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麥志綱
您能夠想像任何一個地方,是讓你感到安全、受到歡迎、備受支持的嗎?是否有任何地方是全然地接受你的呢?包容您的錯誤,甚至保留間給你成長,讓那些你被埋沒的天賦有發揮的機會呢?
許多社區可能不僅僅是工作下班後,回家途中經過的地方而已,許多社區隱含著隱隱約約的問題,有些地方充斥著暴力與緊張,有些地方有許多藥酒的使用者,有些地方比其他地方更為貧窮。而我們是否有提供任何空間,給在地的居民扭轉局面、療癒自己、連結彼此呢?
或說那些彼此互沒感覺的社區裡,是否又有個地方,讓你有機會製造認同,用一個更社會性的方式去認識在地的居民,在地居民隱含的文化,與生活處境呢?
我們需要倚賴某個『空間』來發展這樣的可能性,而通常這些空間之所以有機會療癒,有機會對話,總是因為空間是反映著某個社區的需要,有時是因創傷而生的改變需求,有時則是因發展而生的造夢渴望。但許多時候社區的療癒,常發生在那些回應社區創傷的空間中。
療癒社區的創傷
在美國,根據 Abena Asare 在 Shelterforce 的案例報導(註一),位在夏威夷的 檀香山 卡利希谷(Kalihi Valley)就是一個滿值得討論的社區。在地的居民多數的收入都在貧窮線下,但在地有一個腳踏車店,卻成為許多在地社區年輕人的嚮往之處,堪稱第二個家。它的名字是 KVIBE(Kalihi Valley Instructional Bike Exchange),當初成立的原因主要是為了想要改善社區內青年肥胖的問題,想要提供一個能有效健身的去處。但後續卻產生了巨大的能量,每一年這間店讓在地青年服務了至少超過 9000 小時的服務,修復了超過 4000 輛單車,甚至讓許多人有機會獲得其他的工作機會。當這個社區的年輕人缺乏機會,面對著貧窮、生活中充滿令人困惑的文化認同、也缺乏教育機會時,這樣的空間不僅僅只是讓在地居民修理單車而已,更是讓許多年輕人有機會反思、療癒、彼此連結,找到生活目的的地方。
當然空間不只是硬體設備,單車是連結彼此的初始媒介,事實上店老闆,在每週固定的時間會進行聚會。他們從介紹自己開始,介紹自己住的地方,以及自己在生活中的標竿,透過介紹自己,介紹那些影響自己的人,彼此也認識那些影響個人的導師、朋友與鄰里,以及那些能療癒自己的精神所在,而這樣的相互認識,透過自己對價值觀的確認,也帶來後續參與的活力,而這也是極度心理層面的相互觸動。
對於 KVIBE 的老闆 Jeffrey Acido 來說,這樣的空間之所以療癒,其實是在回應著當地社區內的創傷,也就是社區內常見的暴力、貧窮、藥物濫用,與邊緣化問題等等,因為這些社區內的創傷,讓社區內的人,尤其是那些年輕正要進入社會的人,持續面臨著衰退的痛苦、未來沒有希望、生活充滿風險,而提供一個能夠讓人歸屬、連結、信任、擁有安全感的空間,也就有機會讓這個社區,透過修補破碎的社會連結,改變那在地的無望感。而提供一個空間,或許也能讓在地人,重新正向看待地方的歷史、與發現地方的能量,找到社區內真正重要的人事物。
Abena Asare 還提到另外一個在美國聖地亞哥的 City Heights 社區,一個充滿東非移民的社區。這個社區最直接的挑戰就是移民到美國後的適應問題,也因為適應上的困難,加上區域內教育與就業機會的缺乏,以及過往在自己國家的創傷經驗,美國在地的污名問題等等,讓許多人充滿著心理性的問題,從 2009 年開始許許多多在地的青年自殺了結自己的人生,在在凸顯在地社區的困境。
但也因為這樣的困境,許多在地組織(註二),開始打造一個可以給當地青年去的空間,暱稱為『the Hub』,讓這些在地青年能展現自我、討論自己的文化與語言、甚至進行藝術創作、料理交流、運動等等。空間也塑造了某種傳承的歷程,讓許多文化經驗能互相傳遞,同儕間能互相支持,形成一種互助的氛圍,彼此一同渡過生活中的憂鬱、社會疏離、過往的創傷經驗。對於在地人來說,『the Hub』堪稱避風港,對他們來說,這個空間提供了療癒的可能,讓年輕人的幸福有機會發生,而文化傳統的展現,音樂等等讓空間更像一個家。
而在美國的伊利諾州坎卡基則是有另一個市區空間針對著在地的退伍軍人。這個資源中心則是在療癒另一種創傷,那些由戰爭遺留的精神困擾、憂鬱與焦慮等等。這個空間由在地的社區大學創立,讓每年在社區大學學習的退伍軍人可以自行去營運空間,讓這些退伍軍人相互可以連結、分享、支持。在這個空間學生可以做任何事情,延續他們的軍人文化,也透過彼此去進行各種可能的相互服務。他們曾經發起 PhotoVoice 的計畫,透過攝影與分享,想要讓參與者坦白地分享彼此的經歷,讓自己的聲音可以講出來,也讓其他人更了解他們。
在美國,這些在地打造的社區空間,開啟了一個邀請參與的地理位置,也讓參與者能相互激盪,在發展的行動中回應在地社區的需求。讓社區內的特定居民有了更健康的機會、被療癒的機會,分享彼此連結彼此。這些空間或許就是所謂的『幫我們撫平創傷、開放對話』的社區情感避難所。
撫育傷痛的社區療癒空間存在於台灣嗎?
台灣或許不像國外許多社區有更密集的暴力、貧窮與藥物問題發生。但在每一個看似對等的社區內,還是有著極端差異的人,像台北的大同與萬華就是這樣的生活區域,或許有著很華麗的居住環境,但也有市區內最貧窮的人匯集的居民,這些陷入都會生活困境的人,在這樣大型發展的都市中確實顯得更陌生、更邊緣。
在大同區這幾年被關注的逆風劇團則是一個獨特的案例(註三),創辦人們稱自己是曾被少年警察隊盯上、被社區認證的「高風險少年」,現在反轉過來,經營著劇團空間,讓大同區甚至整個大台北地區的「高風險少年」都有機會透過戲劇與他們一同在空間中發展認同,找到生活中參與社會的動能。創辦人成瑋盛是這樣說的:「逆風劇團,不是以表演為主要目的,劇團的空間是孩子們第二個家,讓他們有歸屬感,不然可能會建立在幫派,所以我們最大的目的,就是讓他們脫離過去的生活圈,改編大家親身的故事,實際走進劇場。」。
而在萬華區則也有類似像許多媒體報導過的「南機拌飯」的空間。「南機拌飯」與許多在地服務遊民的團體組織合作,推出過社區廚房、互助修理站、在地市集等等各式各樣的活動。例如人生百味在這裡辦的石頭湯計畫,就讓參與的人有機會接觸平常難以碰觸的族群,也藉以消彌偏見與錯誤的認知,透過接觸也能觸發其他更積極的行動,讓療癒相關的人際資源更容易發生。空間主們是這樣描述著自己的任務的:「讓居民成為社區的主體,自主規畫、推動社區永續發展,讓勞動變得更有意義」。而這樣的社區空間,某個程度透過提供一個居民參與的平台,讓居民自主地認識在地的問題、社福組織、與之活動,甚至提供支持,間接地透過某種參與,讓社區內的創傷者得以獲得更穩定的療癒資源。
或是位在北投的心不懶咖啡館,更是以心理療癒為基礎的社區空間。他們由諮商心理師們做號招,以喘息服務為概念,打造一個喝咖啡的空間,志在協助弱勢,但空間也時常舉辦探索心理的活動,或對街其他的服務院所心理工作者,進行推廣演講。久而久之,這裡匯集了渴望對話的人,以及在長期照顧家人下,需要跳脫情感,安撫自己的民眾。它們是這樣講述自己的:「…….所以來這邊喝一杯咖啡跟我們聊一聊,知道了這些訊息,其實很多東西都紓壓了,所以喘息就從這邊開始。」,所以這個空間或許不只是服務弱勢,很多時候也透過所謂『喘息』的功能,給了來的人另外一種生活體驗的契機,算是一小段稍稍逃離困境的機遇。
因為台灣社區的文化龐雜,社區區分不易,有許多療癒型的空間,可能不是專屬於某個地域的,可能是屬於整個城市的。例如位在台北市的活泉之家,或是位在新北市的慈芳關懷中心等等,都是專門服務精神障礙或是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空間場域。會所(clubhouse)的模式,某個程度更是以療癒為主軸的空間,這樣空間的存在,是讓精神障礙者有機會用更溫和的方式適應社會的模式。會所的空間提供某些支持,讓精神障礙者的污名化、社會孤立等議題得以有消解的空間,而在空間內也彼此已開放的態度追求尊重與貢獻。就像活泉之家,所表達想要達成的目標一樣:「我們的運作是一群人真實地落在日常生活中面對彼此,工作者與精神疾病經驗者以夥伴關係為基礎,藉著社群生活中的參與、自我認同、共識、共事尋找自我價值、歸屬感,感受彼此間被需要與付出的美好。」,這樣存在於城市內的空間,至少給精神障礙者一個有機會療癒的契機。
從社區的問題出發,每個充斥著創傷與問題的社區,或許都需要一個能乘載療癒力量與修復創傷的空間,不論是提供實際的心理服務的空間,也或是提供一個去處,讓大家交流分享的空間,對於那些創傷的社區都彌足珍貴。社區內不一定是服務對象的居民也因此受惠,獲得一個更溫暖包容的社區氣氛。
即便社區的問題細微、不慎明顯,任何一個社區,或許也需要一個能投射情感的去處,一個情感的避難所,讓需要尋求人際連結、文化認同或是某種社會貢獻的人也能找到可以參與的基地。我們所住的地方需要什麼樣的療癒呢?或說是否有一些急迫的社區成員,需要著療癒的空間,而我們總是沒有發現呢?我們能否發現那些現存於我們社區內,讓人獲得某種自由的療癒空間呢?還是我們能找到自同道合的人去創造一個空間呢?每個社區的居民可能都渴望連結、療癒、歸屬,而一個能乘載互動與對話的空間是社區得以療癒的開端。
- 註一:Informal Gathering Spaces for Healing Community Trauma。https://shelterforce.org/2019/08/09/informal-gathering-spaces-for-healing-community-trauma/
- 註二:United Women of East Africa Support Team (UWEAST);the African Workforce;Southern Sudanese Community Center;Partnership for the Advancement of New Americans; Center for Community Health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 註三:引用 https://daaimobile.com/project/5e059b5be78b2500069bd7cb
麥志綱
臨床心理師,畢業於台灣大學心理學所,現為心理健康行動平台pinsoul計畫共同主持人。專長情緒與生活適應、價值取向調適、思考與心理歷程調適等。內心的目標是希望能透過行動化的服務模式,讓更多人能夠從心理學服務中受惠,讓大家藉由便利的科技,積極的態度,更認識自己,克服生命中的困難,追求更內心更富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