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punkelephant, 小海
Dear 小海,
上次去曼谷,是2016年流浪者計畫的事了。記得當時搖搖晃晃地搭著小巴從暹粒出發,從告示牌上的曼谷系統交流道到實際到站下車,經過彷彿無邊際的高樓與車陣。這才發現,欸!雖然臉書上總是有朋友在曼谷打卡,但從來沒有人提到,曼谷的城市尺度不是幾條夜市而已,是有50個行政區、人口上千萬、跟東京同等級的巨型城市(mega city)哪!下車以後在混亂的商場街區張羅了行動通訊,叫了uber在尖峰時間一路塞車到下榻的旅館,腦袋還茫然,身體已經被喚起在聖保羅的(戰鬥)居住記憶,自此就這樣登入曼谷30天。
如果說怎麼會在曼谷一待就待30天,大概是身為一個熱愛旅行走路的人,在曼谷這種巨型城市有走不完的路吧(會安我都可以走十天了)。那時大概花了十天才上手城市的大眾交通運輸系統。當時曼谷日常,大概是當天設定一兩個要去的地方,想辦法使用大眾交通運輸跟雙腳步行抵達,週末加碼網友的重度建築宅都市導覽(一起沈默的走很多路跟對著街道建築物拍照)。
我對曼谷步行經驗的印象,是步行環境在曼谷是一件充滿「階級」的事。高級百貨商場到捷運站間的連通道與步行天橋,無論是從空間設計的優雅巧思,到熱帶環境基礎步行的舒適,都優質到讓我有著鄉下人進城的驚嘆!而遠離商場,走過無人的廢墟破路,角落處也偶有常民與綠意的驚喜。兩者之間,則是鬧區被攤販占用到一個難以支撐基本通行的人行道,或豪宅區豔陽下無人行道的馬路(大家都開名車,誰跟你用走的)。還記得倒數第二天從捷運站趕往Scala戲院看泰國傳奇樂團Caravan的演唱會,紅磚人行道兩側都被攤販佔用,行人根本無法雙向通行,背著大背包體型龐大簡直走到崩潰。
你剛從曼谷回來,你的經驗又是什麼呢?
Punkelephant
Dear Punkelephant,
讀著你的文字立刻喚醒我兩個月前在曼谷走路時的一段獨特記憶:此生見過最窄的人行道。
我沒有特別想過在曼谷選擇走路,但可能是抵達之初落腳的旅館蜷縮在一個四處皆有高牆的迷宮區域,每每出門我得沿著潔白圍牆邊繞上一陣子,才能找到大馬路。我的曼谷散策體驗大抵這樣開始,身體貼著牆,然後訝異人行道如此窄小。一但遇到相會的人就必得分出勝敗:有人離開紅磚面,踏足車道。當時我反覆思考,人生中是否有看過如此迷你的人行道?以及,換個正面的想法,這麼小的空間他們卻還是做出兩片紅磚格子讓你行走;我都不知道該稱讚曼谷對行人友善,還是壓榨行人了。
在這個區域來回走動兩三天後,我觀察到即使走在外面大馬路,人行道也不總是相對寬敞(最多時,會給你十個紅磚格子呦)。但大多時候是六格,有時還是會切換回兩格(背著行李行走就像在獨木橋上緊張)。我企圖找到寬窄的依據,卻難以辨認。後來只好安慰自己,無論如何,願意「看見」需求就是一種肯定,無論那個肯定多麽微小,它還是用紅磚格證明了行人的存在。
雖然,隨後我發現這些年久失修的紅磚,其實是場隨時引爆的災難。
ps.我住的白牆迷宮區,原來是許多駐外人士出沒的所在地,牆裡盡是高級公寓、私立幼稚園,還有門禁森嚴的各國使館。
Dear 小海,
我從來沒有想過用格子計算人行道寬度!
不過你說得對,寬度是一件事,品質又是一件事。比起寬度,我更害怕紅磚上的各種地雷。關於此印象最深刻是在雅加達,走著走著人行道中間突然出現一個大洞,是一整塊遺失的巨大水泥蓋,下面就是發出惡臭的污水道。還好那時行動網路尚未發達,不然邊走路邊用google map找路可是會連人帶行李整個掉下去的。
回到曼谷,紅磚道的品質姑且先跳過,攤販在紅磚道上的活動也夠開眼界了。從有統一帆布棚子的夜市到周邊延伸的小吃攤,攤販根本才是紅磚道的主體!(如此頻繁使用也可能是導致品質不一的原因?)有天我走去遠離觀光客的惠恭王夜市,一整排的算命攤在紅磚上擺起桌子攬客,附近商家沒生意的也擺張小椅子在人行道上納涼手機,大家坐這麼近,帶著心事來求教仙姑的苦海眾生,很難不把一種苦惱分享給全世界吧。人行道在曼谷與其說是通行廊道,比較像是庶民日常生活發生的地方?
然而說到底,我覺得我走在不是紅磚道上的時間比紅磚道多多了。有陣子住在Ekkamai附近豪宅裡的便宜airbnb房間,那簡直是另一個世界。圍牆四起的豪宅並不需要人行道,連兩格都不給,我每天得貼著牆走在巷子好一陣子,到街上才有紅磚道可以走,在豔陽下走超過一公里,只為了搭上車實在很疲累。後來我才知道,正確的城市使用方式是下了捷運,叫上在路口穿黃背心的檔車騎士,講好價錢跳上車揚塵而去,咻一下不到五分鐘就有冷氣吹了。
說起來,曼谷好像不太是個行人的城市?
Punkelephant
Dear Punkelephant:
說到人行道上的攤販,我還記得兩年前在曼谷住高級飯店時(與家人度假),非常訝異高級飯店前竟然也允許擺攤!當然不是擺在正門口,而是門口走出來左右的人行道上,就開始蔓延著花色陽傘,和傘下的小小方桌。但以台灣來說,如果是高級飯店或百貨公司左右大概五百米內都會盡空。不對,以台灣來說人行道上沒辦法有攤販,攤販都隱藏在騎樓,而我們的紅磚道,是機車停車區!
說到這點我也非常驚奇,曼谷有不算太少的機車騎士,但我看不到機車停在人行道上!當我開始尋找違停現場時,卻發現只有極少極少人行道上可以看見機車。不知道是否是攤販捷足先登了,因此機車無法佔有一席之地。(不過在我的努力之下,還是有找到路邊停車!但照片中是我唯一找到的一處機車路邊停車)
還有,上封信我談到紅磚人行道是個隨時引爆的災難,就在於品質。曼谷的紅磚幾乎三不五時就常常爆漿,不平穩的紅磚裡可能一踩下就是污水四濺,這是行走時我最擔憂的事情。加上入夜後攤販撤離,但鎮日吃喝留下的油污,走過時帶來鞋底的沾黏感。所以,我的經驗不會說是曼谷對行人不友善(因為大多時候我都走在人行道上呦),但行走品質實在堪慮。
這些日子我總是每天走上十來公里,主要穿梭大街,偶爾鑽進小巷。相較於在台灣我曾居住的城市(花蓮與台南),曼谷的行走經歷仍然是愉悅的。因為城市稠密而且豐富,所以走起來目不暇給,因為國土足夠?所以基本上兩側都留有人行道空間。
只是,隨著季節推移,天氣開始炎熱,走在街頭成為一種酷刑……我猜,如果不是二月拜訪曼谷,我也無法選擇步行來認識這個城市吧。
小海
Dear 小海,
前幾年曼谷朱拉隆功大學的都市設計與發展研究中心曾經執行過一個’Good Walk Thailand’的研究計畫,發展了一套衡量都市步行環境的方法,並作試點改善。(https://www.uddc.net/copy-of-ui-project-02)不知道真實情況如何,但就翻譯字面上來看,不管政府對攤販態度如何,他們很清楚,攤販文化是城市觀光的重要賣點,也是市民經濟的重要來源。改善徒步環境不只是讓攤販消失在街道上而已,而是找到一個平衡的方式提升步行的物理空間品質與感官經驗,行人跟攤販都得到相應的空間,概念上來說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
回想起來,這些年我認真行走的城市,曼谷居然算得上是一個(不管在台北或阿姆斯特丹,我都是能騎單車就絕不走路)!走過整個七月曼谷,發現大體而言曼谷的夏日步行經驗並不比台北來得糟。一方面是地鐵站周邊到附近大型商業空間途徑上的通廊不管有沒有空調,通風與遮蔭都是起碼的標準配備。許多商場的設計也將街道內嵌在商場設計裡,你並不是「因為」要去買東西而走進商場,而是由A到B的路上經過商場的內街可以吹冷氣,也許「順便」逛街買個東西。是路徑引導專櫃的空間設計,而不是反過來讓人在專櫃裡迷路,這大概是冷氣商場在熱帶城市扮演著重要的社交節點的演化吧。另方面是曼谷夜晚其實不比台北悶熱,逛個夜市有夏夜晚風也還算舒服。鋪陳日常的步行旅途,即是指定目的地後,在前進的路上,尋找遮蔭路徑、「順路」經過冷氣商場與咬牙忍耐酷暑行軍間的變奏(以及後來習得真的受不了,在路口大手一揮就可跳上機車)。相較在台灣大城小鎮的生活經驗,所謂的「南方」特色也許是靠近赤道的事實存在,逼迫城市的鬆緊與吐息皆得圍繞著無所遁逃的陽光,對冷熱光影的追逐或熱氣蒸騰出的脾性皆由此而來。
身為熱愛行走的旅人,只有將雙腳重複踩踏過的路收服於腦內的GPS,認得點路,將大腦與身體同步後,才感覺自己「到」過這個城市。然我想也只有旅人才有這個餘裕在曼谷如此巨型城市,把步行當探險或日常生活情趣的市井小民,應該不多吧。真正在街頭討生活趕場大概還是得靠帥氣的檔車穿梭恐怖的擁擠車陣。而沒能吹上冷氣上工的推車街販,帽簷下即使汗涔涔還是得打起精神,在烈日下揮動鍋鏟,水裡來火裡去,用軟軟的音調微笑說「撒挖滴咖」。
Punkelephant
理查
海海
時常懷疑是否因為從小在城市街頭晃蕩成性,才選擇空間規劃為業。腦袋裡有一張世界發呆地圖,堅信一個好城市要有許多免費可以盡情坐著發呆與躺著打滾的角落,為此努力發掘與創造地圖上的新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