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鸞
早上賣中式手工早點,晚餐賣中式+越南麵食小吃店老闆
(非常長的頭銜,可想而知工時)
71年次
來台14年
本文由台北城市散步 Taipei Walking Tour 提供
文字/攝影:廖湘婷
抵達早餐店的時候已經八點多,過了平日的尖峰時段,店裡沒什麼客人。只見阿鸞沒有停歇地包著煎餃,同事將揉好分成一塊一塊的麵團放入擀麵機器裡,接著把變得扁平的麵皮堆疊起來,阿鸞拿起一張麵皮,把它再拉薄一點,變成適合包煎餃的厚度,挖起一大匙內餡放入,將兩邊麵皮折起後整理一下形狀,煎餃們就像開朝會的學生一樣整齊劃一的立在棧板上。
阿鸞來台灣14年,說起自己來台的原因很坦蕩不隱瞞,「原本跟著父母住鄉下,在工廠工作,後來因兄姊都在城市工作,也跟著過去。一個多月後發現,薪水還是比預期低太多,就算做幾年也沒辦法給父母好日子過,怕父母失望。那時候聽說很多人嫁來台灣,就決定來台灣賺錢。」
「從餐廳幫手到自己開業」
來台灣後阿鸞算是幸運的,雖然已與丈夫離婚但與夫家還保持不錯的關係。第一份工作在一家便當店上班,當我問起是否曾因越南籍身分遭受歧視時,她含蓄地說,老闆娘態度不是很好,然後就不再多說什麼了,還是持續包著煎餃。
這間徹頭徹尾台式早餐店,賣水煎包(也是手工)、豆漿燒餅油條、煎餃,當然也賣一般早點的三明治蛋餅蘿蔔糕,座位區牆上貼著一排越南河粉米線春捲的照片露了餡外,你很難發現這是家越南人開的店。
「原本的老闆全家一起搬去台中了,她要離開時問我想不想把店頂下來,器具都有了,也會把廠商的資料都給我。在她的鼓勵下我才決定自己開店。」本來的老闆是台灣人,如此一來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阿鸞是開台式早餐店了。
因為是手工早點,雖然店五點左右才開,但每天三點半就起床,四點到店裡開始做準備。揉麵團、發麵團,磨豆漿、煮飯糰要用的米、炒油飯,還要先把把蘿蔔糕煎至半熟,這樣客人點餐後才不會等太久。
「溫柔的應對哲學。」
對於這樣一家非連鎖、又置身於住宅區的早餐店,大部分的客人都是熟客,但免不了還是有遇上奧客的時候。「遇到兇妳的客人,妳就更溫柔回應他們,他們看妳態度好,兇也兇不起來了。各種客人我們都有應對的方式啦。」除了原本的個性還算圓融外,獨自離鄉背井來到台灣,生活環境與經驗也練就阿鸞一身識人的好功夫,該進該退,在她心中自有一把分寸的尺。
即使如此,阿鸞對台北人的形容依舊是友善、樂於幫助他人。「越南人比較現實,大部分都比較想到自己,台灣人看妳中文說不好還會願意幫妳,越南人的話早就走掉囉。」聽她用這種有點詼諧的口氣形容自己同胞,我也有點忍俊不住。但那應該是她剛來的時候的事了吧,現在的阿鸞中文可是說的嚇嚇叫。
接近十點半,早餐店差不多要收了,那下午的行程呢?阿鸞說回去睡個覺,休息一下,四點又要來工作。除了早餐,五點開始賣中式麵食與越南麵食晚餐。八點半打烊後,收拾回到家也九點半了。當我以為終於可以休息的時候,「回家吃個晚餐(什麼自己在賣晚餐卻沒時間吃晚餐?),洗個澡再叫明天的麵跟菜(什麼原來原料供應商也這麼晚休息),十一點左右睡覺。
簡單推算一下工作時間,就知道對一天睡眠時間只有五個小時,最多也不會超過六小時,每周一的店休是唯一可以放鬆的時候,因此她不常離開淡水這個充滿人情味的小社區,喜歡在家睡晚一點,起床後悠閒地做做家務。有時發懶不想煮飯,就去淡江大學附近一間叫「越鄉」的越南餐廳吃飯。
台灣菜跟越南菜很接近,阿鸞說沒有什麼適應不適應的問題,但手上餃子包得俐落何嘗不是十四年來生活的堆疊而成。家鄉南越的生活是一鍋熬得濃厚紮實的湯底,讓她得以在面對第二個家鄉─台北各式各樣的挑戰時,將這些挑戰轉化成滋養湯底的原料,熬出濃郁卻不鹹膩的湯頭,就如同阿鸞圓融又堅定的個性。
台灣唯一中英日語步行導覽團隊,以台北各街區生活、族群等城市文化為核心,由文化、設計、社會等各領域專業者帶領,規劃電影、社工、建築、歷史、藝術、公民等多元主題,引領台灣及各國民眾走進台北各個角落,從不同觀點重新認識台北。
台灣唯一中英日語步行導覽團隊,以台北各街區生活、族群等城市文化為核心,由文化、設計、社會等各領域專業者帶領,規劃電影、社工、建築、歷史、藝術、公民等多元主題,引領台灣及各國民眾走進台北各個角落,從不同觀點重新認識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