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國土綠網起步 以生態農業打造生產地景是關鍵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廖靜蕙報導

本文為環境資訊中心農業生態學研討會系列報導(下),經環資中心授權後轉載

七星山系從淡水、金山、三芝、石門、嵩山、萬里蜿蜒入海,沿途散佈成扇狀的聚落及生產地景,透過規律的耕作週期,構築台北赤蛙、唐水蛇這類水生動植物良好的棲息環境,也孕育豐富而獨特的生態系及自然與文化景觀。

類似的景觀與節奏,原本遍佈台灣田野,隨著傳統農業的式微,這些景觀也逐漸殘破。今年啟動的國土綠色保育網絡,致力於將中央山脈軸的保育成果向外擴散,修補斷裂的生態系;而維持生產地景、農業生態不墜的關鍵就在生態農業。

三芝三板橋傳統收割時,農民奮力將打穀機推上田埂的情景。攝影:翁億齡,羅東林管處提供

三板橋是台灣唐水蛇重要的棲息環境。攝影:翁億齡;羅東林管處提供

農田就是棲地 生態農業成國土綠網戰略

農田中原本庇蔭野生物多樣性,卻因化學資材的使用,而導致物種瀕絕或消失。農委會林務局長林華慶於「2018友善農業與農田生態國際研討會」演講表示,植物維管束紅皮書所列的受脅物種,不少是在保護區外,除了蘭科因為人類採集受脅外,大多與使用除草劑與棲地劣化有關。

農地周圍不經意地保有生物多樣性,卻常因工業化使用農藥化肥而使得棲地劣化、物種減損。攝影:廖靜蕙

海岸和淺山地區多為私有農地、林地,很難以過去的思維劃保護區。培育聚落社區轉型兼顧保育與生計的永續產業發展模式,將可營造社區型保護區(Community Conserved Area),是跳脫保護區框架的保育策略,里山倡議是其中一環。

苗栗通霄楓樹社區為保育石虎,農民以友善生態、不使用農藥化肥施作,使石虎不因農藥直接或間接受害;並扮演森林到都市間的緩衝角色,維繫淺山生態系以及里山地景,就是其中一個案例。

從監測畫面證明,石虎會到田裡捕食鼠類,無啻成為農民的好幫手,周遭的次生林更提供石虎繁殖的棲地。不但保全石虎族群,伴生的食肉目物種,麝香貓、白鼻心等,陸續現身,保育功效不證自明。同樣保育石虎的還有南投中寮的果農,同樣以生態農業的理念,使得果園常有野生動物的歡樂派對。

林華慶以此說明生態農業的重要性,以及創造的社區合作、微型文化產業等價值。因此國土綠網計畫,首先是盤點已知的農業區中,同時具受關注物種,如鳥、蛙、淡水魚、珍稀植物等棲地熱點,這些區塊可能因慣行農法使用化肥、農藥而威脅依存的野生物;或在都市化、工業化夾擊下面積減少或破碎化。

林華慶指出,生態農業是修補國土生態網絡的戰略,也使農田生態系功能恢復功能。圖片來源:慈心基金會

透過國土綠網計畫,結合生態農業的推動,排除不利因素,期能修補生態系服務功能。而農民是核心人物,因此透過合作來思考多贏局面,而生態農業是重要策略。

台南官田菱角田與水雉,就是一個鮮明的案例。由於菱角屬浮葉性植物,很適合水雉繁殖育雛,形成台灣水雉族群最大的棲地。但隨著冬季稻作農法由插秧改為播種,引來麻雀及過境水鳥啄食,農民會以毒藥浸泡稻穀,造成冬季以稻田為覓食棲地的鳥類哀鴻遍野。

透過農業與生態專家合作研擬解決對策,2011 年起,提供當地一期作農插秧補助,接著推動不使用化學資材的綠色保育標章,由 7 戶 3.3 公頃農地至今 25 戶 40 公頃,並擴及到台灣各地,一點一滴打造台灣的生態農業面貌。對於未造成生態威脅的農業區,則以維繫、保全為目標。

此外,沿海地區的濕地,具有重要的生態系功能,雖劃設為保護區,但周邊都被農田、畜牧場、魚塭等農業區包圍,農業行為是保育成效的關鍵。雙連埤極為一例。它保留台灣許多原生水草,讓瀕臨絕種的青鱂魚優游其中,並由宜蘭縣政府公告為野生動物保護區,但是它的周遭包圍著農田若以慣行農法施作,殺草劑隨著灌溉水滲入湖泊,即使公告為保護區也無從著力。

林華慶指出,國土綠網關注在這些區塊生態系功能的維繫,甚至能與周邊的生態熱點形成廊道關係,擴大保育效應。無論是鰲鼓與西南沿岸的保護區、國家重要濕地,或者宜蘭雙連埤、五十二甲溼地到蘭陽溪口,消極面是維繫其保護區的功能,或積極地從生態孤島串聯成生態廊道,而這些區域都說明了修補國土綠網中,生態農業的戰略位置。

國土生態綠網下篩選重要關鍵

東勢林區管理處一年來,即與台中谷關世居的泰雅族哈崙台、松鶴、斯可巴、南勢、裡冷五社區,合作推動里山保育計畫回應國土綠網,並以泰雅語中代表可永續的生活休養之處的「Qyunan」,代表泰雅里山精神。

資料來源:東勢林區管理處

東勢林區管理處承辦許雅青指出,這項計畫旨在生物多樣性目標下,從文化、傳統的根基,實踐資源永續經營管理及土地利用。過程包括部落遷移發展史的紀錄與調查、傳統生活文化與資源的盤點等,並啟動谷關原民社區里山保育推動小組,以凝聚居民共識為目標。

至於如何找出國土綠網優先關注區,羅東林區管理處發展一套篩選機制,找出轄區範圍內的三處保育型生產地景。

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技正翁億齡說明,首先是透過生物多樣性資料庫,例如保育類野生動物分布圖、社區林業調查資料、歷年生態調查資料,其次是參考網路社群、民間團體優先關注的生態區位,綜合這些圖資之後,再扣除有實質保育行政措施的區塊,如保護區、或類保護區(國有林)之後,找出17處國土優先關注區。再考量保育急迫性、經營者意願、關注區內戰略位置等因素,篩出三個重點,成為首波合作的對象。

羅東林管處從圖資找出轄區內熱點,七星山系具重要戰略地位。羅東林管處提供

這三個點位包括以唐水蛇等水生物為種原庫的三芝三板橋、北台灣台北赤蛙族群最穩定的石門阿里磅、蘭陽溪口的新南田區。翁億齡以蘭陽溪口水田為例,2018 春季鳥類監測總共 31 科、78 種鳥類,其中 8 種鳥類紅皮書名錄物種。當蘭陽溪口暴潮或人為干擾多時,此地就成候鳥重要棲地。

此地稻作一年一作,實際耕作時間是 3~10 月間,接下來就是休耕。過去農民習以除草劑管理田間,休耕期則管理鬆散,直到田董米發起人林哲安的出現,以生態農法為目標,帶動七位農友加入,而得以改變現況。雖農田申請綠保標章認證,但休耕期只需依照休耕補助規定,仍缺乏誘因營造適合水鳥的棲地。

羅東林管處評估到這個待補的空缺,於是在國土綠網計畫中,加入「生態系服務給付(Payments for Ecosystem Services,PES)」的概念,與田董米農民合作,以營造生態系為目標,進行水位調控、加寬田埂的植被覆蓋、農廢棄物利用提供野生物食源,以及稽核監測生態成效,並以農民實際表現計費,以此替代休耕補助;農民的收入從領休耕補助轉為生態服務,也為田董米田區生物多樣性加碼。

資料來源:羅東林區管理處

保育不能沒有你 搭建平台權益關係人一起來

里山倡議重要的概念是將多元權益關係人拉進來,共同討論社區的公共事務。花蓮林區管理處技正許芳嘉,即分享近兩年發生在花蓮豐濱鄉新社村的轉變。此地是一個自然樣貌完整的村落,從森林集水區,沿著溪流一路到農田、聚落,直到海邊以及海面下3公尺的珊瑚礁,囊括了森林、溪流、農田和海洋生態系。

花蓮林管處技正許芳嘉說明,近兩年新社村多元權益關係人平台搭建後,如何改變當地關係。圖片來源:慈心基金會

由於自然樣貌如此豐富,無論是上游阿美族復興(dipit)部落,或靠海的噶瑪蘭族新社部落,都有悠久的利用自然資源的歷史。由兩個部落生活習俗差距大,過去甚少往來。

2016 年在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李光中提議下,結合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場、林務局花蓮林管處、水保局花蓮分局,與兩個部落一起研擬組成「森川里海」生態農業倡議,多元權益關係人跨域討論平台,在農業生產行為中,兼顧從森林到海底的珊瑚礁都能保育下來的目標,實踐里山倡議。

兩年運作下來,逐漸上軌道。花蓮林區管理處技正許芳嘉即以當地溪流調查為例,說明跨域平台的功用。

在溪流調查中發現大和米蝦的歷史意義,進而發展一段合作機緣。圖片來源:花蓮林管處提供

花蓮林管處委託洄瀾風生態公司進行溪流調查,其中加塱溪是大和米蝦的棲地,然而,從出海口到上游共有 153 階的固床工,也包含不同的工程設計面。因此,花蓮林管處邀請水保花蓮分局,一起進行溪流棲地的改善。

花蓮農改場也評估溪流適合之水生作物,達到水草共生的目標,除了運用水源及生物特性路徑,在作物配置上,也配合在地人力操作方便,並試辦人力、生態、農作共生的模式,如水蕹菜、豆瓣菜、筊白筍等,作為當地未來友善環境的產出方案。不過,蝦菜共生試驗因溫度尚高,所以由花改場先種植試驗種植1分地空心菜。

此外,為了瞭解大和米蝦的產業契機,花蓮林管處進一步了解蝦類資源市場調查,希望大河米蝦的保育能透過養殖、永續利用的模式,增加居民收益。這過程不再是過去由政府部門作成計畫或標案決定,而是透過相關的權益關係人共同討論,而討論的過程牽涉到居民對社會、生計以及環境永續的期許,說明平台運作的機制與功能。

從 2016 年底至今約一年半平台運作,也透過紀錄片真實呈現。此為許芳嘉於研討會現場播放《復新好時光》預告片。

【環境資訊中心 農業生態學研討會系列報導】

環境資訊中心
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是一個為環境大小事發聲的獨立媒體,不隸屬任何黨派、企業或個人。我們相信提供真實而全面的資訊、創新且富建設性的行動方案,人們必能運用天賦的理性,展現其具體作為。我們用文字、聲音、影像…等各種媒材和媒介,為環境發聲,只為喚起更多關懷,凝聚更多力量,共同為我們下一代留住這片美麗的風景,與安身立命的家園。網址:http://e-info.org.tw

環境資訊中心的其他文章

《環境資訊中心》是由財團法人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成立的非營利網路媒體,自2000年起,我們致力於提供全面的國內外環境報導,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海洋、土地發聲。

我們相信,任何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