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到海、如何在每個小基地營造與水共存的韌性空間

文:林書正(圖/文)、洪喆譯(圖/數據)

一個城市的韌性體質表現在對各種環境基質的兼容並蓄,以及擁有能夠回應各種環境變動衝擊的能力,而傳統的土地管理並未積極、有效地對於基地內的環境責任進行分攤。

以與水共存的調適能力來說,目前中央已提出整體「總合治水」的推動策略及執行方案,採行逕流分擔與淹水風險管理方式,進行內水排除、外水治理及暴潮防禦工作,同時配合土地利用的規劃與管制,公布淹水資訊並納入民眾意見,達到降低區域淹水風險,提升整體空間綠化的全方位治水契機。

本文基於這個策略之上,以台北市為例,運用相關的開放資料與數據分析,提出「出流管制、逕流分攤」落地實踐的設計概念與原則。

從地勢的空間單元作出發來理解水的走勢

從地景生態的角度來看環境,當中最重要的影響變因就是「地形」,因為地形決定了三種主要的環境特徵:坡度Slope、坡向Aspect、高度Altitude。

  • 坡度大小影響了物質與水分的去留
  • 坡向方位則帶動了光照接觸或風向迎背等因子的差異
  • 海拔高度關係到自然作用的溫濕度的基本
坡度Slope、坡向Aspect、高度Altitude三種主要的環境特徵說明示意圖

而這三者所提及的種種因子變項,也正是目前流域治理概念中「出流管制、逕流分攤」的關鍵考量。

這裡我們以台北市內湖地區為例,內湖的地形垂直落差大、水平縱深短,因此「出流管制、逕流分攤」的概念,在落實上必須區分成為淺山區的地表徑流以及建成區的排水單元兩個部分來理解。

這套從上水到下水的漫漫流程裡,因著不同的環境條件,我們試圖讓自然水體與綠色基質能交互支持,透過不同的水綠介質排列組合出各種情境條件,進而能夠形成多樣的生態環境,也才能創造棲地、物種乃至於基因多樣性的基礎。

淺山區的地表徑流:淺山區的地形起伏會帶動地表逕流的匯集與流向(藍線黑箭頭),同時套疊都市綠地與淹水潛勢
建成區的排水單元:建成區的排水紋理(灰線黑箭頭)則會透過抽水站系統形成空間單元

一、淺山區地表逕流

利用集水單元與分水嶺的概念,我們將淺山區逕流水的走勢區別成一個個的小空間單元來加以觀察,每一個小集水空間單元當中都會有自己的地表逕流,它是基於地形起伏所導流而成的路線。

而在這個走線的周邊地區(遠)若是遇到了人為土地利用的型態,就必須透過規劃設計來增加地表水涵容、維持高透水、減少不透水等功能;若是在地表逕流線或其附近者(近),則應直接避免開發或過度的人為介入;另外當山腳邊坡靠近建成區者,則以緩和水流為主,均勻分攤淺山集水區的瞬間水量,同時再輔以水質淨化的處置,經由自然作用的過濾、沉澱、跌水、曝氣等設置,以確保一定的水質與水量後,引導至建成區的開放水體或水綠交界處,創造水域綠地交錯的面積或邊長比例。

圖片來源:台北市工務局水利工程處 金瑞治水園區
https://heo.gov.taipei/cp.aspx?n=D514A7CDB1BB7660

二、建成區排水單元

而在建成環境的範圍裡,逕流水體的走勢受到都市排水系統水利設施的約束與引導,因此需要以排水單元的視野來進行空間範圍內的定位思考與配置內容,原則上以上、中、下三段來區分。

圖片來源:台北市工務局水利工程處 文山區排水改善工程
https://heo.gov.taipei/cp.aspx?n=D39AED75CBD7F858

“上段”係指建成區內但較靠近淺山區的排水系統水利設施,定位上應以降低濁度為主,反應至配置內容則以沉砂池、緩衝沉澱池多,其目的在於降低因濁度所造成水利設施的負擔,避免淤沙濁度過高而形成排水系統的阻塞。

“中段”則多與民眾生活高度重疊,定位上則以提升與水涵容為優先,針對建成區生活圈的公園、學校、停車場等土地,或基地面積(新建或改建)之建築面積在一定面積以上者,得設置屋外型、地下型、屋頂型等流出抑制設施,以增加公共設施用地與水共生涵容的機會,同時帶動私有基地對於出流管制、逕流分攤的協防,配合適當的景觀生態設計手法,讓水與綠的兩種介質得以在建成區的人居環境中交織共存,增加生活範圍中自然生態的屬性與比例。

“下段”範圍靠近內水到外水之際,定位上須以快速排水、緩阻倒灌為考量,避免蓄積過多上、中段的內水水量而未能及時排出到外水之境,而行有之餘則強化提防外水倒灌的功能機制,確保內水的宣洩得以及時排出,因應極端氣候下局部強降雨所導致的排洪壓力。

依環境特質劃分為淺山與建成兩區,除了呈現對待處理原則上的差異外,亦同時反映土管系統上的差異
當掌握水流路線後,便應透過蒐集環境感測數據,協助標示與定位周邊的綠地資源來與自然水體創造介質交融的契機(綠色即為自然植披所在)

掌握相地數據找出水綠交織的潛力腹地

「相地」是古人觀察大地風水走勢的系統智慧,而當代的環境治理,也必得從近期的環境數據出發開始「相地」,讓環境保全有緩衝的概念與作用,只因極端氣候的影響是無紀無據的,人工作為無法比擬自然作用,惟有掌握自然的歷時紋理,順著理路的毛摸,才不會招致蓄積後的更大反撲。

藉由適當的資訊工具與持續的數據收集,將有助於我們來面對人居環境在當今氣候變遷所形成極端氣候的挑戰,例如透過每宗基地綠化面積與不透水層的分布配置,或社區建築基地減洪防洪與雨水流出抑制設施的涵容額度,以及局部地區強降雨後的淹水紀錄……等等,一點一滴空間數據的收集,才能有效掌握我們所生活的城市鄉村在環境上變遷動態,當我們能夠駕馭數據來解釋現象時,方能有據地進一步提出解方。

因此,透過政府工程資訊的適當揭露,明確呈現建成區內的排水單元的系統資訊,讓我們得以釐清各宗基地在排水位階上的排序,讓民間的智庫顧問與工程公司得以掌握整體的系統布局,抓出適宜的位置給予應然的定位,讓順應自然紋理的手法能夠有效地鑲坎在系統作為之上,逐步拉引、調適致合宜、分配集體所共攤的環境責任與義務。

多元數據優化各業務的資訊掌握與環境治理視野

專業分工是當今政府治理的一大特徵,過去局處間分別掌管不同的公共業務,這種各司其職、互不相關的時代應當宣告終結,如今人類集體社會正面臨嚴峻的轉變與挑戰:氣候變遷帶動的是環境外部的調節,少子高齡化牽引的是社會內在的盤整,成長的極限已然呼之欲出,伴隨而生的是複雜的動態系統的變項數據需要梳理。沿襲過去路徑依循的慣習將已無效用,傳統局處的業務分工亦無法再據一己之資即欲全盤掌握集體社會環境的真實變動,因此整合政府各局處間施政的開放資料便顯得至關重要,唯有透過不同業務數據資料之間的釋放與疊合,方能逐步靠近真實社會環境的脈絡與全貌(例如:將防災、蓄水、綠覆、日照、節能等項目納入都市更新之標準、標的與排序,而非僅看建物年限),也才能夠引動不同的眼界與創新的視野,激盪出城鄉環境有據治理的新可能。

臺北市資料大平台 可提供多元數據給民間團體、學研機構與跨局處機關營造豐富的資訊視野

參考資料

  1. 臺北市政府(2016),公園綠地系統策略規劃委託技術服務期末報告書,臺北: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民國107/05/22。
  2. 臺北市政府(2005),臺北市公共設施用地開發保水作業要點,臺北,民國94/05/16。
  3. 臺北市政府(2013),臺北市基地開發排入雨水下水道逕流量標準,臺北,民國102/10/08。
  4. 臺北市政府(2017),臺北市雨水流出抑制設施設計參考手冊,臺北:台北市水利技師公會編製。
  5. 臺北市政府(2002),社區及建築基地減洪防洪規劃手冊研擬,臺北: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6. 臺北市政府(2017),北市工授水字第10630225300號函,臺北,民國1106/10/01。
  7. 臺北市政府(2018),府授工水字第1076020702號函,臺北,民國107/09/05。
  8. 臺北市政府(2019),府授工水字第1086072582號函,臺北,民國102/12/20。
  9. 臺北市政府(2020),臺北市資料大平台 https://data.taipei/#/,民國109/09/12。

※謹念喻肇青老師,沒您的啟蒙我無以跨界構築與時俱進的視野。


林書正,經營 eco ceo 社群,專注於環境、數據的結合應用,現為台北市資訊局專員,專職大數據辦公室。目前致力於讓『數據』帶動『參與』;讓『參與』啟動『想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