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南瓜就在這裡跳舞吧

文:小海、圖:Tamorak共學園

陽光中大小孩子們拉著手,邊唱歌謠邊學起身邊大人做動作;春天的白鷺鷥、夏天的麵包果,稚嫩聲音跟著節奏把生活唱進族語裡。

腔調或許還有些笨拙,如同他們小小的肢體在轉圈、起立時總帶著搖晃。不過踏上這條母語帶領的成長路,強壯的文化如同陽光總在左右。這裡是 Tamorak 共學園,台灣第一個全「美」語學校。

Tamorak 位在山海瑰麗的東海岸,花蓮豐濱鄉港口部落。在這裡,風靡全球的華德福教育和阿美族的亙古文化,結合出一處優雅豐沛的共學環境。

園長ina nakaw(林淑照) 過去曾在傳統教育體制服務,然而接觸到華德福系統後,發現當中以季節遞嬗、故事歌曲、自然體驗、節慶儀式作為課程內容的方式,與原住民族文化傳承的本質相當契合。

因此憂心母語流失、希望翻轉教育現場弱勢的她,辭去教職、完成華德福師資訓練,並且在進入相關學校任教學習整體概念後,於2012年回到部落帶著自己的孩子開始自學。

奠基更穩定的自我內在

「有些家庭看見我的小孩母語流利,聽到我分享的這些教學方式,開始有動機一起學習。」2015年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後不久,這些家庭就聚在一起成立 Tamorak 阿美族共學園。相較於其他華德福系統的場域,在這裡,學校、家庭、部落更緊密地交織著。城市中可見的種種專業分工,在部落裡則是一個人必須回應不同需求,因此變換角色。創學最初,家長們幫忙修建教室、輪流支援煮食;ina nakaw 也以讀書會的形式和家長們共同討論課綱、開發教材。如今,Tamorak 邁向第六年,有不少從幼兒園畢業的學生,因此也展開小學部。部分家長經過師資培訓成為園內老師,目前共學園的小學部有11位學生、4位老師,幼兒部有6位學生,3位老師,另外還有1位照顧大家肚子的廚工。

無論是學生或老師、廚工還是訪客,任何踏入共學園的人都被邀請必須以母語溝通。全母語共學是 Tamorak 被大家最為知曉的特質,事實上,正因為語言是文化的基礎,能讓一個人決定如何指稱周遭環境,如何陳述自己的過去與未來。所以了解偏鄉部落與現代社會差距的 ina nakaw,看見兩者不必然是衝突,但如何找到方式自處的關鍵是孩子們的心智。「希望可以跳出漢語教學的框架,讓部落孩子不要過早被否定。」 Tamorak 在阿美族文化下打造出全母語環境,就是想為孩童奠基內在更穩定的自我、創建外在更堅韌的態度。

將語言放回日常文化

在這裡,課程隨著季節分為四個學期,每個學期十週。 Tamorak的教育核心就是將語言放回日常生活,並且盡量的貼近真實現況。這裡的真實就是學校、家庭、部落都圍繞在阿美族的文化脈絡下。共學園中的教材來自老師們辛勤編纂,必須依隨著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情境要有相對內容。所以除了請教部落長輩傳授關於阿美族歷史或祭儀的細節,也跟熟稔阿美族語的母語老師合作翻譯像是《伊索寓言》的故事成為阿美語版。

基本的語文課、數學課之外,還有農耕課、建築課……教室從室內到田野,從溪裡到山間,當孩子們念誦著老師們開發的百多首歌謠教材時,眼前四季樣貌就包含從植物動物到耕種狩獵、從數字方向到情感表達。母語與傳統文化成為生活最直接相關的內容,讓孩子們不僅學習起來輕鬆簡單,更充滿樂趣。

「如果是幼兒的狀態從不會聽、不會說進來,大概三、四個月就能跟上互動。小學要比較久,大概一年。」大多數在Tamorak小學部的學生都來自同個幼兒園,然而即使是轉學生忽然進入陌生的體制與環境,也都還是能克服語言落差的恐懼。「這裡不會強制孩子做什麼,不會有責罵和處罰,所以來這裡的小孩都不會想回去,」共學過程大量充滿遊戲學習和身體感官的韻律,正是發展中孩童們最適合的溝通方式。

「之前有個小女生跟父母過來,父母說孩子在上幼稚園之前,非常大膽,喜歡探索、愛爬樹。只是不知道為何在幼稚園變成這樣,希望來到Tamorak後,可以再度讓孩子嘗試自己想做的事。」在共學園中因為有大量與自然相處的課程,加上園區內有許多樹木、平台。因此老師們的存在就是陪伴、鼓勵。「我們都會跟小孩確定他說他可以,那就去吧。」來到園區常常可以看到一棵樹上掛著好幾個孩子。有天那對父母來接小孩下課時,就發現女兒正爬在樹上,爬得好高好高,就像她小時候那樣大膽。

有文化有根就有力量

「每年政府都會視察自學,他們一定會問學生要怎麼進入主流世界?或是很多人會問小孩的競爭力在哪裡?」原本是共學家長後來成為老師的ina sera(楊霈妮),深深了解外在環境如何對族語共學的不了解。「其實做手工可以訓練意志力、耐力,畫畫則是學會情感表達。這些學習和一般體制很不同,看起來就像生活,但你所學到的就是可以運用的能力。」ina nakaw也常常被這樣詢問,但她和ina sera對族語共學都沒有遲疑。

「我自己是受體制內教育,所以不只族語忘光,更糟的是已經習慣答案只有一種。」ina sera感受到自己過去填鴨式教育和此刻孩子悠遊在母語環境中最大的差別,就是她習慣不去主動思考各種事,但孩子卻顯現出表達自我喜好、能夠反思的能力。有文化、有根,性格就會充滿力量。許多父母是隨著孩子進入共學園,才再度尋回自己對母語的依戀、對文化的深度體會。 「這裡是跟家長一起運轉的,教育是輔助系統,孩子還是來自家庭。」當這些家長們投入一起創作教材,一起帶領孩子們走入山海,身體力行著自己的才華與技藝時,就是對孩子們最好的示範。因為文化即生活,生活即文化,Tamorak在阿美族語中為南瓜之意,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在不同環境都能生長。然而萬物繁盛必然來自根系緊抓沃土。港口部落蘊含如此富饒的阿美族文化,在一個個家庭裡滋養出文化的根,孩子們順勢攀爬,抵達Tamorak共學園這座孕育族群未來的支架。


本文為2021年8月專題「教室外的在地學習」系列文章之一,由眼底城事與裏路合作策劃。
本文選自《地味手帖NO.07 野孩基地─長出地方的歸屬感》。

[author_box layout=”boxed”]

《地味手帖》是台灣第一本關注新生活型態的MOOK,面向包含移住、創生、職業、居住、街區文化等種種不同生活價值觀,每期探討一個特輯主題,試圖將隱性的現象化為明確的趨勢。內容中,更邀集多個深具地方文化和現況的作者專欄,打造成一本「生活有著開闊可能」的風格指南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