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聚落活保存:寶藏巖聚落開園十年的省思與望向未來十年的展望

文:劉可強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寶藏巖歷史聚落歷經超過二十年的多方共同的努力,如今面臨一個十字路口。如果居住的基本目標未能在近期內有行政體制上的突破,此歷史聚落將勢必走向非 「活的保存」 路徑,無法實現原先保存之初衷。但以目前的困境,如何提出有創意並可行的 「活的保存」 方案,是本文試圖回應並倡議之目標。

一、過程與困境

寶藏巖 1.0

最初從1950年代自力營造所形成的寶藏巖聚落,可視為是「社區創生」的一個經典案例。為求在城市生存的退伍老兵,展現頑強的生命力與創造力,逐漸搭建出自己的家園。靠著四處尋獲的建築材料和基礎的建造工法,居民們共同營造出彼此獨立又相互依頼的獨特空間配置,是極具藝術性的風土建築。

軍官宿舍第一排前院 (1967年拍攝)

聚落發展在1980年代中期達到顛峰,有超過200戶的住宅,大約500人住在這裡,持續性的營造與經營,凝聚全體居民的社區。從空間配置來看,聚落的型態回應了地形、微氣候、生態以及居民的種種需求。從社會層面來看,這個聚落集結了低收入工作者、年輕人和學生,在社區熱心主事者的引領下,形成一個具有向心力的社區,是都市中少見健康且和諧的另類社區。

民國77年照片,萬盛溪兩側多為菜園單身宿舍與林水區旁竹叢密佈

在1980至1990年初期繁忙又充滿活力的年代中,這裡生活著深具多樣性的社群,講著不同的方言、吃不一樣的食物、也各自有不同的日夜工作,但為了生存而互相幫助形成強烈的社區認同。這裡曾有雜貨店、理髮店、撞球館、公共廚房。相鄰的榕樹下則是老人們在午後消磨時光的地點。這裡也養了豬、雞、鴨、犬,小孩們到處亂跑,郵差都知道那是誰家的孩子。而聚落裡的每個人也都認識其他每一個人,陌生人會馬上被指認,對居民而言這裡是個安全和快樂的天堂。

寶藏巖 2.0

到了1990年代末期,寶藏巖聚落進入其生命歷程的全新階段。公部門(包括專業者、學術界和民間團體)以聚落的文化歷史保存之名,啟動了一個文化計畫。初期一度尚有急迫社會福利需求與保存的文化意義之間的爭論,但「文化」才是寶藏巖聚落保存落實制度化的驅動力,使得這個保存計畫不只是關心既有的居民,更希望找出一種方式,在制度化的框架中落實自力營造聚落的意義與實踐,也因為這些公眾力量的介入,必然改變了社區原有的動態變化歷程。

學術單位與非營利組織的行動NTU, OURs

在臺北市文化局的主導下,寶藏巖聚落被塑造成藝居共生社區,修復後的房舍有一定比例被規劃為藝術村(包括青年會所)使用,一部分則保留為居民使用。

過去十年來,公部門嘗試了許多方式來管理住民的組成與活動安排,近幾年更有一所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進駐寶藏巖,使用了原本保留給居民但逐年因居民凋零而空出的房舍。隨者居民人數逐漸減少,實驗教育計畫的前途未卜,以及重新思考藝術村/青年會所佔的比例,現在正是時機得以重新審視聚落保存的原始動力,期待社區未來能有一個創新發展。

現在的藝術村/青年會所是由臺北市文化基金會營運,居民組成則是由臺北市文化局管理,而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則是直隸於市長辦公室之下。可行的未來發展方案必須回應現行的實際問題、未來活動與生活型態的創新概念,以及具體可行的方法。

二、思考方向

關於藝術村/青年會所的組成,近期至少有三個思考方向。

第一是擴大詮譯藝術家在聚落中的定義
據目前已知,除了一個實驗型劇團,多數的藝術家只限於平面視覺媒體和手工藝型藝術家,並沒有任何一位藝術家是以自身所在空間特徵或特質來進行創作,這是非常可惜的,因為寶藏巖經由自力營造所創造的獨特空間配置,正是保存的關鍵價值。因此有必要納入更多元的藝術家類型,包括音樂家、舞者、表演者、作家、詩人、設計師、建築師等等。

第二個思考方向則是關於社區成員新組成的創造力。
藝術家在此應該極盡其創造力,來想像及實驗讓社區住民互動的各種創新方式。目前的現況是投入凝聚藝術家和社區居民的努力依舊太少。

第三個思考方向是這個過去依賴「社區創生」形成的建築環境,創造成一個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永續地方

在現行法規的居民資格限制之下,居民的住宅區域並無法永續存在。即使是同意現有居民的租賃期限可以展延,但居民人數仍在持續消減中,也許十年之後,聚落中的居民比例將完全歸零。應該要引入新的住民,來符合聚落中有一定居民比例入住的前提,但新住民的資格和入住程序仍需再討論規劃。

三、倡議構想

寶藏巖 3.0

基於活的社區是一個完整且具獨特性的實體,我們需要為寶藏巖社區的未來提出一個更廣寬且更為全面的願景,來回應現行的狀態,並提供一個能向前滾動的創意途徑。在歷史保存的過程中,公部門投入眾多文化資源來維繫這個聚落的生活特質,但不幸的是,過去十年裡居民的比例快速降低,甚至面臨完全凋零的危機。現在正是時機來構想一條通往永續生活社區的新途徑,作為未來社區發展實踐的典範。

奠基於寶藏巖聚落最初「社區創生」的特質,並重新評估第二階段公部門介入的政策和行動,我們現在為寶藏巖歷史聚落的未來,提出一個更為全面及整合的願景。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分階段進行的實驗計畫,為了實現三個彼此相依的目標:文化保存(cultural preservation)、生活社區(living community)和社會創造力(social creativity)。在最初階段的目標是為了「求生存」,第二階段的目標則是「文化保存」,現在開始的第三階段目標則是「健康和幸福」。

在這個實驗計畫中,我們需要一個整合且跨領域的思考框架,考量健康幸福社區所有的必要元素,包括所有的住民、整體自然及人為環境、生產與在地經濟,以及所有形塑社區文化的各種日常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集體多元的創造形式,涵納各種藝術形式表現,包括建築和設計等,進而針對文化資產條例定義的「建築群落」提出具體保存、維護與發展的創新作法。最初設定的「藝居共生聚落」,也許可以再定位為綜合性的「創意生活家園(creative living homestead)」。

藝術再現重要地景指認

理由

為何建議寶藏巖發展的下一個階段目標是「健康和幸福」,有三個主要理由

第一是過去數十年間,伴隨全球化過程及氣候變遷衝擊著生態與生產形態,社區在地文化已漸式微使得社區原有的互助、公共安全、習俗及信仰體系、共同工作、多世代的活動等備受威脅。許多社區不再具有行動力,需要依賴公部門提供資源來存活。現在正是契機讓寶藏巖聚落進行文化復興,以全面達到健康幸福的目標。

第二個理由是在後疫情時代,各種人工智能崛起且大量取代面對面的互動,更讓社區備受衝擊。社區中面對面的人際互動驟減,將改變未來的社會生活。各種人工智能應該要維繫及強化真實的人際接觸,而非取而代之。

第三個理由是寶藏巖聚落的環境特性有利於進行實驗計畫,因為它是一個相對孤立的獨立社區,很容易從週遭的社區中劃分出來,加上它有豐富多樣的生態及原生的動植物,以它的自力營造傳統正是文化資產保存的關鍵特點。此外,它也有機會利用藝術社群以創意途徑打造一個健康社區。

組織:

長遠來看,寳藏巖3.0應該要由一個財團法人來營運管理。這個財團法人的組成包括公、私部門:公部門是由文化局的公共藝術計畫主導;私部門則是包括關注健康社區的公益機構捐贈和認養、由專業者、學術界組成促進社區整合發展的跨領域小組、住民代表(包括新舊住民、現有及未來的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和就讀創意產業的學生)。

寶藏巖寺也應該投入相關資源促成這個健康幸福社區。這些部門將逐步結成有效的公私合營的夥伴關係,為台灣的社區發展豎立新的典範,但這仍需要時間,也需要分階段進行。(可供参考的案例是韓國首爾長壽村[Jangsu Village] ,其面積、户數、區位以及規劃課題均與寶藏巖相似。)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圖片來源: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臉書粉專)

階段:

短期1-3年(公部門經費/公部門經營)

  • 由台北市文化基金會主事,推動多元媒體藝術、表演藝術的實驗型計畫,以及建築和設計專案。
  • 新住民應逐漸引入各種藝術類型的工作者,也包括建築、營造和設計工作者,以及具有室內裝潢和各式工藝經驗的一般住民,以增加居民的總數,促成不同社群之間的最佳互動。短期內建議增加6至8戶新住民。所有新住民都應遵循既有的短期進駐辦法(三年期,可續約)。新住民的遴選標準應符合年齡及性別多樣、收入水平、相關創作經驗、樂於參與共同創作來促進社區發展。
  • 居民代表則應給予更多訓練和自主的權利,以利於他們更主動積極地鼓舞與激勵其他居民。
  • 短期內,與維繫聚落的相關規定、辦法和經費來源仍由台北市文化局主導,並依已核定的計畫進行歷史聚落建築群的維護與修繕。

中期3-5年(公私部門經費/公私共同經營)

  • 這個階段應引入10至12戶新住民。
  • 社區的營運管理應有居民代表共同參與。維繫營運日常活動與藝術計畫的經費仍由台北市政府經由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提供,而特殊計畫和實驗型活動則可由私部門的公益機構資助,包括人工智能相關產業。
  • 這個階段亦需邀請寶藏巖寺加入社區活動,在宗教節慶時與社區藝術活動共同辦理。
  • 這個階段還有一件重要的實驗計畫,就是啟動自力造屋的研究與設計,包括微氣候控制、營造材料、地方營建工法等等,這個計畫亦將與多所大學的建築和設計學院合作。

長期5-X年(公部門政策及高比例的私部門資金/公私共同經營)

  • 長期階段應再引入12至16戶新住民,讓未來居住戶數不超過聚落總戶數的三分之二。
  • 社區的未來將逐步邁向健康、整體、自力營造且共同管理的模式。私部門的持續資助和專業界的陪伴,將有助於社區維繫自給自足的營運。
  • 這個階段需要各種藝術表現的大量投入,而社區居民將是社區創造力與維繫的關鍵行動者。
  • 社區從式微中再生與再造,在公私部門協力下轉變成新型態的都市社區生活,將成為一個重要的示範社區。

註1: 本文由蔡菁芳協助翻譯編輯,在此致謝。
註2:本文為OURs都市改革組織於2020.10.29 舉辦《步入城市 no.38 講座》的演講資料。


眼底城事是由一群對城市空間充滿熱情的人所發起的計畫,我們認為一個舒適、有趣、充滿創意的城市生活是一個不斷充滿變化的狀態,不僅僅是政府的大計畫,更是所有在城市生活的人每日的集體創作。我們希望透過不同寫作者的紀錄,描繪每一個城市生活精彩的片段。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