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北大校園食物森林的社區療癒

文:陳品嘉

伴隨著居住型態的改變,以及生活模式的轉換,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日益削減,特別是在人口聚集的都市裡,這種情況更加明顯。在鄰里間的沉默似乎已成常態的形況下,以植栽綠美化和都市農園的概念因此而生。植物除了表面上的綠美化功能外,尚具有「療癒」的潛力,促進社區鄰里的身心靈健康,以及改善生活品質等功能。既有如此優異的效果,那該如何實踐於鄰里場域呢?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的辛法春老師,以臺北大學師生及北大社區的銀髮族為主體,在北大校園內規劃了一座食物森林,一座「可以吃」的社區景觀。

從校園到社區的參與模式

「實踐校園食物森林計畫,非靠一己之力而為。」法春老師說道。的確,無論是甚麼樣的計畫,從構想到推展再到最後的成果,這一連串的過程需要許多的勞力、精神、想法貫注其中,才能發揮計畫的最大力量。法春老師說:「我想透過串聯北大學生和社區長輩,來促進大學的社會責任,讓學生能了解及服務長輩,亦能讓長輩們接觸青年,活化塵封已久的年輕心靈。」於是,法春老師便邀請了梧桐基金會的丘經理,針對食物森林的起源、發展脈絡、實踐過程進行詳細的說明,扣接一條屬於北大居民和學生的橋樑。這種參與的過程,體現了以社區和學校為主體的環境設計,試圖建構屬於地方的社區療癒場所。

丘經理(左)向北大居民和學生說明如何建構食物森林
(圖片來源:品嘉攝影)

何謂食物森林

食物森林是甚麼? 其為源自於遠古時代的傳統農業栽培法,是一種具有高度適應性的食用地景設計及管理方法。

1960 年代,生物學家羅伯特·赫德(Robert Hart)模擬自然界的森林,在英國營造了一座溫帶食物森林。當時的他,是為了營造一座自身體力足以負荷並提供療癒功能的食物生產系統。因為一年生的蔬菜園必須時時呵護照顧,而以多年生作物為主的食物森林,不僅大大減少了體力的勞動與時間的投入,也提供了某些仰賴一年生作物的日常飲食、所無法攝取到的營養。

某次,樸門(Permaculture)概念架構的共同創始人生態學家比爾‧墨里森(Bill Mollison)在造訪了 Hart 的溫帶食物森林後,獲得靈感,從此積極地將食物森林的生態設計概念融入樸門教育推廣中,其透過利用可食樹木、灌木、多年生植物和一年生植物來模仿自然生態系統。而比爾‧墨里森的設計原則,為模仿原始森林,在有限的空間內,依植物向上生長的天性,多層次栽種共生作物,同時利用現有資源,配合當地的古老智慧,以及因地制宜的種植手法,發展出一套適地適種的耕作方式。作物從地底的根莖類、到地面的匍匐綠葉、低矮葉菜、小灌木、小喬木、大喬木,以及攀附在其上的蔓生作物,大致可以種出七個層次的可食作物,全年四季生產不同的食材。除了種植作物以外,食物森林還有助於解決很多環境及社會議題,譬如糧食安全、旱澇不均、生物多樣性喪失、營造社區環境、農藥安全、農業廢棄物管理,以及其它都市發展問題,與此同時也增進人類社群的防災韌性。

食物森林的七大層次
(圖片來源:筆者繪製。原圖來源:https://reurl.cc/nz1Mv6

食物森林的療癒特色

食物森林的建構,以其五大療癒特色作為基礎,在人的五感上起了相當的作用,分別為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和嗅覺。

首先,當代生活圍繞著水泥建物,對於接觸自然的機會日益減少,食物森林場域提供自然的視覺,富有層次的植物群落編排,與水泥建物相比,更能使人的身心靈得到放鬆。第二為聽覺部分,當場域建立之後,動物有了棲地得以生存,無論是鳥鳴或是蛙鳴,有別於都市繁雜的機械聲,對於心理療癒起了一定作用。第三是味覺,食物森林即是種植場域內的植物皆可食用,透過料理的過程,以及吃到自己種植的植物,收成的喜悅可填補都市單調的生活樣貌。第四為觸覺,從原本敲打鍵盤,轉換成感受土壤溫度,親手種植與體會自然給予人們的能量。最後為嗅覺,在食物森林內香草、藥草等植物是少不了的,植物的氣味能使人們有別於食用的感受,透過氣味傳遞自然生成的一切。

挽起袖子,準備幹活

「從規劃到完成,我們有的只是不停地努力。」法春老師說。北大校園食物森林的一切都才剛起步,但學生和在地居民都已躍躍欲試,希望能憑藉他們對於校園和社區的愛,共同將一塊素地增添活力元素。對學生而言,教室在窗外的口號實踐,從此開始;對居民而言,擺脫單調空間的束縛,不僅能促進鄰里之間的交流,更重要地,是透過以食物森林為核心,呈現屬於北大社區專屬的療癒模式。

北大校園食物森林預定地
(圖片來源:品嘉攝影)

參考資料

  • 唐敏,(2016),Food forest(食物森林),林業研究專訊23 (2):1-14。(徐嘉君譯)。取用日期2020/04/06。
  • 江慧儀,(2017),營造一座食物森林―在鄉村,在城市,林業研究專訊23 (2):15-19。取用日期2020/04/06。
  • Beacon Food Forest | A Community Permaculture Project,https://reurl.cc/4R1eD3。取用日期2020/04/06。

avatar

陳品嘉

一個想將都市學、地理學、人類學及文化研究收入口袋的平凡研究生。想學習捕捉靈光乍現的時刻;想探索文字深不見底的奧秘,現在,緩緩地走在前往學術的漫漫長路中。

一個想將都市學、地理學、人類學及文化研究收入口袋的平凡研究生。想學習捕捉靈光乍現的時刻;想探索文字深不見底的奧秘,現在,緩緩地走在前往學術的漫漫長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