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 傅雅祺
你是否曾感受過綠蔭下的沁涼?讚嘆過楓紅的美麗?令人惋惜的是,當都市機能越來越發達的今日,我們與自然的距離似乎也越來越遙遠了。然而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不應該是這樣的!一個好的生態街道不單單是讓行道樹排排站好,更是個能結合生態環境,調節都市生活空間的綠色街區。
NE Siskiyou Green Street, Portland,照片來源:http://dutchdialogues.com/2010/09/29/nytimes-it-takes-a-neighborhood/
1.僵化的街道
身處水泥化的都市空間,除了車輛廢氣的侵襲之外,都市中各種五味雜陳的視覺刺激、聲音、氣味也都不斷衝擊著所有感官,無法制止。
a.綠屋頂 / 都市農園;b.綠窗簾 / 遮陽設施;c.西曬阻隔;d.開放的綠地空間;e.寬廣的人行空間;
f.複層多樣的植栽;g.結合排水的綠帶;h.最小的車行空間;i.中央綠帶;j.自行車道
2.生態街道組成
從水泥街道轉變成生態街道,需要的不是一棟棟地標式的建築或是景觀亮點,需要的是觀念的改變。
a. 都市規劃:街道 / 綠地空間的配置比例與方向性
b. 空間系統:生態廊道 / 慢行空間的連續性與寬度
c. 街道組成:被動式設計與自然能量循環
3.街道空間配置
從空間配置上可以的看出,僅調整車道的寬度就有機會塑造更友善的生態街道。
每位居民平均可用綠地空間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標準:9㎡ / 人
台北市:5.12㎡ / 人
倫敦:27㎡ / 人
阿姆斯特丹:45.5㎡ / 人
新加坡:66㎡ / 人
斯德哥爾摩:87.5㎡ / 人
維也納:120㎡ / 人
4.生態廊道的條件
連續、複層、多樣的植栽可以塑造美麗的都市綠帶,但想升級成生態廊道還需注意:
1. 綠帶本身的連續性
2. 與基質(大面積綠地空間)的連結
3. 綠帶的寬度
適宜的生態廊道寬度
3~12m 保護無脊椎動物種群;
12~30m 邊緣種草本與鳥類;
30~60m 滿足動物遷徙和傳播;
60~100m 較大的多樣性與內部種;
>600m 自然、物種豐富的結構
5.水資源循環
水泥化的都市空間中,無論是地表逕流或是屋頂排水都直接排至下水道,當瞬間降雨無法由地表下滲吸收,易造成下游地區因暴雨而淹水。
透過透水鋪面、生態排水系統、雨水花園等,降水不但能下滲為地下水達到基地保水,更能透過植栽淨化水資源與加速蒸散作用達到水平衡。
a.綠屋頂;b.雙層屋頂;c.導風設施;d.太陽能設備;e.屋頂農園;f.天溝集水管;g.防西曬的綠窗廉;
h.遮陽設施;i.局部通風;j.自然通風;k.植栽;l.水池;m.雨水回收系統
6.被動與主動的生態建築
綠建築規範屬於消極的應對環境,真正的生態建築除了生態、節能、減廢、健康 (EEWH) 外,更強調透過適當的環境調適與被動式設計 (Passive design),利用自然的風、光、熱、氣、水的運作,配合當地的氣候與基地條件來達到居住的舒適性與低耗能。
A. 柏油 / 水泥;B. 草地;C. 水田;D. 林木;E. 2m深以上水域
7.開放空間與冷島效應
不同的地面層有著不同的透水性與吸 / 放熱速度,熱島效應 (Urban heat island) 即是城市中大樓和柏油路面對太陽光的蓄熱,加上大樓空調排放的熱空氣所造成的高溫現象。相對的開放空間的組成能有效地減緩熱島現象,稱為冷島效應,其效果也與地面層結構與透水性息息相關。
8.道路方向與風廊
以整個街廓來看,單體建築想仰賴自然通風的關鍵是:街道必須要有風,而風廊的塑造必須考量以下幾點:
a. 街道與季風的方向性
b. 建物的退縮與面材
c. 街區周邊的地形造成的風向 / 風速 / 風量影響
d. 開放空間的組成與配置
9.藍綠網絡與生態城市
最後從景觀生態學的角度來看,景觀結構於不同空間尺度的連續性 / 方向性 / 面積大小等因素,將決定生態城市的永續性。
景觀結構
嵌塊體:公園綠地、廣場、生態跳島、學校
廊道 (Corridors):線性公園以及沿道路綠化之退縮空間
基質 (Matrix) 與網絡:節點嵌塊體、線狀廊道及面狀基質所相互作用連接而成
景觀建築兼都市空間設計師,目前正努力研究如何以農食系統為本,規劃設計生態城市和相關環境教育事業。在迷宮般的偽天龍國永和長大,從小就喜歡”路過”同學家吃完點心再回家。大學時代踏入景觀界後便一頭栽進去,後來更在西雅圖和慕尼黑認真打混,為其與自然融合、愜意卻充滿活力的都市生活空間深深著迷。
景觀建築兼都市空間設計師,目前正努力研究如何以農食系統為本,規劃設計生態城市和相關環境教育事業。在迷宮般的偽天龍國永和長大,從小就喜歡”路過”同學家吃完點心再回家。大學時代踏入景觀界後便一頭栽進去,後來更在西雅圖和慕尼黑認真打混,為其與自然融合、愜意卻充滿活力的都市生活空間深深著迷。
借分享
感謝
目前遇到二大障礙是空間不足以及私人載具過多,造成台北推行人行道改造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