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意象: 沒了意象,會不會找不到入口?

文、圖:T.H.Cheng

只要稍加留心,也許不難發現,台灣當今的城鄉環境中有為數不少名為”入口意象”的景觀設計元素。一座設計得宜的入口意象也許能呈現在地特色,為鄉鎮妝點門面,提供遊客拍照打卡景點。然而,您是否進一步思考過這些”意象”存在的價值?它們真能夠代表一個鄉鎮的”入口”嗎?

城鄉交界處,風景區等地常見的各式入口意象設計 (圖片來源: 作者提供)

意象,地方感與景觀體驗

“入口意象”(Entrance Signs)在景觀專業上或可歸類為指認系統(Wayfinding System)的一種設計元素,主要以圖像或文字標示一個地區的入口。從遠古時代,人們開始用最原始的方法,以隨手可得的材料標示入口,定位自身。然而入口意象一詞的含意不僅限於設計的物件本身。從字面上分析,”入口”代表一段空間或旅程過渡轉換的起始點。而”意象”則是喚起人們精神方面的知覺體驗的事物。早在上世紀六零年代,建築學者們開始提出一套都市意象的指認系統,將都市空間依據不同型態分類,並研究人們如何藉由這些空間類型來建造心理上的認知地圖。同時,人文地理學家也提出,我們根據感官記憶來認識一個地方。透過經驗將空間賦予意義,並將之轉換為個人性的場所。這些認知過程並非點狀的,當然也不僅限於視覺,而是一種連續性,整體的空間體驗。哲學家杜威(John Dewey)的美學導論其實也為景觀設計專業者提供了一個空間體驗的基礎論述,亦即人類對環境的體驗是偏重在過程(process-oriented)導向,而非單一物件導向(object-oriented)。

意象能夠短時間內被創造嗎?

對在地居民而言,地方意象往往須要時間的積累,結合生活的實踐,淬煉與沉澱才會慢慢顯現。然而這些短時間內為了突顯政績,由上而下的”意象創造”手法,若非透過社區參與的過程,是否不可避免地與地方記憶情感缺乏連結? 與其說是入口意象,不如說更像是一座公共藝術作品。如果再現的手法得宜(或是創作者推銷功力一流),或許能喚起居民的認同感,但當下卻並非場所記憶的來源。能否留給後世代的一個共同記憶也是未知數。

因此,這些以”入口意象”為名的景觀設施,對於整體城鄉意象的塑造,有待進一步討論。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主導的公共工程由於預算經費,工期等限制,希望藉由單一物件的設置作為最速成,彰顯政績的方法,也是不爭的事實。

花俏媚俗的入口,簡約意象的終點?

然而進一步觀察細節,經常會發現這些以”入口意象”為名的景觀設計元素,反而更像是一塊造形複雜化,造價昂貴的告示牌。其中不乏略嫌浮誇的造型堆砌,配上卡通圖樣元素(常見的動物,花鳥,原住民等),公仔,明亮的色彩及花樣,並且加上歡迎蒞臨某某村鎮的字體,與周邊環境整體呈現不協調的尷尬狀態。在到處是制式路名指標,手機定位系統明確的今天,如果少了這座意象,似乎也不會因此找不到鄉鎮入口。不如說,這些物體存在本身都未必會引起遊客注意。

色彩鮮艷,卡通公仔造型的入口意象設施在台灣鄉間隨處可見(圖片來源左: 作者提供 右: 吉安鄉公所)

台灣的城鄉景觀依然需要減量與整合手法

環境意象指標的創造手法雖有千百種,但有一套設計標準可以依循。如果自然風景本身已經賞心悅目,那人造指標或意象可以扮演怎樣的角色? 是否盡量以輕便,不突兀的造型色彩融入當地環境? 創作者也需要意識到,設計的物件是否有喧賓奪主的顧慮?如果只是一味增加設施數量,忽略了減法,清理及拆除的手法,才是當前城鄉景觀呈現紛亂混雜的癥結點之一。舉例來說,中部遊客假日經常造訪的東勢自行車綠廊,沿線可以看到新舊交錯的指標牌,許多老舊意象設施尚未拆除又重新疊加上去( https://eyesonplace.net/2017/10/20/6513/)。 或許這種新舊揉合的狀態也是台灣獨有的景觀特色之一。然而,如果自行車道只用簡單石塊排列圍塑出的入口空間,沒有零散複雜的導覽牌等設施,遊客會不會反而因此覺得更加輕鬆自在?

只有簡單塊石排列的自行車道景觀 (圖片來源: 作者提供)

珍惜環境中的”留白”

在台灣當今的工程環境之下,如果入口意象的創造真是公共政策上不可或缺的一環,那設計上須考量在功能性與藝術性兩者之間取得必要的平衡。除了因地制宜,充分展現當地特色的造型之外,建議以令人一目瞭然(字體樣式,尺寸,顏色與背景搭配一致)的效果明確呈現方向指示性。試想: 如果一座入口意象不具有大眾能欣賞的藝術價值,也缺乏明顯指標性的話,是否乾脆讓他回歸到只是一塊單純刻上地名的路牌算了? 此外,創作者能否探討除了具像的設計物件之外可能的選項? 藉由清理環境中多餘不必要的設施,利用減去的手法,對現有零散景觀加以整合。這一切端看我們能不能反向思考,把適度的”空無,留白”當成一種可貴事物來珍惜,珍惜城鄉環境中益發稀少的”空淨”場所。

複雜花俏的意象雕塑,您覺得是對整體景觀是襯托,增色還是根本無感?(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參考資料

  1. Ernest Dwight, 2008 http://www.asumag.com/constructionsignage/signs-times
  2. Kevin Lynch, the Image of the City. MIT Press 1960
  3. Jay Appleton, the Experience of Landscape. Wiley 1979
  4. Yi-Fu Tuan,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1979
  5. 城鄉入口意象規劃設計探討—以桃園縣為例,王秀娟

[one_sixth padding=”0 0 0 0″][/one_sixth][three_fourth_last padding=”0 0 0 0″]T.H. Cheng
當過除草工人,寫過學術論文,目前從事景觀建材。[/three_fourth_last]

 

當過除草工人,寫過學術論文,做過地景設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