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的綠色炸彈:在都市垂直縱走的大王椰子

文:楊絜媖

「碰!」夜半時分,臺北市仁愛路上大王椰子近四層樓高的葉子掉落在馬路上,椰子葉重力加速度的結果發出巨響,險些砸傷往來的用路人。但是,不是每位用路人都那麼幸運地逃過一劫,椰子葉掉落以至於傷及往來的車輛及民眾的事件多不勝數,也讓北市公園處開始積極處理大王椰子帶來的危害。

歷經歷史的洪流,大王椰子如同其他基礎設施一般,在都市治理過程中成為都市的綠色基礎設施,帶給都市許多生態的功能及價值。然而,椰子樹卻不僅僅是綠色基礎設施,看似穩定的椰子樹是相對動態的,且隱含許多危險性,換言之,椰子樹需要經常維護以持續提供作用。因此,作者以「灰綠基礎設施之間」闡述大王椰子中介於灰色及綠色基礎設施的特性。

從日治到民國的大王椰子

大王椰子佇立在臺北市舊城區的重要幹道(如中山南路、仁愛路、愛國西路)好幾十載,為這裡的都市景觀帶來不同於以往街道的現代感,以及與臺灣氣候呼應的熱帶氛圍。在當時的年代,汽車尚未普及的情況,日人已在此規劃40公尺寬的仁愛路,如此筆直且工整的道路系統,受到歐美現代都市規劃所影響。

大王椰子作為道路中央分隔島的行道樹有種指向性,成排的椰子營造的是俐落、文明的象徵,以及穿透的視覺感受。日本統治時期所規劃的林蔭大道特殊地景,成為當局特打造用來象徵現代化治理的基礎設施。椰子樹的誕生,一方面是日人以現代技術的產物藉此展現權力統治,一方面象徵臺北市的文明化時代之來臨,這樣對地景的規劃手法一直到抗戰勝利,國民政府撥遷來台後至解除戒嚴之前。

C:\Users\user\AppData\Local\Microsoft\Windows\INetCache\Content.Word\f_11192100_1.jpg
1950年代中山南路的大王椰子。(資料來源:1959年電影《空中小姐》)

那麼,這些大王椰子如何引進臺北市成為刻意營造的地景或基礎設施?這些看似美觀的椰子又如何引發爭議,進而成為都市治理的過程?北市仁愛路中央分隔島上,挺直佇立成排的大王椰子,為這條連接臺北市政府與總統府的道路營造了莊嚴肅穆的氛圍。此外,相同的大王椰子並排列植場景也出現在北市中山南路、愛國西路及中華路一段上。

這些看似刻意營造的景象,背後隱含多重行動者在都市治理的多重詮釋。本文從大王椰子引發的爭議事件出發,探討椰子樹生產的過程及各方行動者對大王椰子治理的不同觀點。

北市舊城區大王椰子的種植,與日治時期殖民政府所建立的行道樹知識體系息息相關。由於日本近代植物學興起,帶動了椰子樹在臺灣社會的生產,椰子樹不僅是殖民統治者的統治象徵,或日人對熱帶文化的想像,尚有立基於科學知識下的熱帶殖民地治理過程,對外宣示著文明、進步的治理成果(周湘雲,2008)。椰子樹在1896年大量的引進臺灣種植,起初種植於1896 年臺北成立之「苗圃」(現臺北植物園),另一為成立於1902年的「恆春熱帶植物殖育場」(周湘雲,2008:22),後來在許多行動者的知識建構下,逐漸成為象徵南國、文明,乃至於地方特色的產物,其中田代安定是促成臺灣行道樹知識體系的重要人物。

當時任職於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的田代安定,在1896年至1899年間與該局技師進行森林調查與殖民地調查,了解臺灣自然資源環境的特性,並據此治理殖民地(陳偉智,2020:32-33),田代於1898年提出近代臺灣《臺灣道路市街植樹論(附各要處植樹意見)》,可說是臺灣行道樹邁向系統化治理的開端(吳明勇,2008:279;周湘雲,2008:39)。大王椰子在田代一連串於1900 年出版的《臺灣街庄植樹要鑑》、1920年的《臺灣行道樹及市村植樹要鑑》所建立的行道樹理論知識之下,塑造成高貴、典雅與文明的象徵,田代亦在他的出版品中不只一次地表露他對大王椰子的重視(吳明勇,2008;周湘雲,2008)。因此,臺北市始在1930年代於街道上種植棕櫚科植物,其中大王椰子於1937年開始種植於今天的中山南路與仁愛路,成為結合近代植物科學、視覺美觀、統治者權力,以及地方文化治理過程的產物。

從高空到地面:大王椰子逐步成為都市炸彈

原本立意為塑造良好都市意象的大王椰子,卻在數十年後成為市民擔憂不已的不定時炸彈。2014年曾有民眾行經北市仁愛路時,被掉落的葉子砸傷頭部,使民眾重心不穩摔車,釀成民眾手部骨折、擦傷等憾事(張立勳,2014)。此事件也令北市公園處開始重視椰子樹傷人的議題,並積極檢討防止大王椰子葉子或葉鞘掉落傷及無辜。

其實,據聯合報報導,早在1960年代就有人主張移除仁愛路自杭州南路到新生南路的大王椰子,後來經市府研商,這裡的大王椰子在當時的樹齡已長成20至30年之久,又配合當時臺北松山機場的建設,當局欲打造從國際機場至總統府往來之氣派的林蔭大道,因而保留這裡的椰子樹(劉玉磐,1968)。此後,這段仁愛路拓寬開闢為60公尺寬的道路,仁愛路一段乃至三、四段上的分隔島,也在市長高玉樹先生的指示下,延續仁愛路二段上自日治時期以來的大王椰子語彙來種植(中央日報,1968)。

雖然大王椰子的視覺感受塑造了良好的都市地景,椰子葉掉落傷及市民也是不爭的事實。近年來在民意逐漸高漲的時代,於2014年民眾透過市議員張茂楠先生表達大王椰子葉鞘掉落傷人的事實,並向市府索賠,因而登上了新聞版面。公園處當真不曉得大王椰子的殺傷力嗎?其實,從公園處2010年的新聞稿可以得知,早在2008年至2010年就已經有椰子葉掉落案例。為此,公園處表示除了現有的已栽植的大王椰子路段,已不再規劃新植大王椰子(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2010)。

北市公園處園藝工程隊自2007年開始,已將大王椰子修剪維護工程外包由承商負責處理,修剪頻率從一開始的全年施作36次,到2014年全面統一為52次。2014年落葉砸傷意外事故,公園處檢討後發現葉鞘尚為翠綠狀況,非明顯老化時期,但是翠綠時葉鞘掉落並不常見。依當時的契約規定,承商每週施作1次,故全年共施作52次,包含承商每天派員巡檢落葉,並同時要配合高空作業車施作老葉割除作業。

小補充:老葉修剪

老葉修剪係指葉片及葉鞘開始黃化且下垂低於水平角度者,作業時必須將花序、外苞、老化葉鞘等割除。在當時修剪時承商自葉柄基部修除葉片,但葉鞘仍然附著於莖幹上,葉鞘包覆著樹幹非常硬且緊密,在離層未形成前,無法用人工徒手剝離,如用機械切除,易造成樹體的機械傷害,故雖然該處安排承商每7日修剪1次,葉鞘最長仍有7日殘留於莖幹上,又植物生理狀態難以預測,不知多久時間葉鞘會枯黃掉落,依契約規定每次修剪時發現枯黃才會修剪。當時所訂的修剪頻率為每週施作1次,依植物生理而言,其實頻率已經很高。

有鑑於此,公園處當時召開會議,找尋專家學者共同研商類似這種未枯黃的葉子就掉落的情形,應該要如何處理來防止。經過在場的大學教授、業界實務執行的專家一同熱議的結果,公園處最終決議參考當時臺灣大學於大王椰子葉鞘外圍採用鐵線固定方式,改良為使用束帶方式固定,來防止翠綠葉鞘不特定時間掉落。

臺灣大學以鐵絲固定大王椰子葉鞘(左),及公園處以束帶固定葉鞘(右)。(資料來源:公園處)

受到熱議的治理方式:束帶

這樣綁束帶防止葉鞘掉落的方式,讓公園處頓時少了許多椰子葉掉落砸傷人導致國賠的事件。然而,這樣的方式也令許多植物學者有所質疑,認為這樣的方式會影響大王椰子的生長,並且會影響椰子樹的生長時序,同時也並不美觀。作者以實地的樹木治理經驗,並走訪公園處、景觀樹醫李碧峰先生了解當時決定以束帶的方式處理大王椰子樹葉子掉落的情況。

在2014年發生大王椰子傷人事件登上新聞版面後,為了安撫議員及令市民安心,公園處邀請專家學者到場研商,場上大部分的專家學者以及公園處內的人員傾向在葉鞘上以繩索、塑膠繩或其他類似的方式綑綁葉鞘,令葉子不會整片掉落,僅有李碧峰先生及其餘一兩位學者建議不要綁任何固定物,這樣會影響大王椰子生長,把葉鞘包住的話,大王椰子的火焰包花序無法抽出,葉子也會越長越小。

李碧峰先生表示在當時他已有25年的修剪大王椰子跟亞歷山大椰子的經驗,自20歲就開始隨著家裡的人一起修剪許多學校、工廠廠房的椰子樹,但是在場的教授以沒有實驗數據為由表示,沒有研究證明綁束帶的方式會影響椰子樹的生長。他也在公園處執行綁束帶措施後的半年,因為颱風來臨隨公園處到市內勘災,後來自行到北市仁愛路勘查,當時發現大王椰子修剪及綁束帶的情形沒有一致性,有許多是沒有修剪或來不及剪,或剪過頭變成強剪,當然也有些是正確的弱剪。他建議,不能完全不剪也不能強剪,完全不剪風阻太大,所以比較好的方式是弱剪,這樣颱風過後只會變成強剪。

類此對公園處施行的綁束帶政策有意見的民眾不少,公園處也曾接獲民眾透過各種陳情管道表示對此方式的不滿,認為公園處在扼殺大王椰子的生命。對這樣的評論或民眾陳情案件,公園處說明當時依照契約,是每週就修剪大王椰子1次,如果有束帶鬆掉要更換,每2個月不管束帶有無鬆掉都要全面更換,應不至於影響生長。

公園處分析了過往的街景圖,發現並非是束帶造成大王椰子葉鞘逐年縮小,從google 2009年街景圖顯示,未綁束帶前該樹葉鞘在當時就明顯就較其他樹木小,不排除是因為植物個體生物多樣性。曾任公園處工程設計人員受訪時表示,當時民眾陳情仁愛路一段公車站牌旁的椰子特別小棵者,曾經分析過可能原因是由於施作公車專用道硬體施工時造成根系受損,或者長期過度修剪,使葉片稀少。另外就是缺水造成大王椰子生育勢較差,而且樹穴內根系生長可吸收水分的空間較綠帶分隔島內的有限。

公園處設計人員進一步說明,當時也詢問過臺大園藝系教授表示用束帶把大王椰子葉鞘綁起來防止老葉直接砸傷路人,並不會影響椰子的生長。而且當時換束帶的頻率很高,大王椰子其實一個月的生長速率葉子也還沒完全老。實際上束帶屬於塑膠材質具有一定彈性,經過幾年的施行觀察,既使有束帶綁住葉鞘,大王椰子的火焰包花序依舊會抽出,甚至造成束帶彈開,故就算有束帶仍需有巡檢人員定時巡檢, 另外透過定期更換束帶及修剪老葉時,可及時觀察大王椰子頂梢(生長點)是否有病蟲害發生。

google街景圖分析公車站牌大王椰子生長情形。(資料來源:公園處)

對於大王椰子是否應該綁束帶的議題持續熱議,以公園處作為官方治理組織的立場,主要是要防止市民遭受危險,同時要免於因為葉子掉落導致國賠事件。在當時臺北市共有近1800株的大王椰子,每週要以高空作業車進行修剪,所費資源相當龐大,故該處為了便於管理、撙節經費、避免過度修剪,遂以綁束帶的方式因應,而不是採高度修剪的方式。以過往公園處所訂的大王椰子修剪注意事項,大王椰子只要有垂下的老化葉子就必須要去修剪防止掉落,但是時常修剪完剩下的新葉剛生長不久,葉型較為直立。

該處這樣每週定期修剪大王椰子垂下枯黃的葉子,也有不少民眾質疑這樣的處理是公園處對大王椰子過度修剪。然而,公園處擔心的是垂下的老葉會因高空風力被吹落,甚至後來綁了束帶也不敢對垂下的老葉掉以輕心,仍是責成廠商定期修剪。

曾任公園處工程設計人員表示,當時民眾一度質疑椰子樹葉子還是綠的就去修剪,可是其實葉子已經垂下水平線了,而大王椰子高大且葉片有一定重量,葉子會隨高處強勁的風勢強勁拉扯束帶,使束帶鬆脫或斷掉,所以公園處都會請廠商將下垂角度大於30度且末稍已有枯黃的葉子就把它剪掉。但垂下來的剪掉之後剩下的是比較直立的新葉,因此容易被誤認是過度修剪。然而,椰子樹的生長其實長得很慢,重點是在高空的風量會把束帶扯斷掉下來。

大王椰子下垂葉片修剪前後情形。(資料來源:公園處)

對於公園處施作頻率已經如此高的修剪,椰子葉還是會不定期掉落的情形,其實跟椰子樹的生長特性相關。李碧峰先生說明,大王椰子屬外來種,原產於中南美洲,屬全年熱帶的地區,臺灣對它來說只有夏季是最適合生長的季節,一直到秋冬生長減弱,老葉才會隨時間以及地心引力慢慢枯黃垂下,冬天的12月到1月是椰子葉鞘的收縮乾燥期,到春天雨季時老葉因為因水而有重量,一直又到了臺灣的夏天、椰子樹的生長旺季時,外圍枯黃的葉子隨生長中心點的新芽萌發外推而掉落,故建議的方式是要在夏天生長旺季時弱剪。

另外他也建議,對於控制大王椰子落葉的方式,可以在每年大王椰子生長旺季的7至8月的時期進行「弱剪」一次,並且從葉鞘基部以45度角方式進行「貼切」,就可以達到全年不落葉的效果,讓他健康、安全、美麗。如果在夏天生長旺季就優先把垂下的老葉全部剪掉,接下來就算再長頂多也是在水平線再垂一點不會掉落,到明年再修10%絕對來得及。

對於綁束帶會不會造成大王椰子生長障礙的爭論很多,作者認為這是各方行動者立場不同及對治理論述多重詮釋的結果。大王椰子自日治時期以來作為邁向文明的治理術,基礎設施化成為都市的綠色基礎設施,提供包含社會技術想像、科學實踐、文化再現、視覺美觀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當這樣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受損害,要考量的是椰子樹作為基礎設施的失靈,基礎設施必須要持續不斷的維護而得以維持功能及運作。然而,大王椰子卻不僅僅是單純的綠色基礎設施,大王椰子中介於灰色及綠色基礎設施之間,成為官方治理多重詮釋、受擠壓的都市自然和社會技術產物。

棕櫚科植物進行弱剪後優良案例。(資料來源:李碧峰)

灰綠基礎設施之間的都市治理場域……

大王椰子一方面要實現社會想像賦予的現代化功能,令政府當局如同灰色基礎設施一般將其配置在道路上,視椰子樹為固定的技術物。另一方面,大王椰子活生生的生物生長代謝特性似乎遭受忽略,不像道路、房舍這些相對固定的灰色基礎設施,大王椰子的生長是動態的,會有萌芽、開花、結果的生命過程。

但是,人類要擷取大王椰子作為行道樹優秀的功能,同時希望椰子樹不要變動,因而強制執行椰子樹的新陳代謝對椰子樹修剪、綁束帶。這樣的治理過程引發了一連串的論述鬥爭,目前尚無研究證明這樣的修剪,或是綁束帶的方式對椰子樹會產生什麼影響,對於公園處來說,在民選政治時代中,維護市民安全為首要任務,大王椰子既然已經存在,那就必須在維護中找到平衡點,因為對他們來說,官方的治理不允許失敗,一旦失敗,等著他們的是一連串的撻伐,故公園處企圖營造對大王椰子的治理正當性。另一方面,對於大王椰子來說,在配合都市發展、社會實現的進程中,人類總是以支配者的角度,用統治者的權力及知識令自然物的大王椰子成為備受擠壓的都市自然,同時亦令關心大王椰子主體性的民間學者為其發聲,形構此一特殊的都市治理場域。


徵引文獻

  1. 中央日報(1968)〈高玉樹指示工務局 人行道均裝水銀燈 仁愛路一段兩旁植大王椰子樹〉。台灣智慧新聞網,《中央日報》,網址:https://tnsw.infolinker.com.tw/cgi-bin2/Libo.cgi?,線上檢索日期:2022/3/13。
  2. 吳明勇(2008)。〈田代安定與近代臺灣行道樹理論之建立〉。《淡江史學》,(19),275-289。
  3. 周湘雲(2008)《日治時期臺灣熱帶景象之形塑—以椰子樹為中心的研究》。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4. 張立勳(2014)〈椰子葉砸頭 騎士摔車骨折〉。台灣智慧新聞網,《中國時報》,網址:https://tnsw.infolinker.com.tw/cgi-bin2/Libo.cgi?,線上檢索日期:2022/3/11。
  5. 陳偉智(2020)《田代安定:博物學、田野技藝與殖民發展論》。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6.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2010)《穿越半世紀,彌足珍貴的椰子樹!》。公園處新聞稿,網址:https://www.zsdn.tp.edu.tw/News_Content.aspx?n=4A8F738AF54F974B&sms=72544237BBE4C5F6&s=17D50DC1AC6C74D6,線上檢索日期:2022/3/13。
  7. 劉玉磐(1968)〈台北之窗 大王椰子分道〉。台灣智慧新聞網,《聯合報》,網址:https://tnsw.infolinker.com.tw/cgi-bin2/Libo.cgi?,線上檢索日期:2022/3/11。

台大城鄉所碩士生,關注都市生態議題,曾有樹木管理實務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