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室到城市: 那些氣候變遷教育告訴我們的事

文/李芯牧(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生)、黃麗玲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如何在氣候變遷加劇的時代與環境共存?針對這個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指出:「教育」將是全球回應氣候變遷的重要元素,因為它將幫助年輕人理解與回應氣候變遷的影響,鼓勵人們改變態度和行為。同樣地,在南港舊莊里進行韌性社區與都市農園的行動倡議的「南港茶水間」團隊強調,進行綠地空間改造與農園建制是不夠的,社區韌性的提升必須從教育層面著手。

環境教育學者安德森(Anderson, 2012)認為:地方性、可見性、行動取向的教育方式,可以使社區重拾對生活環境的重視。在本文中,我們將介紹南港茶水間團隊在舊莊設定的第二項行動計畫──舊莊國小的氣候變遷課程設計,針對計畫發展過程、課程內容與修正發展,進行進一步的說明。

基地:舊莊國小/行動:氣候變遷課程

創校於1955年的舊莊國小,是舊莊里內唯一的國民小學。雖然全校學生人數僅280餘人,教職員工僅有56人,卻是全台北市校地面積最大的小學。「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歌詞描述的,正是舊莊小學,座落於南港山系山腳下,面朝大坑溪,並擁有一座後山作為操場與活動空間,國小四周擁有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

舊莊里與舊莊國小位置
(圖片來源:南港茶水間)

然而,舊莊國小近年來面臨因少子化而招生不易等問題,也為了教學的創新,於3年前開始發展該校的「特色課程」,積極藉由自然環境位置的資源優勢,以環境、生態、體驗與冒險教育的概念,發展具在地精神與地方文史脈絡的特色課程,讓學生經由特色的學習模式,提升知識與生活技能。

在前面已經有特色課程的基礎下,當「南港茶水間」團隊進入舊庄,開始與舊莊國小討論可能的合作時,就逐漸形成了一起發展課程的想法。另一方面,我們團隊從韌性社區的角度來思考南港茶山與河川的課題(見本月眼底城事張若瑜陳冠杰的相關文章),因此討論逐漸落實在共同發展社區重點溪流──大坑溪的特色課程。同時,我們邀請長期深耕在地環境議題的「南港社區大學」(以下簡稱南港社大)成為另一方重要夥伴,展開三方合作,並且決定在2019年秋季學期開始興辦。大坑溪特色課程總共設計2套教案,中年級主要扣連社會科「家鄉」主題;高年級則緊扣自然科「實驗操作」為重要概念。

讓我們一起回到水邊

2019年9至12月間,社大與南港茶水間團隊共同進入舊莊國小中高年級共8個班級(共178位學生)中進行特色課程試教。我們將大坑溪特色課程分為兩輪單元,每班共計兩次課程。中年級課程設計以社區溪流觀察為重點,透過帶領學生進行大坑溪觀察,更加了解社區的溪流空間與水域環境;高年級課程則是以溪流水質檢測為主題,我們實際帶領學生去到大坑溪畔空間進行取水,並以水質檢測筆檢測數據。在中高年級的兩次課程架構中,我們在第一輪課程中進行戶外大坑溪溪畔空間的踏查活動,在第二輪課程中在室內進行觀察整理、議題討論與相關知識傳遞。

舊莊國小中高年級大坑溪特色課程設計
(圖片來源:南港茶水間)

第一輪課程:戶外走讀社區溪流

在第一輪課程中,我們分別透過中年級的觀察與高年級水質檢測的活動帶領學生好好地、認真地走過一次大坑溪下游與社區溪畔空間。原來,對許多學生來說,他們很少近距離觀察過社區溪流。對他們來說,大坑溪只是一條看起來很像水溝的「三面光」河川,同時也是家長諄諄囑咐不要靠近的危險場所。

透過戶外的走讀踏查,沿途中學生初步接觸到溪流生物、治水工法與流域概念。在現場,我們強調「觀察」並非只用眼睛去看,同時也可以使用其他感官,去「感受」原本熟悉空間。學生們用五感進行觀察時,對溪流及社區綠地上的動植物、基礎設施、人為活動以及可能的水質汙染源,都有與以往不同的發現,並且透過繪畫、拍照或文字等方式,記錄下自己的觀察。

舊莊國小中年級學生進行大坑溪畔空間觀察
(圖片來源:南港茶水間)

第二輪課程:戲劇工作坊與小小公民科學家

在第二輪的室內課程中,中年級主要以工作坊的形式帶領學生進行戶外觀察後的討論與反思。我們邀請學生在工作坊中分享他們的觀察與感受,首先,每組學生將對社區空間內印象深刻之人事物的繪圖拼貼於社區地圖上,並與小組成員討論,指出社區內的各個地標性空間之環境特色。之後透過兩個小組間互相的戲劇表演進行「比手畫腳」,試著猜出對方表演的是社區中的哪個空間。戲劇表演需由小組一同表現社區特定空間的特色,透過個人對於空間內人事物的扮演在集體呈現中展現出對特定空間的認知。最後,我們配合影片放映來加深國小學童對於個人、社區、溪流環境與氣候變遷關係之間的認識與連結。

舊莊國小中年級學生戲劇表演
(圖片來源:南港茶水間)

高年級部分則是擔當「小小公民科學家」,進行檢測後的解說教學。我們同步邀請社大專業水質檢測老師進班進行水樣顯微觀測,讓學童對於溪流污染與科學操作有進一步的認識。南港茶水間團隊首先詳細解釋水質檢測相關指標的意義,透過簡報說明自然或人為環境中會影響到這些水質檢測指標的現象,讓學生理解在社區內可能會影響指標的因素,進一步去思考改善方式;社大老師則使用顯微鏡,觀察大坑溪上游、下游以及山豬窟溪採集到的溪水樣本,讓學生了解如何透過顯微鏡下的生物活動,來判斷水質的好壞。這個視覺化的過程,增加了教學的專業性與趣味性,並強化了學生的印象。

舊莊國小高年級學生水質顯微觀測
(圖片來源:南港茶水間)

大坑溪特色課程的設計並不是以環境知識的教授為重點。相反的,茶水間團隊希望透過學生親自回到社區溪流的行為,重新串連自己對於環境的感受、知覺、學習以及知識。課程的最後我們提醒學生:「觀察」乃是我們認識、關心社區環境的第一步。唯有開始仔細觀察我們周遭的自然及人為環境,才能發現氣候變遷或汙染等環境改變的跡象、找出問題所在,進而發起保護環境的行動。

擴大課程整合──Water, Food, and Energy Nexus

水、能源與食物的鏈結(Water, Food, and Energy Nexus)是在氣候變遷年代,思考環境與都市系統關係的重要概念架構,它可讓我們思考人口的增加、資源的消耗與如何再生與循環利用等議題的關聯,也跟韌性社區的概念緊密相關。對於舊莊這個有著高度環境脆弱度與潛在致災危機的地理環境來說,更是適切的教育指引。我們在第二階段的課程擴大討論中,跟小組與合作夥伴的腦力激盪下,以這個架構引導我們對在地環境資源的探索,嘗試進一步構築出有特色的氣候變遷課程。

壓力與資源如何影響地方未來的安全,圖片來源(連結

大坑溪特色課程的教案試教在當期學期結束時獲得了初步性的成果。舊莊國小老師們對於教案成效的評估,普遍認為雖然自己與學生過往對於社區溪流空間較為陌生且疏離,但透過教案中關於社區地圖、實際觀察與親身參與等課程設計,的確對於環境認知與感受有正面的效果。在後續與學校校長、主任與老師們的討論中也發現,學生在有了親身與社區環境互動的經驗後,引入全球氣候變遷、極端降雨與環境永續的議題與知識時,學生能夠從社區在地到全球氣候環境議題上,產生經驗性的連結。因此,南港茶水間、南港社大與舊莊國小認為對於現有的大坑溪特色課程教案除了進行問題與缺點的修正外,也應該思考如何將目前的教案擴大發展與深化,讓不同年級的課程螺旋上升,使得內容得以進階與連續。

因此在三方的共同討論中,針對未來大坑溪特色課程的發展,我們認為可以新增上游自然環境、文史產業的相關內容,同時也可帶領年級較高的學生進行大坑溪相關的環境行動,如自主監測溪流與清溪淨溪活動等。此外,配合臺灣教育部公布的108課綱規定:將「永續發展」和「氣候變遷」議題融入正規課程之要求(國家教育研究院,2018),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議題將結合自然、社會、文化、生活、綜合科等各領域,採「融入式教學」模式,成為跨學科的知識。因此,我們認為,大坑溪特色課程教案可從原本特色課程隸屬的綜合科目,整合至自然、社會、語文與藝術科目中共同設計與執行,以期豐富先備知識與時數安排。

另一方面,茶水間團隊指出若要回應社區氣候變遷的議題與挑戰,則不能單單僅討論溪流議題。因此,在針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氣候變遷教育內容、教育部相關課綱課程與舊莊國小目前課程內容再次進行檢視後,我們提出了一套結合南港舊莊發展特色以及社區中關於水、能源、食物與災害議題的氣候變遷課程發展建議,提供舊莊國小校長、主任與老師們進行研擬與發展。另一方面,我們也將舊庄國小的防救災教育的訓練,加入課程當中。

我們發現,在我們跟南港社大以及學校老師一起進行的工作坊中,三方的專業知識與對於在地空間的認知,能夠整合出與在地生活更加貼近、有趣的課程內容。例如,山豬窟掩埋場復育為山水綠生態公園的故事,以及後來園區對於太陽能及沼氣的利用,就是很好的能源素材。我們也發現,透過早期校友所講述的故事,學生對於後山空間的變遷有更多的理解,有有助於我們整體建構出早期在校園周圍的山與水系統的關係,以及展望未來可能的復育行動。

表、第二階段舊莊國小氣候變遷課程架構表。資料來源:南港茶水間。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韌性學習社區」

研擬舊莊國小氣候變遷課程的旨在回應社區居民人水關係疏離的現實困境。如何重新使居民認知與感受到自身環境與「水」之議題目前依舊息息相關,是當前社區面對氣候變遷導致的災害不確定性下極需關注的課題。國小教育不只是教導學童書本上的知識,同時也能在生活實踐上產生影響。另外,透過國小老師持續的教授與參與,得以在地方上帶來長期的影響;最後,環境教育的成果不單單只是影響年幼的學童,也會藉由學校教育與家庭的連結,影響家長的認知與行為。於此,才能在社區內形成較為廣泛且有力度的影響力,形塑韌性社區在面對災害與環境風險下需具備的知覺與學習能力。

而在SDGs的17項目標中,國小氣候變遷教育的規劃設計不單符合第4項「優質教育」,同時也從氣候變遷教育計畫的發展、內容與影響,連結到第6項「潔淨水資源」、第11項「永續城鄉和社會」、第13項「氣候行動」,以及第17項「促進目標的夥伴關係」。

舊莊國小的氣候變遷教案設計使得學生即使來自於比較缺乏社會與經濟資源的家庭,也能透過實作課程了解氣候變遷議題的重要性,以及環境檢測的基本技術。這個取向回應了SDGs「優質教育」目標。國小師生們透過溪流實地觀察和水質檢測,來參與社區水環境監督和改善的行動,並有機會使各年齡層的在地居民能珍視在地的自然與歷史文化資產,了解極端氣候或汙染可能帶來的風險,並體認到城鄉永續發展的重要性,產生實際的氣候行動,則回應了「潔淨水資源」、「永續城鄉和社區」與「氣候行動」三項目標。而透過這些教育內涵,長期也將有助於建構宜居城市,但下韌性社區的基礎。

最重要的,是茶水間團隊、舊莊國小與南港社大的相互支持不僅使得大坑溪氣候變遷調適教案得以初步執行,更是在課程的深化與配合108課綱建構國小完整課程架構上都有所助益,於此回應了SDGs的第17項「促進目標的夥伴關係」目標,使得舊莊韌性社區的建構能在國小教育的課程中有長久發展的可能。我們可以說,這些在機構間的知識、經驗與資源整合,以及基於信任共同合作往前邁進的夥伴關係,能使得社區在氣候變遷的議題上朝向更為長期且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的方向前進。


參考資料:

Geo41.com How pressure on resources affects the future security of places,

https://www.geo41.com/impacts-of-changing-trends-in-resource-consumption#water-food-energy-nexus (網頁檢視於2020.7.22)

UNESCO Climate Change Education 2020/07/19 retrieved from https://en.unesco.org/themes/education-sustainable-development/cce

Anderson, A.(2012) Climate Change Education for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6(2), 191–206.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2020/07/19取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14336,c1582-1.php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