.0」(圖片來源:黃瑞茂)

此外,淡水的街道體驗是特別豐富的,除了民俗的踩街和繞境的活動之外,老街和重建街的巡禮、電影欣賞、畫展等街道的體驗,亦呈現淡水特有的風情。2002年舉辦的《時間的形狀—自導式歷史步道系統建構》為淡水埔頂的文化步道修景與地點營造,結合埔頂地區發展的歷史脈絡及空間現況所舉辦之空間改善暨短期的藝術行動,從小型活動的辦理,激發參與者與創作者共同體驗生活空間的魅力與對未來的想像。

2008年周錫瑋縣長接續淡水「創意城市元年」而提出「河口藝遊網」作為台北縣的旗艦計畫,並以「觀潮廣場」的闢建作為啟動,觀潮廣場連結了街道與河岸的關係,教堂前的「藝術穿廊」與福佑宮前的廟埕,這三個空間建構了淡水的新街道經驗,成為淡水重要的都是活動的聚集點。可惜的是,之後一連串「以藝術為名」的「BOT」計畫開啟了新一波的地方抵抗運動。

06-全區指示牌版面new3-1淡水自導式指標系統(圖片來源:黃瑞茂)

「淡水文化年曆」作為討論基礎,指認出「兒童藝術嘉年華」與幾次戶外空間演出的經驗作為下一步的淡水創意城市建構的行動策略,也是地方文化經驗的孕生機制。於是透過英國在台協會的資源與協助,邀請當年歐洲文化之都利物浦市的「Bluhaha」劇團來淡水舉辦一場「踩街工作坊」,邀請淡水地區的表演團體與社區組織參加。也因此,由鎮公所出面,促成了「淡水國際環境藝術節」的舉辦。

而為了抵抗逐漸進逼歷史街區的開發力量。在文化部所補助的「淡水區域保存計畫」,提出了「文化資產敏感地圖」,希望透過都市計畫法令機制的力量進行歷史風貌的規範作為,尚在努力中。

05-民眾參與淡水區域保存計劃民眾參與淡水區域保存計畫(照片來源:黃瑞茂)

「2.0」淡水國際環境藝術節

經過時間的作用,傳統的節慶與現代的藝文活動重疊而成為「文化年曆」,這種結合空間、時間與人間的狀態,將成為未來衡量都市活動的基礎架構。從既有各地方的節慶式活動來看,若與傳統節慶結合,可以藉由都市活動舉辦重建市民與城市空間的關聯性。我們從淡水各廟會民俗與藝文活動所建構的「時序表」中可以看到一整年的時間中,傳統的節慶活動成為一種網絡,一個思考與評價新的都市活動的參考向度。傳統節慶活動的動員機制,可以做為新的節慶活動認知的基礎,關鍵在於現代藝文如何與傳統節慶連結,同時藉由傳統節慶的空間意涵,成為孕生新的創意活動與文化事件的基本條件,在內涵上與形式上都有所參考作用。

「淡水文化年曆」的提出,主要回應上述的淡水地域生活想像,辦活動不應該只是一場活動或是展覽,主要的意圖在於藉由一個整合式的架構,整理目前「過度動員」與欠缺地域文化經驗累積的活動型態,而提出一套孕生於在地,回應外在挑戰的年度活動架構;積極意義在於培育與創生屬於這個城市的文化活動經驗。從「兒童藝術嘉年華」到「淡水國際環境藝術節」的建構,正說明這是一股力量。

08-文化年曆--大
淡水「文化年曆2.0」(圖片來源:黃瑞茂)

2009年開始的「淡水國際環境藝術節」以淡水的歷史故事為主題,動員三百個社區民眾歷經半年的排練而參與演出。累積在都市空間中的文化活動是都市生活得以豐富多元的關鍵,當我們要找尋能夠促動地方文化重生與凝聚地方意識的契機時,也就不能忽視地方原已存在的各種文化儀典活動。因為,就是在這些儀式活動中,人們再次地確認自己在社群中的位置與關係。

提出「城市作為文化藝術發生的所在」,透過了生活者的參與,歷史資產整合、文化事件、藝術工作者網絡,若將各點置之一個大的時間與空間版圖中,透過一個整體的面貌,可反映出近年來淡水都市行動的特殊性。因此更支持了在地藝術網絡深耕的必要性,透過空間調查、資源整合、文化與歷史研究,建構淡水文化年曆作為一個持續進行中的推動概念,以轉變與深化淡水文化經驗的累積效果。

淡水的精彩不是因為前輩藝術家所留下的畫作,而是存在生活世界中的種種關於地域美學的培育,原本隨著生活世界所鋪陳的個別經驗,在近年的環境變遷力量的牽引下,逐漸成為「地方的力量」。這是淡水的資源與未來,而眼前的工作是細緻的去編織與想像,一個剛剛起步的工作!

quqZhuc+kdadAp3suanBn?=重建街的社區地圖(圖片來源:黃瑞茂)

「3.0」邁向「活的世界遺產地」的營造

雖然山水與歷史經驗讓淡水在捷運通車之後,遊客到訪人數躍居全台之冠。但是在開發取向的都市治理術中,有關於淡水的觀光建設邏輯卻是以毀掉既有的觀光品質為代價。原本期望淡海新市鎮行政中心大樓興建完成之後,老街上的行政機構外移之後,可以透過既有新的使用計畫(教育、社會照顧、終身學習、、、等等)將淡水在地生活的居民拉回到河岸老街,再享這一片熟悉的生活空間。但是分局、消防局等等行政機構搶先使用與BOT委外經營的政策,已經切斷這樣的可能。

新北市升格之後,淡水「鎮」變成為「區」,淡水的在地主體性嚴重的被壓縮。但是,淡水文化經驗卻能不斷的累積,透過居民參與,成為前進的力量。各種行政資源如何可以在地方整合是關鍵的工作。如何像拼圖一樣,讓個別的作為可以朝向一個共同的願景,是需要一個民間的運作平台,作為基礎的操作機制。

09-紅毛城與觀音山的地理空間體驗建構
10-破壞淡水歷史風貌景觀的豪宅

左:淡水世界遺產潛力點的核心;右:小白宮前破壞景觀的豪宅(已經暫停)

因此,在這個關鍵點,我們再次盤整淡水藝文資源與能量,作為一方面是新的抵抗戰術的提出。再以「淡水河口藝術網絡」計畫概念重新的盤整中,看到新的力量。除了「淡水國際環境藝術節」過程中所動員的行動與想像力逐漸發酵之外。我們可以細數轉變在生活世界中發生。地圖工作坊中的「染布地圖」將已經普遍化的老街轉變成為新的學習資源提供場所;來自泰國的藝術家、Jiandin帶著課後照顧小太陽的學生所創作的電影劇場;或是守著一窗山水的有河書店是台北地區重要的詩歌交流場域,也是淡水居民再次來到河岸的連結點等等。

或是,竹圍地區快速發展而開始觸動的轉變契機,在「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中,指出這個原本作為都會區「臥房城市」的邊緣城市,已經產生內在的生活世界的轉變,街道空間中的休閒生活與行為所推動的店家朝向「都市村落」方向前進。社區居民透過藝術行動,發問「我們要怎樣的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世界遺產潛力點」給淡水的不是桂冠。除了在地多年下來民間社會所建構的「文化資產守護」機制外。淡水國際環境藝術節活動已經將世界遺產所關注的「場所精神」落實在淡水居住者的生活世界與部分人的成長經驗中。這不就是目前聯合國推動「世界遺產」的核心價值嗎?也就是所謂「活的遺產」。「活的遺產」擴大了既有遺產所關注於文化的歷史意涵,而擴大到真實世界的作用,涵括了「生活接近」、「教育普及」、「弱勢關懷」與「創造力的孕生」等等連結作用。透過每一個階段性的淡水藝術文化活動經驗的盤整,諸多的「連結」編織出新的在地經驗。

早已經淹沒在都市發展中的淡水街鎮,挑戰仍在!「活的」指出了生活世界是種種新的創造性作為的基地,那些銘刻在空間中故事,那些仍舊鮮活的經驗,那些被掩蓋的生活軌跡或是不變的地方空間。一次次經驗如何可以成為個體或集體的背景?那些可以連結世界的,可以感受到的真實世界。

12-竹圍手工城市地景模式分布圖1
竹圍地區生活模式地圖(圖片來源:黃瑞茂)

小結:

藝術家林舜龍在出國讀書前,與淡江中學陳泗治校長並肩坐在小白宮前的階梯步道上,陳校長用手指,從關渡頭,劃過觀音山停在出海口,希望林舜龍可以完成這張畫。幾年後,在校長的告別式上,林舜龍終於完成了這幅畫。

結論一:在2015的小白宮前豪宅的爭議時,林舜龍告訴我這個故事,講我們的抵抗意識拉回了凝固的風景的歷史之眼。在我多年的淡水工作經驗中,認識諸多在淡水成長的朋友,可以清楚感受到山水已經成為他們心中的永恆風景,並請隨著他們的成長帶到世界的角落,或是成為創作的能量泉源,於是我懂了,日本宗教哲學家內村鑑三所謂的「原風景」的概念。

活動策畫者必須更細緻的掌握大眾參與的「中介」作用,不受限於體制的條件,在制度性縫隙之間,尋找一個可以作為集體行動主體共享經驗,以及讓「認知繪圖」能力持續滋長的場合,並且提昇其政治意識(Hayden,1995:29)。

 

結論二:透過一次次的階段性盤整與行動的開拓,地方工作需要不斷練習「認知繪圖」的能力,嘗試累積與建構轉變淡水的「地方力量」。

13-L11104672016淡水河口藝術網絡工作坊(照片來源:黃瑞茂)

14-111淡水環境藝術情境圖(照片來源:黃瑞茂)

 

 

參考文獻:

黃瑞茂, 2010,藝域書寫:生活場景與公共藝術的行動對話,台北: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Hayden , Dolores ,1995,The Power of Places–Urban Landscape as Public History. Mass:MIT Press.

Lacy,Suzanne edit ,1995,Mapping the terrain:new genre public art.,吳瑪悧等譯,2004,《量繪形貌》台北:遠流出版社

 


13211021_1226491527368489_1090696489_o

黃瑞茂
淡江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1993年任教於淡江大學建築系,同年成立「淡水社區工作室」,主持淡江建築系Studio407都市設計工作室,進行「島嶼地景」研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博士,研究領域在社區設計與都市設計等方面的實務與研究工作。一直以來,以行動「將設計帶到生活世界!」參與了城市設計、校園設計、農村再造、歷史保存、生態永續、接近城市的權利、公共藝術與社會創新等等議題。
作者其他文章

 

 

 

淡江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1993年任教於淡江大學建築系,同年成立「淡水社區工作室」,主持淡江建築系Studio407都市設計工作室,進行「島嶼地景」研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博士,研究領域在社區設計與都市設計等方面的實務與研究工作。一直以來,以行動「將設計帶到生活世界!」參與了城市設計、校園設計、農村再造、歷史保存、生態永續、接近城市的權利、公共藝術與社會創新等等議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