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天空,首爾見 「電影城市:台北」影展策展人Eric Choi訪談

因礙於疫情緣故,此訪談是由正在韓國做田野的施茗懷老師以電子郵件聯繫策展人Eric Choi的方式進行,最後收到Eric的回信是在2020/08/05。訪談內容再由施老師主責翻譯,本月客座編輯陳小易協助潤稿而成。

訪談/翻譯:施茗懷 Evelyn Shih
編輯/潤稿:陳小易

韓國電影資料中心網站上的「電影城市:台北」宣傳圖(取自2020/09/21)

今年六月,韓國電影資料中心(Korean Film Archive, KOFA)原本策劃放映「電影城市:台北(Cities on Film: Taipei)」一系列的特展影片[i],但因疫情的變化必須暫時關閉館內戲院。為了不辜負電影愛好者的期待以及台韓雙方策展人合力投入的心血,電影特展臨時改為線上VOD放映,沒想到觀眾的回應出乎預料的熱烈。當窗外首爾繁榮大街因疫情鎖城而蕭條的日子裡,台北六〇年代到現今的都市風光卻出現在室內無數的小螢幕上,向韓國的觀影者介紹台灣電影特色之餘,還透過不同時代城市風貌的影像再現帶來淡淡的懷舊之情。本文為因研究暫居韓國的筆者,在疫情影響下以電子郵件訪談KOFA 策展人Eric Choi的第一手翻譯紀錄。藉由這份訪談,我們一方面窺見當代影展如何以電影媒介不同城市文化與景觀,一方面從外國的視角回看歷年來電影中的台北樣貌。

問:在訪談開始前請為我們的讀者做個自我介紹。

答:我在KOFA擔任戲院策展人的角色,策劃內容包括韓國電影以及國際藝術、獨立電影特展。另外,我也負責協助國際影展放映電影資料館的館藏。我曾經也負責過國際收購的工作,搜尋分散於世界各地原以為遺失的韓國電影。

問:能否談談「電影城市(Cities on Film)」主題展的緣起。

答:「電影城市」主題展原本是電影策展人Jung Minhwa在2015開啟的計畫,他希望探討「空間」的概念,以及電影再現在這個範圍內顯現的意涵。正如同時間,空間也是人類生命必須的基本元素。當歷史,政治,社會,以及個人意識注入「空間(space)」,它將轉變為具有人生感性(sentiments of human life)與日常重要性(significance of daily routines)的「地方(place)」。這些電影再現再加上導演獨有的觀點,就更加複雜了。透過觀賞這些再現同個空間的電影,我們可以移向那個時代,探討它的動向與變化,更試著了解那個社會的建構。

當時,第一個主題特展是「電影城市:伍迪艾倫的紐約」,總共選了17部伍迪艾倫在他的故鄉紐約拍的電影,再加上關於導演的紀錄片。

其實韓文的標題應該翻譯成「電影與空間」,跟城市沒有確切的關係,但是在定英文標題的時候怕英文如果使用「Film and Space」,會看起來太像科幻電影主題而誤導觀眾。最終使用「Cities on Film」這個英文標題,也導致我們後來往都市空間的方向發展。

問:目前有哪些城市當過策展主題?有沒有你印象特別深刻的放映作品?

答:之前做過的主題有紐約,香港,巴黎,以及東京,每次的策劃內容都有小小的不同。例如,紐約是連續做了兩年(2015-2016)的主題,分別介紹兩位作品一直離不開紐約的美國導演。香港的特展(2017)重點則是「香港電影 1997-2017」,也就是紀念香港特區成立20週年,那次一共放映了七部在韓國轟動一時的香港電影。巴黎與東京(2018-2019)的特展的重點便不是這兩個國度的導演,而是包含這兩個都市空間再現的世界各地經典之作。

回看這一系列的特展,我個人覺得東京主題時放映的《阿基拉》(1988)跟《銀翼殺手》(1982)選得特別妙。因為兩部電影都透過未來城市的影像顯示一個反烏托邦的未來,並且擴大投射今日對於孤立與腐敗的恐懼。《銀翼殺手》的背景嚴格來講不是東京,但是這部片的意象主調取自日本與亞洲各國的大城市,呈現一個沒有國籍的都會。這種不尋常又主觀的策展選擇對我個人來講是最難忘的。

問:都市空間提供許多值得以電影再現探討的不同層面,包括建築設計、公共/私人空間、大眾交通系統、都市計畫⋯⋯等等。台北的主題電影展的作品凸顯了什麼樣的都市空間問題意識呢?是否有顯現韓國觀眾比較熟悉(或不熟悉)的都市空間?

答: 「電影城市:台北」展出的電影用許多不同的手法來刻畫台北意象。有一部分的電影把都市當作一種方便的背景,微妙的托顯故事與人物的特質。像《丈夫的秘密》(1960)、《月朦朧鳥朦朧》(1978)、《雁兒在林梢》(1979)這種通俗劇就常常採取這種空間再現模式,巨大的情緒起伏蓋過都市環境,使其成為淡淡的著色。又有一部分的電影相對直接的探討城市如何對於居民造成心理影響,譬如說《恐怖份子》(1986)一片以壓迫力非凡的水泥都市景觀將人物包圍,隱喻一種社會監獄。《強尼·凱克》(2017)中的台北卻變身為又吵雜又肅靜的都市環境,而人物紛紛困在孤獨的個人空間內。有的電影前者皆非,更加刻意的去捕捉城市獨特的氛圍,這也是我個人覺得最有趣的類型。例如《六個嫌疑犯》(1965)、《青少年哪吒》 (1992)、《藍色大門》(2002)以及《一頁台北》(2010)都屬於這一類的優質電影,而韓國的觀眾似乎最認同這種又熟悉又異化的電影環境。

國家電影與影視文化中心網站報導「電影城市:台北」影展時所使用《丈夫的秘密》劇照
(取自2020/09/21)

問:「電影城市:台北」的發想是從何而起的?

答:今年策展的啟發點就是利用這個良機慶祝台灣電影過去60年的發展與成就,放映的17部電影根據主題與時代分為三個單元:「經典中的台北」放映了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TFAI)館藏內的五部六、七〇年代的經典台灣電影;「蛻變中的台北」的焦點放在八、九〇年代的臺灣新浪電影,展出了六部顯現顛覆當時台灣政治、社會及經濟的電影;「戀愛中的台北」挑選了六部最近二十幾年的台灣電影,環繞著既帶有台灣特色又是人類共有的經典主題——戀愛、友誼、家庭。

今年主題特展的基本構想是要以最廣泛的範圍介紹台灣電影給我們的觀眾,其中包括在韓國算是「首映」的經典電影,更有世界聞名的楊德昌、蔡明亮、李安等大導演的作品,以及當代在韓國大受歡迎的新片。這次與台灣的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合作非常順利,他們在策展階段與聯絡授權單位的過程都提供協助。他們推出的「台灣電影工具箱」[ii]更是策劃「經典中的台北」子題時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我們也十分感激他們近年來推行台灣經典電影復興的努力。

國家電影與影視文化中心網站報導「電影城市:台北」影展時所使用《超級大國民》劇照
(取自2020/09/21)

問:如果可以擴大、延長台北系列的電影特展,你會增加哪些電影?

:如果能加映更多台灣電影,我的 「願望清單」還蠻長的!首先是《徵婚啟事》(1998),親密並有時帶有壓迫感的特寫是此片電影視覺語言的特徵,這些特寫鏡頭跟較於少見的都市風景遠鏡頭兩者產生強烈的對比,有力地營造都市生活的疏離感。而且這部喜劇又是台灣電影界重量級人物陳國富導演的作品。另外還有一些近年出品的電影,例如《聽說》(2009)、《女朋友・男朋友》(2012),可惜這次沒有選上。

除了這些電影,還有幾部電影是求之不得的。這次策展最顯眼的瑕疵應該就是未能編入侯孝賢導演的作品,這也許是很多電影愛好者很難接受的缺失。《尼羅河女兒》(1987)其實是初期策劃時的首選之一,但是很不幸的因為音樂版權的問題短期內無法播放。我們也考慮過《千禧漫波》(2001),因為此片中以日光、霓虹燈塑造抽象化的台北形象實在令人影像深刻,但是電影發行人當時可能是因為新冠型病毒在歐洲迅速擴散的緣故,無法及時聯絡上。最後,侯導演早期的電影,如《風兒踢踏踩》(1982),也有納入考慮,但是最後判定比較適合另外以更貼切的主題放映。

問:都市空間因為新冠型病毒的疫情改變許多,預計在KOFA戲院放映的「台北」電影系列也改用線上VOD與觀眾見面。疫情是否改變了KOFA觀眾群看待都市空間以及電影中空間的眼光?

答:COVID-19確實是有迫使KOFA適應現況,發掘新的電影展覽模式。我個人還是認為戲院是最適合觀賞電影的空間,但是不能否認線上觀賞已經成為新常態。當然,我們是因為政府下令關閉公共設施才被迫轉向線上放映,但是這已經是擋不住的未來趨勢。

「電影城市:台北」是我們第一次以線上模式呈現的外國電影特展,選擇了十部電影做定期的免費觀賞。觀看次數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期,兩週內累積了將近9000次,簡直是讓我們跌破眼鏡。目前為止,我們只辦過韓國經典電影的線上特展,這種數字前所未有。特別是《藍色大門》、《一夜台北》、《強尼 · 凱克》三片佔滿超過一半的點入次數,浪漫及逃避現實的特質似乎在世界現況黑暗的當下頗受歡迎。其他七片也各獲得幾百次觀賞,明確地證明這裡有國際藝術電影線上特展的需求。

其實我沒有想過疫情如何改變了我們觀眾看待片中都市空間的眼光,但我個人認為大螢幕跟小螢幕的電影空間再現差別甚大。小螢幕縮小了環境對於電影敘事的影響力,使環境融入背景而強調人物的重要性。這也是線上放映的缺點,但是線上看總比看不到好一些。還好公共設施即將重新開放,我們也得以如願的在戲院放影「台北」特展的作品。

[i] 韓國電影資料中心(Korean Film Archive, KOFA)的「電影城市:台北(Cities on Film: Taipei)」影片特展網頁 https://eng.koreafilm.or.kr/cinematheque/programs/PI_01265 (取自2020/09/21)
[ii] 台灣電影工具箱網站https://toolkit.culture.tw/film_130.html (取自2020/09/21)

「電影城市:台北」放映影片

Taipei in Classics 經典中的台北

.The Husband’s Secret [丈夫的秘密] (1960)  dir. Lin Tuan-chiu 林摶秋
.Six Suspects [六個嫌疑犯] (1965) dir. Lin Tuan-chiu 林摶秋
.30,000 Leagues in Search of Mother [真雨夜花] (1971) dir. KAO Zen-Ho 高仁何
.Moon Fascinating, Bird Sweet [月朦朧鳥朦朧] (1978) dir. Chen Yao-chi 陳耀圻
.The Wild Goose on the Wing [雁兒在林梢] (1979) dir. Liu Li-li 劉立立

Taipei in Transition 蛻變中的台北

.Taipei Story [青梅竹馬] (1985) dir. Edward Yang 楊德昌
.The Terrorizers [恐怖份子] (1986) dir. Edward Yang 楊德昌
.Rebels of the Neon God [青少年哪吒] (1992) dir. Tsai Ming-liang 蔡明亮
.Vive L’Amour [愛情萬歲] (1994) dir. Tsai Ming-liang 蔡明亮
.Super Citizen Ko [超級大國民] (1994) dir. Wang Jen 萬仁
.Eat Drink Man Woman [飲食男女] (1994) dir. Ang Lee 李安

Taipei in Love 戀愛中的台北

.Blue Moon [藍月] (1997) dir. Ko I-chen 柯一正
.Yi Yi [一一] (2000) dir. Edward Yang 楊德昌
.Blue Gate Crossing [藍色大門] (2002) dir. Yee Chih-yen 易智言
.Pinoy Sunday [台北星期天] (2009) dir. Ho Wi Ding 何蔚庭
.Au Revoir Taipei [一頁台北] (2010) dir. Arvin Chen  陳駿霖
.Missing Jonny [強尼凱克] (2017) dir. Huang Xi 黃熙


avatar

施茗懷 Evelyn Shih

東亞文化學者,目前在美國哥羅拉多州立大學擔任助理教授。不太熟悉台北都市空間的新竹人。研究範圍包括台灣、華語系、以及韓國的電影與文化。關鍵詞:冷戰,喜劇美學,聲響文化,漫畫,媒體環境,跨文化分析。

東亞文化學者,目前在美國哥羅拉多州立大學擔任助理教授。不太熟悉台北都市空間的新竹人。研究範圍包括台灣、華語系、以及韓國的電影與文化。關鍵詞:冷戰,喜劇美學,聲響文化,漫畫,媒體環境,跨文化分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