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城市浮洲計劃:游擊構築的地景採集與檔案再製

 

作者:共感地景創作|ArchiBlur Lab,主持建築師:陳宣誠

 

『城市浮洲計劃』是從2015年開始,由「共感地景創作|ArchiBlur Lab」在城鄉之間所進行的一項實驗建築計畫。創作團隊同步對於台灣的製造系統(物質材料發展脈絡、五金構件、建造技術、工具發展與工種關係)、歷史層疊關係、地景資源踏勘與繪製、社群組織、社區資源…等進行深入的研究,在進行調查與踏勘、形成方法論的同時,也對於自身教育的養成進行一種反省,在這之中探問再教育的著床基礎。團隊動手實作,進行構築實驗與發明,企圖發展一種感知性與調節性的構築關係,一方面創造一種前線狀態,讓問題浮現,讓事物的關係重新裝配,也形成新的視見;另一方面,更積極地實踐這片土地中曾經存在的消逝,一種人與人、人與土地間的群聚關係。在這些基礎上,『游擊』或『移動』成為一種顯影、連結或復育,而非僅是技術或美學的範疇。

也因此,浮洲的形態發展以許多歷史痕跡、生活經驗、時間序列、故事劇本、城鄉困境…等為參照脈絡生成,並形成變異、移動的媒介與空間平台植入城鄉空間,汲取、連結城鄉中的資源與養份,在身體、城鄉和地景間進行擴張與改變,轉化不同的城鄉紋理成為劇場、教學場域、展覽場域與舞台…等。透過在地性的構築發展、身體實作與佈局狀態的共同結合與建造,『城市浮洲計劃』調查、採集與激發,人們致力於進行城市形態學、行為學與藝術創作…等不同方法的能力。

 

地景資源踏勘與繪製

在當代建築與城市的發展脈絡下,論述『游擊』如何可能?又為何必要呢?『城市浮洲計劃』游擊狀態的產生,是在形成一種凝視、修補與『檔案』的再製。因此,需要另一種地圖繪製的方法,不是框架內的基地分析,配置、平面圖的繪製,而是一種關係的並置、力量的拓樸紀錄、地理關係的部署,非靜態的,更像是大氣科學中的氣壓圖,重要的不是工作一種單一的描述,而是多向度的『顯影』,並在這之中思考新的問題,這問題可能指向醫學、社會學、地質學、人類學…等。在這樣的基礎下,浮洲的游擊構築與生成樣態建立在地景資源的重新鏈結,必要性的對於城鄉中資源的部署、空間屬性的差異與邊界、物種流動的行為關係、歷史堆疊的痕跡進行整理繪製,在這樣的可見中,游擊建立在更積極的連結,也給出形成新問題與關係的動態基礎,此時的構築是一種前線狀態,需要機動、形成移動的方向性,給出一種凝視、反省與策略,並朝向一種社會性、公共性的群體關係生成。

圖1:台北城南地景資源網絡圖。名人畫報屋、時光攝影棚與家庭故事屋的出生地,圖中呈現其可以連結的關係與可形成的公共性。繪圖:共感地景創作|ArchiBlur Lab。

 

城市浮洲生成系譜

名人畫報屋:出生地為臺灣臺北城南,『名人畫報屋』中『頂』的生成,連結著特殊意義的身體感。城南區博物館建築的屋頂經常性地象徵著一種符號性的莊嚴。在⟪2015城南藝事⟫的計畫中,策展團隊採訪了三十幾位在這裡成長的『名人』,有詩人、演員、文學家、藝術家…等,讓他們受訪時的影像與影片在裡面聯播,使這座畫報屋成為對他們致意的空間。『名人畫報屋』經常性地出現於城市紋理變異中的轉角。生長樣態對應日治時期所遺留下的威權式建築所給出的崇高感,M型屋頂隨著往兩邊拉伸的通廊一同展開,演繹著對應崇高的現代性身體經驗。

圖2:『名人畫報屋』於⟪2015城南藝事⟫中第二站,牯嶺街小劇場旁。透過浮洲,凝視城市的切面。攝影:劉森湧。

 

家庭故事屋:出生地為臺灣臺北城南,隱身於街道巷弄間。生長的樣態如同後巷中突出對望的頂和窗,運載著生活的日常與想像,格列的網格平面,形成內外聚集的遇見。『家庭故事屋』最特別的就是兩個V字形的屋頂,象徵著都市空間中後巷的狀態。房子跟房子的後巷之間總是有一些臨時性的雨棚,形成很模糊曖昧的場域。建築承載的可能是某些人一輩子裡發生的所有事情,所以這個時候「人」與空間的連結是非常高的,人跟人的交流關係,也是跟城市建立關係的第一步。這種後巷的緊密鄰里關係非常有趣,大家把屋頂分享出來,和其他人的屋頂連結去形成一個「共同生活」的模糊界線。在⟪2015城南藝事⟫的計畫中,策展團隊徵集了四十幾位自願者,製作自身的生命故事,讓原本輕盈的物質,承載著深刻的記憶。

圖3:『家庭故事屋』於⟪2015城南藝事⟫中第一站,台灣歷史博物館。浮洲中開放性的檯面,承載著一個個生命故事。攝影:劉森湧。

 

時光攝影棚:出生地為臺灣臺北城南,搭載著外部投影功能與頂上的植物,總是單獨地矗立於地景中投射遠端。生長樣態對應城市紋理在歷史變動中的切面痕跡,如同一種曾經的生活復現。『時光攝影棚』被分成二個部分,一端在製造影像,另一端探問影像的生成,並將其連結歷史。創作團隊與攝影藝術家陳敬寶合作,他花了半年的時間,幫城南區附近美術館與博物館內的工作者拍照,親自造訪工作者們的家,與他們熱切討論拍攝計畫。這些志工在美術館裡面時可能是一個導覽員或是行政人員,但出了美術館之後,這些人們有著不同的身分;透過攝影的介入,探討「牆內跟牆外」二種完全不一樣的身份認同問題。我們會告訴每一個被攝者,他與附近周遭的歷史故事,讓新的照片與舊的故事有所連結。

圖4:『家庭故事屋』於⟪2015城南藝事⟫中第一站,台灣歷史博物館。這是一個由不同時代的牆所圍塑出來的城市廣場,『時光攝影棚』的介入,讓牆裡牆外連結身份與歷史的論題。攝影:劉森湧。

 

水圳踏勘屋:出生地為臺灣新竹六家,搭載著汲水器,循著探索埋於現代城市地底的水文前進。生長樣態對應著城市邊緣的河畔菜棚,透過汲水器汲取因為城市現代性過程中消逝的水路紋理,經過身體勞動與構築系統的傳送,澆灌屋頂的菜園與鄰近的周遭事物。在新竹六家游擊移走的數個月中,『水圳踏勘屋』帶著國小的孩子們沿著都市中的水文前進,以行動博物館的概念,沿著水圳周邊,透過展示、導覽、工作坊等方式主動與民眾互動溝通,並結合學校課程與活動,規劃相關特色主題活動,如與興隆國小合作於汾陽堂辦理體驗工坊、參與六家國小園遊會與畢業生圳走活動、參與東興國小朝會等,並辦理巡迴體驗工作坊,進行戶外課程,形成新的教育場域。

圖5:『水圳踏勘屋』帶著國小孩童探尋城市水文與歷史場域,在當代的城市發展中,給出一種學習與反省的視點。攝影:劉森湧。

 

聲音敘事屋:出生地為台灣彰化鹿港鎮與線西鄉,潛伏於城市高度開發的差異邊界。生長樣態對應著身體的內在性探索,在開放性的入口空間有著兩種內在性的選擇,一是深入與外部隔絕的封閉性空間;另一則是往高處進入單獨望向城市關係的內在性空間。生長養分來自於⟪2025想家計畫⟫中與臺灣彰濱秀傳醫院的跨界合作思考結合城市脈絡的現代醫學植入合作,搭載醫院的技術,實踐一種連結城市網路的新型健康照護車研發。『聲音敘事屋』可捕捉每一位進入觀者的身體資訊與聲音,並結合聲音藝術家的創作,讓觀者用另一種方式重新理解身體。

圖6:『聲音敘事屋』如同一個城市中的大音箱,在採集身體資訊的同時,也創造過道、暗室、閣樓,形成身體和城市間心理層次上的對話關係。攝影:劉森湧。

 

量測錄訊菜園:出生地為臺灣彰化鹿港鎮與線西鄉,出沒於鄉鎮中的廟埕與活動中心。生長的樣態堆疊著三個層次,一端是種植,另一端是訊息的輸出與交流,中間則如同問診間,有著與外部積極交流的皮層與可持續疊加的挑高頂。生長的養分來自於與彰濱秀傳醫院的合作,搭載醫院的技術,實踐一種新型健康諮詢車的研發,不只是單純圖像上的宣傳,而是連結病理學、植物學、環境科學與心理學,形成新的照護網。

圖7:『量測錄訊菜園』分成三個空間區段,從量測、問診諮詢到種植,在城市與偏鄉遊走,讓健康照護形成一種身體記憶。攝影:劉森湧。

 

風光電力屋:出生地為臺灣桃園新屋海岸邊,在⟪2016 桃園地景藝術節⟫中,創作團隊提出關於『島嶼』的形成是兼容自然與人為力量的集合體,兩者間的力量是衝突、企圖於『島嶼』的邊緣與內部的土地間畫出一條監測的剖面線,透過浮洲的植入,採集與論述彼此間的關係。『風光電力屋』循著海岸線運動,搭載風車構造進行風力生電。生長樣態為一朝向四方打開的地面,中間的轉軸記載著身體經過所觸及的轉動,與頂端預測風向的高速運動,形成一種紀錄性的剖面作動關係。

圖8:『風光電力屋』捕捉島嶼邊緣強勁的海風,形成自身指引性的光能,沿著海岸線運動,記錄著一種匱乏。攝影:劉森湧。

 

循水過濾屋:出生地為臺灣桃園新屋海邊,循著海岸線運動,搭載淨化器進行雨水收集過濾、洗滌與種植。生長樣態探問著空間邊界變動的極小與極大,極展開為一穿越性的長廊,在陸地與海洋相鄰間構造出一段旅程。

圖9:『循水過濾屋』在島嶼的邊緣採集雨水,提供給過路人使用,也提醒著水資源的不足。攝影:劉森湧。

 

植生資訊屋:出生地為台灣桃園八德埤塘生態公園,探問著自然與人為的邊界,經常性地矗立於往來頻繁的人群間。生長樣態有著一個可有機展開與圍合的複層皮層,包覆著中間穿透性的空,孕育著生命。

圖10:『植生資訊屋』展開多觸角的皮層,企圖形成多層次與人和環境的互動關係。攝影:劉森湧。

 

浮洲聚落:出生地為香港兆基書院,經常性地盤踞形成複層的公共性場域。生長樣態對應著香港窄小、抽拉與共用的城市紋理,可逐步微分成三大部分和轉折、伸入的多向度觸角,也可自體組裝,形成相互連結的聚落。在第一階段的『城市浮洲計畫』中,這座浮洲的生成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不再僅是自身形成來自於城市與人的強烈形態,而更是共同形成一種群體關係,討論『群』的生成與其相關的場所意義,整體空間形態可拆解成三座中型浮洲,這三座浮洲是一種『中間狀態』,不僅為自身存在,而是可以彼此連結、共有空間。

圖11:因為『浮洲聚落』的介入和外部環境共同形成新的場域,在不同的向度圍封、延展、穿越,連結環境中細微的關係。

 

採集檔案的城鄉介入與地景再構造

『城市浮洲計劃』在其游擊介入的過程中,企圖採集與重整歷史檔案、口述訪談劇本、文字書寫、物質研究、老照片修復、紀錄片、社區地景紋理脈絡調查…等,也進一步將採集的檔案再介入城鄉的場域中,可能是廢棄的校園、地方活動中心、植物繁長的空地、地方文物館…等,呈現所採集的地景脈絡中可見與不可見的關係,也讓接續的創作實踐,建立在連結土地、連結不同關係的縱向與橫向多層次發展上。在採集與檔案再製的系譜網絡生成中,城市浮洲進行整體性的聚集與再命名,形成內部性地更新與相互間的連結關係,並同時給出一種開放性的架構,與人類學家、植物學家、產業學家、環境學家、文學家、藝術家、景觀建築師、建築師…等共同發展,形成奠基於地景紋理中,關於影像紀錄、踏集繪圖、空間構築、物種研究、故事劇本…等多層次的地景構造,這一實驗建築計畫,企圖朝向一種新的問題場域開啟,也給出重新思考城市、建築、地景間創作實踐的起點。

創作團隊企圖發展另一種尺度關係,游移在身體、城市和地景間轉換,這一「結點」的形成並不企圖建構鄉愁式的連結關係,而是呈顯一種怪誕,甚至病態的地景,但卻充滿時間與物質性的張力與活力,深掘當代城市底層的能量,並探問另一種藝術場域生成的可能。也因此,《城市浮洲》是持續性的創作,是相對於城市脈絡演進的自身系譜建立,每一個浮洲的創作生成都承載著城市發展的痕跡與故事,是建設過程中所形成的殘缺、是久遠記憶的召喚,也是城市中身體位置的踏尋⋯⋯《城市浮洲》系譜的生成養分來自於城市、介入城市,也將和城市的發展共同書寫出不斷演繹與反省的樂章。

 

 

 

 


陳宣誠 Eric Chen
1978年出生於臺南,現居住及工作於臺南、臺中、桃園。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博士,現為中原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共感地景創作|ArchiBlur Lab 主持建築師。長期探索在身體 與地景間發展另一種重新定義建築的尺度,企圖用最真實的身體感,反覆的去體會事物最根 本的價值,讓建築成為一種關於人的環境。主要的創作實踐為:2014臺北市立美術館「X- Site計畫」的《邊緣地景》、2015瀨戶內藝術祭家屋計劃《屋橋》、《城市浮洲計畫》、馬 來西亞《綠洲聚落計畫》,法國《懸山.浮橋》,以及2016台北雙年展、2017夏伽雙年展 《共感群體》…等。

 

 

1978年出生於臺南,現居住及工作於臺南、臺中、桃園。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博士,現為中原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共感地景創作|ArchiBlur Lab 主持建築師。長期探索在身體 與地景間發展另一種重新定義建築的尺度,企圖用最真實的身體感,反覆的去體會事物最根 本的價值,讓建築成為一種關於人的環境。主要的創作實踐為:2014臺北市立美術館「X- Site計畫」的《邊緣地景》、2015瀨戶內藝術祭家屋計劃《屋橋》、《城市浮洲計畫》、馬 來西亞《綠洲聚落計畫》,法國《懸山.浮橋》,以及2016台北雙年展、2017夏伽雙年展 《共感群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