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ndwork – 地景建築中的構築與材料的文化性

本文原發表於《ta台灣建築》2021年4月 Vol.307,〈Groundwork〉,周書賢,經同意後授權轉載

文、圖片提供,周書賢/周書賢建築師事務所+預景設計 主持建築師/景觀設計總監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2011 年美國重要的當代景觀建築師黛安娜·巴爾摩里(Dianna Balmori)出版的《Groundwork-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一書中,曾繪製一條具有厚度的線條(Thick Line)來探討地景與建築的介面。(圖 1)她透過這條具有厚度的線條從場域上的觀點(Field)表達建築與地景的介面關係,建築與地景之間是相互影響與彼此交織交融的。同時,如果我們把這條線放在剖面上思考時,這條具有厚度的線條就如同土地上或土壤的厚度,透過這個土地的厚度理解任何景觀的構築行為都與其土地上的線索有關,例如:水文、高程與植被間息息相關。她認為地景設計是構築與環境之間的有形的單元,而在土地上的構築動作( Groundwork ) 也將透過基地環境彼此相互影響與調整。同時,所有在土地的構築行為將成為與基地環境的對話媒介。[註 1]

而在這具有厚度的土壤地表上,地景設計既可以作為所有人造物或建築物構築行為工作的基礎,也可以視為與基地相關設計的基礎。Kenneth Frampton 在其 1995 年的《Studies in Tectonic Culture 構造文化研究》一書中研究了形式與相關製造的過程和材料之間的辯證關係。[註 2] 他認為建築與地面之間的關係以及事物的構築方式與景觀的獨特構築方法和材料習習相關,因為地景建築是最主要直接碰觸到土地的形成與技術。因此,自然性的材料在景觀設計中就顯得特別重要,因為這些具有自然性的材料都直接嵌入於土地之中。除此之外,地景的構築可以視為一種土地地表上動態的建構,這個動態的建構透過基地上自然的調節與改變所建立的長期的過程,時間性在景觀設計當中就顯得與建築設計的差異。

圖 1 “Thick Line- Dianna Balmori” 黛安娜·巴爾摩里繪製一條具有厚度的線條(Thick Line)來探討地景與建築的介面。出處:Groundwork – Between and Landscape, 2011

地景建築的構築(Constructing Landscape與細部的藝術

構築(Construction)在字面上的意義雖然是把所有的構件建構在一起(Putting together),透過材料與施工順序過程並賦予其形式性,且我們可以從構築行為中理解設計想法、設計思考過程、設計的原理、策略與過程。細部(Detail)在拉丁文中 “talea” 是「斷枝」的意思,源於法文動詞 “detailler” 其意思為切成碎片,透過切分成多個部分或多個較小的部分,來描述詳細處理過程中發生的情況。細節可以特別單元特徵,或者指從整體中擷取的比例較小且更精細的部分(通常是放大的圖像),並且透過這個細節理解更大的整體。因此,「地景構築」也意味著在各個方面都可以準確而徹底地呈現出其細節。細部設計也同時地將設計理念與將其轉化為真實構築的過程,透過每個景觀設計細節精確且細緻的發展,才能確保完整地呈現設計的品質。地景建築的細部在景觀設計中的作用中分析其形式與表達方式,不僅只是了解景觀設計工作的一般性論述外,也是景觀建築、都市設計與場所建築領域的創造性表達方式的來源。

綜合上述,美國紐約中央公園,堪稱是地景構築的典範,中央公園經過了一個半世紀的精心設計、規劃、建造和觀察,用於檢視景觀構築、使用和維護的過程。弗雷德里克·勞·奧爾姆斯特(Frederick Law Olmsted)和卡爾弗特·沃克斯(Calvert Vaux)在 1858 年的設計圖說中指出了正確的地景構築順序: 第一為重塑地坪高程與排水系統;第二為種植沃土與土壤的深度;第三為道路系統與人行系統的建置;第四為植樹與造林;第五為公園內的建築物、圍牆與入口。[註 3] 因此,景觀建築細部將設計概念轉化為城市生活環境過程中,確立各個部份的整體概念和性質,明確其形態和組合,確定細部設計如何與材料結合,以及確立其最終的品質。這一連續的過程包含:形式、結構、設計語言和呈現、材料、尺度與紋理的選擇,以及如何施工、與材料老化等後續維護。這樣的概念也影響了景觀建築師在細部設計圖紙安排與設定,透過地面層的不同圖層建置一系列的平面系統圖。景觀建築細部包括各種各樣細部的形式,不過我們大概可以透過地下、地表與地上來彙整與分類,例如地下的整地高程與排水、地表地上的硬景設計(hardscape)例如鋪面設計與軟景設計(softscape),再來才是地上的構築物。依照地構築的順序,將提出了幾個的景構築面向,透過細部設計的發展來定義地景建築中的構造性。

地景建築中的地形與地質構築(Geological Tectonic

美國知名景觀建築師喬治·哈格里夫(George Hargreave)在執行 Chattanooga Renalissance Park 景觀地形設計中(grading design),不難發現他對於周邊現況環境的理解、分析、回應與整合,他曾經說過透過地形的建構關係反應周遭的環境。同樣地,我們在澎湖國際廣場的景觀建築設計案中,廣闊的基地緊鄰澎湖馬公第三漁港,同時面對澎湖的冬季東北季風。在此嚴峻氣侯條件之下,希望藉由向澎湖的自然現象學習與研究,透過澎湖獨特的菜宅地景構築經驗,在五公頃的平坦基地之下構築擋風的景觀牆(圖 2),並透過地形的變化來創造不同高度景觀空間經驗外,景觀牆面的構築也建構了戶外廣場空間的靜風場域,因此擋風景觀牆的背風面將成為植栽最佳生長的環境。這樣的地景中的地形構築行為,在景觀空間上顯得格外重要,其中需要嚴謹地考量基地的高程與排水性外,原有基地內在過去填海造地的地質狀態與地下海水高程,將成為構築這些地形重要的細部設計考量點之一。在嚴謹的細部設計過程中,我們透過地質下的水位高程計算與疊圖來決定每個擋風景觀牆面的排水高度與形式。除此之外,這些擋風景觀牆面將成為與土壤和自然的交會處 – 擋風牆與地面和建築形式一樣重要,因而我們在景觀牆的細部剖面上,採用了較為自然型態的材料質感呼應土壤與植栽的自然性。(圖 3)

圖 2 澎湖國際廣場擋風景觀牆成為呼應澎湖基地氣候現象的地景構築
圖 3 澎湖國際廣場景觀擋風牆細部設計圖-擋風景觀牆背風區成為植物最佳生長的場域

地景建築中的地表構築

景觀建築中的地表構築,除了界定了景觀空間的領域與介面外,它也將成為基地上流動與聚集為主的動態流動,這個動態流動包括其一是空間上的人流與場域活動外,其二是地表上主要的排水與水文流動。(圖 4)因此,地表上的排水系統與整的高程設計,也將影響地面上未來的活動使用狀況。在新竹的孔廟廣場設計以「書卷 + 書法 + 論語」在廣場中書寫的設計概念,且因為新竹孔廟廣場是一個長度 120 公尺與寬度 20 公尺的廣場,在景觀空間上希望可以透過對稱空間創造孔廟廣場的軸線延伸感。但是在這個約 2400 平方公尺大的景觀鋪面設計中,將面臨地面層的排水設計如何有效地整合至鋪面設計當中,並且透過不同深淺密度的抿石子鋪面分割來界定空間活動。因此鋪面的分割線與鑄鐵溝蓋板的設計、不同材料間的介面整合與排水坡度的設計就成為本案的重點。我們設計長度 110 公分與寬度 60 公分的抿石子分割單元,並且界定出不同材料的單元介面,讓廣場設計可以符合排水與抿石子分割和不同材料間介面整合。此外,並透過具有孔廟文化性的語彙與論語文字融入於鑄鐵陰井現行排水溝設計當中。(圖 5、圖 6)而有別於新竹孔廟廣場地地表構築經驗,澎湖國際廣場的整地排水,因應澎湖年降雨量長年都比較低,因此我們為了要完善鋪面設計與排水溝的介面,因此設計了一個符合澎湖降雨量的排水細部設計,透過L型的鍍鋅角鋼來收高壓混凝土磚的邊緣,並透過兩個 L 型的鍍鋅角鋼間創造的隙縫,成為下方兩吋 PVC 管和排水溝的介面;同時在地表面上可以整磚設計並成為與景觀牆的介面細節。(圖 7)像這樣符合地方性的細部,並非指一般普通城市景觀中的一般細部,而是基於熟悉建造方式與地方材料、符合當地氣候模式以及地方性的習慣與價值觀。

圖 4 地表上主要的排水與水文流動成為地景建築中的地表構築
圖 5 孔廟廣場水溝蓋板工廠製造過程
圖 6 孔廟廣場水溝蓋板細部設計 – 鑄鐵水溝蓋板成為材料間的介面收邊
圖 7 澎湖國際廣場排水與鋪面圖 – 配合澎湖降雨量少的地方性構築設計

活的地景自然構築(Living Tectonic

活的地景自然構築指的是植栽設計的部分,包含:喬木,灌木和地表上的草本植物,有些與景觀牆壁或高架於表面上與土壤或其他生長介質結合在一起,構成了景觀建築的活的構造。植栽設計會因植物的屬性不但在季節上與空間上產生變化外,更因為它們是有生命的自然構築 – 它們透過光合作用、繁殖和衰老的生長,它們的生命力不斷地隨時間在變化。因此在景觀構築時,需要考慮或是設計植栽的生長性與季節性,這樣有生命力的「自然構築性」,會讓使用者在景觀空間上感受到的自然變化的現象和氣候季節變化的影響。另外,透過植栽設計與植物的物理現象來吸引環境中的生物例如:誘鳥誘蝶植物來加強其景觀的生態性也是活的地景構築中重要的一環。我們在新竹明湖公園設計當中,由於基地位於新竹青草湖與客雅溪的生態廊道上,因此我們在基地的自然構築上,以最少擾動生物活動的場域與保留大部分的植栽與地被植物,並且適宜且低調地引入人為活動的場域,讓景觀自然構築作為從根本上開放的系統,它可以成為非人類物種群聚的地方,透過這些物種的聚集,增加景觀變化性與生態永續推動者。(圖 8)

圖 8 新竹明湖公園植栽設計成為活的地景自然構築場域

地景建築中的工藝技術與科技數位

近年來數位製造的技術也漸漸地影響了地景建築的構築方式,從最容易的鋪面排列的設計道景觀家俱設計的製程都可以看到數位製造的逐步影響,2006 年 KBAS Studio 美國五角大廈 911 紀念公園(Pentagon Memorial)設計中,Keth Kaseman 建築師透過數位運算與製造,運用工廠預鑄的 CNC 切割與製成技術,製作出 184 個紀念碑透過不鏽鋼椅子的方式呈現其紀念性,並透過不同的感官性與觸覺,和象徵生命與未來的植栽來呈現這個極具工藝性與詩意性的紀念公園。澎湖國際廣場原為 2018 年國際美麗海灣年會地點,為了準備這個澎湖海洋盛會,業主希望在廣場中應鋪面當中置入一個美麗海灣會員國地圖,我們將地圖藉由數位運算技術轉換成 250 個不同密度的圓圈,透過白水泥與抿石子分割線,創造一個可以從戶外廣常與景觀長廊中看到的數位抽象化的世界地圖,並且在 256 個會員國的國家與城市,將圓圈轉化成地板上的地上照明,廣場在夜晚時 256 個會員的地照明將會亮起,同時點綴整廣場中的鋪面設計。在設計過程中透過數位構築方式,但現場放樣與製成變成了一種工藝技術的呈現,我們透過夾板先繪製其圈圈的大小並以此為放樣的模具,同時也透過圓形金屬邊框成為百水泥與燈具的介面,雖然施工工序十分的繁瑣,但如工藝般的創作與現場工人並肩合作,一起研究材料的介面與工序成為了一種工藝般的構築。(圖 9)

圖 9 澎湖國際廣場世界地圖鋪面與燈具整合

永續與維護成為地景中構築(Maintenance as Construction

在景觀建築設計與實踐的過程當中,景觀細部扮演了一個細微而又重要的角色,細微是因為它是景觀中可見的最小部分;重要的角色是因為透過細部設計理解設計的邏輯與細部形式實現及耐久性。同時透過嚴謹的設計思考,整合景觀細部設計中的材料及施工的精確性。景觀建築細部是一個設計的過程、生產的過程,同樣地它是城市景觀環境中的最終形式和呈現的決定性要素,也是讓特定尺度追求的景觀建築形式和空間的構思。另外更為重要地從地景中的自然構築觀點上來思考,光、水、風和風化是時間在些景觀構築上的標記,這些自然的現象也是地景構築中重要的媒介。這些自然的因子不僅改變了地景構築表面,而且還催化了地景自然構築中的植栽的生長,枯萎和重生。因此地景建築中的構築更需要考慮到後續的維護,畢竟地景構築都是活生生的構築行為(Living Tectonic)我們應該更加注重後續的維護,並把後續的維護當成一種建構的行為(Maintenance as Construction)才能讓地景建築更具永續性與自然性。「地景建築中的構築性」與其說是細部設計的技術性或客體性,不如說是透過基地中的土地與生物作用,且透過非線性的構造與形式之間的表達呈現與構築的過程,促使地景中的構築更具詩意性與文化性。


  • 註 1:Diana Balmori “Groundwork : Between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e”, Across the Divide: Between Nature and Culture, 2011
  • 註 2: Studies in Tectonic Culture: The Poetics of Construction in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y Architecture, ed. John Cava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5). For a discussion of tectonics as a lens through which to examin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see Kirkwood, Niall. The Art of Landscape Detail: Fundamentals, Practices, and Case Studies (New York: Wiley, 1999), 111.
  • 註 3: Frederick Law Olmsted Sr. and Calvert Vaux, “Particulars of Construction and Estimate, 1858,” in  Forty Year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entral Park, ed. Frederick Law Olmsted Jr. and Theodora Kimball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73), 283.

Fa+p 周書賢建築師事務所+預景設計 主持建築師/設計總監。
周書賢建築師事務所+預景設計是結合建築、都市與景觀之專業團隊,關注都市、景觀與建築相關議題。同時,企圖結合都市景觀與建築透過「景觀都市主義」-Landscape Urbanism 實踐創造「建築融於基地涵構中;景觀融入都市生活中」。實踐作品領域從都市設計、校園建築設計、公共建築、住宅到都市公園景觀廣場等開放空間的範疇。我們深信任何人造構築的過程,都是一種在「地景的刻劃術」將基地中的可見與不見的透過設計呈現。周書賢建築師建築專業訓練背景,景觀建築領域的延伸。研究所就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景觀建築碩士。期間受教於James Corner(Field operation) 及 Kieth Kaseman (KSAB)studio。在James Corner studio作品獲得傑出作品。https://www.fieldscape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