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三地」的發展願景:地面、地上與地下的纜車

文:陳威丞

你曾經搭過纜車嗎?搭纜車的經驗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有些人或許會因為懼高症而不敢輕易搭乘纜車,但也有不少人期待搭乘纜車,享受由高處俯瞰的不同觀看視角。

事實上,纜車作為一種交通運具,與汽機車、火車等最為顯著的差異即在於它的「垂直性」。垂直性一方面展現在纜車塔柱所築起的高度,讓纜車車廂能夠在半空行走,並載送乘客克服地勢高低落差抵達目的地;另一方面,纜車在具有垂直高度的移動路徑中,也同時提供人們新的可運用空間。換言之,纜車的設置同時將「垂直性」作為手段和目標,我們因此可以循著「垂直性」尋找更多線索,了解纜車如何鑲嵌在地方發展的願景當中,但卻又經常事與願違,成為一個個想像而已。

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h-jR8PiijjfJnDd_sOBilMmTMSpnKyNPpapaF5nTiQjZk4RrwOkBicQsAiwme0Z2a5QtfsGoJ3inZq7rlWDtyNdaHZ7_tnf_ZSHO8W5ylXCVsnfvrfyAAmhxnYlGYWi3_XkVEoU
貓空纜車的垂直移動(資料來源

纜車的「地面之外」

在這一座多山的福爾摩沙島上,什麼樣的交通運具才是人們「向山致敬」的最佳移動方式?雖然「向山致敬」是晚近才由行政院提出的政策思維,但事實上早在2003年,為鼓勵台灣人親近高山進而對土地產生認同,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即曾委託國內工程顧問公司,針對台灣高山景點建置纜車一事進行潛在地點評估及開發營運管理的研究。不過,此研究一出後,不少專家學者連同環保團體,基於高山纜車對環境的衝擊,以及地質條件、成本效益考量等諸多疑慮,旋即提出反對意見、要求官方終止高山纜車設置計畫。

且讓我們想像在玉山、雪山、合歡山及南湖大山等幾座大山的登山口,都備有纜車服務讓遊客能直攻山頂,這樣的「向山致敬」方式,你支持還是反對?根據《國外高山纜車設置及管理案例之研究》的整理指出,在規劃纜車系統時,除了必須蒐集社會大眾的意見,尚且必須考量纜車設置所在的「地面之外」,包括:氣候條件(如:降雨落雷、風速風向)、地形條件(如:垂直高度、場站標高)及地質條件(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才能確保纜車的興築和營運在「安全第一」的最高原則下進行。

雖然在台灣,直至目前尚無任何一座成功營運的高山纜車,但在一些歐美國家卻可以見到不少纜車已經在崇山峻嶺中行走,例如:法國夏慕尼(Chamonix)的南針鋒纜車、瑞士策馬特(Zermatt)纜車等。這些纜車主要多是用來服務當地滑雪產業所衍生的交通運輸及觀光遊憩需求(鼎漢國際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4)。而在台灣,絕大多數的纜車興建倡議儘管不是在滑雪產業的考量下浮現,但也經常被賦予交通及觀光的雙重功能,尤其在具有交通阻隔性的觀光地區(例如:九份金瓜石、日月潭向山),建置纜車經常成為帶動地方發展重要的一環,不論是實質的空間規劃或是存在於願景想像之中。

https://lh5.googleusercontent.com/oyDZ5xeTRJUApUy6cmreDajaRI2i8jbUroqsNZI22TeIhqzya8mWfWY7kgMXZmeWI1U4UUTFe-CuoLbPoLpSLUHANb3EGd9dSnltL-5L-SYORBjHHsjCValg2jgVBG--Ti0bD7s
座落在阿爾卑斯山脈中的法國夏慕尼(Chamonix)南針鋒纜車(資料來源

纜車因此是如何作為交通工具,同時又作為觀光遊憩設施,並捲動關於地方發展的願景藍圖?本文認為關鍵之處即在於纜車的「垂直性」。垂直性得纜車有別於只能夠在平面上移動的交通運具,額外傳達出人類活動空間所隱藏的垂直可能及想像。當然,纜車並不一定只能夠垂直移動,它也能在平緩的地面興建、純粹作為一般水平移動的交通運具而運行著。不過,纜車造價高昂,後續的維修管理工作經常更是一浩大工程,因而在某種程度上,「垂直性」即成為考量纜車建置的必要條件。換言之,建置纜車經常與垂直的評估及考量密切相關,並成為人們以垂直移動為焦點,或是打造對於垂直的各種願景的重要方式。

纜車的垂直政治

Stephen Graham(2020)在《世界是垂直的》一書中,曾以拉丁美洲垂直堆疊的棚戶區範圍內所設置的纜車為例,提出「垂直綏靖」的概念:

國家政策制定者將棚戶區的纜車系統正常化,認為它是能克服垂直棚戶區極度難以接近與邊緣地位的激進手法,藉此可將這些地區接連至更廣大的都市。新的纜車往往穩妥地切合城市領袖欲資助戲劇化且明顯可見的基礎設施那樣的傾向,在嘗試破除棚戶區深層污名、推動徹底美學轉向之努力中,纜車也位居核心。pp.148

以拉丁美洲的纜車建置為例,纜車在當地成為城市治理者在「地面之外」拉出另一條發展「軸線」,讓全球的政商名流菁英只需沿著纜車繩索移動,在高處凝視「貪婪投機的對象」,盤算著下一個房地產投資標的;並且,在垂直凝視的過程中也將棚戶區「他者化」(othering)進而去政治化,使得地面上的真實生活樣貌——缺乏供水及排污系統的居住環境,沒有體面的健康和教育服務的生活——無法被清楚認識,藉此重新設計城市、打造新的城市品牌(Graham, 2020)。

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ZTdlfSxXc1IBiZiVQ3ebyLmeM3ijriuf7vRRw_yOpByZ6MHRHVktqdcB5pwU9DMeNJwWsNeFVzeZy68u0NOOSBq9gGRrpUQTJTEHfswPlhCZDcxg7doNtgV3lrMGhnB8tnLYInU
 位於棚戶區上方的纜車(資料來源

回到台灣,台北貓空纜車(以下簡稱貓纜)的建置,同樣可以觀察到市政府希望藉由纜車設置,克服垂直性所帶來限制的阻礙。貓纜最初的規劃構想原是為紓緩垂直延展的狹窄山路所導致的交通壅塞問題,後來則又增加觀光目的,希望透過纜車將貓空地區垂直分散的各個景點連成一氣,把人潮疏散到整個貓空其他的遊憩景點上面:

為因應現況交通問題,並提升貓空地區觀光品質、促進地方及商業繁榮,當地店家及民意代表遂有設置纜車系統之提議,期能有效紓解貓空地區例假日之交通量,並提供遊客另一種運具之選擇, ……貓空纜車系統的興建源自於交通運輸問題之解決,更企圖為貓空地區創造新的觀光地標,促進地區觀光產業之發展。(鼎漢國際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4:1-1)

從以上兩個案例可以觀察到,由官方所發動的纜車建置計畫,一方面旨在透過纜車建設克服垂直性,讓人們能以舒服、便捷的方式抵達地面之上的指定地點,從事官方所想像的經濟/消費活動;另一方面,纜車同時也利用垂直性開展它的價值和意義,通過地面上(on the ground)的場站做為「點」基礎,並經由地面之上(above the ground)的繩索形成一條軸「線」,再由地面的點、天上的線形構出一個有關垂直的「面」的發展藍圖,藉此重新塑造都市內部以垂直為軸向的活動及生活空間,打造出有關垂直的願景。

換句話說,透過纜車的建置並以垂直性作為手段,官方單位不再只能仰賴地面上水平擴展的交通建設——諸如前文提及的軌道建設,以及蜿蜒的山區公路——以完善特定的政策目標或者地方發展藍圖,而是能夠適當擺脫地面上的都市紋理或地理限制,利用「地面之外」的垂直性,創造一條更加平順的軸線,進一步帶動發展。

    從此一觀點來看,垂直性也成為纜車實現其意義的目的本身,使得纜車不只是關於垂直移動的交通工具,更是一種特殊的物質配置方式,讓形容詞「垂直的」(vertical)轉化成為名詞「垂直性」(verticality)而為人們利用,並基於垂直性引發人們有趣的行為與感知:不論是透過乘坐纜車一階一階向高處挺進,並在終點乘著滑雪板一溜而下,享受由地球重力帶來的快感;又或者只是靜態地坐在纜車車廂內,感受大氣中氣流的擺盪搖動,享受高處向下俯瞰的景緻。

「垂直整合」的纜車願景

纜車一方面協助人們「逐步」克服垂直性,進一步讓人們透過纜車重新評估及利用地面之上的空間。不過,纜車的「地面之外」卻不僅止於地面之「上」的垂直討論,實際上纜車所串接的三維空間及其所被賦予的發展藍圖想像,更為根本地是奠基在硬體設施的安全之上,例如纜索及車廂最大承重量的考量,以及每一支垂直向上延伸的塔柱是否足夠穩固的評估。而這一根根塔柱之所以能夠屹立不搖、並架起纜索讓車廂移動,則是極度仰賴地面之「下」的地質條件。 

2008年9月下旬,台灣接連遭受兩個颱風侵擾,貓纜也在這場風災中受到T16塔柱邊坡坍塌事件而宣布停駛。事後,經專業團隊調查後才發現,T16支塔柱實是建在舊有崩塌的地質敏感區,天然地質條件不佳,又因連日雨量使得土壤軟化,因而無可避免地發生塔柱坍塌情事(黃柏榕,2011)。無獨有偶,2000年以降的十到廿年間,高山纜車計畫——尤其是台中雪谷纜車——也是因為地面之「下」地質條件不佳的緣故,而不得不在最終宣告廢止。

儘管纜車的興建、運行和乘坐經驗得以引發不少人的遐想及憧憬,不論是因為纜車的特殊移動模式,讓人們能夠乘著垂直性、享受垂直性,形塑出一種特定的垂直經驗;抑或是藉由纜車形構出來的三維空間,在相對清楚的點線範圍內進行有關垂直的整體空間規劃,以此刻劃出一幅關於坡面或山林的發展藍圖,進而讓設置纜車成為地方首長構築地方願景的重要元素。

然而,纜車作為地面之上明顯可見的垂直物,仍舊無法忽略地面之下有關地質的探勘與評估,以滿足纜車運轉時最基本的安全條件:以及最後但同等重要的,如何拿捏纜車之於地面的「垂直性」關係,使得纜車既能適度擺脫地面上既有的限制,拉出新的地方發展可能,又不至於完全脫離地面、高高在上地凝視著地面上的一景一物。換言之,唯有經過「垂直性」的整體綜合考量,藉由纜車更好地貫通地下、地面與地上的垂直性,似乎才是纜車給予我們的垂直啟示,而不完全是纜車帶給我們的不著邊際想像及願景藍圖。


徵引文獻

  1. Graham S.(2020)《世界是垂直的:從人造衛星、摩天大樓到地底隧道,由分層空間垂直剖析都市中社會、政治的權力關係》,高郁婷、王志弘譯。臺北:臉譜。
  2. 鼎漢國際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4)貓空纜車系統技術服務工作定案報告書。臺北 :臺北市政府交通局。
  3. 黃柏榕(2011)《貓空纜車興建之政策形成過程研究:政策網絡觀點》,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NTUBP肉骨茶啃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