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蔡明憲
城市中與我們生活在一起的昆蟲們
全世界已經命名的昆蟲超過一百萬種,其中光是甲蟲類、蝶類、蛾類、蠅類、蜂類、蟻類就佔了昆蟲世界一半以上,牠們無所不在,有時候扮演人類的好幫手,有時卻帶給人類極大的麻煩,其實所謂的益蟲與害蟲,是根據人類的需求來決定的,我們與物種之間的衝突,代表著人與人之間不同需求的衝突。
對很多人來說蜜蜂應該活在鄉村而非都市,其實忽略了蜜蜂跟蝴蝶和蒼蠅一樣都是環境中既有的昆蟲,除了養蜂人所飼養的蜜蜂之外,市區還有很多野生的蜜蜂和蜂類與我們共享自然資源,默默地為植物傳遞花粉。但多數不了解的人常常把各種蜂類與蜜蜂混為一談,此外具防衛機制的螫針讓許多人對蜜蜂望而生畏,而時有所聞虎頭蜂螫人事件,使得人們常常把蜜蜂與虎頭蜂畫上等號,對牠們有諸多誤解。
蜜蜂的活動範圍跨越了人類的產權界限,以蜜蜂飛行半徑約2~3公里來說,除非親眼目睹,否則很難判斷蜜蜂個體來源,但通常只要看到有人養蜂,便會成為眾矢之的。春暖花開,萬物繁衍,是大自然的常態。當環境條件適合蜜蜂繁殖時,蜜蜂會出現分封(蜂)行為,離巢的分封群一開始會先找地方集結並派出偵查蜂尋找適宜築巢的地點,一經發現後蜂群會集體離開。一般來說分封群主要的目的是尋覓長期住所,相對來說比較溫馴,不必過於擔心害怕,只要不主動侵擾,牠們是不會有強烈的攻擊行為的,即使不小心被螫,雖然會腫痛,但真正具危險性的是某些種類的虎頭蜂而不是蜜蜂。
蜜蜂是觀察環境的指標物種,牠們需要好的環境
全世界至少三分之一的農作物、蔬果及畜牧業與蜂類授粉密切關連,我們常常說蜜蜂很重要,但人們卻大多不能接受與蜜蜂共同生活。蜜蜂跟環境的關係密切,臺灣中、南部是臺灣的糧倉,也是飼養蜜蜂密度最高的地方,但這些農業區盛行的慣行農法,使蜜蜂一直受到農藥的威脅。過去都是以半致死劑量 (LD50) 或半致死濃度 (LC50) 作為昆蟲受到化學農藥或殺蟲劑影響的程度,而對於亞致死劑量 (sub-lethal dosage) 的研究非常缺乏。蜜蜂是感性 (susceptible) 很高的昆蟲,近年來臺灣的研究團隊已經發現,蜜蜂幼蟲接觸到低劑量的農藥雖然不會立即死亡,但羽化後卻會進一步導致行為異常、學習及記憶能力降低,使蜜蜂無法正常授粉,將影響整個生態系與農業的糧食安全。
城市養蜂便能讓蜜蜂在農藥相對較少的都市能有喘息的空間,同時也讓社會大眾了解蜜蜂。人類對蜜蜂心生恐懼,是千百年來難以改變的心態,就像許多人看到蛇一樣,即使是生性溫馴的蛇類,人類不是避之唯恐不及,要不然就是除之而後快。
臺灣的生態環境之所以承受極大的壓力,是因為我們過去的環境教育做得不夠好,如果現在不做,未來只會更糟不會更好。困難的事才有努力的價值,面對人與蜂之間的衝突,城市養蜂 Urban Beekeeping 傳遞的不只是「養蜂」這兩個字所需要的技術層面,而是透過蜜蜂與各種蜂類重新看待我們所處的環境,目的不僅在教導蜜蜂知識,也藉此探索蜜蜂和各種蜂類對於農作物生產和環境生態的重要性。蜜蜂和許多獨居性蜂類一樣都是環境指標物種,當環境受到汙染,蜜蜂難以生存,人類也必須概括承受,善待蜜蜂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其實蜜蜂並不可怕,而且對生態有極大的幫助,蜂螫確實會造成疼痛腫脹,少數的人對蜂毒嚴重過敏,我們不會輕忽蜂螫帶來的風險,需要小心以對,但也不要鞏固焦慮、放大內心的恐懼。教育可以使人以適當的方式面對問題,就如同刀子固然會傷人,卻也是有利的工具,了解不同蜂類的習性,就能夠用適當的方式與牠們共存。
蜜蜂生態教育的重要性在於認識人與環境的關係
為了避免民眾因為知識不足而輕易撲殺身邊的蜜蜂,蜜蜂知識的普及十分迫切。我們必須認清的事實是,單純只靠養蜂環境不會變得更好;越旺盛的蜂群能飛的更遠、採集更多的蜂蜜與花粉,但當環境不當使用化學農藥,蜜蜂也更容易中毒而死,因此環境的永續和棲地的保存才是根本。蜜蜂生態教育以及養蜂課程重點是要跳出「養殖」、「採蜜」的框架,不要只看到技巧與產量,還要看見更多農業與環境上的問題,看到背後的人與環境的關係,以及人與人的關係。
過去幾年我們積極地在傳達蜜蜂的生態教育,2014年時首次在臺北市松山社區大學推動系統性的養蜂課程,課程報名非常踴躍,學員來自各界,並與環保署氣候變遷環境教育推廣專案工作計畫結合,推動養蜂與都市農耕、食安議題、食農教育、生態教育、互利共生的理念,受到學員熱烈回響。
課程的設計兼顧理論與實務,有系統地安排授課進度,除了帶領學員習得蜜蜂生物學習性、各種蜂類在農業及環境的重要性、蜜粉源植物與授粉、養殖技術和相關生態知識外,更引導學員思考外來種與產業發展的利弊得失。配合產業發展傳授蜂王乳、花粉、蜂膠的生產方式,結合蜂蠟布、蜂蠟護唇膏、花粉湯圓等手作課程,除了推廣食農教育、回應垃圾減量,也從蜂蜜的品質鑑別和蜂蜜摻偽來探討食安問題。養蜂計畫從上游的蜜蜂生態、飼養技術與下游的蜂產品應用形成產業鏈的垂直整合,提升課程的內涵,增加養蜂的附加價值,強化跨領域課程的合作,以生態宏觀角度看環境生態及社區產業發展。
除了開設給一般民眾的養蜂課程,我們也往學校教育推廣,如高中的養蜂學與生態永續課程已推廣多年,課程同樣包含了理論的思考與實務的紀錄觀察,也深入小學及幼稚園進行蜜蜂生態導覽,讓蜜蜂進入教室,在安全的情況下引發學習興趣,甚至辦理養蜂場體驗活動,與蜜蜂近距離接觸。環境教育必須從當下做起,環境才有改善的可能。
蜜蜂像一把開啟生態大門的鑰匙
蜜蜂要養的好,需要充足的知識、熟練的技術與適當的環境條件,蜜蜂生態教育推廣的目的並非希望人人成為蜂農,而是希望大家透過認識、接觸蜜蜂與各種蜂類,了解環境與人類之間複雜的關係,努力讓環境變得更好。
蜜蜂在農業及生態上所扮演的角色極為重要,藉由教育,從蜜蜂為起點,關心農業的發展狀況,盡可能了解農業及環境面臨的問題。當我們走進市場或超市時,透過消費行為改變生產行為,支持友善農夫生產的農產品,讓更多善待土地的農民有更多的資源持續善待土地。
傳統的觀念認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是兩個極端,但友善且合宜的養蜂模式卻是相輔相成。蜂蜜、花粉、蜂王乳、蜂膠這些蜂產品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而蜂產品直接或間接來自植物,植物生長需要適當土壤與環境條件。健康的土地才能種出健康的作物,人要健康,就要吃健康的食物。當土地受到汙染、蜜蜂與人類賴以為生的植物減少時,消失的不只是蜜蜂,還有人類的健康。經濟的發展有很多方式,我們應該用永續的方式發展經濟,就像永續的方式對待環境一樣。
達成經濟與環境的平衡,與蜂共生是一種答案
不論城市還是鄉村,養蜂都可能有助於社區產業發展,不同的蜜源植物讓蜂蜜的味道多元化,創造在地特色,也降低傳統上採收單一蜜源帶來的風險。養蜂之後分享蜂產品,有時還能促進鄰里之間的友好,使日漸疏離的人際關係得以重建,讓人類、蜜蜂與其他生物重新產生新的、良善的連結,但要達到這個目標的前提是我們要對環境更加友善,而不是一昧地投入養蜂產業。我們不該只用經濟產值來評估蜜蜂的價值,而且環境中的蜂類不是只有蜜蜂,提升產業發展同時也要減少對外來種的依賴,投入更多東方蜂及其他原生蜂種的研究工作。
即使不養蜂,適時、適地、適種蜜粉源植物,為環境中的野生蜂類提供食物來源,少用化學農藥,改善環境,同樣也是愛護蜜蜂的一種方式。民眾除了要有正確對待蜜蜂的方式,遇到蜜蜂不要拍打、揮舞與驚擾、保持距離外,養蜂人也要有足夠的知識與責任感,如果是人為飼養的蜜蜂,要能夠盡到應有的責任,要養就要多花一點心思照顧牠們,多充實蜜蜂知識,不要讓牠們離家出走,避免分封及光害,巢口盡量避開人車出入頻繁的方位,將心比心,才能夠從對立的衝突中走出來。
人跟其他生物一樣,必然會對大自然做出反應,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條件,我們有許多方法可以尋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養蜂只是其中一種方法,但不是最終也不一定是最好的解決方法。推動蜜蜂生態教育與養蜂課程,就是希望大家重新檢討環境面臨的困境、過度依賴化學農藥帶來的問題,思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試圖找出更多可行的方案,減少衝突,與其他生物和平共處,讓環境更加永續。
–
參考文獻:
蔡明憲、許湘宜、陳愛鷹、劉妙華。2020。像蜜蜂一樣分工合作—松山社大養蜂趣。臺北市松山社區大學。14頁。
蔡明憲。2021。「蜂」潮:蜜蜂生態教育與實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科學研習月刊60-03。
Nai, Y. S., T. Y. Chen, Y. C. Chen, C. T. Chen, B. Y. Chen and Y. W. Chen (2017) Revealing pesticide residues under high pesticide stress in Taiwan’s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probed by fresh honey bee pollen. J. of Economic Entomology. 110: 1947-1958.
Yang E.C., Chuang Y.C., Chen Y.L. and Chang L.H. (2008) Abnormal foraging behavior induced by sublethal dosage of imidacloprid in the honey bee (Hymenoptera: Apidae). J. Econ. Entomol. 101: 1743-1748.
社大養蜂計畫發起人、松山社大、中崙高中、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養蜂課程講師、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社區園圃推廣中心顧問、安基永續協會顧問