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來到社區、理解社區、成為社區—談參與式互動作為社會住宅之溝通互動媒介

文:原典創思 盛暐庭
圖:原典創思

當社宅來到社區、成為社區

社會住宅做為新建於社區中的中大型集合住宅,在帶入新穎住宅量體與公共設施的同時,也帶來了來自各地、不同背景的居民和嶄新的生活方式。社宅與社區間、社宅自身形成的社區網絡,如何達成多面向了解、有效溝通,進而創造社區歸屬感,是每個社宅基地共同面臨的課題。青年創新回饋計畫(以下簡稱「青創計畫」)作為一種軟性介面的導入,可提供社區居民及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溝通、互動的觸媒。由青創夥伴所設計之各項參與式互動在社宅與社區中已漸漸形成一種可操作的模式,成為鄰里間互相對話的媒介。在此,輔導團隊整理操作參與式互動的共同特質:

1. 介於「正式」與「非正式」間的溝通媒介

社區的參與式互動往往可以協助正式公民參與場合未能被顧及的族群(如忙於帶孩子的父母、居住在社宅的孩子們等),形成另一種發聲管道。此種介於「正式」與「非正式」間的特質,可大幅降低公民參與的門檻。

2. 由社區住民觀察而生的對話場域

經過社區培力或者本身具社區意識的社宅住民,若可有效地轉換日常對鄰里的觀察與社會議題成為活動設計的內涵,便可以有效創造社區的對話場域。

3. 具彈性的介面以及創新精神

設置互動據點、帶領遊戲等具彈性的互動介面,應用現有資源為居民們帶來創新服務,為社宅中參與式互動共有的精神特質。

本篇回顧不僅訪談桌遊創辦者「一窩好菜」團隊及記錄多場工作坊之觀察,譜寫參與式互動成為社會住宅及社區溝通媒介的過程與效果,並記錄「茶桌仔」青創夥伴於社宅內部場域以創新方法與社宅居民、社區鄰里交流。一外一內、一動一靜,顯示參與式互動的可塑性及創新性。

交流通識課:從參與到理解、從理解到討論

社區中的利害關係人型態非常多元,從於周邊社區置產的居民、店家攤販、新搬入社宅的住民、青創戶,乃至於市議員、鄰里長等意見領袖,因其資訊接收、生長背景、經濟及家庭狀況等變而可能對社宅議題有其不同程度的認知,而社區組成再次建構的過程中,常為各種利害關係人帶來激盪與討論。興建前的說明會、公聽會往往會吸引對社宅議題已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市民以及關心公共建設的地方鄰里到場參加,而進行方式多為邀集建築師與市府人員進行單向說明與問答。就本團隊觀察,此種法定的公民參與方式有其必要性,但溝通效果有限。

「一窩好菜」團隊由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的學生組成,2018年因為一次實習課時經過正在施工的南港東明社宅,看見地方鄰里反對興建社宅的布條,反芻形成了行動目標:研究透過社會住宅如何形塑好的居住文化。為了瞭解普羅大眾對於社宅的印象,一窩好菜團隊改版原先設計給新加坡大學師生交流的桌遊,推廣至北市各個社區,搜集大家在社宅落成前後的想法,並於都更工作站、鄰里活動中心、台北市政府等不同場域邀請民眾一同參與。

「帕普立浩斯」桌遊工作坊的目的是以二個小時下午茶的時間,帶領參加者走過社會住宅從無到有的過程。由主持人有技巧地提出社宅在社區中會遇到的議題與正反意見,帶領參加者完整走過公聽會、入住到認識並討論社宅周邊議題的一系列過程。從停車位分配議題到是否加入社宅居民網路社群,參加者需抽取不同人物設定(有產權的鄰里、無產權的青年、弱勢戶、青創戶等等),透過換位思考與討論練習,於每輪討論中投下贊成票或反對票,蒐集點數,才能順利贏得遊戲。遊戲過後,一窩好菜也設計了輕鬆的茶會時間,讓參與者「問到飽」,大方分享在社宅中居住的大小事。

在與參加者的互動過程當中,一窩好菜的成員發現,前來報名的民眾不只是「想住社會住宅的人」。參與者非常多元,有房產在社宅基地附近的鄰里、也有帶孩子前來的家長、好奇的學生、志工長輩等等。近年來因社宅政策的普及與媒體露出,也觀察到大家對社宅政策都有初步的了解,可以節省解釋的時間至更深入的討論。在工作坊中,時常可見到在附近置產的居民,前來關心社宅對於自己的社區、居住環境會造成什麼影響;甚至吸引到對於社宅與都市計畫政策有其專業見解的相關人士。

桌遊工作坊提供了另一種了解議題的可能形式,舉例來說,有的年輕家長平日忙於工作與照顧孩子,無法出席如公聽會等議題討論的場合。團隊宣傳桌遊時特別強調,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參與,以輕鬆、具彈性的模式開啟家長們加入公共議題討論的機會,因此大多數的場次皆有爸媽推著嬰兒車或抱著孩子共襄盛舉。「桌遊」二字對於許多人也成了「關鍵字」,吸引到對於遊戲設計感到興趣的青年,因見到網路宣傳而報名,意外於活動中了解到社會住宅及其中的議題。

「一窩好菜」舉辦桌遊工作坊,邀請社區鄰里一同走過社宅的誕生過程

桌遊不僅可以以輕鬆有趣的方式引導民眾發表意見,更因其參與式互動的特性可探詢民眾的焦慮點及需求。一個有趣的觀察是,大家在停車位的議題討論上最為熱烈,因與生活息息相關,且居住於台北市區的民眾大多有停車困擾的經驗,對於是否該保留車位給社宅居民及周邊鄰里都能各抒己見。輔導團隊於桌遊工作坊期間時常邀請市府同仁一齊參與,第一線了解民眾困惑的同時,也能及時解惑和聆聽民眾的意見。

「帕普立浩斯」桌遊自開始推廣至今,已在北市各社區舉辦近20場桌遊工作坊、吸引約200名市民參與。一窩好菜團隊持續以推廣共享、共好的概念為出發點,引導大家思考公共資源應如何被分配、使用。桌遊也可以利用現場回饋不斷改良,因應時間長短及參與者組成彈性調整桌遊中討論的議題。團隊成員也不諱言,長者加入創新桌遊的意願較低以及理解遊戲的過程上會出現困難,除了積極協助規則說明外,也開發不同類型的遊戲版本,希望在未來可以接觸更多族群。希望以了解為基礎,建立一個共同討論的窗口。

「我們不會試圖硬塞答案,而是想讓不知道的人知道社宅是什麼,讓知道的人可以一起坐下來深入討論。」

一窩好菜團隊成員婷姿

今晚,我想來點…社區歸屬感:社宅內鄰里互動的嘗試

隨著青創計畫引入社會住宅,我們開始擴大對於交流方式的想像,參與式的活動設計則因夥伴的專長和他們對於社區的觀察有所不同。相較於一窩好菜的外展互動,萬華青年社宅的「茶桌仔」團隊關住社宅內的居民們,以靜態的方式,迎接鄰居們回到溫暖的家。

「茶桌仔」由具有社工、藥師及護理師專業的青創夥伴組成,一桌多椅,持續於每週三晚間在社宅一樓大廳駐點「聊天」,從閒聊的過程中關心居民的生活近況,進行日常的心理支持與陪伴。互動的第一步是認識,因此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打開話題,讓居民們彼此認識社宅中的鄰居。「晚安,吃飽了嗎?」團隊夥伴與剛下班的居民前來打招呼和閒聊,說說各自農曆年的計畫;長輩住戶熱心地分享自己的攝影作品及屋頂農園種植的蔬菜;鄰居孩子也來交流生活中的大小事,多元的生活樣貌在實際接觸與互動中呈現,社區歸屬感也在一點一滴的互動裡慢慢形成。一對一的交集往往可以匯聚成更大的交流網絡,而持續性的駐點是累積鄰里能量的關鍵。一時之間,大廳桌旁圍繞了4、5位居民,七嘴八舌地聊起青年公園最近了甚麼花?社宅中最近有什麼事正在發生 ? 社區團購的品項又多了哪些 ? 「我就等著每周三來報到呢!」一位鄰居阿姨語氣裡透漏著期盼。

青年茶桌仔(照片為疫情前拍攝)

茶桌仔的參與式互動不但促進社宅中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係與價值,更將社宅原始的場域再造為鄰里互動、溝通、甚至是心理陪伴的場所,社區即日常,那些看似閒聊的關心正在漸漸衍生成為社宅內的歸屬感,這種嘗試與累積也印證了參與式互動為社區帶來的正面效益。

成為社區之後: 參與式互動在社宅的未來滾動

不同於一般集合式住宅,社會住宅導入公共資源,期待在不斷自我滾動修正的過程中形塑具社會價值的居住文化。上述參與式互動的形成不僅是實踐居住價值重要的一環,亦為集合式住宅在社區營造過程中第一線的學習經驗。

參與式互動的下一步,須由居民們為出發點,累積實踐能量,形成公私協力的起點。青創居民從來到社區、理解社區、直到成為社區,不只可以細膩的觀察居民需求與社區關係,更可加以善用長才,適當運用公共資源,持續創造城市中的居住價值。參與式互動的媒介特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政府部門與社宅居民跨越租客—房東的單向關係,達成進一步理解、溝通、以及形成共識。

東明「一窩好菜」團隊對於現狀互動的觀察做出創新回應、提出溝通方案;青年「茶桌仔」團隊則以持續性駐點、活用專業背景創造與居民互動的平台。在此僅為運用參與式互動之中兩個團隊的案例,在各個基地青創團隊的共同激盪與試驗之下,每個基地的團隊正開始找出自己與居民、鄰里之間的交流模式。在經驗不斷累積、滾動的同時,我們期待看見公民社會中逐漸生成更多由參與、認識、理解到討論的互動軌跡與創新模式。

三個關鍵詞:都市、住宅、好奇心。在港漂泊四年,安分當了三年台北人,近期移居倫敦,喜歡亂跑仍然覺得家鄉最可愛的台灣囡仔。長期關注的都市視角在住宅議題、弱勢權益、社區發展。目前是數位遊牧的英倫移工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